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南海市尖峰顶西坡山体发生中型滑坡,经重新直设排 水管和填土后仍然活动。通过地形测绘、路线调查、槽井探和钻探工程进行综合勘察,查明该处发育的是一要素较齐全的、发生于粘性土中的牵引式滑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岩土层中存在软弱带和起量的地表水渗入。通过稳定性分析、验算后认为,该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推力以原公路挡土墙附近处为最大。提出了采用抗滑桩和截、排水工程进行治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新疆粉粘土质山体滑坡病害实例,通过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对其病害成因进行了定性的机理分析和定量的力学模型计算,并根据分析、计算成果,结合生态环保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治理措施,为今后该地区滑坡治理提出了一条新思路,对其他地区的类似土质滑坡治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文章介绍了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后山滑坡应急治理的实例,该滑坡经过应急治理后,下纠推力得到有效减少,安全稳定性由治理前的不稳定(Kf=0.91)提高到基本稳定(Kf=1.07),为滑坡的后期勘宴及正常治理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 相似文献
7.
滑坡工程治理优化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四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10(2):1-9
本文提出了当前滑坡工程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技术路线,论述了滑坡工程治理的技术方法及优化设计思想,提出了滑坡加固的几种新方法,强调对滑坡治理要进行优化设计,开展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8.
在考察了河口县城城区重大滑坡灾害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滑坡产生的机理;分析了治理方案的可能性;作为总结,对已失稳区所作的处理及岩石锚杆墙的设计和经济比较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平潭虎潮山体滑坡成因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国生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16(1):13-16
在分析平潭虎潮山体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滑坡产生的影响因素中水是促发滑坡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工程施工时由于坡体的切坡不当。针对本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征、滑坡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滑坡体应采用减重、反压及设置抗滑桩、治水及植被、监测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
秦四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02):0-0
本文提出了当前滑坡工程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技术路线,论述了滑坡工程治理的技术方法及优化设计思想,提出了滑坡加固的几种新方法,强调对滑坡治理要进行优化设计,开展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11.
洪世兴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25(1):19-22
安顺关脚电站厂区后坡,系一间歇性古滑坡,因压力管道明槽开挖增加新的临空面及工程弃碴堆放欠妥,遇1991年汛期短时间内特大降雨量的影响,导致古滑坡复活,毁坏了压力钢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制止滑坡的活动,保证已成建筑物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在对滑坡进行了稳定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工程治理手段,诸如滑坡减载、排水明沟及盲沟、抗滑挡土墙、抗滑桩、坡面整治及绿化等。经过4年多的观察及1992年7月17日厂房三机联合满载甩负荷试验的检验证明,滑坡工程治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13.
董晔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1):47-50
大连小龙街边坡原始地貌陡峭,高差45.28m,由于上覆残积土及后期在建筑施工中堆积了大量的杂填土,在地表水与地下水浸泡作用下,土体失稳,产生类似泥石流性质的滑坡,毁坏原山坡走梯及下部挡墙,造成人员、住宅及财产损失。本文在大连小龙街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时,重点考虑了滑坡的发生机理、治理工程场地施工条件、建筑美学及原有下水管线、走梯等修复工作,采用土石方清理,滑坡前缘一、二级锚拉钢筋混凝土板墙,滑坡中部花坛及走梯,滑坡后缘一、二级钢筋混凝土柱板墙,排水工程和绿化工程六部分进行施工,效果较好。可供相似城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漳州市山体滑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漳州市区域内近十几年来所发生滑坡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漳州地区山体滑坡主要受地形、地质、气象和人类工程活动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地形坡度在25°~50°,坡型为阶梯型、人工边坡无支挡,土质边坡坡度大于70°与坡高大于4m者,连续10d内降雨量在170mm以上,且日降雨量在100mm的强降雨时,发生滑坡的概率,达71.7%。故此,降雨量170mm以上、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0mm时,可作为漳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南充村山体受强降雨影响发生滑坡已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通过工程勘察对区域内地质构造、岩土体特性、斜坡特征、滑坡发育特征和成因条件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边坡稳定分析软件分析评价了斜坡的稳定性,指出斜坡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大,尤其是动水压力,是滑坡发生发展和致灾的重要因素。结合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和坡体结构特征,提出了采用抗滑桩、预应力锚杆格构、挡墙和排水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彭清元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Z1):21-23
通过重庆丰都县楠竹滑坡群治理工程实例,对YGM体系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作出较为全面的阐述.采用锚拉抗滑桩治理该滑坡群,设置抗滑桩1排,共80根;每根抗滑桩桩顶下2m处设置1根预应力锚杆,采用3~4根φ32的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40SiMnV)制作而成.文中详述了包括钻进成孔、锚杆的防护、锚杆组装和入孔、注浆、张拉锚固等施工方法,并在该治理工程中采用GMS钢弦式岩土锚测力计,对锚固预应力进行长期监测,从而实现对滑坡治理效果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