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九九○年我队在开展1∶20万浪卡子、泽当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泽当蛇绿岩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发现了易剥钙榴岩、球粒玄武岩、枕状玄武岩、岩墙群堆积杂岩、放射虫硅质岩等一系列岩种,建立了蛇绿岩系的层序,与日喀则蛇绿岩系可进行对比。首次在硅质岩中发现了大量放射虫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东段的变质地层格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完成的大别山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大别山的中深变质杂岩解体为变质变形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两部分,但所建立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大多沿用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层名称。与之同期,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发现以来的地质研究也揭示出大别山中深变质岩的主体为正片麻岩,并以变质特征及其构造属性划分出4个构造单元。本文依据前人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将大别山的变质地层划分为4个岩石地层(构造岩石地层、构造岩石)单位,3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论述了它们与区域地质调查所划分的地层单位的对比,以及与4个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鄂东北地质大队在大别山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大别山中段南麓鲤鱼寨一带太古界大别山群变质岩系中首次发现新的岩石类型——英云闪长岩。岩体位于大别山复背斜西端,北北东向麻城一团风大断裂东侧,侵位于北西向石马山背斜轴部附近。岩体大致呈纺锤形,东西长约12km,南北宽约4.2km,出露面积约50km~2,围岩为太古界大别群。岩石属高铝低钇型,为Ⅰ型花岗岩类,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据重力测量和同位素年龄分  相似文献   

4.
张德兴 《云南地质》1997,16(4):398-403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在云南省洱源县盐井山古元古代苍山变质岩中发现刚玉矿床,矿体产于苍山变质岩区,大涧口韧性剪切糜模岩带的变质镁铁岩外接触带,滑石片宕、云母片岩和伟晶岩脉中。矿石有伟晶岩型和滑石片岩型两类。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1:25万墨脱幅地质调查中,笔者首次在波密地区发现和填绘出了帕隆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带。帕窿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呈串珠状产出于花岗岩类侵入岩中,其岩石组合为橄揽辉石岩、辉石岩、辉长岩、辉长辉绿岩、辉绿岩、石英岩和大理岩,局部可见条带状硅质岩。上述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蛇绿岩在花岗岩类岩石侵入之前发生过构造混杂和变形。根据沉积岩所记录的盆地演化过程、蛇绿岩的Rb-Sr年龄值以及残留蛇绿混杂岩带两刨花岗岩类岩石的特征和生成时代综合分析认为:帕隆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带形成于石炭-二叠纪的弧间盆地中,至少在晚三叠纪之前出现洋壳,在消减过程中向北俯冲并在中侏罗世之前闭合(弧-弧碰撞)。  相似文献   

6.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时代问题已成为研究华南区域构造和古地理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被地质学界认为属于江南古陆元古代“板溪群”的范畴。近年来,关于该构造岩系中存在晚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导致一些学者怀疑该地区传统的构造古地理格局需要重新解释。对此,许多地学工作者提出异议。为了验证上述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的准确性,从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区域地质调查等多领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样品的多次重复系统采集;同时,对已发表的资料进行了再分析。研究显示,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和扳岩的岩石薄片和微体古生物分析样品中未产出放射虫化石,但是在部分硅质岩和板岩样品中却发现了中-新元古代的疑源类化石。有关硅质岩的主量元素、稀上元素中Ce异常值、(La/Ce)x比值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沉积作用与陆源物质有关,沉积环境接近大陆边缘、远离深海远洋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藏北尼玛县西边阿索一带首次发现最宽约14km的阿索构造混杂岩带。该带西宽东窄,呈喇叭状,由复理石岩片、深海硅质岩、泥质岩岩片、蛇纹质岩片、火山岛弧岩片、碳酸盐岩岩片、大陆碎片岩片等组成。其中以复理石岩片为基质包含其它外来构造岩片。阿索构造混杂岩带所包含的蛇绿岩主要岩性单位有:蛇纹岩、辉石岩、英云闪长岩、似层状花斑岩和辉长岩、粒玄岩、辉长辉绿岩、枕状玄武岩、角斑岩、硅质岩、含铁锰粉砂岩、薄层灰岩、浊积岩等,属弧后盆地扩张一消减产物。根据硅质岩中放射虫、复理石岩片中孢粉时代及构造片岩中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该弧后盆地扩张于晚侏罗世、闭合于早白垩世早期。空间上将狮泉河、永珠湖一纳木湖蛇绿岩带相连。  相似文献   

8.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多处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何科昭  周正国 《现代地质》1996,10(3):303-307,T001
作者继1993年10月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首次发现晚古生代深水相放射虫硅质岩之后,经过1995年和1996年两次野外工作,又在该混杂岩带中及其两侧多处发现了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的硅质岩及其深水相的沉积组合。从而为华南晚古生代或古生代—中生代洋盆的厘定,以及华南大地构造格局的再认识,提供了有力的新论据  相似文献   

9.
炉霍-道孚蛇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25万炉霍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川西高原炉霍-道孚一带发现了大量的蚀变单辉橄榄岩、蛇纹石化辉石岩、辉长岩、蚀变玄武岩及放射虫硅质岩,它们多呈构造残片状散布于中上三叠统如年各岩组变质砂板岩复理石地层中.通过对这些残片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它属蛇绿岩组合,并可以重塑较完整的蛇绿岩层序,暂以道孚蛇绿岩称之,道孚蛇绿岩的发现为重新认识炉霍-道孚一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区域构造格架及地层区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藏羌塘角木日地区二叠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3,自引:24,他引:23  
1:25万玛依岗日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在角木日地区发现了一套保存十分完整的蛇绿岩,岩石由放射虫硅质岩、枕状玄武岩、辉长辉绿岩和变质橄榄岩组成。这套岩石是羌塘中部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蛇绿岩组合。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发现付建明(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在进行1:5万昌江县幅和邦溪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首次在海南岛发现加里东期花岗岩,这对研究海南岛构造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特征简述如下。(1)地质特征:该期花岗岩仅见一个岩体,称为保梅岭岩...  相似文献   

