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总结了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领域的应用,描述了卫星测高数据逼近地球重力场、确定海面地形、改善卫星轨道参数以及求解重力异常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原理。  相似文献   

2.
3.
美国海军大地测量卫星GEOSAT的测高数据本来可以为大地测量学,海洋学和地球物理作出巨大贡献,但自1986年以来,绝大部分数据保密,在国际地学界引起强烈反应。随着欧洲空间局ERS-1卫星大地测量任务于1995年3月完成,其测高数据的质量和分辨率同GEOSAT的差不多,而且公开供国际地学界应用。在此形势下,美国不得不把GEOSAT数据解密,这两种测高数据的结合,将对今后测量产生重大影响。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联合卫星测高和海洋物理数据计算近海稳态海面地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卫星重力探测任务GRACE大大提高了地球重力场模型中长波分量的精度,使得联合卫星测高平均海面分离更精细稳态海洋动力地形成为可能。本文利用T/P(1994年~2003年)和JASON-1(2003年~2005年)卫星测高数据确定了全球30′×30′平均海面高;基于重力场模型WHU-GM-05,计算得到对应于海面高的GRACE海洋大地水准面格网值;利用“移去-恢复法”和高斯滤波求得全球稳态海面地形。与EGM96、R io05、ECCO和GGM02模型进行比较,检验结果表明GRACE任务有效的改善了海洋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使得稳态海洋动力地形能够呈现更多细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的发展背景,并对其研究现状作了全面评述,指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展望了该技术在物理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卫星测高技术获取的海面高、卫星重力数据以及最新的Argo漂流速度数据确定我国海域稳态海面地形,研究分析中国近海上层地转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地转流沿x方向分量流速范围为0.1~1.6m/s,其误差在±0.97m/s以内;沿y方向分量流速范围是0.1~1.70 m/s,最大误差为±0.66 m/s。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从快速Hartley交换(FHT)基本概念入手,给出了Hotine公式在平面近似、球面近似、Molodenskii的 下,反演中国近海海洋重力的数学模型,另对FHT处理中所需的坐标转换以及边缘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为改善长波特性的重力场信息,引入了M阶次的OSU91A参考重力场对上述Molodenskii模型进行了改化。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论的指导下 ,以测量平差中一个浅显的例子作对比 ,巧妙地阐述了联合卫星测高和海洋物理数据计算近海稳态海面地形的可行性 ,进而将可行的计算方案归结为具有本质联系的三类。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的发展背景,并对其研究现状作出了全面评述,指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展望了该技术在物理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姚志青 《测绘工程》1997,6(1):33-35
卫星测高是近三十年度发展起来的又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它具有观测精度,周期短以及覆盖面广等一系列地面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引起各国科学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论述了卫星测高工作中星下点含义,计算星下点位置的基本原理,并导出一组计算星下位置的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13.
徐卫昨 《东北测绘》1997,20(4):8-10
本文根据卫星测高数据,应用整体 妥法确定海面地形,并对使用正交函数系表达海地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出近海定常环流的高程模式,由此高程模式利用有限差分法组成观测方程,从而按最小二乘间接平差法解算联合问题,最后联合T/P、ERS-2卫星测高和物理海洋观测数据,计算了东中国海(北纬22°~41°,东经116°~131°)的平均海面地形。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海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分析处理了TOPEX/POSEIDON卫星1~82周期的测高数据。重新计算了逆气压改正数;利用共线法计算的TOPEX和POSEIDON之间相对偏差估值为19.9±1cm;将编辑后的海面高与Basic和RaPP计算的平均海面高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  相似文献   

16.
翟国君  宁津生 《测绘学报》1996,25(3):212-220
本文首先推导出了量级为e^|q|的Glpq(e)的显式表达式,给出了Glpop、Glp1和Glp-1和保留至e^|q|+2项的高阶公式,然后给出了与Kaula线性解形式相类似的保留至e^2项的径向摄动公式,最后给出了径向摄动频率与轨道元素摄动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GPS在物理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及GPS边值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斐  陈武  岳建利 《测绘学报》2003,32(3):198-203
针对GPS技术逐步用于物理大地测量的现状,从物理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入手,分析了GPS对传统物理大地测量理论及方法所产生的影响、GPS在解决物理大地测量中的一些难题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物理大地测量的一些功能所造成的变化。重点讨论了物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的基本属性的改变、第二边值问题的应用、高程系统的确定、GPS边值问题的定义、特征及求解。最后,对GPS与物理大地测量进一步结合所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卫星测高原理》——一门新边缘学科的专著孟庆遇(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00083)近三十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古老的测量学科也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一门崭新的学科——“卫星测高学”即是随着卫星遥感测量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19.
联合多代卫星测高数据确定中国近海稳态海面地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多代测高卫星(Geosat GM和ERS-1/168,TOPEX/Poseidon(简称T/P)、变轨T/P,ERS-2,GFO)数据,基于强制改正法得到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的平均海面高模型;然后以EIGEN-GL04C重力场模型为参考模型,基于测高垂线偏差法精化得到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的测高大地水准面模型;最后联合移去一恢复技术和Gauss滤波技术,采用几何域法得到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的测高海面地形.利用中国沿岸长期验潮站平均海面高程信息,由直接推算法与平差法得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对于所建测高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分别为23.62±5.38 cm与22.33±1.07cm,与海洋学方法和GPS/水准方法得到的近期结果相近[1~2];扣除各自垂直偏差后的比较表明,由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海面地形模型的精度分别为±5.38cm与±5.23 cm.  相似文献   

20.
王海瑛 《测绘学报》2001,30(2):185-185
本文围绕卫星测高原理、数据处理与应用,着 重对大地水准面、重力异常和海平面进行了探讨 和研究,研究范围涵盖了整个中国近海及其邻近 海域,包括部分西北太平洋海域.主要工作和成果 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卫星测高原始观测数据的预处理.①原 始观测数据(Geosat/ERM/GM,ERS-1和 TOPEX/Poseidon)的误差分析与环境改正; ②多颗卫星测高数据处理与径向轨道误差的改 正--单,双星交叠平差;③卫星测高数据的共 线轨道(stacking)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