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98年厄尔尼诺特征及97年气候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彰贵  蔡怡 《海洋预报》1998,15(3):124-131
本文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热带太平洋海温资料及其它资料,分析了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一些基本特征和1997年全球气候异常状况。文中指出,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东西传播相结合的混合型,即在厄尔尼诺发展位相,海表温度距平同时存在东传和西传的特征。这次厄尔尼诺现象 本世纪最好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已超过1982/83年厄尔尼诺的影响,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1997/1998厄尔尼诺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蒲书箴  于非  赵新  胡筱敏 《海洋学报》1998,20(6):124-131
厄尔尼诺现象是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而引起的异常变化.由于伴随着厄尔尼诺的发生往往出现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因此厄尔尼诺的诊断和预测引起了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密切注意.为了建立和改善厄尔尼诺的预报模式,寻求可供厄尔尼诺预报使用的预报因子和诊断厄尔尼诺发生与发展的物理条件是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长期以来,为了选取那些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预报提前量足够大的物理量,及早地诊断厄尔尼诺的发生、发展和消衰,海洋和气象学界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例如,各种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指数及反映全球气候异常的指标等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回顾既往发生的厄尔尼诺过程,虽然有其共同的一面,但具体个例之间却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在上个世纪,“厄尔尼诺”现象带给人类巨大生态灾难。据统计,一次厄尔尼诺发生会给人类带来600-800亿美元的损失。而仅近50年以来,就已发生了13次。因此,用肆虐无忌、危害最烈来形容“厄尔尼诺”现象,已绝非危言耸听。在新世纪之初,人们在密切注视着厄尔尼诺、在紧张预测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成了世人共同话题、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4.
杨昌华 《台湾海峡》1991,10(3):285-290
本文统计了近五百年厄尔尼诺事件与福建旱、涝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全球大气候背景、太阳黑子活动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及其共同作用对福建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太阳黑子的下降枝阶段比上升枝阶段的频率高;大气候背景的冷期阶段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比暖期的频率少,而过渡期阶段比冷、暖期阶段发生频率更高;厄尔尼诺事件的时间序列分布存在着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厄尔尼诺不同特征条件下,福建旱、涝出现的概率不同。  相似文献   

5.
厄尔尼诺现象对山东省洪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振山 《海洋预报》1997,14(4):44-50
本文利用建国后历次厄尔尼诺现象适当分型资料分别统计分析了山东省汛期旱涝特征,并对反厄尔尼诺年时,山东汛期降雨特征和影响山东的台风进行了统计分析,均得到较好的效果。利用近150年的山东省各流域洪涝灾害资料和厄尔尼诺年分型资料对山东汛期洪涝灾害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对预测山东汛期洪涝灾害趋势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国已经向世人发出警告,50年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天气事件,已经在太平洋上发生,并将持续到2016年春天,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将会触发世界一些区域强烈的暴雨洪水和干旱。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的报道,一个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自今年3月份以来,一直在太平洋上生成和发展,其影响作用,已经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马拉维、印度尼西亚和整个中美洲表现出来。据专家解释,这一现象还与发生在印  相似文献   

7.
ENSO知识讲座     
宋家喜 《海洋预报》2001,18(3):65-68
第二讲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监测1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美国气象学家 Rasmussen和 Carpenter根据 1949年以后的6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出了一个综合图象。如果再补充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共计有7次(见图 1)。由图1可以看出,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与前6次的厄尔尼诺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在前6次的厄尔尼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时间上基本是一致的。整个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前期阶段、爆发阶段、鼎盛阶段和过渡阶段。 澳大利亚气象学家N…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域赤潮发生与海温及厄尔尼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以及期间与厄尔尼诺指数关系,分析认为①海域表温对我国4个海域赤潮发生有较显著影响.②2000~2007年4个海域发生的赤潮次数:东海>渤海>南海>黄海;2000~2007年4个海域赤潮发生面积:东海>渤海>黄海>南海.③1986~2007年厄尔尼诺对赤潮发生次数有一定的影响,4个海域赤潮发生次数与厄尔尼诺的相关程度不同:东海>南海>渤海>黄海,其中1999年后厄尔尼诺对中国近海赤潮发生次数具有显著影响.④1977~2007年发生的10次厄尔尼诺事件对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及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1900~1994年的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及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归纳出几点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加剧。同时,他们还发现,91年前席卷全球的大流感与厄尔尼诺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有意思的联系。这些发现是在他们对191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研究者本杰明·杰斯是一位擅长于通过计算机模型来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他与合作者一起对20世纪上半叶的全球海洋状况进行了模拟,发现1918-1919年的厄尔尼诺是该时期最强烈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即将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家喜 《海洋预报》1997,14(2):81-82
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即将形成宋家喜(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在1991~1995年的五年中,赤道东太平洋共发生了三大厄尔尼诺事件,即1991年5月至1992年6月,1993年3月至10月,1994年10月至1995年2月。也有人认为是一次长厄尔尼...  相似文献   

