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结合水动力学原理,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相结合、宏观 观研究和粘土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粘土层的渗流特征进行了专门研究,确定粘土起始比降I0值,以确定测压水位与粘土不带水位、毛细力与毛管水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在三维渗流电网络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粘土层内含水带的埋深计算,并重新选定毛管水上升高度值和浸没临界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副坝下游浸没范围和程度大大减轻,只要进行适当的工程处理,下游浸没影响当可消除,建筑物安全也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2.
在搜集广阔渠截潜引水工程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勘察和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经现场调研后,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该区枯水期浸没灾害做了预测,并据此采用类比法对汛期浸没灾害做了初步评价,研究了不同季节和不同截渗墙长度的相应浸没范围大小和受灾对象,提出了减少浸没灾害和增大自流引水流量措施的建议,不仅对该工程截潜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冲积平原区截潜工程方案设计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史出版了。它由当年参与各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共同组成的编写委员会编写,并由当时地质科负责全队地质工作的夏其发工程师主编。已于2006年12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5部分,计600千字。即:前言;地质勘探程度和主要内容;地质总队已发表的部分总结和论文;勘探队员的回忆及附录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土体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分析确定,建立了土壤表层集盐度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模型,从而预测了水库蓄水后,因回水使三滩地区土地盐渍化和沼泽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李欣  于新 《世界地质》2007,26(3):330-332
哈尔滨市松北区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后,哈尔滨段的江水位将常年保持在116m,比枯水期水位高出6m多。届时势必要引起松北区地下水水位的壅高,导致发生区内浸没问题。利用GMS(地下水流模拟系统)软件中SOLID模块,采用钻孔间插值法建立松北区含水系统三维立体模型,进行地下水壅高计算,给出地下水位临界深度,确定研究区内浸没范围;进行浸没评价,提出浸没危害治理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隔流堤施工围堰防渗墙采用液压爪斗和冲击钻组合的“两钻一抓”的施工工艺,实践表明在多元性复杂地层中进行基础施工采用多种方法合理组合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先进的液压抓斗成槽工法将会更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开展二元结构库岸渗控措施研究对于灾害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浸没控制工程的布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库区左岸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地下水流动态数值模拟与预测技术,构建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有限元渗流模型,开展水库蓄水后库区地下水浸没动态评价和基于工程组合措施(防渗墙、减压井和抬田)的浸没控制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工程控制措施工况下,水库蓄水三年内库区左岸沿江区域和岸内地势低洼地带会发生较严重的渗漏型浸没;通过联合布设防渗墙、减压井和抬田工程等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将浸没范围控制在堤防工程范围以内;在有防渗墙的截渗作用下,减压井排渍水位是地下水浸没控制的最敏感的参数。渗控工程的建议布置参数:防渗墙渗透系数为17.28×10-3 m/d,减压井间距设置为30 m,排渍水位29 m,减压井距防渗墙的距离为30 m,并在堤内低洼地带进行抬田复垦。本次研究结果可为水库蓄水前期渗控方案的布置提供应用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王鑫 《地下水》2020,(4):260-263
为保障浑河流域水利枢纽的安全运行,更加规范、科学的管理水库大坝,确保工程项目预期效应的发挥,从运行管理、组织管理、管理设施和水利工程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水利枢纽的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各要素作用机理。然后对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运用AHP法和线性加权求和法科学评价,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通过设定各要素阈值和分级量化提出优秀、良好、较差和极差4个标准。评价体系适用于浑河流域水利枢纽工程,理论方法和评价标准统一,可为水管部门掌握水利枢纽运行状况和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利枢纽区三维渗流数值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防渗型式拟采用垂直砼防渗墙及帷幕灌浆方案。为了分析左岸不同长度防渗对水库渗漏量及坝基渗透稳定性的影响。对磨盘山水利枢纽区渗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左岸防渗长度的增大。渗漏量及下游渗流出口渗透比降基本呈线性趋势减小。当左岸防渗长度为200m时。渗漏量及各渗透比降均小于允许值,为推荐的渗控方案。  相似文献   

10.
