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6月3日武威地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武威13个小时降水量62.7毫米,天祝县32.2毫米,古浪县30.2毫米,暴雨中心位于武威城东的王景寨大队,雨量达92.7毫米(该队排灌站记录)。这次暴雨突破历年日雨量最大值42.2毫米的记录,为历史所罕见,对武威城乡造成了严重破坏。据初步调查,仅武威东河乡(重灾区)受灾1012户,倒塌房屋105间,冲坏农田1615亩,  相似文献   

2.
云南降雨型滑坡县级预警雨量阈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南省华坪县滑坡灾害历史数据和同期气象站实测小时降雨资料,以滇西北的华坪县为例动态地计算了每次滑坡灾害的有效降雨天数和对应前期的有效降雨量;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4场降雨型滑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接前期雨量、发生雨量和激发雨量对诱发滑坡都有重要影响,得出诱发滑坡的降水有短时强降雨和长时低强度降雨两种类型。由此建立了含有两类降雨特点的华坪县I〖CD*2〗D(降雨强度〖CD*2〗历时)阈值曲线,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确定降雨历时D结束时刻的方法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对华坪县滑坡预警雨量研究,为其他县级滑坡灾害预警雨量阈值的确定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61年~2012年近50年闽北前汛期(5~6月)日雨量资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乡镇自动站雨量资料统计分析得出:闽北前汛期雨量和日雨量强度呈西北部向东南部倾斜,强降水中心与武夷山脉平行,越靠近武夷山脉前汛期雨量和日雨量越大,远离武夷山脉受山脉影响减弱,前汛期雨量和日雨量就明显减弱;闽北暴雨量级以上的逐小时雨强日变化的平均高峰值区出现在上午9时附近,强降水的主要降水时段在凌晨到中午;观测站与乡镇自动气象站之间的日雨量相关关系是地理位置分布比行政所属关系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1961--2005年阿勒泰地区5—9月分级降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站1961-2005年5—9月逐日降水资料,研究阿勒泰分级降水雨日、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指出:阿勒泰5—9月小雨雨日最多,雨量最大。雨日和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西部山区有效雨日和雨量最多,平原雨日多,雨量少,东部山区雨日少,雨量多。阿勒泰地区有效雨日和雨量西部、中部、南部呈不明显增加趋势,东部山区为明显增加趋势,主要由中量以上雨日和雨量的增加引起?  相似文献   

5.
最热的地方是北海市涠洲岛,年平均气温为23.0℃。最冷的地方是乐业县,年平均气温为16.3℃。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58年4月23日的百色县,高达42.5℃。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63年1月15日的资源县,低至-8.4℃。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1971年5月31日的灵山县,降雨量为498.3毫米。年最多降雨量出现在1968年的东兴站,这一年的雨量为3531.7毫米。  相似文献   

