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稳定度可标明大气湍流的强弱,在研究大气扩散时,大气的稳定度是很重要的,因为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速率、距离和范围受到大气稳定度的直接影响。当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速率小,范围窄,最大浓度落地距离较远。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则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研究大气稳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大气本底及其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勤模 《贵州气象》1994,18(4):25-30
1问题的提出当今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一谈起气候变暖或环境恶化,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由于工业排放、人口增加、滥伐森林、植被锐减而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由于电冰箱的使用而导致的大气中氟里昂含量的增高;南极臭氧洞的加深以及平流层臭氧含量的减少等等,这实际上就把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同大气中微量气体成分浓度问题联系在一起了。因此,要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进而对气候变化进行预测,首先就要知道大气的基本状况,尤其是那些被称为温室气体的大气微量气体成分如二氧化碳、一氧化…  相似文献   

3.
赵彩  于俊伟 《贵州气象》1997,21(5):45-46
1大气低频振荡的一般概念一些气象因子具有10~90天的准周期变化规律,这种振荡常在30~60天具有较大的振幅,通常将大气中一些气象因子具有的10~20天和30~60天准周期性变化称为大气低频振荡。现在发现具有低频振荡特性的气象因子主要有:纬向风速。气压。云量、降水、南亚季风槽位置、地气系统的射出(外逸)长波辐射等。2大气低频振荡的研究动态七十年代初Madden-J;11tan发现热带岛屿上的风场和地面气压场存在40~50天的准周期性变化,最早提出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现象。此后由于EINino现象和海一气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大气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4.
大气对NOAA通道辐射透过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LOWTRAN7大气辐射计算模式,对NOAA三个通道分别选取不同的模式大气进行计算,得到了各种模式大气的大气透过率。详细计算了探测路径上卷云、不同气溶胶模式、大气温度、水汽含量变化等气象要素及大气成分的变化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2004年起,中国气象局在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本底站先后开展了包括大气气溶胶、反应性气体等在内的业务观测。2006年初中国气象局充分利用已有站网,结合国家大气成分本底台站的建设以及大气成分预报业务的发展急需,在全国14个关键区域布设了包括7个大气本底台站在内的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形成了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图1)。  相似文献   

6.
黑河实验地区大气浑浊度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军  季国良 《高原气象》1994,13(3):339-345
本文利用1991年黑河实验观测期内MS-120型太阳光度表的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地区临泽,张掖和沙漠三个观测站的大气浑浊度,进而对该地区大气浑浊度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出现频数分布等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郭彩丽 《大气科学》2005,29(3):416-416
《大气辐射导论》一书是美国工程院院士、UCLA教授廖国男先生的重要专著,也是大气辐射学方面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该书于1980年首次出版后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大学大气辐射的教科书,并常为辐射传输和光散射领域的科学家所参考和引用。1985年,本书的中译本由气象出版社出版,曾受到我国大气科学界师生和科技人员的广泛欢迎,成为大家常用的教材和参考书。从本书首版至今20余年来,  相似文献   

8.
全球大气角动量变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日本气象局GSM9603大气数值模式和客观分析资料以及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大气再分析数据研究比较全球大气角动量变化。分析表明,三者大气质量再分布角动量东经90°E分量的符合程度要好于格林威治方向的分量;而且GSM9603对大气轴向相对角动量季节变化的强度模拟与其他两者一致,并明显优于第一阶段 AMIP 23个大气环流模式的平均模拟结果。另外,GSM9603大气相对角动量的年际变化基本显示了厄尔尼诺变化的主要历程。  相似文献   

9.
地形对热带大气超长尺度Rossby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强 《热带气象学报》1997,13(2):140-145
应用赤道β平面近似,建立一个简单的正压大气半地转浅水线性模式,在连续方程中引入地形的作用,讨论地形对热带大气超长尺度Rossby波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起伏不平的于形动力抬升作用导致热带大气超长尺度Rossby波动不稳定并且影响波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北部的大气加热场特征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利用五道梁1994-1997年的实际观测资料,结合一些经验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1994-1997年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大气加热场强度。结果表明,从4年平均情况来看,高原北部地区4-8月大气加热场为热源,10月-2月为冷源,3月和9月为转换时期;就年平均大气加热场强度年际变化来看,1994年和1995年为大气冷源,1996年和1997年则为大气热源;高原北部的大气加热场强度的年际变化主由地面感热输送的年际变化所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