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193nm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LA),联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在激光频率为2Hz,束斑直径为24μm条件下,对91500、GJ1、TEMORA1、Pleovice和Qinghu等5个标准锆石进行了原位UPb年龄测定。测试结果显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62.3±4.3)Ma(2σ,n=21),(604.8±3.1)Ma(2σ,n=20),(418.3±1.6)Ma(2σ,n=27),(337.3±1.3)Ma(2σ,n=28),(159.86±0.64)Ma(2σ,n=28),207Pb/206Pb、206Pb/238U、207Pb/235U比值的分析精度(2σ)2%左右,加权平均年龄的分析精度(2σ)均小于0.5%。上述结果表明,91500、GJ1、TEMORA1、Pleovice和Qinghu等5个标准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人报道完全一致。对产在胶东玲珑花岗岩中的实际锆石样品JD47进行测试,所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4.3±2.1)Ma,与SHRIMP测试结果吻合。文中建立的24μm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测试方法,与LAICPMS方法相比,测试精度高,剥蚀时间短,激光剥蚀空间分辨率提高。  相似文献   

2.
建昌养马甸子—三道沟韧性剪切带位于燕山台褶带的山海关台拱的北缘,临近辽西台陷。韧性剪切带发育于由麻计沟巨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水路沟花岗闪长岩单元组成的中元古代房胜沟超单元中。岩体北部被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覆盖;向南和向西侵入了太古代绥中花岗岩(年龄为2 475Ma);东部被早侏罗世圣宗庙花岗岩超单元(Rb—Sr等时线年龄188.5±2.3Ma)侵入。  相似文献   

3.
鲁东地区侵入岩形成时代和期次划分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鲁东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其侵入活动集中于新太古代和新元古代,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带的改造,形成一套花岗质片麻岩类。新太古代早期TTG质花岗岩分布于胶北隆起区莱州一栖霞一带,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灰色片麻岩,锆石内核SHRIMPU—Pb年龄2726—2707Ma基本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变质边为2500Ma;古元古代侵入岩——莱州基性一超基性岩组合形成于1900~1850Ma左右,锆石SHRIMPU—Pb年龄(1852±9)Ma,(1868±11)Ma;新元古代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出露于胶南-威海造山带,锆石U~Pb定年结果集中为892~605Ma,其中荣成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年龄720~780Ma。中生代侵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集中出露于半岛北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燕山早期侵入岩文登超单元、垛崮山超单元、玲珑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167~150Ma;燕山晚期侵入岩大店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年龄120±4Ma,崂山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龄值为(120±2)~(114±2)Ma。  相似文献   

4.
连云山杂岩是经区域高绿片岩相一角闪岩相变质、混合岩化及热接触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系,其变质矿物组合为St-Sill+Cr+Hb+Ab+Bi+Ms+Pl+Qz.其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960±5Ma,1905±25Ma,其原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构造盆地为活动大陆连缘-岛弧环境,代表了扬子陆块东南缘古元古代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5.
分布在贺兰山脉北端的贺兰山群变质杂岩是一套变质程度已达角闪麻粒岩相的孔兹岩系。以往的研究者均认为它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中太古代。本文利用变质岩中矿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同变质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及变质岩和花岗岩中锆石~(207)Pb/~(206)Pb年龄值结合地质事实,证明这套变质岩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6.
山东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形成年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鲁西地区,确定了泰山岩群主体形成时代为2 750-2 700 Ma,属新太古代早期。锆石SHRIMP U-Pb定年:雁翎关组角闪变粒岩(2 747±7)Ma,柳杭组黑云变粒岩(2 739±16)Ma、(2 703±6)Ma,侵入雁翎关组底部透闪阳起片岩的片麻状石英闪长岩(2 740±6)Ma。济宁(岩)群碎屑锆石年龄(2 700-2 665)Ma,岩浆锆石年龄(2 561±24)Ma,所以济宁(岩)群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古元古代。在鲁东地区,发现了中太古代表壳岩系、花岗质岩石和新太古代早期TTG花岗质岩石;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荆山群大理岩被锆石SHRIMP U-Pb年龄(1 868±11)Ma、(1 852±9)Ma的莱州组合西水夼单元辉长岩、闪长岩侵入,并一起遭受变质变形作用改造。  相似文献   

