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湿地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5,1(1):F0003-F0003
世界湿地现状: 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估测,全球湿地面积约为570万km^2(也有人估计为850万k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占15%。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24万km^2,珊瑚礁约60万km^2。  相似文献   

2.
感悟湿地     
<正>我爱呆在湿地,这里是我的天堂。汉石桥湿地并不大,但却独具特色,与世俗隔离,与喧嚣绝缘。这块恢复中的湿地没有清澈见底的水,看不见鱼翔浅底,水面上还常有繁茂的植物,纷乱的、毫无秩序地生长,但它是那么真实,这种真实本身就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3.
湿地魅力     
湿地是地球上最能干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犹如众多的动植物一样,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储存起来,供其他生物享用。固定太阳能的多少是衡量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常用初级生产力来进行度量,初级生产力高,固定的太阳能就多;  相似文献   

4.
<正>印度由于其高地错落的地形地貌和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拥有种类繁多的生物生境及丰富的湿地资源。印度天然湿地分布遍及整个疆土,从寒冷干旱的喜马拉雅山区至雨水丰沛的喜马拉雅山谷;从沿雅  相似文献   

5.
湿地分类和湿地景观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湿地景观研究是近20多年来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极大地丰富和推进了湿地学的发展。湿地景观研究体现的是湿地学与景观方法的有机结合。湿地景观分类是通过建立等级分类系统,全面反映研究区湿地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空间结构与功能特征,是湿地景观研究的基础。首先,对湿地景观的概念进行剖析;然后,从湿地分类和湿地景观分类两方面,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现状,并诠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有关湿地景观分类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湿地景观分类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湿地写意     
<正>湿地,乃地球之肾,是地球最重要的部分。它,贮藏着生命之水,涵养着地球上的众多生灵,滋养着地球之躯。没有了湿地,地球将失去柔美、光润与恬静。湿地,是绿水、水草、芦苇、水鸟、鱼、丹顶鹤、牛、羊、沼泽、湖泊、蓝天和白云组成的一幅山水画,是诗词歌赋发源的圣地。湿地,它虽没有高山的雄壮,大海的浩瀚,但它有其独特的意韵:柔美、恬静、  相似文献   

7.
湿地大家庭     
对湿地进行分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形成湿地的原因多样,五花八门,所以,当前,湿地的分类就象湿地的定义一样,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尚不统一。  相似文献   

8.
感情湿地     
我爱呆在湿地,这里是我的天堂。汉石桥湿地并不大,但却独具特色,与世俗隔离,与喧嚣绝缘。这块恢复中的湿地没有清澈见底的水,看不见鱼翔浅底,水面上还常有繁茂的植物,纷乱的,毫无秩序地生长,但它是那么真实,这种真实本身就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林业局网站和谷歌地球网站等,获取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国际重要湿地等相关数据,从地理学的区域、空间等维度进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分析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区域分布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主要分布于海拔500 m以下的东部季风区,尤其主要在长江、黄河流域周边分布;从中国特殊的三大经济带发展来看,湿地自然保护区因自然条件按中、西、东顺序依次减少,呈"山"字型地域分布结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因位于城市而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呈东、中、西"阶梯状"分布。2在空间结构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在全国及各省市区域内都呈凝聚型分布,其主要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以及湘鄂交界处、山东中部和黑龙江、吉林交界处。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10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浙江省林业厅、西溪湿地管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湿地博物馆承办,浙江省旅游协会协办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在浙江杭州中国湿地博物  相似文献   

11.
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71,自引:28,他引:71  
湿地是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湿地具有的特殊性质——地表积水或土壤饱和、淹水土壤、适应湿生环境的动植物——是湿地系统既不同于陆地系统也不同于水体系统的本质特征。湿地具有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态功能。一般认为湿地是二氧化碳的“汇”和全球尺度上的气候“稳定器”,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要加强对湿地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对湿地的概念、性质、功能,以及湿地科学的发展方向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徐凤翔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4(2):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3.
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生态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实中人们对人工湿地、自然湿地常常认识模糊,认为无论是人工湿地还是自然湿地,其功能都是一样的。正是在这一糊涂认识的指导下,不少地区出现了在自然湿地里种庄稼、建农场、盖楼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东方红湿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属三江平原组成部分,东部是我国界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2013年10月东方红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31 538 hm~2。东方红湿地在涵养水源、滞纳和缓冲洪水、补充地下水源、调节河川径流、保护全流域生态安全和维护国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凤翔——黄宗英的报告文学《小木屋》的主人公,高原生态学专家,47岁时选择进藏,在西藏的高山密林间搭建了一座“小木屋”进行了长达18年的科学研究,用毕生精力考察和收集了高原生态的宝贵资料与数据,其中也包括珍贵的高原湿地资料。应我刊请求,徐先生慨然应允,愿将其珍藏多年的在西藏拍摄的湿地照片奉献出来,慧飨读者。为了更好地向读者介绍西藏湿地,徐先生并没有简单地将照片交于本刊,而是特意花费了数月对所有拍摄的西藏湿地照片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并对每类、每张照片进行了注释,足见其作为科学家的认真与严谨。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分门别类地推出“西藏高原湿地掠影”。  相似文献   

16.
广雅小学在开展绿色科技教育,推进"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湿地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时代特点、地域特色、以及当前的人才需求,应用人工湿地这一种以生态处理水污染为主的科学技术,侧重其湿地的科技功能与文化功能,即在校园内建设人工湿地科普园,还原湿地生态景观,使湿地的天然景观和原始野趣与校园建筑相得益彰、完美结合,使湿地科普园成为融生态环保、地貌气象、科技教育的特殊"课堂",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7.
<正>在藏东南,南迦巴瓦山系的嘎隆拉山区,承接着印度洋北上的湿润气流,因而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体,海洋性冰川发育充分,各类高寒草甸分布于坡面、谷地、湖滨。湿性的草本、灌丛交错镶嵌。仲夏之际,群花绽放,在雪峰的映衬下,把高原草甸与五花草塘融合得绮丽多姿,生意盎然。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研究,采用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管理5类项目22个因子作为指标体系,评估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水府庙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总得分为81.4分,湿地生态系统总体评价结果为“优秀”,说明湿地公园通过湿地恢复工程的实施效果明显。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湿地保护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以湿地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为一体的大众化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博物馆紧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筑面积20100平方米,建筑设计以"绿丘"  相似文献   

20.
从湿地公园定义及效益分析入手,分析了湿地公园建设中的保护及恢复措施。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隐蔽条件建设、生境岛营造、繁殖巢构建、建设生态廊道、野外投食以及建设生态围栏和警示牌等,达到保护湿地生物的目的;恢复措施主要包括基质恢复、植被恢复、水环境恢复以及岸坡恢复等。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的实施可为我国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