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震源深度的误差: 单台测定震中误差大,因而由单台测定近震深度h较困难;即使用单台定出近震深度h,其误差dh也往往会超过h本身,故不可靠。一般用台网测定近震深度h,这是因为台网定的震中精度比较高,故用台网定的近震深度h较好。下面讨论台网测定的近震震源深度h的误差dh: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用计算机求解近震时空参数的优选速度法,提出了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求取本地区等效速度公式,进而求得近震时空参数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根据龙南 M_S=5.0及 M_S=3.7级两次地震的各台到时,进行了实例计算,求得了这两次地震的震源时空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很快。文章最后通过对各参数的误差分析,提出了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记忆梯度法,本文设计了测定近震时空参数的计算机程序。仅需三个台站的记录资料即可利用本程序进行测定,记录中的主要震相((?)、(?)、P_n、S_n)均可参与测定运算。本程序对台网内外近震的参数测定均适用,对远离台网的地震,其测定结果的精度不低于交切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近震震源参数测定的精度,设计了近震和地方震震源参数的计算机程序。讨论了计算方法及其某些技巧问题,给出了计算程序框图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5.
地震台的观测资料,用于测定地震的时空参数,即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和发震时刻.为了能够较好地测定出地震的这些参数,目前我国大都采用半计算半作图的方法.所测地震参数的精度高低,除对台站观测工作制定规范外,在资料分析处理时也要注意测定方法的选择和台站布局的组合.现将弦法的几个特例介绍如下,以便运用时扬长避短,提高测定近震参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测震分析是地震台站的常规处理工作之一。其主要内容有:对近震(震中距小于1000km)测定P波和S波到时,测定S波最大振幅,计算近震震级M_L;对远震和极远震,测定初至P波和S波到时以及与震源深度有关的后续震相到时,测定面波振幅,计算面波震级M_S,测定体波震幅,计算体波震级m_B和m_b。然后把这些数据汇集在一起,做出单台地震报告。  相似文献   

7.
在台站少、台距大、地震小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单台在监视震情中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近十年来,国内已有不少人在这方面做了工作,并将几种方法逐步用于实践,取得一定效果,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只对测震方面的几种方法作些介绍,以供台站的同志参考.一、单台测定震源位置单台测定震源位置,将为台站及时掌握当地地震动态,与群众业余队伍相结合,为开展预测预报提供依据.在地震活动区或靠近地震活动区的台站,单台往往记到很多微弱的地方性地震,别的台因台距大而记不到或记不好,故必须谋求使用单台资料测定地震参数方法.单台记到微弱的地方性小震,其特点是“近”和“弱”.因为“近”,震源深  相似文献   

8.
蕴震系统前兆场的浑沌吸引子及其分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子林  周硕愚 《地震学报》1993,15(4):463-469
简述了蕴震系统前兆场时空演化的浑沌吸引子及其前兆时空分布的分维,并发展了由单个时间序列重建复杂系统动力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前兆分布在大震前的降维现象.文章着重给出了对由大区域构造网络组成的蕴震系统中多台或多手段组成的多个时间序列数据组建复杂系统动力学的时空综合方法.它对系统的自组织行为给出了更全面、更准确的描述,剔除了单台或单手段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实际计算了京-津-唐地区前兆场演化的浑沌吸引子和前兆时空分布的分维及其在大震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泾阳台1982—1989年457次单台近震震级同省台网近震震级对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1990年1月—8月50次记录到的近震进行检验,得到泾阳台测定M_L震级精度为±0.205,经校正后的精度为±0.129,下降率为37.1%,尤其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单台震级精度为±0.527,校正后震级精度为土0.156,下降率为70.4%。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数字地震台目前所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存在下列不足:1)不能对含lg震相的地震定位;2)不能计算mB、mb震级;3)不能自动生成月报;4)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和独立完成地震速报;5)近震参数计算误差较大;6)地震定位效果不好。为此,我们基于VisualBasic软件平台,开发出智能化网络地震监控和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除克服了以上不足外,还实现了数字地震仪工作状况的实时监控、地震参数计算、地震速报、各种地震单台定位、地震事件检索查询、地震编目、震相反推分析、数据传输等功能。该软件囊括了数字地震台全部日常工作,减轻了台站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地震监测质量,充分发挥了数字地震仪的优越性。该系统在洛阳台近1年的试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震相数据,计算出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98次M_L≥3.0近震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绘制各次地震的单台震级偏差横向分布图,进而对震级偏差较大的台站进行分析、校正。该研究结果可为震后趋势判定及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震自动定位的综合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已有两类地震自动定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限制,提出了综合利用这两类方法以形成一个统一系统的方案,希望以此提高地震自动定位能力。该方案的基本流程是:利用波形相关方法在连续地震波形上检测出地震事件并初定其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利用初定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预测各台站各震相的到时;以预测的各震相到时为参考点,利用单台波形(单道或三分向)在该参考点附近精确测定震相到时;利用修定后的震相到时测定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根据震中距判定地震类型(地方震、近震、远震),在预期的波形段自动测定波形最大振幅和相应周期,进而测定相应类型的震级(ML、Ms或mb)。  相似文献   

