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深厚软土地区的基坑,对基坑底软土进行搅拌加固形成强度较高的底板而保证坑底稳定,侧壁采用支护桩支护保证侧壁的稳定使其不倾倒,支护桩与加固底板两者共同作用形成的船状结构支护体系类似轮船的船侧壁及船底板,以保证基坑的稳定。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船式支护的侧壁及底板的设计方法。工程案例成功实施,监测结果表明,船式支护既可避免支护桩嵌固深度过长,又利于软土的土方施工及工程桩的保护,是安全可靠的,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光宏 《探矿工程》2018,45(9):80-83
城市建筑基坑附近工程地质环境大都比较复杂,施工空间狭小。采用一般支护方法如桩锚结构,由于受基坑附近建筑物地基中桩体的影响而无法施工;对于基坑边坡土层抗剪强度较低,支护桩嵌入长度较长的,施工难度就更大。本文结合邢台市东部某场地实际案例进行综合设计,采用双排桩+桩中间设置止水帷幕+地基加固,进行基坑支护。双排桩可以提高边坡刚度,桩中间设置止水帷幕可以节约施工空间,有利于解决施工空间的限制问题,可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缩短支护桩长度。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湖北洪山宾馆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桩撑与基础托换联合支护技术的设计及施工。实践证明,该基坑支护设计合理,施工技术可靠,成功利用支护桩对临近建筑物的天然基础进行了基础托换,确保了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涛  宋静  翟超 《岩土工程技术》2019,(3):149-153,F0003
以天津软土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工况下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支护桩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竖向位移、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变化规律,对其所受到的时空效应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施工对支护桩及周边环境具有显著的时空效应影响,位移主要发生在土方开挖阶段,尤其是土方开挖阶段第三步,位移增量较大,变化速率较快,在基坑底板施工完成后,位移逐渐趋于稳定;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呈现出"鼓肚"状变化趋势,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开挖面附近;周边地表位移最大值点出现在距离基坑边6 m(即0.51H)位置处,位移变化曲线呈盆状,至基坑地下结构施工完成时,最大位移出现在DB2-3监测点,位移值为-22.7 mm,约为0.19H%;提出建议在基坑南侧和西侧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取代原设计支护形式的优化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连祥 《岩土工程技术》2021,(4):228-232,237
软土深基坑支护,一般采用桩锚或桩撑支护结构,支护桩的入土深度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稳定和支护工程造价,合理确定支护桩的入土深度是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某软土区基坑工程实例,按国家基坑规范和上海基坑规范分别对支护桩多种入土深度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比较,并考虑工程桩对支护桩入土深度的有利影响,力求支护桩的入土深...  相似文献   

6.
青岛龙湖D2地块基坑支护工程中,支护桩对应土层为素填土、粗砂、粉质粘土。采用PRC-I 600AB110单节预应力管桩作为支护桩,桩径600 mm,桩长分别为7 m和8 m,桩端进入粉质粘土地层约3 m深。该桩刚度大,施工速度快。基坑开挖后,坡顶地面未出现明显裂缝和沉降。基坑经过监测,水平、竖向位移等监测项目均在允许位移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毛洁 《探矿工程》2019,46(10):62-65
山东禹城通裕阳光豪庭基坑支护工程中因设计及施工工艺对周边建筑物影响较大,针对地层及周边环境对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进行优化,采用旋喷扩大头锚索,改变支护桩钻进及下笼方法,局部采用SMW工法,施工中加强监测,以上措施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施工经验可供以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宇  赵龙  张然  张斌  张伟松 《地下水》2023,(2):150-151
某电厂建筑等级较高,基坑深度比较大,并且施工环境和条件比较复杂,本文根据施工条件和工程计划,将其基坑工程分为两个阶段—3个单独的区域,根据施工场地不同的条件来对支护结构进行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支护方式,同时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和计算,通过对比分析监测数据发现支护桩的顶部位移、桩身侧移以及周围地面沉降的数值都处于预警值以下,表示本文所设计的基坑支护方式科学合理,满足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也不会对周围建筑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连祥  朱金德  郝晓平 《岩土力学》2004,25(Z1):129-132
介绍了综合采用支护桩、截水帷幕、降水、回灌和锚喷支护等系统施工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在粉土、淤泥质粘土中、水位埋深在1.3m,基坑开挖至13.0m深的深基坑工程。  相似文献   

10.
高明军  庞有师 《岩土力学》2006,27(Z2):845-848
九华山隧道深基坑施工阶段的监测工作,包括内支撑轴力、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圈梁水平位移、立柱沉降、周边沉降及地下水位等内容,基坑遵循信息化施工的原则进行,根据监测结果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了预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把抢险补救措施,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安全与顺利竣工,其结果为深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深基坑监测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梅 《城市地质》2015,(Z2):57-61
随着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的增多,深基坑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深基坑的施工安全,防止深基坑开挖影响周围建筑物、道路、设施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在基坑施工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按照规范要求必须进行基坑监测。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深基坑监测的基本要求和施测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及基坑周边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对邯郸东部地基处理方法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经济技术分析和环保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本区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提出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或等于200kPa时,应采用CFG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200kPa时,东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干法)复合地基,西区应采用夯实水泥土桩法复合地基或水泥土搅拌桩(湿法)复合地基,北区和南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3.
王荣彦 《探矿工程》2006,33(12):14-17
在分析郑州东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近10年来在郑州东区常采用的基坑支护型式及特点,分析了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某新建城区拟修建于大面积填土上,针对该新建城区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等地基基础方案的经济、技术、工期等综合分析和比较,最终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对该区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进行计算并设计布桩。CFG桩复合地基是CFG桩、桩间土、碎石垫层联合构成的复合地基,其桩身质量好,承载力可达350 kPa以上。当最大柱荷载小于或等于4 000 kN或土层中有强透水砂卵石层时,均宜采用独立柱基下CFG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5.
谌伟  彭月英 《探矿工程》2006,33(8):21-23
复杂片岩地区的桩基工程常出现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一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引起桩基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及在类似地层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北京某深基坑护坡桩与旋喷桩相互搭接,形成一道连续的止水帷幕。介绍了所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的方法和工艺,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更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建筑密集的市区。由于建设的场区狭小,地下管网密集,给设计和施工留有的空间很小,同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周围建筑物的保护问题。逆作法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阐明逆作法工艺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逆作法的主要技术特点、技术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长生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A01):98-100
桩基工程的投标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均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根据钻探施工中有关安全规程,对每一个工程项目,都要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上岗人员安全教育,保证在每一道工序开工前,都有详细的施工安全方案和保障措施,并在施工中全面落实,另外施工过程中对安全内容要按规定实行逐级交底。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基坑开挖的顺利安全进行,需要应用基坑监测技术监控开挖过程。该文应用垂直位移测量监测技术对绍兴轻纺城联合市场基坑工程进行监控,观测沉降值较好地反映了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施工期、不同位置的沉降变化情况和土层性质及周围环境。各沉降点的沉降值与周围环境变化十分吻合,由于观测数据的及时准确提供,为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在开挖过程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避免了有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型土钉墙技术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 《江苏地质》2002,26(4):221-224
新型土钉墙是在传统土钉墙的基础上和工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其具体表现形式为止水型土钉墙,加强型土钉墙及打入钢管注浆型土钉墙。实践证明,这种新型的土钉墙可满足不同实际工程的需要,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