水库周边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库周边岩溶浸没——内涝现象是水利水电建设的环境问题之一。八十年代以来,已在若干水库发生了此类现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以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的内涝为典型事例,分析了岩溶浸没内涝的主要原因和形成条件。指出需要加强调查、观测、模拟试验研究等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关键,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期短。首先在一般工程地质条件勘察的基础上,针对二期围堰工程建设的特点,对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枯水河床基岩深槽问题、堰基细砂层振动液化与渗透稳定问题、堰基岩土渗透问题等,进行详细的勘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期围堰的设计和施工依据,是二期围堰工程胜利建成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沟通涉及到工程总承包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设计、采购,还是施工,沟通管理贯穿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项目实施和控制虽然涉及到管理各项的技术,我们不缺乏完成项目所具有一定技能的人,但最终的落实和成败体现在沟通的成效上,既有技能又具有沟通协调的人才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也是国外工程总承包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后评价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延续和完善,可有效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管理,为今后类似治理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因此,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后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目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还在初期的探索阶段,在借鉴其他领域后评价成功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特点,本文对初步建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靖远大厚度黄土在浸水条件下的水分入渗规律和自重湿陷变形特征,在中兰铁路沿线的靖远北站黄土自重湿陷场地进行了不打注水孔的现场浸水试验,监测并分析了地表及地下湿陷变形、试坑周围裂缝、含水率和土中竖向应力变化情况,对水分扩散规律、自重湿陷特性和土中竖向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地区修正系数β0值和浸润角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体积含水率变化分为浸水稳定(2个)、快速增加(1个)和缓慢增加(1个)共4个阶段;浸水过程中,水分在21m处竖向入渗加快、径向扩散减缓,湿润峰最终形态呈现为椭圆状。根据探井和钻孔含水率测试结果,推算出浸润角最大为41°。该场地黄土自重湿陷过程历经剧烈湿陷、缓慢湿陷和固结稳定3个阶段。试验结束时共计发展了13圈环状裂缝,裂缝最远处距试坑边缘26m。根据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结果,建议地区修正系数沿土层深度进行修正,0~10m内β0值取1.05,10~27 m内β0值取0.95。在地表至21 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浸水饱和且湿陷充分,土中竖向应力沿深度呈线性增加,土中竖向应力接近饱和自重应力,21m以下的地基土未能充分湿陷,土中竖向应力逐渐减小。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中兰铁路...  相似文献   

15.
张凡  曹振  李涛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6):294-296,299
南京某隧道工程垂直支护段采用自钻式土钉与SMW机械施工止水帷幕相结合复合土钉支护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设计、施工方法,并结合现场试验分析了其受力及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泥石流灾害及危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林  苏鹏程 《地学前缘》2007,14(6):188-19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拟议中的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通过"五坝七洞一渠"共计260km的引水线路,引长江上游雅砻江和大渡河水入黄河。泥石流在工程区多有分布,现已查明,工程区共有不同危险度等级的泥石流沟103条。泥石流危险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没有泥石流极高危险区;泥石流高度危险区总面积为73km2,主要集中分布在杜柯河流域,达曲和泥曲流域有零星分布;泥石流中度危险区总面积114·75km2,各流域均有分布,其中杜柯河和达曲流域分布较多;泥石流低度危险区是分布最广的区域,总面积156·75km2,各流域均有分布,以杜柯河流域分布略多。研究表明,用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值作为综合指标,以具有不同泥石流危险度等级的泥石流沟流域面积作为权重的加权平均方法,采用网格作为泥石流危险区划的基本单元,能够直接而真实地获得泥石流危险区划的成果。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划,无疑比用间接方法和替代指标得出的危险区划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Engineering-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arise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rock-soil mass and groundwater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constituents. However, up-to-date research on them is relatively dispersive and simple due to their complexity and lack of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methods. Starting from geological analysis of mechanism to geological model based on geological regularities, the paper predicts the tendency of geological evolvement and puts forward proper measures to solv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elevated water-sensitive structure in rock-soil mass, which mainly causes engineering 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blems in hydropower is discussed based on uniqu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Western hydropower projects. Engineering 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are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s leakage from reservoir bottom in karst, stability of high slope at reservoir banks, sliding of dam foundation and dam abutment, and confined water at key positions which are introduced and determined by using water-sensitive factors (or structure) according to special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构造沉降特征及监测方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洞庭湖区构造沉降地质背景入手,分析研究了洞庭湖区构造沉降表象特征指标。主要包括地层、河流类型、古文物、古建筑、地震活动等。利用前人采用的沉积速率法、大比例尺地形图对比法及局部少量重复水准测量资料对比法等成果,初步总结了洞庭湖构造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洞庭湖盆地周缘的丘陵山区处于相对缓慢抬升之中,其上升速率为0.32~2.29mm/a;盆地区处于缓慢的沉降之中,其速率约为5~10mm/。在此基础上,为了定量研究洞庭湖区的构造沉降速率,在湖区相对较稳定的基岩上建立了基准点1个。在已知构造沉降量相对较大的地区建立了10个监测点。组成洞庭湖区高精度GPS构造沉降监测网。同时,为了检验GPS的测量精度,布设了Ⅰ等水准测量联测点。目前,监测工作已全面起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