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斯多德就曾记载过鲸类的搁浅 ,但时至今日 ,这一神秘的自然现象一直难以揭开。一些搁浅事例比较容易解释 :鲸类是在海中死后被海流和潮水冲到了岸边。但对于活体或集体搁浅就无法作出准确的回答 ,对此 ,大家各抒己见 ,产生了多种理论或假说 ,如Geraci1978年、Geraci和Lounsbury1993年、祝茜等2000年的报道[8]。鲸终生生活在水中 ,经漫长的自然选择 ,对水生环境已形成了高度适应。长期以来,其高超的回声定位本领、快速的游泳方式、复杂的发声机制、发达的认知能力、独具特色的潜…  相似文献   

2.
3.
祝茜  姜波  汤庭耀 《海洋科学》2000,24(7):22-24
鲸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目前世界鲸类研究的一些最新动态作一简要概述 ,以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1种群数量的调查和监测鲸类种群数量的调查和监测是鲸类研究的重要内容 ,因为它直接决定了鲸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鲸类生活在从北极到南极的所有海洋 ,其中包括那些具有或原来具有重大商业价值的种类 ,如蓝鲸Balaenopteramuscutus、北极露脊鲸Balaenamysticetus、座头鲸Megapteranovaeangliae、抹香鲸Physetercatodon、长须鲸Ba…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有关鲸脑的研究结果,并通过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阐述了鲸变认知能力与鲸脑在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上的进步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莫知 《海洋世界》2006,(9):24-25
大约是在3500万年之前,古鲸终于与其后肢的残余部分说了拜拜。而这个说起来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却有可能是靠某一个突发的遗传学事件起了关键的作用。由美国东北俄亥俄州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通过从同时期的古鲸和海豚化石中获得的数据,来尝试发现那些有可能  相似文献   

6.
<正>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按照现代鲸类划分标准,鲸目不仅包括鲸,也包括海豚科、鼠海豚科和淡水豚总科。我国古人对鲸类的认识是根据鲸的外形特征将其归入到鱼类和鳞介之属。古代鲸的记载散见于沿海地方志,正史《五行志》对鲸的出没也有详细的记载,根据这些记载,考察不同历史时期鲸的分布及搁浅原因。《二十五史·五行志》中把鱼类的某些不常见现象都归入鱼孽中,由于鲸在近海极少见,且体形巨大,因此亦被归入鱼孽类,与当时的各种凶象联系  相似文献   

7.
郭红 《海洋科学》2002,26(4):24-25
海豚 ,是小型有牙齿鲸类的通称 ,人们通常把体长3m左右的齿鲸称为海豚。海豚种类很多 ,我国海域有鼠海豚Phocoenaphocoen,真海豚Delphinusdelphis,江豚Neopho caena phocaenoides,宽吻海豚Tur siopstruncatus以及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sis等10余种常见种海豚。有些种类已在水族馆中进行饲养 ,并已繁衍生息。1海豚搁浅救助的意义海豚搁浅救助 ,属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特别是海豚大都栖息于公海 ,就此意义上说 ,它是国际海兽 ,…  相似文献   

8.
杨健  张先锋 《海洋通报》1997,16(5):90-96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日本鲸类的研究方法及饲养、繁殖的关键技术,并对其水族馆局长 的历史、现状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它将对我国风起不的海豚馆及其它水族馆的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鲸类物种和延绳钓渔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全球性现象,该相互作用威胁到鲸类物种的保护和延绳钓渔业的经济可行性。尽管认识到鲸类兼捕问题,但很少对其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根据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科学机构提供的2013—2019年期间的观察员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兼捕的鲸类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西太平洋海域,共兼捕260头鲸类,隶属于2目5科19种,主要的兼捕对象是伪虎鲸(Pseudorca crassidens)、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里氏海豚(Grampus griseus)、短鳍领航鲸(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糙齿海豚(Steno bredanensis)等。GAM模型对BPUE的总偏差解释率为71.7%,经度的贡献率最大为34.3%,各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分别为经度>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纬度>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鲸类兼捕主要由空间和环境因子所决定,其中海表温度主要影响鲸类的相对丰度,叶绿素a浓度影响鲸类的分布。未来,渔业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6,(3):4-4
2006年1月21日,倍感困惑的伦敦市民聚集在泰晤士河的岸边,观看一头北方瓶鼻鲸在水中游经国会大厦。能看到这样一头濒危物种在泰晤士河里游泳实在是一件稀奇事.不过这也不是第一遭。近一个世纪之前的1913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瓶鼻鲸类通常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的深水中.体长一般可达10米.体重可达8吨。  相似文献   

11.
这是动物王国中令人大为惊叹的一幕:一群宽吻海豚正在进行着一场危险的“搁浅捕食”行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这一捕猎过程中,海豚也将自己暂时处于一种危险的“搁浅岸上”的处境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在深海中过完整个冬天,它们会在体内储存大量的营养在——当然是相对于它自己来说的"大量"。潜水是现代时尚的运动之一,由于潜水衣具有相当大的浮力,我们潜水时总要佩戴负重带来抵抗浮力,从而成功潜入水下。人类没有负重带,就很难潜下水去,所以很多人都会羡慕鱼儿在水中可以自由浮潜。  相似文献   

