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溶胶粒子干沉降速度的测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昆明和太原地区,通过气溶胶与气象要素的同步观测,得到了粒径范围为0.01—10微米的三个自然模态气溶胶干沉降速度,结果表明:气溶胶粒子的干沉降速度与粒子直径有密切关系.直径大于2微米的粗粒子沉降速度随直径增大而迅速增大;直径小于0.1微米的爱根核模态粒子的沉降速度随直径减小而增大;直径为0.1—2微米的积聚模态的粒子沉降速度出现最小值.这种变化规律虽与国外实验室测定结果在趋势上比较一致,但绝对值却要大得多.另外,沉降速度还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气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污染有复杂成因。首先 ,进入大气的污染物 ,经过自然条件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或是向广阔的空间扩散稀释 ,使其浓度下降 ;或是受重力作用 ,使较重粒子沉降于地面 ;或是在雨水洗涤下返回大地 ;或是被分解破坏等从而使空气净化。这种大气的自净化作用是一种自然环境的调节机能 ,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超过其自净化能力时 ,并对人类及动、植物产生危害 ,即出现大气污染。排放到大气里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可分成粉尘类、金属尘类、湿雾类、有害气体类。历史上因大气污染造成的公害事件有许多 ,如伦敦的雾、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污染等。工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1引言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雹等。酸雨是因为人类活动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对公众健康、工农业发展、生态环境都有重要影响。大气降尘是指从大气中靠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到地面的颗粒物,其直径一般大于10μm,是开展较早的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4.
南极臭氧的短期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7~1992年南极地区大气臭氧总量地面观测站资料,对南极地区臭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35年来南极地区的大气臭氧有较明显的减小趋势,但在不同地区、时段和季节,其变化趋势也不同。近年来南极地区大气臭氧的显著亏损,主要是由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和发展所造成的。南极地区的大气臭氧存在明显的年振荡、准20个月和准30个月的振荡周期。臭氧变化与天文日照、平流层温度场、平流层冰晶云及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和溴化烃等污染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1971年8月在大阪府大和川以南的南部地区,首次发生了光化学反应造成大气污染(以下称为光化学烟雾)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已查明当时的呼吸道综合症发病情况与该地区观测到的高浓度氧化剂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从当时大气中氧化剂、臭氧等其他污染物的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变化状况看,观测到的高浓度氧化剂和臭氧是光化学反应生成物。这样,光化学烟雾的发生,与以前的二氧化硫气体、悬浮微粒等一次污染物造成的高浓度大气污染的发生一样,气象条件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在污染物之间的光化学反应造成新的二次污染物这一点上,与以往一次污染物引起的大气污染略有不同。而且,这种化学反应是在大气中发生的,因此可以直接作为表示大气污染加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温室效应: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氯烃化合物等吸收地表放出的长波辐射后,本身加热升温,又增加返回地面的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从而引起地球气温升高的一种现象.地球气温究竟在怎样变化?地球气温升高是祸还是福?引起大气增温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这些问题在当今科技界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市2008年大气质量状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降尘是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作为空气质量的指标。本文根据2008年乌鲁木齐与克拉玛依市空气质量指数的统计数据及大气降尘数据,采用空气污染指数法对两个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比较分析了大气降尘量。结果表明:2008年乌鲁木齐全年AP/值较高,夏季大气污染最轻,冬季AP/月均值可达120以上,空气污染严重,克拉玛依市AP/月均值较低,各月数值变化不大,全年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2008年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降尘量随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克拉玛依降尘量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春季大于其他季节,而乌鲁木齐降尘量变化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受到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综合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不是凭空产生的,主要的来源是人类的燃烧活动,从工厂、燃煤、汽车尾气、烧树叶和秸秆,到人们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都会产生PM2.5。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臭氧是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臭氧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起到保护人类免受过量紫外辐射的作用。臭氧主要集中在地面上10—40公里处。它是平流层内一种重要的大气成  相似文献   

10.
酸雨测量值准确性与操作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雨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的活动造成降水酸化。除自然原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外,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合物(NOx)进入大气后,扩散迁移,转化成酸性物质。这些产物除沉降外,其它是通过大气降水冲刷到地面,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11.
朱迅 《气象》1984,10(12):35-35
众所周知,要是在我们这个生机勃勃的地球上没有氧气,那么地球就会象月球一样死寂。然而,在离地面约10—50公里之间的平流层大气中,存在着一种叫臭氧的微量气体,虽然它有个“臭”名,但是它却默默地守护着地球上的芸芸众生。 与氧气(O_2)不同,臭氧是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O_3),它在大气中的含量控体积算不足二百万分之一。若把所有的臭氧集中起来,均匀地覆盖在地球表面,其厚度也只有2.8毫米。臭氧含量尽管很少,但正是大气中如此稀薄的臭氧,保护着人类及其它生物免遭太阳光辐射中有害的紫外线杀伤。当太阳光透过平流层时,臭氧全部吸收了对生物极有害的强烈的远紫外线(波长小于0.29微米),它还吸收了大部分有害的中紫外线(波长为0.29—0.32微米)。近紫外线(波长为0.32—0.40微米)则能穿过平流层而到达地面,但它对人体并无损害。  相似文献   

