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新疆白碱滩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化探资料进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因为工作区植被和河流不发育,遥感图像受云层影响较小,所以运用传统的Crosta法进行羟基和含铁氧化物的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及阈值分割,并用不同的色彩叠加到遥感与化探融合图像上。结合地质构造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圈定了两个成矿远景区、十三个找矿靶区,为进一步找矿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金牛寺金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的分析,认为区内岩金矿化体均位于西阳河群许山组地层之中,赋存部位多为燕山期中酸性岩体与西阳河群许山组的接触带,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矿化带内热液蚀变明显,形态比较规则,呈似层状、透镜状,严格受地层控制,为受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平邑县王家村金矿化体赋存于寒武纪地层与顺层侵入的二长斑岩接触部位,为鲁西铜石地区又一新类型金矿,找矿前景良好。传统方法估算矿化体的资源量效果不佳,该文借助Surpac软件工具,在研究王家村金矿(化)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矿床以往的地质勘查工程资料,首次建立了王家村矿床地质数据库,构建了矿区的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模型形象直观的展现了矿区地形地貌、矿体展布位置及形态。并应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进行了资源量估算。用此软件进行资源量估算简便且准确,可以根据不同品位实现资源量的动态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总结彭家老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地质特征,分析成矿控制要素,认为矿区内中元古界信阳群龟山岩组变质绿片岩、NW向脆韧性剪切带和老湾花岗岩体三位一体的地质环境有利于成矿,而龟山组地层与老湾花岗岩的接触带、脆韧性构造的局部引张和构造交叉及倾向上倾角由陡变缓部位有利于富矿体的形成与定位,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乳山西涝口地处莱阳盆地东北缘,区内岩性复杂多样,断裂构造发育。金矿床产于新元古代震旦期鹊山二长花岗岩体与古元古代荆山群接触带内。主要金矿体赋存于荆山群大理岩的裂隙带中。成矿具有多阶段特点。荆山群中的蚀变大理岩为该区成矿的岩性标志;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为矿体的蚀变标志;物探激电异常及化探Au,Ag,As,Sb,Bi异常为找矿的间接标志。鹊山岩体与荆山群接触带及与中生代地层接触带为成矿的有利部位,分布于其中的NE向断裂构造与成矿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柳塘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成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赋存于上古生界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及附近,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联合控制。矿床类型、矿体分布、围岩蚀变种类均与岩体接触带、地质构造及控矿地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具有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乳山市于家圈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牟乳成矿带西侧,矿区内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通过地物化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区内发现8条金矿化蚀变带,圈定4个金矿化体、1个银矿化体、1个铅矿化体、4个金矿体、1个铅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于家圈金矿地质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了找矿前景,认为该区找金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叙述了区内以金为主化探异常分布规律,综合地质成矿条件,阐明了异常的找矿意义。并在异常初步查证的基础上,投入工作量深入检查,找到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品位的含金矿化体或含金蚀变带。指出了找矿标志。文中对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方法,进行以金为主化探普查取得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近矿围岩蚀变和构造分析是找矿研究的重要内容,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遥感地质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能查明围岩蚀变分布情况和构造特征。本文以河南省卢氏县西部地区的成矿远景区为研究区域,选用ASTER多光谱数据和SPOT5高分辨率数据,利用遥感图像波段比值处理方法及特征主组分分析、光谱角填图分类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重要成矿区段做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及遥感地质综合分析并提供了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邢家山大型钼钨矿床位于胶东栖霞-蓬莱-福山金及多金属成矿区东部,矿床主要赋存于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的变质地层中,倒转向斜分布区是钼钨成矿有利部位。幸福山岩体为成矿母岩,粉子山群的碳酸盐岩既易交代成矿亦形成了屏蔽层,NW向张扭性断裂导矿,层间裂隙、节理和矿物间隙沉淀成矿。钼钨矿化作用与矽卡岩化、钾化、硅化密切相关,矿床工业类型属矽卡岩型-斑岩型,成因类型属于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矿石建造属钨钼建造,该成果对在胶东地区寻找同类型钼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含金地层分布区,研究揭示隐伏岩浆热源活动特征及基底导岩导矿构造特征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技术关键。本文依据花岗岩体侵位动力学及热力学机制,阐明了线、环同现构造影像的形成机理及其所揭示的地质内涵,指出了环形影像构造成因的多解性,提出了如何从纷杂的“环、线”影像构造中提取出反映岩体侵位这一特定影像构造的原则及其重要性,以遥感技术为主导,综合应用地质、物化探技术,建立了“环状影像构造-斜磁化场-重力亏损场-岩浆期后热液活动中心的多元信息同现”隐伏成矿花岗岩体的遥感综合判读模式,实现了遥感解译由模糊—定性—定量化的综合解译判读过程。论证了东秦岭一些地区存在着规模宏大的燕山期浅隐伏成矿花岗岩体,并定量解译了隐伏花岗岩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指出金及其伴生元素的含矿热液活动受隐伏岩浆活动及基底导岩导矿构造双重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2.