13.
谁操纵了鲸类的命运 鲸(Whale),地球上现存最大型的动物,也是最大型的哺乳动物,曾经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的海洋霸主,但它们在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人类面前,再也强大不起来了。如今,徘徊在灭绝边缘的鲸类除了面临海洋污染、船舶撞击、噪声污染、渔业误捕和渔网缠绕等因素造成的危险外,更主要的威胁来自于捕鲸船的围猎。  相似文献   

14.
浒苔在近岸搁浅后会破坏海岸景观,干扰水上运动,给滨海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使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和可见光传感器对山东半岛的海阳、乳山和文登的三个海滩搁浅的浒苔进行航拍监测,并结合地物光谱测量数据,分别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和虚拟基线高度浮藻指数(VB-FAH)对海滩搁浅浒苔与岸边植被及非植被(海水、沙滩)进行识别评估,并分别估算了三个研究区搁浅浒苔的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NDVI可以识别植被和非植被,但无法区分潮间带上部和潮间带下部分布的浒苔;DVI和VB-FAH对植被和非植被的区分度不高,但对不同分布的搁浅浒苔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其中, DVI对潮间带上部和潮间带下部分布浒苔的识别能力优于VB-FAH。因此,通过对岸边植被进行腌膜,利用DVI构建海滩搁浅浒苔生物量估算模型,实现了海滩搁浅浒苔生物量的估算。海阳、乳山和文登三个海滩搁浅浒苔的生物量分别为1 468 t、745 t和5 034 t,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为搁浅浒苔的清理和资源合理分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13,(4):31
1月至3月,近千只营养不良的小海狮在美国南加州海滩搁浅,达到历史最高值。这些瘦弱的小海狮约9个月大,体重仅为正常小海狮的一半,并且出现脱水、体温低等症状。因为过早断奶,小海狮的身体十分虚弱,又因在海水里无法获得足够的温暖,因此纷  相似文献   

16.
田美  申欣  孟学平  程汉良 《海洋学报》2011,33(5):104-114
综合分析鲸类3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选择压力和差异位点等.鲸类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标准的37个基因.绝大多数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相同,而且与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典型排列一致.4个类群(真露脊鲸属、须鲸属、原海豚属和宽吻海豚属)线粒体基因...  相似文献   

17.
台州湾系椒江口的口外海滨,呈喇叭型,其主要特征是发育了庞大的台州浅滩,水深不足2m的浅水区长达18km,并与其南北潮滩连成一体,无明显水道。根据1931、1970和1982年海图资料对比,清晰表明台州湾岸滩及浅水海域的动态过程。40年来(1931—1970)台州湾普遍发生淤积,年淤积量达2900万t,岸线向海推移速度南岸为19m/a,0、2、5m等深线均向海推移,以2、5m等深线外移最为迅速,最大可达100m/a,淤高最大达3.5cm/a,其南部速度大于北部。根据台州湾9个站夏季大、小潮水文泥沙测验资料分析,得出丰富的物质来源、高的悬沙浓度以及在台州湾存在逆时针方向环流是造成台州湾淤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江泓 《海洋世界》2019,(2):58-61
鲸是今天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不过像蓝鲸、弓头鲸这样的庞然大物都是温顺的滤食性动物。在鲸类的演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巨型杀手,龙王鲸是其中最独特的一种,其细长的体型一改我们对于鲸类的固有印象,它是瘦长的浅海恶魔。  相似文献   

19.
全国沿海多个省份的"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陆续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掀起了大开发、谋发展的热潮,近海海域生态系统受到极大的冲击,工业与城镇建设和农渔业围填海、港口码头建设、海上风力发电场开发等较大项目相继落户开工,原有海洋生态的自然属性已大幅度改变,退化十分严重,成为今后海洋生态修复和恢复的一大难题。江苏南部海域围填与开发的力度更大,同样面临生态系统退化、修复的压力和考验,因此,研究和分析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寻求科学合理的修复模式,值得广大海洋管理和开发利用者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20.
海冰消融背景下北极增温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运用哈德莱中心第一套海冰覆盖率(HadISST1)、欧洲中心(ERA_Interim)的温度以及NCEP第一套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资料,研究了1979—2011年33a来北极海冰消融的季节特点和空间特征,并从反照率——温度正反馈与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方面分析了海冰减少对北极增温影响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北极海冰在秋季和夏季的减少范围明显大于冬季和春季,而北极地表升温却在秋季和冬季最显著,夏季最为微弱,且夏季的增温趋势廓线也与秋冬季显著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是融冰季,海冰融化将吸收潜热。且此时北极低空大气温度高于海表温度,海水相当于大气的冷源。随着海冰的消融,更多的热量由大气传入海洋用于融冰和加热上层海水,这使得夏季的低空大气不能显著升温。而在秋冬季,海冰凝结释放潜热,且此时低空大气温度远低于海水温度,海冰的减少使得海水将更多热量释放到大气中导致低空大气显著增暖。海水对大气的这种延迟放热机制是北极低空在夏季增温不显著而在秋冬季增温显著的主要原因。此外,秋冬季的海冰减少与北极近地面升温具有非常一致的空间分布,北冰洋东南边缘和巴伦支海北部分别是秋季和冬季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