7.
桂西北地区三条铷—锶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铷锶等时线法测定地质体年龄是目前普遍应用而准确度较高的方法之一,用该法测得金牙金矿床(JY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06Ma±12,为中三叠世晚期;含金黄铁矿、毒砂矿物包体年龄为276Ma±28,代表成矿物质来源地层的时代,和桂西基性岩时代相同。用铷锶等时线法测得桂西北地区辉绿岩时代为263.1Ma,和峨眉山玄武岩相当,属海西晚期。因此,有根据认为,金牙金矿床的硫砷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晚二叠世基性岩和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岩。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楚勉略构造带中三岔子岛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及源区特征,对南秦岭勉略缝合带三岔子岛弧蛇绿混杂岩中的辉绿岩墙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三岔子辉绿岩中的锆石主要包括2个年龄区间:有8颗锆石记录古生代年龄信息,其n(206Pb)/n(238U)年龄为264~487 Ma,w(Th)/w(U)为0.4~0.8,其中有6颗锆石的N(176Hf)/N(177Hf)初始值为0.281 934~0.282 292,对应的εHf(t)值为-9.4~-16.4,为典型的壳源岩浆锆石,另外2个测点(BQG-014,BQG-021)的N(176Hf)/N(177Hf)为0.282 722~0.282 798,对应的εHf(t)值为4.5~6.3,为典型的幔源岩浆锆石;有15颗锆石记录了元古代—太古代的年龄信息,N(207Pb)/N(206Pb)年龄主要为1 713~2 559 Ma,N(176Hf)/N(177Hf)初始值为0.281 288~0.282 263,对应的εHf(t)值为-1.3~8.7,绝大部分锆石的εHf(t)值大于2,显示出幔源岩浆锆石的特征。根据锆石Hf同位素组成,BQG-014和BQG-021样品为典型的幔源岩浆锆石,因此,其形成年龄(264~295 Ma)应代表了勉略洋消减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大陆弧岩浆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运用LAICPMS技术,对内蒙古乌兰敖包地区原“阿木山组”之上所采集的流纹质凝灰熔岩样品进行锆石UPb测年,获得19个有效数据,年龄范围分布为(248±5)~(277±5)Ma,主要峰值263~248Ma(17个数据),另有2个数据为273Ma、277Ma与其他17个数据不协调,这可能是岩浆从外部带入的早期结晶锆石。根据样品岩石学特征及UPb年代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等,分析认为研究区在晚二叠世早期(255.2±2.4)Ma有一定规模的熔岩喷发,该套海相火山碎屑岩层位与银额盆地北部地区哈尔苏海组地层相当,可归入哈尔苏海组。  相似文献   

10.
广西晚元古代本洞和三防花岗岩类岩体的εNd(T)平均值分别是-5.0±0.38(7)和-6.7±0.68(8)。εSr(T)变化很大。本洞岩体Nd模式年龄T_(DM)~(Nd)平均值为2120Ma。根据两个岩体在εSr(T)—εNd(T)和εNd(T)—T两个图上的分布特征,推断它们的成因类型基本相同,来源于同一岩浆库。该岩浆库是10亿年前由下地壳物质完全重熔产生,但是在演化过程中,本洞岩体中有少量亏损性地慢物质加入,三防岩体同化混染了大量沉积岩。以四堡群为代表的下地壳形成年龄大于2120Ma。岩浆期后自交代和气成热液作用导致岩石的Rb/Sr比增高,εSr(T)降低和Sm—Nd系统再次分异。  相似文献   

