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1990,(2)
由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制的“地震综合预报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for Comprehensive Earthquake Prediction),简称为ESCEP,是以地震综合预报领域的全部最新专家知识为基础,应用扩展的不精确推理方法进行推理,采用综合风险决策策略,实现地震长、中、短期强震预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一个模块组合的智能化程序系统,一个可扩充易移植便于转换的专家系统工具系统,该系统已实际应用于地震预报一年多,收到很好的实效,而且作为专家系统工具系统,该系统已被修改扩充发展出其它功能的专家系统。ESCEP系统由五个子系统组  相似文献   

2.
1988年6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地震局拟定的《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并授权国家地震局发布施行。1988年8月9日,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发布国家地震局1号令,颁布了《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规定: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临震四种;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要明确提出时间、地点、震级及地震损害估计。《规定》还对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有关地震预报的新闻及其他与地震预报有关的抗震、防震措施的宣传报道,发布涉及他国的地震预报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各级地震部门、地震台站及地震工作者、群测点及测报员以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地震预报意见未经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前均不得向外泄露,更无权对外发布。下面本刊全文转载《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和国家地震局短临预报卡片相配套的较适合江苏地区的预报效能评价方法方法从地震三要素、地震预报实现级别、地震预报实现因子及业绩系数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寻求一个适应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适合江苏地区地震预报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王碧泉、范洪顺等人已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 的核心移置到微机上,于1990年完成了转机工作。“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是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王碧泉、陈祖荫、马淑田、范洪顺等人研制的。该项目是国家地震局下达的合同项目,于1989年5月完成,同年11月1日通过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鉴定,认为该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转到微机上的 ESEP 称为 ESEP(IG2.0  相似文献   

5.
利用40个地震震例对新一代地震预报专家系统NGESEP的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比较了使用信度分布图和信度等值线图两种方法未来发震地点的效能,分析了系统对地震三要素的预报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6.
对自1966年我国开展地震预报工作以来的分析预报综合环境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部分单位日常分析预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征求专家集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地震分析预报综合环境建设工作力度的一些近期初步设想,并对国家地震局《震情应急指挥系统》作了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7.
1987年5月11—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讨论会。有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科研、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地震科技人员共2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8.
1987年5月11日至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市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震系统、有关科研和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代表约200人参加.陈运泰、梅世蓉、马宗晋分别就“关于震源力学研究中的问题”、“唐山、松潘地震的  相似文献   

9.
1991年度(1990.10—1991.9)云南省地震局共收到省内各单位和个人正式填报的M≥5级短临地震预报意见89份。其中:来自云南省地震局各研究室和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的预报意见15份,来自局属地震台站的预报意见8份,来自省内地方地震队伍的预报意见66份。这89份预报意见,除就数量而言,明显地少于1989和1990年(皆约150份左右),反映出人们对地震预报日渐慎重之外,还显示出了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地震学刊》1996,(1):33-36
简述了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青年学术研讨班的情况,胡聿贤、金严、张国民三位专家分别做了《地震工程学的发展趋势》、《地震危险性分析的若干问题》和《大陆地震成组孕育模型和地震预报问题》的专题报告,青年学员也各自做了重点发言并围绕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同时硬度班提供了一些建议供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庄昆元  王炜 《地震学报》1992,14(2):247-250
自专家系统(赵瑞清,1986;1987)问世以来,人类已经建造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系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地震预报领域建造专家系统的问题,曾在地震学家之间出现过争论.我们认为,企图通过专家系统来解决预报问题显然是困难的,但用它来代替人类专家工作则是完全可能的.更何况专家系统的工作还有比人类专家更快速、更客观、更全面和不受专家时空限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以攻关的形式,集中全国800多名科技骨干,组织了地震学、定点形变、大地测量、地下水动态、水文地球化学、地电学、地磁学、重力学、钻孔应变应力及综合预报等10个学科方法的学术攻关小组,历经两年取得了5个方面的突出进展。这是国家地震局继1983—1985年的地震前兆系统清理研究之后的又一重大科研活动。10个学科方法的分析预报指南及其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程序的研制,不仅是我国20年来地震预报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中国第一代预报工作者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实用化研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地震分析预报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吴雪芳  张永仙 《地震》1998,18(1):102-102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于1997年9月19至23日在杭州联合召开地震短临预报研讨会,来自各省局、地震台站、中国科学院、有关工厂等22个单位5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宜瑚并代表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主持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主任罗灼礼作了大会报告;浙江省地震局副局长陈修民在会上讲了话。会议在热烈活跃气氛中进行。会议对近二年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6个主要地震(1995年7月12日云南边境孟连?.3级地震、1996年2月3回云南丽江7.0级地震、1996年3月19…  相似文献   

14.
关于“九五”期间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发展前景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在利用地下水(水位、水化)监测预报地震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随着地震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当前国际上地震预报受到冲击,我国地震事业研究经费严重短缺却又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形势下,如何在“九五”期间使地震观测与研究更上一层楼,针对这一重大课题,.国家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本学科“九五”期间地震工作重点的研讨,本专辑分别介绍了专家们从该学科不同角度针对地下流体监测预报地震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的认识和打算以及下一步规划提出的意见,供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知识表示是专家系统建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知识表示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智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3.0中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知识、地震学和前兆预报知识、机器学习知识、综合预报知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知识以及支持知识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提出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模型。这些知识表示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示各类地震预报知识。  相似文献   

16.
地震预报专家系统(一)——总体设计及主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ESEP 包括3个子系统:中长期预报系统、年度预报系统和中短期预报系统.每一子系统均由7个模块组成:控制模块、数据库、专家知识库、方法库、事实准备模块、推理和决策模块、绘图显示模块.ESEP 中建立了推理模型 ESEP/R 和知识表示模型 ESEP/K,并提出了限制(CON)、加权(W)和综合(SYN)等3种新的证据组合方式.ESEP 的特点有:(1)体系化;(2)能综合多种专家知识;(3)拥有大量数据和专家经验;(4)采用4种推理模型并作综合决策;(5)采用多种软件环境;(6)模块化;(7)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17.
作者简介黄德瑜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主要从事地震学、地震活动性及中长期地震预报方法研究.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李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毕业.曾从事地...  相似文献   

18.
继地震预报方法的清理工作后,国家地震局组织的攻关研究已经开始。这一工作对于在清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近二十年所取得的预报经验系统化、规范化,特别是推进地震预报研究成果的实用化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部署;也是切实提高当前地震预报水平,在新的地震活跃期中更好地发挥地震工作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家地震局根据当前地震形势,提出地震预报方法实用性研究的课题,并采用攻关的形式,目标明确,注重实效,注重应用。我们认为,这是继各种预报方法清理之后的又一重要战役,将对我国地震事业及预报水平的提高发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短、临地震预报的主要依据是地震前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地震前兆清理研究的结果肯定了我国大陆地震是有前兆的,前兆是多样的,并有了部分成功预报的震例。这标志着,我国地震预报二十年的探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从科学和实践上都论证了这一工作的可行性,下一步应转入深入的研究及实用化的探索。但是,清理的结果还表明,地震前兆是复杂的,现阶段欲取得任何重大进展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国家地震局提出了攻关研究的任务。这些都意味着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的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