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岳中明  程德虎 《岩土力学》1997,18(A08):208-212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盾构法隧洞设计情况,包括隧洞衬砌结构计算分析,隧洞纵向沉降变形分析,隧洞防水设计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定培中  周密  张伟 《岩土力学》2009,30(10):3159-3162
在南水北调穿黄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有可能对衬砌垫层渗透性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压力、混凝土塌落度、浇筑时间、振捣方式等。通过模型模拟试验方法,对衬砌施工工况下上述各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法向压力可使垫层土工织物渗透性降低并趋近于某一特定值;混凝土塌落度、浇筑时间对渗透性有一定影响,但不同塌落度、浇筑时间影响差别不明显,而不同振捣方式可使土工织物渗透性降低1~2个数量级。为克服以上因素的影响,推荐三维结构的排水土工网作为穿黄隧洞衬砌垫层材料。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08,29(11)
2008年9月5日,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II—A标)完成第625环管片拼装,隧洞成型1000米。穿黄丁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为输水总干渠控制性工程,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安全有效的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穿黄隧洞是穿黄工程的主要部分,也是难度最高的项目。隧洞采用双洞平行布置,隧洞轴线间距为28米。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08,29(5):1314
2008年3月15日,穿黄工程参建各方齐聚上游线隧洞施工现场,各施工面通过对讲机不断向主操控室报告各个系统调试完成的信息。9点整,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盾构机操作人员启动按钮,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盾构机正式掘进。  相似文献   

5.
西江和北江三角洲区的水沙特点及河道演变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随继 《沉积学报》2002,20(3):376-38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有关水文泥沙资料的分析, 初步揭示了西江和北江在流速与流量、水位、含沙量、断面宽深比之关系方面的差别。结合河道平面及断面形态和河道冲淤特性, 探讨了其河型特点及成因。认为研究区西江为典型的网状河流, 而北江仍处于网状河流的发育初期。该区网状河流多河道的形成遵循冲裂机制, 人工堤围加速了河道沉积、抑制了河漫滩地的淤积, 从而使河道及河漫滩地的加积表现为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6.
《岩土力学》2009,30(4)
2009年2月1日,穿黄工程下游线隧洞盾构机成功实现常压开舱。参建各方春节期间冒着严寒坚持施工,于2009年1月31日完成了盾构机常压开舱的准备工作。在各种安全预案及措施完善到位的条件下,于2009年2月1日实现了盾构机常压开舱。开舱后,掌子面土体稳定、无渗水现象,这为盾构机常压状态下刀具更换与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河床演变对河道整治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预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大规模整治后对河床演变的作用,基于河流动力学理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典型河段为对象,研究了河床过程对河道整治的复杂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槽横断面形态的调整与人工边界约束程度、流量变差及含沙量变差有关;只要整治工程体系平面布设合理,整治工程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河道整治,可使河槽横断面形态趋于窄深方向发展,促使游荡型河道向限制性弯曲型河道转化,同时,河道泄洪输沙能力有所提高;河道整治后,不同河段的比降调整不会平行进行。  相似文献   