12.
从本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70年代后,全球气候变得异常,美国夏威夷遭受罕见的飓风袭击,非洲大陆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秘鲁等地洪水泛滥。在这期间,我国也相继发生了洪涝、干旱和特大风暴潮灾害。面对大自然给人类造成的种种灾害,人们开始思索,自然界可能存在某种巨大的能量,在操纵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家们在对50年来的海洋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密切关系。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海域,特别是赤道海域海气相互作用过  相似文献   

13.
信息之窗     
厄尔尼诺预报不再难提前两年可知其踪影【本刊讯】 美国今年4月1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Nature》)杂志上,刊登了我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陈大可的论文:《厄尔尼诺在过去148年内的可预报性》。他们最新的研究结果将厄尔尼诺的预报时效提前到了两年。这一成果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目。  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在海气相互作用下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气候异常。人们记忆犹新的我国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就是厄尔尼诺肆虐的结果。由于科学…  相似文献   

14.
1994~1995年非同寻常的温暖冬季给美国天然气工业以巨大冲击,1994年末天然气价格下跌,引起公司收益和股票价格的下降。另一轮的解雇、重组、兼并席卷1995年的美国天然气产业。1994~1995年冬是厄尔尼诺冬,那么,厄尔尼诺现象是否是问题的罪魁祸首呢? 对厄尔尼诺现象周期性、天然气价格和天  相似文献   

15.
极端波浪对沿海地区基础设施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是进行海岸带风险分析和灾害预防的基础。文章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ECMWF)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ECMWF reanalysis v5,ERA5),对中国邻近海域1979~2018年间极端波高展开时空特征分析,并统计了40 a厄尔尼诺系数,利用广义极值分布(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GEV)函数探究了近40 a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海域极端波高的影响,结果显示:统计1979~2018年整个研究区域前2%极端波浪年均值在6~10 m间浮动,且整体趋势递增,在四季趋势变化中,春夏极端波高增长趋势较秋冬高,且波动明显,在年际极端波高变化趋势中有较大波动时大多伴随着厄尔尼诺或是拉尼娜现象的发生,结合厄尔尼诺现象对GEV分布中位置参数的影响分布图和极端波高年、季节际趋势变化分布图,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的地区极端波高大多呈现增长趋势,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对极端波高有较高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根据美国NOAA等单位出版的“Climate Diagnostics Bulletin”资料,对最近刚结束的1994/1995ENSO事件以及1996年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分析和描述,结果指出,1994/1995ENS事件是1988/1989反厄尔尼诺结束以来发生的第3次ENSO事件,随着这次事件的结束,日更线附近以东至南美沿岸,结束了持续5a多的暖期,这在过去百多年中是空前的,而开始进入冷  相似文献   

17.
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及西北太平洋势带气旋的活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用1900-1994年的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及西北太平洋势带气旋“活动的相互 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归纳出几点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太平洋海温距平场资料,对1986年以来发生的厄尔尼诺过程的开始时间、发展过程及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上的厄尔尼诺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90年代是厄尔尼诺事件的多发期,在1991 ̄98年的8年中,间连续发生四次厄经诺事件,其中1997 ̄98年的厄尔尼诺,成为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过程。  相似文献   

19.
1997~89年冬季大气环流变化及中国近海海区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淑琴  孟上 《海洋预报》2000,17(2):39-48
1997~98年发生了近百年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本文对1997~98年冬季(12~2月)500hpa环流特征、东亚温带气旋活动及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多年厄尔尼诺过程、非厄尔尼诺过程相对应的大气环流及天气特征做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年北半球500hpa环流30°N以南低纬地区位势高度偏高中纬度的槽脊分布与多年平均有较大不同,东亚大相偏弱,同时北美大槽减弱,北太平洋高压也减弱,西风环流指数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明显,强度偏强。中国东部沿海气旋分布特征为北部偏少,南部明显偏多;降水为东部沿海地区偏多明显;气温为南部海区出现高温的机率较大。  相似文献   

20.
1997年爆发了20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此次ElNin~o事件的发生,与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ISO)在1996年冬到1997年春的异常增强有重要关系。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SOT)正距平沿温跃层东传到赤道东太平洋并向海洋表层扩展是ElNin~o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1997~1998年的ElNin~o事件爆发后,引起全球大气环流和世界许多地区的气候异常,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多雨洪涝,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高温少雨和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