13.
朱莉娅  缑兰兰 《内陆地震》2001,15(3):268-274
引言因为地震震源位置是由多个单台记录的地震震相数据经过作图或计算而确定的 ,所以定位结果与各个单台分析震相的水平有关的。编辑地震目录时 ,工作人员通常首选近台震相和记录清晰的震相作为参考数据。但在有些特殊地质背景条件下 ,近台记录的地震波形 PG、SG震相会受一定的影响并发生畸变[1 ] ,从而给震相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 ,致使各个单台分析报出的基础数据差异很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经过多台对比分析来确定震相参数。如 1 998年 8月2 2日 1 0时 50分拜城与阿克苏之间发生的地震 ,各台给出的发震时刻差别较大。拜城与阿克苏两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昆明电信传输台网测定的持续时间震级标度(M_D)与云南区域地震台网测定的振幅震级标度(M_L)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当 M_L>3.0级以上时,M_D 比 M_L 普遍偏大,于是确定了这两个台网震级系统间的统计关系。并用昆明电信传输台网记录的1982年至1985年发生的178个近震资料,建立了用该台网记录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地震波持续时间测定云南地区近震震级的单台震级公式和台网平均公式。  相似文献   

15.
极远震     
震中距大于105°的地震称之为极远震。这时,地震波射线在地球内部所走的路径、记录图上出现的震相类别和记录特征,都回然不同于近震和远震;相应地在处理资料的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从震图分析和解释学的角度来看,极远震较难;对单台而言,尤其如此。对单台报告逐月进行的统计表明,漏分错分这类差错发生率最高的就是极远震部分。究其原因,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震深度震相sPn波的一些特征和2008~2012年安徽数字测震台网的波形资料,对发生在安徽及邻区M≥3.0级的地震进行了sPn震相分析,并用sPn震相计算的震源深度与目前我国台网运用较多的单纯型法及国家权威测震机构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近震震相sPn-Pn波的方法测定该区域内的近震深度,有助于校正台网的定位精度,对地震的震源参数和破坏程度准确把握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欣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9,13(3):221-232
强地震的孕育过程也是孕震介质的形成过程,在强震前震源附近小地震的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变化过程,则反映了孕震介质的变化过程,为研究地震的孕育,发展和发生的过程,采用单台地震波振幅比,尾波持续时间比,尾波衰减系数这3项地震波参数作为地震学短期前兆指标,分析其震兆特征,从而达到监测孕震介质变化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单台地震波参数能够有效地发现地震的前兆,但地震波参数的前兆图像复杂多变,不具有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对于地方震的参数测定,大都采用半计算半几何作图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台站布局,即台站的几何分布对测定地震参数的影响开展了研究。《近震分布》一书对台网布局提出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死局”问题;二是布局与参数误差问题。台网布局如果不合理,仪器工作虽然正常,资料也连续可靠,但测定出的地震参数精度不一定高,因此,台网布局直接影响到观测的成果问题。现在结合山西已建成的测震台网,看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sPn震相计算近震震源深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震源深度是描述震源信息的基本参数之一,也是目前最难测准的参数之一。近震深度震相sPn与Pn震相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是测定地壳内地震震源深度的主要依据之一。sPn与Pn到时差测定地壳内近震深度的方法简洁、准确,可以在日常地震速报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提要本文叙述了应用阻尼最小二乘法测定近震的震源参数(γ,λ,h和发震时刻T_0)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测定震源深度h的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试探法,利用p—p_n法,利用p_(11)—p法),并给出了在DJS—130机上的突用程序(BASIC语言)。试算表明,本程序稳定可靠,收敛较快,定位精度较高,可供拥有DJS—130,DJS—131机的地震单位在近震定位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