11.
广西晚二叠世成煤模式划分为“两类三型”,即泥炭沼泽成煤模式和泥炭坪成煤模式两类,沼泽型、潮坪型和泥炭坪型等三型。文章阐述了这些成煤模式在吴家坪期和长兴期形成的特征,分布状况,以及代表煤层,指出潮坪型是广西晚二叠世时期最主要的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12.
辽宁西部是我国钼矿资源的主要矿产地。作者根据30个K—Ar同位素年龄和一条Rb—Sr等时线年龄讨论了兰家沟钼矿区两种主要类型花岗岩和钼矿化的时代。研究表明,分布广泛的似斑状中粗粒花岗岩K—Ar年龄为219—188Ma,与钼矿化有密切关系的似斑状细粒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4Ma,K—Ar等时线年龄为152Ma。根据与钼矿化关系最密切的钾化细粒花岗岩、云英岩化花岗岩和石英斑岩的年龄,认为钼矿化富集时代为148—60Ma,作者还运用辉钼矿的Re、Os的化学分析数据,计算了Re—Os年龄,其年龄值为180Ma,与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年龄相近。  相似文献   

13.
康庄子组Rb-Sr测年为1565±110Ma和489±73Ma。前者与华北地层区内相邻地层在年龄上衔接,有利于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后者同关门山铅锌矿床两阶段铅上交点年龄相近,恰佐证关门山铅锌矿床矿化发生的时间。1796±7MaSm-Nb等时线年龄,1565±110MaRb-Sr等时线年龄和1402±211MaRL-Sr等时线年龄在地层上是衔接的,对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环境同位素(~(14)C、~(13)C、~3H、D及~(18)O)对渭河白杨水源地地下水年龄、运移过程和一些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潜水为现代水补给,氚含量较高,渭河河水对其补给量约占1/2左右;中、深层承压水补给途径较远,~(14)C年龄分别为距今4000~5000年和7000~8000年。δD和δ~(18)O值变化不大,说明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东省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取得了新进展,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厚层黄土堆积,分别划为羊栏河组和大站组;全新世早期发育有古湖沼沉积,划为黑土湖组。在探讨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穿时现象及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等方面,也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三座庙序列侵入岩U—Pb法一致曲线年龄值1708Ma、1717Ma;K—Ar法年龄值为1670Ma、1530Ma、1316Ma,表明该系列侵入岩为中元古宙长城纪大红峪期火山喷发岩的同期侵入体,属燕辽旋回兴城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豫西金银矿床的成矿时代问题目前尚有许多不同认识。本文通过对砂金分布、岩矿脉体穿插关系以及矿石同位素测年结果等实际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证明本区金银矿床的主成矿期应为燕山晚期;同时归纳出区内各类金属矿产在时间演化上具有长期性、多期性、阶段性、序列性、继承性诸项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刘家堡子超单元同位素锆石U- Pb 一致线年龄值为2 046.48±7 .01Ma,侵位时代为古元古代。按照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由早至晚划分为红旗村单元石英闪长岩、头道阳岔单元花岗闪长岩及阳隈子单元二长花岗岩,归并为刘家堡子超单元。成因类型为Ⅰ型花岗岩类,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岩浆演化由中性至酸性,演化明显,构成了完整的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湘桂粤赣地区中泥盆世棋梓桥期台,盆(或沟槽)与隆、拗对应的独特构造古地理面貌,以及这种格局与层控矿床空间分布的关系,初步分析了该期华夏系(NE向)构造和东西向构造对岩相古地理的演化及其对层控矿床成矿作用的影响;总结了构造活动尤其是断裂活动控制岩相古地理的空间位置和延伸方向,促进台、盆分异,以及构造逐级控矿、构造体系复合控矿和断裂对层控矿床的控制作用;提出了以华夏系构造为主导对层控矿床的控相(沉积相—成矿沉积环境)、控位(矿床或矿体的储存空间)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景宁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表明,该地区变质宕系实为不同时代和不同成因的产物。既存在中下元古代变质基底,相当于下元古界八都群,中元古界龙泉群及吕梁期侵入岩;也存在浅变质岩即中生代地层遭受热动力变质而成。原“鹤溪群”应予摒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