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GIS的矿山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数据是进行矿床分带性及矿体空间分布研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料,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矿床外围及深部进行成矿预测的关键。我们在阐述了地理信系统(GIS)的基本技术和功能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矿山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并给出了江西银山多金属矿数据库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2.
矿山土地复垦方法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强  薛东 《西北地质》2003,36(C00):247-252
对土地复垦现存的技术方法进行类型划分,把其划分为工程复垦、生物复垦和生态复垦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复垦四大类,并对各个复垦方法进行了特征分析。指出生态复垦是以后土地复垦的发展方向。土地复垦是各门学科的综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土地复垦的技术方法也将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3.
编制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发 《贵州地质》2010,27(3):231-233
在编制矿山土地复垦方案过程中,要认真调查、了解和掌握矿山的自然环境条件及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以及拟开采布局和复垦资源情况,才能确定合理的复垦方向、制定复垦目标,编制出质量较高、可操作性强的矿山土地复垦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矿山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数据是进行矿床分带性及矿体空间分布研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料,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矿床外围及深部进行成矿预测的关键。本文在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技术和功能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矿山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并给出了江西银山多金属矿数据库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5.
6.
基于GIS技术的三维矿山遥感可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进海  彭鹏  李郑  贾丽萍 《安徽地质》2009,19(2):115-118
以RS和GIS作为数据获取与分析处理的技术手段,对spot-5数据进行了图像的合成、几何纠正、融合和正射校正处理后,以ArcGIS作为数据平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不规则三角网,对地形进行三维模拟,叠加遥感影像,制作了矿山遥感的三维立体遥感影像图。实践证明,三维遥感可视化的应用,对揭示矿山的空间分布规律、野外路线选取、野外验证工作困难的区域以及指导矿山生产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以叠加矿权等矢量数据信息,实现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为矿山遥感多目标监测工作提供直观、准确的数据,节省时间、减少成本。  相似文献   

7.
党杰 《贵州地质》2018,35(1):49-54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引发了一系列采矿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方法,在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基础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选取8个评价因子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研究区地质环境指数介于1.00 2.83之间,采用自然间断点划分方法将评价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相应的将研究区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微区三个区域。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吻合较好,可为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宋国耀 《世界地质》1998,17(4):68-74
地学数据种类极为繁多,它既包括定量信息,也包括定性信息。数字地质信息结构的研制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是以何种方式保存现有的模拟数据的重要内容,使得在GIS中能够进行各种有效的查询和处理。澳大利亚斯马尼亚地调局为了对地质图信息和地球化学进行编码而研制了数据结构。在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结构中对于一系列相关表格中的属性进行编码,而这些表格利用“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关系有效而准确地阐明了原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冉启洋  杨洪 《贵州地质》2010,27(1):54-58
通过对土地复垦方案采用的几种方法的比较及分析,选择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与移动角组合判别法的方法,圈定出矿山因开采易导致地表塌陷的区域,为矿山土地复垦方案中主要拟破坏土地的确定提供方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介绍GIS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平面图与三维模型进行了比较。结合实例介绍MAPGIS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在露采矿山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并对露采矿山生产、管理及决策上提供更加直观、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遥感解译和实地核查,查明了临武县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相关规范确定评价指标等级,建立评价模型。基于ArcGIS平台,对各指标进行信息提取、赋值和叠加运算,再根据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得到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说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合理。研究成果对临武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侯卫生  吴信才  刘修国 《岩土力学》2008,29(6):1685-1690
在分析3D GIS(地理处理系统)技术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基于GIS的城市地面沉降信息管理与预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地下水抽汲的地面沉降计算模型的选择原则、基于混合数据模型的地面沉降信息三维建模、数据可视化流程及系统Web发布功能的3层体系结构等解决系统建设中难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伟忠  艾东海  汪新庆  田宜平 《岩土力学》2006,27(10):1823-1826
工程勘察中的原始数据、成果资料中包含着较强的关联关系,有效地利用和表现这些内在关系有利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检索使用,因此勘察信息系统不仅要实现数据采集、图件编绘等的计算机辅助化,更要在成果使用管理上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以体现勘察成果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及明确了各类资料间固有的联系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和资料生成模式以及基于RDB(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勘察资料管理模式。结果证明,基于GIS和RDB的勘察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基层单位用户的业务需求,而且可以可自动建立成果间的联系,实现勘察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提出以数据库与GIS技术为支撑的工程勘察成果管理方式,将数据库对海量数据高效管理的优势与GIS对空间数据的强大处理能力结合起来,完成对勘察数据、报告、图表、图像等成果信息的集成管理,不仅满足成果一体化管理的要求,提高成果数据的利用效率,而且为勘察信息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专家库建立等高级应用提供基础.以实际系统建设为例,介绍了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模式、实施方案及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数据的统一集中存储及资料的互通互联,在对江西省地质灾害数据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数据共享的角度提出建立江西省地质灾害和矿山复绿数据库。论文从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江西省地质灾害和矿山复绿数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在概念设计阶段对地质灾害的基本E-R图进行设计;逻辑设计中对地质灾害和矿山复绿信息编码、空间数据库的结构和业务数据库逻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物理结构设计对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了部分地质灾害数据的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GIS空间数据的出版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践,不仅能够满足GIS空间数据的出版要求,同时对于最大限度地利用GIS数据资源、避免基础数据的重复投入和提高地图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论述了地理空间数据的类型、关系、矢量数据结构及其在电子出版系统中共享的制约因素,讨论了GIS空间数据在电子出版系统中可视化技术实现的基本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企业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扩展和加强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而更深入地探索、分析、处理和解释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与空间关联。将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相结合,探索了江西省各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规律。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县域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聚集模式,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IS支持下的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是当前水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它能够根据用户的触发指令,借助基础软件和特定的功能模块,将离散的数据整合为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信息以辅助决策。通过对地下水信息的内容、组成及其特征的分析,刻画了系统内部的数据流、信息流和知识流。在分析系统用户类型及层次的基础上,抽象出系统用户一功能规约表。基于对开发原则、开发工具和开发模式的分析和讨论,给出一种可行的基于GIS的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逻辑模型。  相似文献   

19.
陈玉华  陈守余 《物探与化探》2003,27(3):230-231,243
介绍了矿山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空间数据库设计思路、构成、功能以及系统建立的主要技术环节.该数据库包括10个子空间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信息输入、空间检索和查询、空间分析、输出功能.矿山环境决策支持决策系统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将为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