8.
可溶岩区地下岩溶水对隧洞造成很大的威胁,如引起隧洞涌水、突水、突泥等。本文通过地质调查、勘探、抽水试验,分析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地下岩溶水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为滇中引水工程以及今后地下隧洞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调查分析显示,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岩溶在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可溶岩中均有分布,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地下水排泄基准面附近及断陷盆地、断裂沟谷内,其次在新构造运动控制的断裂地段及岩性变化造成的不同微水文地质单元交界处;在二叠系灰岩中,地下水分层排泄,石炭系、泥盆系中发育有落水洞,形成地下岩溶通道;在1900~2150m高程段岩溶发育密集,该高程区为岩溶地下水的主要径流区,对隧洞影响最大,存在涌水、突水、突泥、岩溶塌陷、遭遇岩溶空腔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水回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庆  姜媛  林健  崔文君 《城市地质》2017,12(4):30-34
为研究南水北调水回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探讨区域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建立区域尺度的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和分析了在永定河河道仅使用南水北调水和南水北调水与本地水混合补给地下水两种模式下,研究区内地下水中硝酸盐氮20年内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通过永定河河道回补地下水对研究区地下水起到极大的改善作用,其中部分地区硝酸盐氮浓度降低71.2%;使用南水北调水回补20年后,研究区北部的改善效果是南部的12.3~14.2倍,表明水文地质条件是区域性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南水北调天津段水利工程对地下水运动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对山前区、冲积平原区、海陆相沉积交互区地下水运动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走向和地下水流向基本呈正交,即使切割了地层,依然不会改变地下水的径流排泄条件,不会出现上游地区水位上升引起次生土壤盐碱化、沼泽化,也不会出现下游地区地下水补给量减少等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地表水体和工程状况在本文中亦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2.
In the history, the Yellow River nurtured Chinese civilization. It is respected as the "ancestor of the four large rivers in China" and praised as "the mother river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Yellow River is regarded as "the misery of China" and considered as the most complex river hard to control in the world. Today, the Yellow River is also one large river greatly influenc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world. The safety of the Yellow River, particularly flood control, is alway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govern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untry.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after many years of efforts for controlling the Yellow River. However, since the nineties of 20 century, some new problems occurred, such as sharp reduction of flux to sea, dry rivercourse, worsen environment, etc. Rapidly shrinking riverbed and two-level perched stream are disadvantageous to flood safety especially. The new concepts and new practice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control the river. Therefore, the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ttee of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had continuously carded out flow and sediment diversion each year from 2002 to 2005. To timely probe into the new issues produced after flow and sediment diversion, and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rules for the Yellow River's water and sediment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experience to the researchers for other large rivers, five hydrologic and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ellow River, such as lack of water, much of sediment, different resources of water and sediment, inconsistency between water and sediment and frequency of sink switching and route changing, are described. Flow and sediment divers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s also reviewed. Under flow and sediment diversion,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工程水价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春生 《水科学进展》2004,15(6):808-812
阐述了水价确定与调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水价制定方法的经济学分析,论述了长期边际成本定价对调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性,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制定原则:以长期边际成本定价思想为指导,实现容量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以动态调整和价格歧视为辅助措施的水价机制;适当提升南水北调水价,确保受水区水价和水源结构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4.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地区和黄河上游的可降水量、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和该区域的流场.结果表明:在5~9月间,该地区可降水量7月最大,其次为8月、6月、9月,最小为5月;水汽通量主要从南边界获得,北边界存在较稳定的强度不大的净收入,西边界不太稳定,会出现负收入.研究区域上空600 hPa水汽通量主要为辐合,风场散度对水汽通量散度的贡献最大;向研究区域输送的水汽在低层既有直接从孟加拉湾输入,又有从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北部绕过来的,而高层则基本从孟加拉湾直接输入.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水沙过程变异及其对河口海岸造陆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口海岸造陆与水沙过程变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陆域来水来沙是海岸造陆的基础,来水来沙越大,造陆面积越大,水沙过程变异后,由于水沙的急剧减少,黄河口海岸造陆速度减缓,典型岸段严重蚀退造陆面积也大幅减小;尾闾河道萎缩对海岸造陆影响较大,萎缩越严重,越不利于海岸的造陆发育.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黄河口海岸造陆水沙临界综合关系式,可供科学调控来水来沙实施黄河口海岸防护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岸滩近期演变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几十年长江口前沿滩的地形观测资料和大通站输沙量资料,揭示了入海泥沙量变化对河口前沿岸滩冲淤的重要影响,初步估计:在年调水总量不超过450亿吨的背景下,入海泥沙的减少将<0.2亿t/a,河口潮滩的冲淤动态不会发生实质性变,但同时指:当南水北调和流域的其它入人类活动叠加时,其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供水的重点是城市,而城市用水最大的是工业,受水区工业用水占城市总用水的65.6%.遵照朱镕基总理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先节水后调水”的指示,开展受水区工业节水的分析工作意义重大。重点对黄淮海流域以及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受水区的工业用水、节水现状、节水潜力及节水投资与效益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区域工业节水在全国处在相对较高水平,工业节水的重点在现有工业及乡镇工业,但节水不能完全解决工业用水增长需求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30个站的1965-2000年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降水气候特征、降水过程特征和降水极值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0.5 mm,年降水量等值线呈东北-西南向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半干旱区和湿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界线在该区沿玉树-清水河-大武-河南-合作-临洮一线分布;降水过程大部分大于5 d,降水集中在3 d左右,过程降水量可分为纬向类和斜向类两种,斜向类占大多数,其中斜向类又可分为西北-东南向、东北-西南向两种,以西北-东南向的发生较多.降水中心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或中心变动不大,但范围先加大后减小.在所有降水过程中,一日最大雨量出现在壤塘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若尔盖和临洮;3 d最大降水量最频繁发生在临洮,其次为壤塘和若尔盖.18次过程降水极值分布与多年的年降水量大值区相对应.1965年、1984年、1992年过程降水偏弱,1981年、1989年、1999年过程降水偏强.  相似文献   

19.
传统地质图由于采用正射投影的方法表达地质现象,只能表达地质现象在二维欧氏空间的定位,很难表达地质现象的三维空间特征。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制作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三维可视化地质图,可更好地判读地质体的空间信息,便于分析地质体的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洪水是内蒙古河段1989年以来历时最长、洪峰流量最大的洪水过程。为了解粗泥沙对黄河内蒙古段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依据宽河谷河段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河道2012年洪水水沙特征,通过计算推移质输沙量和比较断面河底变化,探讨了粗泥沙对河底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年洪水造成粗泥沙在上游段冲刷、下游段淤积;固定低水位下过流断面存在涨冲落淤的规律;洪水过后,巴彦高勒和三湖河口低水位面积分别扩大了19 m2和29 m2,头道拐减小约100 m2。由于粗泥沙排沙不平衡,底部河床的真正高程并没有降低,防洪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