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怡  段德培 《探矿工程》2009,36(4):23-24,28
介绍了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在贵州保利ZK3号地热井施工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和评价了气举反循环钻进的使用效果,实践证明,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具有效率高、孔内干净、事故少、施工成本低、钻进质量好等优点。提出下一步地热井施工使用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应改进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插管悬挂式气举反循环钻具是一种新型结构的气举反循环钻具。它不同于双壁式气举反循环钻具,而是通过插入一根独立的插管建立压缩空气通道,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耐用性好、通用性强的特点。以工程实例为基础,对插管悬挂式气举反循环钻具在地热井施工中的钻具配置、专用工具及应用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针对在地热井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3.
D19井是雄安新区地热清洁能源调查评价项目的一个勘探孔,完钻井深4021.78 m,揭穿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2个热储层。为应对热储层钻进严重漏失及保护热储层,选用了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对深井气举反循环钻进设备进行配套,同时对双壁钻杆下深、风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优选。针对钻遇复杂破碎地层时返水(渣)通道经常堵塞无法顺利钻进的问题,研制出了适宜于破碎地层气举反循环钻进的防堵进水接头,同时对进水(渣)口进行保护,有效地解决了破碎地层气举反循环钻进易堵塞的难题,顺利完成了钻探任务。完善了极破碎热储层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技术,为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破碎热储层的应用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田忠福 《地下水》2012,(2):95-95,115
本介绍了气举反循环在大井径瓦斯抽放井中的应用,总结了气举反循环的优缺点、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气举反循环工艺具有钻进效率高、携带岩屑能力强、防漏效果好以及钻头寿命长等优点,同时还可以提高流体矿产的产能。但是一般认为气举反循环钻进抽吸作用会产生负压,不利于井壁稳定,不宜在松散地层应用。本文通过计算气举反循环钻进环空水力参数,并从环空压力以及冲洗液流态、流速等方面探讨研究气举反循环钻进中井壁稳定及其适用性,指出通过选取合适的钻具组合以及调节冲洗液性能,可使气举反循环工艺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6.
朱继东 《探矿工程》2004,31(4):47-48
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应用于地热井目的层的钻探施工,能够解决其目的层钻进的淤塞与漏失问题,提高成井率。在北京地区多眼地热井施工中应用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并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对钻具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气举反循环在沙田赣江特大桥桩基础工程中的创新性应用,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该方法设备简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钻机,是气举反循环的另一种方法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钻机、空压机、Ф219.1/168.3 mm大直径双壁钻杆、Ф168.3 mm内平单壁钻杆、气举反循环水龙头等器具配备及组合情况。研究了气举反循环工艺在大直径工程井钻进中的排渣效果、钻进速度、孔斜控制等参数的动态变化。经计算钻具内钻井液上返流速一般值为2.0 m/s时,排渣效果好;Φ444.5 mm钻头气举反循环钻进较Φ311.1 mm钻头正循环钻进,钻进效率提高了74.3%,碎石效率提高了2.56倍,且孔斜控制效果好。气举反循环新工艺能减少扩孔的次数,钻井成本及能耗大幅度降低,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同时,也暴露出专用工具配套不全,钻具修理保养难度较大,钻机适应性较差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许刘万 《地下水》1989,(3):148-152
本文根据牙轮钻头在气举反循环钻探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矛轮钻头的分类及破岩机理,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特点和矛轮钻头的选择,使用效果和体会,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外,还对矛轮钻头在使用中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口径钻井施工中常用的泥浆正循环钻进存在着泥浆流速慢、携渣能力差、重复破碎严重、钻井效率低、钻头磨损快、能源消耗大、钻井事故发生率高等问题,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风管式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简单易实现,能有效减少重复破碎,钻进效率高,能源消耗少,钻头寿命长,成井质量好,对涌水和漏失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介绍了风管式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原理、专用钻具及其现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Beer  Tom 《Natural Hazards》2001,23(2-3):157-169
Meteorological hazards are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tropical cyclones, droughts, hail-storms, severe storms and their effects such as tsunamis, storm surges, wildfire, and floods. Urban air pollution is not normally considered to be a meteorological hazard. This view has arisen because the causes of urban air pollution – industrial and motor vehicleemissions – are not meteorological in nature. Air pollution episodes, however, are sporadic in nature and their occurrence depends on a particular combination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is is true even in megacities such as Mexico City, Manila, and Los Angeles that have acquired a reputation for polluted air. Analyses of air pollution episodes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from many countries indicate that therei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 a result of such episodes.Time-series studies undertaken in Sydney have shown that particulate matter, ozone and nitrogen dioxide are the pollutants that are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adverse health effects in that city.Air pollution, and in particular particulate matter, is believ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just under 400 premature deaths per year in Sydney alone. This death rate is over twenty times larger than deaths due to other meteorological hazards. Part of the reason for the low death rate for the more traditional meteorological hazards is that the provision of high quality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coupled with moder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has enabled emergency service personnel to take appropriate action.Air quality forecasting system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itigat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The forecasts will affect the behaviour of susceptible individuals, and thus reduc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The outputs from forecasting systems can also be used to provide improved estimates of the total exposure to air pollutants of the inhabitants who areat risk. Such improved estimates can the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longitudinal studies ofhealth effects to obtain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air quality and health.  相似文献   