6.
珠海市年雨量和年最大日雨量多年一遇的极值计算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用皮尔逊-III型分布分别对珠海市年雨量和年最大日雨量两种变量进行拟合,进而计算了它们在不同重现期下的极值。结果表明:珠海市50年一遇的估算年雨量和年最大日雨量分别是2 908 mm和565 mm,100年一遇的分别是3 042 mm和648 mm。用澳门和珠海的雨量历史资料验证发现:澳门在104年间出现的最大年雨量是3 041.4 mm,与珠海百年一遇估算雨量吻合;珠海平均7.2年出现一次2 500 mm以上年雨量,而该雨量的估算重现期是7.5年,亦十分接近;年最大日雨量的估算重现期则比实际重现期小些。可见拟合良好,对其不同重现期下的极值估计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一年五月九日,藤县平福下了特大暴雨。日雨量407.5毫米,其中以07时到11时最大,雨量达350.7毫米。九日到十一日三天过程雨量达648.5毫米。无论是24小时雨量还是过程雨量,都突破了梧州地区的三十年纪录,就陆地降水而言,在区内也是罕见的,三十年来只记录到十四个日雨量大于400毫米的雨量点,这次是第十五个。这次降雨过程,整个桂东雨量都较大,但唯平福特大(见图一)。据统计,自五月一日到廿八日,平福累计雨量已达到1000毫米,而藤县县城只有277毫米,距平福仅24公里的太平气象站雨量只有218毫米,广西暴雨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期间极端天气的气候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德平  王春华  李迅  刘燕  刘一芬  谢庄 《气象》2008,34(7):61-67
利用1971-2007年观象台、海淀、丰台、朝阳和顺义的气象要素资料,对北京奥运期间8月8-24日的极端天气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观象台极端最高气温为37.3℃,年Tmax>36.0℃的出现概率为5%,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率为 0.69℃/10年,目前处在偏高期.城郊5站Tmax≥33℃的平均日数为2.8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目前处在日数偏多期,每年平均高温闷热(Tmax≥32℃且平均相对湿度≥55%)天气日数为4.7天.观象台日最大降雨量中出现雨量≥25mm*d-1的概率高达68%,城郊5站雨量≥25mm的平均降雨日为1.1天,观象台日最大降雨强度的最大值为156.2mm*d-1.城郊5站平均雷暴日数为3.7天,上述三要素均处在低值期.10分钟平均风速≥7m*s-1以上的大风日数城郊5站为1.2天,目前处在风速较小期.城郊5站平均大雾日数为0.7天,观象台低能见度≤2000m的日数从1990年代平均3.9天降到2000-2007年的1.5天,目前处在日数较少期.  相似文献   

9.
南京每小时雨量纪录始于民国十七年岁首,终于二十六年十二月,为期不足十年,而民国十七年一年之中,观测地点尝有迁移,实际完整之纪录仅八年,今为统计方便计,断自十九年,迄于二十三年, 虽为期甚短不规则之变化,未能尽行消除,然高低之所在,已跃然于纸上矣。以五年各小时平均总量而论,最高点在下午六时,次高点在上午八时;最低点在正午,次低点在子夜后一时,二低点雨量之差甚微,最高点与次高点则相差22粍之多,全日较差即最高点与次高点之差为44粍,各季平均之雨量日变化大致亦与年平均者相似,惟最高与最低  相似文献   

10.
论年雨量之常态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要将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到气象科学的研究上,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各种气象要素的频数分配(Frequency distribution)的性质。很显然的,不同的气象要素的频数分配的性质是不同的;同一气象要素,在不同地区,它的频数分配的性质也是不同的。即使同一气象要素,同一地区,因为该要素计算方法不同,频数分配的性质可能也是不同的,例如一地年雨量的频数分配,很可能与月雨量或每天雨量的频数分配不同。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武汉、黄陂、黄石三气象站合计9 a的自动、人工观测(雨量自记纸)同期分钟雨量数据及雨量筒资料,对两种观测方式下的年雨量、月雨量、日雨量偏差程度、暴雨日短历时降水、不同时段的短历时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自动观测比人工观测(雨量自记纸)雨量偏大,两者的偏差程度主要在±10%之间。自动观测雨量结果与雨量筒更为吻合。3站多年自动、人工观测(雨量自记纸)两套暴雨日短历时(历时5 min)雨量序列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卢鋈  许鑑明 《气象学报》1936,12(8):307-408
作者为明瞭中国温带风暴及台风雨量分布之情形及其与路径之关系,特取民国二十四年夏季(六月至八月)经过中国本部之温带风暴及登陆之台风,逐一分别检讨。先作各日上午六时之风暴路径图,然  相似文献   

13.
雨量器与蒸发对比雨量器属于两个相同容器,它们位于观测场中间位置的东西方向,相距约4m的直线上,大部分降水日数中,雨量与蒸发对比雨量的日累计值存在差异,差值大约在±01~±09mm之间。有极少数差值大于±10mm,有人认为,降水量越大,雨量与蒸发对比雨量日累计差值越大,其实不然。  设:R1为实测雨量日累计值,R2为蒸发对比雨量日累计值,以南宁地区马山县气象局部分实测雨量与蒸发对比雨量日累计值列表如下。年月日R1(mm)R2(mm)R1-R2降水最后结束时间199851112831…  相似文献   