招远夏甸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之胶北隆起区内的招远-平度断裂带(简称招平断裂)中。招平断裂沿玲珑花岗岩体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的接触面展布,既是控矿构造,又是导矿和容矿构造,夏甸金矿床主要产于断裂下盘的碎裂状玲珑花岗岩中,在其上盘的基底岩系亦有分布,为一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该文以夏甸金矿田为研究对象,引入三维地质建模(3DGM)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探索隐伏矿体预测的三维化、定量化及可视化技术,重点突破了复杂地质体三维形态分析、控矿地质因素场模拟、成矿信息三维定量提取等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隐伏矿体三维可视化预测的方法。依据勘探工程数据、矿体圈定规范并结合地质规律进行了矿体三维建模,结合已知的地震、重力、大地电磁等方法获得的各类数据作为研究深部地质构造的基本资料,对深部成矿构造进行了三维重构,对夏甸金矿深部进行了矿化空间分析和三维成矿信息提取,开展了三维定量成矿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定量成矿预测模型。在夏甸金矿田共圈定了Ⅰ号、Ⅱ号两个可视化立体找矿靶区,为今后深部工作优选区位提供了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违法开采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该文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借助GIS空间数据处理平台,对云南省北部地区2011—2015年矿产资源违法开采活动进行了遥感监测,通过野外实地核查,得出了5年内矿产资源违法开采遥感动态监测结果,分析了违法图斑的时空变化趋势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维护矿业秩序,保护环境,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云南省国土部门执法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西昆仑甜水海地区位于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带上,是新疆铅锌矿的重要富集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的矿(点)床达十余处。本次通过分析甜水海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遥感异常特征等,划出2个铅锌矿成矿远景区,成矿层位主要为断裂带上的蚀变岩地层,矿床类型重点为层控型铅锌矿,找矿标志主要为构造破碎带周围白垩纪或侏罗纪地层及Pb、Zn化学元素异常区。  相似文献   

15.
高光谱遥感技术找矿应用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国内外都在积极进行探索。本文利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航空高光谱遥感成像系统(CASI/SASI/TASI),采用甘肃柳园-方山口地区获取的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了航空高光谱遥感金矿床定位模型及找矿应用研究。提出了航空高光谱遥感金矿床定位模型的构建思路,强调将目标(蚀变矿物及其组合)与背景(控制要素和成矿环境)相结合,而不是以往只重视蚀变信息,而忽视蚀变所处的地质环境;开拓出“矿床尺度的矿物精细填图技术”,并建立了工作流程,解决了建模的技术关键,明显提高了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矿床范围内的填图效果。在此基础上,选择柳园-方山口地区5个各具特色的金矿床,构建了不同于其他地质勘查技术建立的5个矿床定位模式,属航空高光谱遥感矿床定位模式,为该区的高光谱遥感模式找矿奠定了基础。经对5个定位模式共性的地质分析,探讨了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对该区的金矿床形成机理,从高光谱研究角度提出了新看法。运用所建立的定位模型,结合确立的金矿评价准则,开展了模式找矿工作,结果在柳园-方山口地区前人不知的盲区发现了3处值得进行深部探索的成矿有利地段,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实践表明,航空高光谱遥感金矿床定位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遥感地质解译工作是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该文通过新疆温泉县牙马特一带1:5万区调工作,进行了遥感数据处理、专题信息影像图制作、遥感地质解译标志建立、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等工作。通过数据处理及影像成图,特别加强对地层、岩浆岩、构造的解译,并对其进行了野外验证。另外,采用比值法提取了遥感蚀变信息铁化因子和泥化因子,对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17.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铀矿勘查中高分辨率遥感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包括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是新世纪以来地质勘查领域的重要新技术、新方法。本文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巴什布拉克铀矿区和柯坪地区为例,研究了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和CASI(Compact Airborne Spectrographic Imager)/SASI (Shortwave infrared Airborne Spectrographic Imager)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Quickbird和CASI/SASI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然后,分析了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巴什布拉克铀矿区油气还原褪色蚀变识别与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中的应用,为铀矿油气还原成因研究和外围找矿方向提供重要依据;并研究了Quickbird与CASI/SASI两种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柯坪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发现了萨拉姆布拉克铀矿化带及其铀矿化蚀变空间分布特征,确定了铀矿化蚀变类型,预测了铀矿找矿靶区,为该地区铀矿勘查的新突破提供了重要依据。上述应用表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铀矿地质勘查领域可以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广大遥感地质工作者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在地质矿产调查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质矿产调查的特点,介绍了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概念、基本方法,总结归纳了其在地质矿产调查中工作流程、实施步骤、注意事项,分析了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意义。结合新疆黑山岭东南一带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构造信息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对遥感图像数据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和叠合显示,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海岸带是海洋和大陆交互作用的地带,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区域,其环境地质问题非常突出。该文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利用多期遥感数据解译成果,根据需要对特殊信息进行专题信息提取,掌握研究区海岸带变迁规律和地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完成对复杂海岸带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Asoneofthetwelveforwardproblemsforthe1990’searthsciences ,superlargemineraldepositshavemetallogenetic preferenti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