12.
夏志明  李贺岩  薛军 《探矿工程》2011,38(11):48-50
双钻具钻进回转供风、排渣机构是动力头的关键部分,其密封装置的运转质量又是钻机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叙述了旁侧供风和中心供风的结构形式,着重介绍了排渣系统的密封件选择及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石立明 《探矿工程》2014,41(11):5-9
空气反循环钻进工艺具有钻进速度快、施工环保等特点,是地质勘探取样又一重要方法手段。通过浅层取样生产试验,探讨了施工设备材料、钻进参数的选择依据,指出了施工中应重点把握的技术措施,列举了施工中常见的问题,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总结了工艺特点等。  相似文献   

14.
林成功  吴德伦 《岩土力学》2003,24(4):579-582
压力气体在土中之渗透性问题是一个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目前,先进国家建设地下铁路,大型地下结构物或大型地下管道系统时多采用盾构法施工。而以压力平衡盾构前端开挖面时,可用水压平衡或气压平衡法。在气压平衡法施工时,如何撑握土壤的稳透气状况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台北盆地一现场透气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并引入场地透气系数和漏气系数的概念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WebGIS研究及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洪宁 《地球学报》2002,23(2):189-192
地理信息系统与网络结合形成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分析了当今WebGIS的开发技术后,提出了基于IMS的全新WebGIS构造系统,并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根据空气定向钻井特点,将井段按直井段、造斜段及水平段3部分进行分析,详细介绍空气定向钻井设计和计算方法。为更好地应用到工程中,对理论计算注气量进行了流速修正法、地层因素法、井斜经验法和实验修正法4种修正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综合诸多因素,认为采用实验修正法更具安全性及可靠性。根据干空气或湿空气钻进计算方法确定出携岩“关键点”, 即变截面处。如果存在多个变截面,选择动能最小点作为计算的“关键点”,算出满足“关键点”单位体积最小动能(149.806 J/m3)对应的注气量,然后采用本文的实验修正法得到的注气量,即将理论计算的井底压力扩大1.7倍以后对应的注气量作为实际注气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地下水石油污染现场曝气治理效果,在胜利油田石油开采区进行了地下水现场曝气治理技术研究。采用溶解氧浓度法研究了曝气操作条件(曝气深度、曝气压力和曝气流量)对地下水石油污染曝气治理技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曝气压力和流量下,曝气深度越大,影响半径越大,但影响区内的气流分布越稀疏;相反,曝气深度越小,则曝气影响半径越小,但在影响区内空气流线分布越密。气流分布密度和曝气影响半径随曝气压力和流量增大而增大,但存在一个最佳限值;现场曝气存在气流分布不对称现象,是由于土壤介质的渗透性不均匀所致。地下水曝气技术对地下水石油污染治理效果显著,但曝气操作条件对该技术影响较大,需根据地质条件通过现场曝气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18.
水气混合洞塞泄流溶解氧输移扩散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气二相混合洞塞泄流欠饱和溶解氧输移扩散行为特性,揭示气体体积分数、进口溶解氧浓度、雷诺数等流动特征参数和洞塞尺寸等几何参数对溶解氧浓度恢复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水气二相混合洞塞泄流溶解氧输移扩散的室内模型试验,观测流速、压力和溶解氧浓度分布。建立了水气二相混合洞塞泄流溶解氧输移扩散数学模型,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验证后的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不同进口气体体积分数、溶解氧浓度、雷诺数、洞塞长度和洞塞直径条件下水气二相混合洞塞泄流溶解氧浓度恢复情况。结果发现:气体体积分数越大,进口溶解氧浓度与饱和溶解氧浓度差值越大,雷诺数越小,溶解氧浓度增量越大;洞塞长度越长,洞塞直径越小,溶解氧浓度增量越大。  相似文献   

19.
在冻结岩石中钻进时,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冲洗介质较之使用钻井液有很多优点。给出了冷却空气洗井钻进时井内温度的简化计算公式,按照这些计算公式可以确定空气洗井时井内任何时间、任何深度的温度和代表性关系曲线。井内温度的分布与进入钻杆柱内空气的初始温度有直接的关系,从空气压缩机中出来的压缩空气的温度很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冷却和干燥,给出了冷却和干燥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渤船重工新型总装生产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为依托,应用KG940A型高风压履带式潜孔钻车﹑采用气动潜孔锤跟管钻进工艺,结合空气正循环排渣方式,摸索总结出一套针对复杂破碎覆盖层的干式成孔新方法,钻进效率及钻孔质量显著提高,为岩土工程勘察勘探孔施工增添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