14.
沙澧河上游关键区汛期强降水面雨量对洪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河南省气候中心提供的1980-2000年6月1日至8月31日沙澧河流域上游关键区所选取测站逐日20时-20时降水实测资料,建立了面雨量库,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沙澧河上游关键区面雨量气候特征以及面雨量与洪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澧河上游关键区面雨量年际变化非常大,且年面雨量趋势是增加的。沙澧河流域上游关键区汛期逐月月平均面雨量以7月最多,其次是8月,6月最少,并且6月和7月月平均面雨量有增加的趋势,而8月则有减少的趋势。强降水面雨量预报对于预测洪峰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趋势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海南岛全岛各站点1961~2004年雨量和雨日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岛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年均雨量最多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其中琼中最高(2438.9mm/a);最少在西部沿海地区;不同等级降雨雨日分布与雨量基本一致。从年际变化看,全岛年雨量、旱期雨量、汛期雨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全岛平均年降雨日数、毛毛雨日数以及年最长持续降雨日数均呈逐渐减少的趋;而全岛多年平均年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郑良杰  陈受钧 《大气科学》1980,4(2):195-197
图1为1976年7月23—24日北京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雨量分布,雨量在200毫米以上的面积仅为24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绝大部份雨量是在23日6:30—12:00(北京时)降落的。位于暴雨中心密云水库附近的田庄在此段时间内的雨量达367毫米。这种强度大范围小的降水是对流性的。相应的质量,水汽的辐合比天气尺度系统至少大一个量级。应用天气尺度的  相似文献   

17.
1985年5月24日半夜至25日,兰州市出现了一场大—暴雨,日雨量达45.0mm。这是一次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的大范围降水,雨强中心在兰州、临夏。兰州市内又以七里河、城关区及榆中县的梁坪、上庄一带雨量为大,普遍达40—50mm,实属罕见。打破了兰州自1932年以来春季日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6个代表站5-9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利用二维Gumbel-Logistic分布,研究了中国不同区域的过程降水量和日最大强降水雨量的联合概率特征。结果表明,各代表性台站的过程雨量和强降水雨量的联合分布均符合二维Gumbel分布。强降水雨量与过程降雨量联合分布所描述的极端事件是更小的小概率事件。相同强降水雨量条件下,过程雨量越大,重现期越长当强降水雨量增大时,同一过程雨量的重现期也延长。在同级强降水雨量出现的条件下,各地过程降雨量往往是愈往南方其条件概率愈大,而其出现的过程雨量也随之增大。这为研究强降水极端状况的全方位特征做出了新的试验.也曼加客观地揭示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多方面概率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良骐 《气象学报》1935,11(6):286-295
中国位於欧亚大陆东部,东南方之海洋为其雨量之主要来源,但据中国雨量图(第一图)所示,雨量之分布,在东南沿岸附近之岛屿,虽接近水源,而其雨量尚较内地稀少。此种情形,初视之似觉於理不合;但考之事实,诚属如此。近因整理全国雨量纪录绘制图表之後,发现此种情形,觉其有探索其主因之价值,故特由沿岸岛屿中择石碑山,东涌及大戢山三处为例。同时又於陆上择三个相当地方与之一一比较。遂选用汕头,温州及吴淞三地。所用材料完全根据一九三○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照分析广西历年干旱面积及作物需水要求,确定采用连续数日持续少雨或无雨作为干旱的监测指标.各季节的干旱雨量标准为:旱作春旱:连续≥20d平均日雨量≤1mm且每日雨量<15mm;水稻春旱、连续30d总雨量≤130mm且每日雨量<50mm;夏旱:连续≥20d平均日雨量≤2mm且每日雨量<25mm;秋旱:连续≥20d平均日雨量≤2mm且每日雨量<1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