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前面我们谈到,在近代中国,科学意义上的地质调查,最早是由外国人开始进行的。那么,中国人自己开展地质调查,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由什么人、怎么开展起来的呢?  相似文献   

2.
1912年,孙中山组织临时政府,在实业部矿务司设置了地质科,由章鸿钊任科长;这是中国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地质事业的专门机构. 1913年9月,地质科改称工商部地质调查所,丁文江任所长,所址设在北平.1914年,工商部地质调查所改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仍由丁文江任所长.1916年7月之后,地质调查所正式开始工作,所址从原来的粉子胡同迁到丰盛胡同3号.  相似文献   

3.
周进生 《国土资源》2005,(11):48-49
地质调查工作,诞生于社会生产,同时也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其服务范围却是个不断扩大的过程.世界上最早成立专门地质调查机构的是于1835年创立的英国地质调查所.此后,各国开始建立作为政府机构的地质调查所,调查本国的资源,为社会生产服务.起初地质调查所的基本任务是基础地质调查(进行地质填图)和区域矿产评价工作.20世纪30年代以后,地质勘查工作不仅成为矿业开发不可缺少的先行步骤,还以其独特的功能进入水文、工程、环境等诸多领域,与社会生活的结合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4.
1913年9月,工商部设地质研究所.10月1日,地质研究所在北京马神庙北京大学内开学,这是一个培养地质调查人才的教育机构,录取学生30人.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兼任地质研究所所长.1914年1月,由章鸿钊接任所长.翁文灏回国后,任地质研究所讲师."以中国之人,入中国之校,从中国之师范,以研究中国之地质者,实自兹始."在三年的学习中,所长章鸿钊主讲矿物学和地史学,丁文江讲授古生物学和地文学,翁文灏承担的课程最多,有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矿床学等等.同时开设多门专业基础课,由北京大学教师和矿政司的官员任教.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的确确,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在西方,近代地质科学是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产物,近代地质学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正百年地调,百年沧桑。回眸历史,是过去对现在的忠告,是现在对未来的问候。1916年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设立直属的地质调查局。同年10月,地质调查局更名为地质调查所,实行独立核算。自此,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百年发展历史的序幕正式拉开。我们回顾地质调查百年发展历史,就是要瞄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把当代地质调查事业更加紧密地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就是要更好地把握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方向,确保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始终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就是要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创新地质事业,发扬优良传统,更好地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1 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地质调查项目概述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地质调查项目是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独立编写设计,开展调查和研究工作,完成既定任务,并独立提交成果报告的地质调查工作单元。按专业分为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信息技术项目。按资金来源分为地质勘探项目、国土资源调查经费项目、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科学事业费专项、社会资金项目。按项目性质分为新开项目、续作项目和结转项目。2 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2.1 地质调查项目设计…  相似文献   

8.
大厦百年自夯基--漫话我国自办地质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地质事业主要奠基者之一的章鸿钊曾经说过:“中国之地质调查事业,完全以教育事业做基础的。调查事业无论开创时代,或是守成时代,所最需要的是专门人才,专门人才非由教育不能产生的。并且教育事业非在本国建设基础,还是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丁文江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对我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科学界和学术界有广泛影响。黄汲清教授在《我国地质科学从萌芽阶段到初步开展阶段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一文中说:丁文江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教学机构首脑""中国第一位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国第一篇正式地质调查报告的作者""中国第一位远征边疆的地质学家""中国第一位进行煤田地质详测并拟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2016,(4):58-61
正为纪念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百年,4月17日,"筚路蓝缕看山林,共为地学启朝暾——中国首批地质学生毕业百年实习报告展"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大厅正式拉开帷幕。100年前,由地质研究所培养的首批也是唯一一批地质学生,进入地质调查所工作,由此开创了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新纪元。此次,全  相似文献   

11.
高慧丽 《国土资源》2016,(10):12-16
9月24日,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调查新进展论坛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7位专家,介绍了过去一年来在基础地质、能源资源和水工环地质调查取得的主要进展,同时展示了整装勘查区找矿取得的重大突破、南海地质地球物理编图成果的应用情况,并发布了一批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本版撷取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带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成果、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在讲河南地质史之前,得先说几句全国的情况。不然,就会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人不好理解。我国地质,是发展较晚的一门科学。它之成为一门科学,并设立了机构,系始于二十世纪初期。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一月,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设地质科,章鸿钊为首,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个地质机构。一九一三年,我国的地质科学家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人,大力引进、提倡,在工商部设立地质研究所于北京,并兼办地质训练班,同时勘测正太路沿线地质情况,这是我国地质调查事业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侵入岩期次划分及岩石单位代号的厘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质图件是地质调查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体现一个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总体部署、研究程度和地质科学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正大抵开基之人不免草创,全属继志之士为之弥缝。——[宋]郑樵《通志·总序》中国近代地质科学萌芽于清朝晚期,从最初通过译著与报刊途径传播地质学知识(1911年以前),到地质科学初步开展阶段(至1922年),即为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早期。一些有识之士、学者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为彰显他们在中国近代地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本文参照黄汲清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近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地质调查发展曲折前行,艰苦卓绝。本文以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所藏原始档案、民国时期文献资料、相关口述史为基础,对民国时期浙江省的地质调查工作进行梳理。通过梳理当时的发展历程,能感受老一辈地质专家们那种励精图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在以后的地质调查事业上谱写绚丽多彩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是当今中国的大课题.这个大课题与地质工作结合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搞农业,有了新的科学发展布局;干地质,寻找到了新的拓展空间.3月29、3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的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工作现场会,充分体现了农业与地质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第一届(201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评选揭晓,河南省占据七席。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的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达5个。据介绍,本届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参与评选的是1999年以来中国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形成的计划项目、工作项目或课题成果。成果必须在2011年9月1日前通过审  相似文献   

18.
在藏北高原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的一个工作点上,我们结识了61岁的高级地质工程师苟金.老苟原是青海区域地质调查队西藏分队的地质专家,长期在西藏工作,退休不久就被聘过来了.老苟是青海省劳动模范,业务上有一套,论年龄他该享清福了,可是老苟却自讨"苦"吃,重新归队,为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竭尽自己的才华和一腔热情.  相似文献   

19.
信息博览     
正中国地调局新发布一批共享服务产品4月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举办地质调查共享服务产品信息发布会。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持续推进科学数据资料开放共享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今年世界地球日活动周的一次重要活动。本次最新公布了1958项地调项目地质资料、75个核心地质数据库和自然资源专题数据库、8大类53个小类的地学产品等。至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已通过地质调查信息发布制度向社会公众发布了全国地质资  相似文献   

20.
正9月24日,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调查新进展论坛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7位专家,介绍了过去一年来在基础地质、能源资源和水工环地质调查取得的主要进展,同时展示了整装勘查区找矿取得的重大突破、南海地质地球物理编图成果的应用情况,并发布了一批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本版撷取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带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成果、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