12.
花粉的粉尘作为一种固体颗粒物可以悬浮于大气之中,其传播和集散受着气象条件的影响.其中部分花粉的化学成分和光化学成分将刺激部分人们的感观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花粉过敏症.大于10微米的过敏性花粉颗粒能破鼻腔和咽喉所捕集,小于10微米的过敏性花粉飘尘可以无阻地粘附在呼吸道表面,经过呼吸道深入人的肺泡内沉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和危害. 表中可看出,昌吉市花粉症从1983年起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冬季大气边界层温度和风廓线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认识乌鲁木齐冬季大气边界层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为改进城市空气污染预报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8年1月11—13日系留气艇对乌鲁木齐市城区大气边界层过程进行观测试验的资料,分析了观测期间乌鲁木齐风、温廓线和混合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大气边界层结构对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乌鲁木齐近地面全天存在悬浮逆温,且有时为多层逆温,大气层结稳定;受逆温层的影响,近地面全天风速都很小,均在4m/s以下,风向随高度变化规律明显;观测期间乌鲁木齐大气混合层厚度平均为274m。乌鲁木齐冬季大气边界层风、温廓线的特征及混合层厚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作用显著,是造成该地区冬季多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厂矿企业的不断集中,各种工业废气及各种烟尘、尘埃等混合污染物愈来愈多地排入大气,使之变得愈来愈混浊。同时造成大气污染的另一种原因是自然造成的,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城市化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对气候又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徐群研究表明,由于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我国各城市代表站太阳辐射,自1959年以来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济南市下降辐度达34%(冬季),为全国之最。徐群呼吁,太阳辐射量的下降趋势,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城市大气污染已给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本文试以春季为例,探讨由于济南市上空大气污染的影响,造成的太阳辐射的历年变化,并推断济南市大气混浊度的长期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地球吸收的太阳辐射是驱动大气运动的初始能源。可以通过几种微量物质和通过海陆表面层来了解大气电磁场到温度场的能量转换。行星或地-气系统中最强烈的吸收发生在近地层。就全球平均而论,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只占入射辐射的20%。大约51%的太阳辐射是经过地面后间接到达大气的。这部分能量再自然地被分成各种能量通量。水汽、臭氧、CO_2和气溶胶粒子是吸收最有效的微量物质。表1归纳了这些微量物质的一些特性资料。  相似文献   

16.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气候专家、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的关注,特别是1990年11月6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部长级会议,将保护全球气候这一重大问题,提到各国议事日程,为改善与治理大气污染开创了新局面。大气污染系指大气中含有过量的烟尘做  相似文献   

17.
在极区,太阳能量粒子沉降对于臭氧的影响一直是国际空间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太阳能量粒子沿地球磁场磁力线进入极区后造成高纬地区臭氧含量损耗的机制,典型太阳能量粒子沉降事件造成臭氧损耗的观测研究以及国际上对于沉降粒子与臭氧损耗的模式模拟。讨论了目前应用大气化学耦合模式在分析太阳能量粒子沉降造成的臭氧损耗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方面的工作,及一些极端空间天气事件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为什么对大气中大量的臭氧感兴趣呢?其原因在于臭氧对大气的结构、特性,以致于地球上有生命物体有着巨大影响。大气中臭氧的存在使得波长小于290nm的太阳强紫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另外,臭氧还大量吸收了波长在290-320nm之间的中紫外辐射,波长在320-240nm的近紫外辐射才能通过臭氧层到达地面,但它对生物没有危害。今天无疑可以认为:由于大气中“臭氧盖”的存在,才能使人类免遭紫外辐射的有害影响,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大气中臭氧总量的变化(臭氧含量平衡的破坏)影响了平流层中不同高度太阳紫外辐散流入量的分布,这就导致了平流层温度和高层大气  相似文献   

19.
高加嵘 《气象》1977,3(9):18-18
现代工业,特别是化学、冶金、动力等工业生产,总要向大气中排放一定量的烟尘和废气,往往造成大气污染。风起着输送、扩散有害气体和烟尘的作用;所以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工程所在地区风的变化规律,对风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20.
从静止气象卫星发回的大气观测资料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环绕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它是由水汽、氨、氧、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多种物质所组成。在离地面10~50公里的平流层中有一臭氧层。大气中氧分子被太阳辐射光化分解后,所产生的氧原子与周围氧分子结合,生成臭氧。从10公里高度起臭氧含量逐渐增加,至20~50公里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伍,再往上其含量逐渐减少,到50公里高度其含量就很微小了。臭氧在整个大气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如果将大气中所有的臭氧集中到地表,它只有2~3毫米厚的薄薄一层。别小看这薄薄的一层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