12.
该区兰片岩于1959年由新疆地质局伊力地质大队首次发现,1974年至1978年新疆地质局区调大队在昭苏县—巩留县所辖哈雷克套山一带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同一地质构造带内多处发现了兰片岩。笔者分别担负了该区区域地质调查和岩矿鉴定工作。在成文过程中,国家地震总局地质研究所冯锦江、张兆忠同志提供了兰闪石X射线粉晶、化学分析成果等资料,并得  相似文献   

13.
青海昆仑河地区温泉沟脑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中,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在考察该矿区过程中,首次在含矿硅质岩中发现了闪石类矿物,且与褐铁矿化或赤铁矿化关系密切.矿区内硅质岩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纹层状构造,并具有典型的热水沉积岩组合——层状硅质岩和重晶石岩组合.硅质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5件样品Fe/...  相似文献   

14.
安徽大别山北部发现兰刚玉孙先如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新近在开展宝石资源调查研究中,在大别山北部发现兰刚玉。早先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13地质队,曾在超基性岩及其围岩中发现红刚玉;在片麻岩中见到过无色、浅灰色刚玉,但未见过这种兰刚玉。兰刚...  相似文献   

15.
在建瓯地区进行地质调查过程中,对马面山俯冲增生杂岩进一步解体,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岩块,将其中石英岩类厘定为硅质岩岩块,该岩性前人一直将其作为龙北溪(岩)组划分标志层。通过对石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进行分析,结合锆石特征及年龄测试数据,判定该区域内石英岩原岩为一套硅质岩,为热水沉积类型,形成于不同类型的沉积环境。该论证是对马面山俯冲增生杂岩认定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1:25万于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西昆仑苏巴什一带与基性侵入岩、玄武岩紧密共生的“超镁铁质岩石”,为蛇绿岩组合。该蛇绿岩有高的稀土和微量元素丰度,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地幔。基性杂岩和基性火山岩低Ti、高K,大离子亲石元素(LILF)相对于高强场无素(HFSE)更加富集,以及伴生有大量陆缘碎屑沉积等特征综合说明,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属于SSZ型蛇绿岩。与之伴生的硅质岩中的放射虫化石显示其形成时代早于中二叠世。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们在西天山博罗霍洛山北坡开展科学研究首次发现了西天山的热液沉积岩及其热液沉积型铜矿床,填补了该区这一岩石类型及成矿类型的空白,并为今后西天山寻找铜等多金属矿床拓宽了思路。本文主要对热液沉积岩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进行初步探讨。1.热液沉积岩的主要类型本区的热渡沉积岩按成分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有的类型在国内属首次发现。(1)硅质岩类:包括微晶硅质岩、碧玉岩、白云石硅质岩、钾长硅质岩和透辉硅质岩等不同类型。微晶硅质岩主要由粒径0.005—0.01mm 的等轴状微晶石英组成,并见有玉髓球粒和胶状构造残余。石英晶粒之间紧密镶嵌,接触边界呈港湾状,晶间无碎屑、泥质或  相似文献   

18.
通过1:5万呼鲁斯太幅区域地质调查,作者首次从贺兰山岩群中解体出太古代古老岩体,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贺兰山岩群某些片麻岩的原岩、探讨早期构造热事件及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发现云南省会泽县一带灯影组中普遍发育硅质岩。本文通过硅质岩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了灯影组各段硅质岩的成因机制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震旦系-寒武系灯影组下段硅质岩中相对富集Al和Ti,总稀土(ΣREE)相对较高,Ce呈负异常,Eu呈正异常;中段硅质岩中相对富集Ca和Mg,总稀土较低,LREE>HREE,Ce呈负异常,Eu呈正异常;上段硅质岩总稀土较低,LREE>HREE,Ce大部分呈负异常,Eu呈正负异常。综合硅质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震旦纪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认为研究区内下段硅质岩表现为正常海水沉积、中段硅质岩表现为典型热水沉积、上段表现出正常海水沉积受热水沉积影响的特征。硅质岩形成于复杂大陆边缘的浅海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特提斯构造格架复杂,特别是印支板块西缘琅勃拉邦-黎府构造带构造演化及区域构造线连接更是争议不断. 通过老挝西北部填图工作,首次在黎府构造带北部南莫溪地区发现保存完整的蛇绿混杂岩,为探讨黎府构造带的属性以及区域古地理格局,选取了蛇绿混杂岩中的含放射虫硅质岩、辉长岩以及洋岛海山中的礁灰岩,开展了岩相学、古生物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该蛇绿混杂岩出露端元包括蛇纹岩、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蛇绿岩套层序特征完整;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50.4±3.3 Ma,成岩为早石炭世;洋岛海山中珊瑚种属为Thamnopora sp.和Paracravenia sp.,所属时代为中二叠世;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指示其为生物成因,沉积环境为洋盆或开阔的盆地环境,放射虫共鉴定出9属30种,所属时代为中泥盆世-早石炭世. 综合本次研究,反映出南莫溪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洋盆具有长期的演化历史,从晚泥盆世开始,一直持续到中二叠世还未结束,演化时间至少超过135 Ma,指示了该蛇绿混杂岩代表残留的古特提斯洋盆,而非弧后盆地. 认为黎府构造带向北应与琅勃拉邦构造带相连,且该区域从晚泥盆世开始一直存在古特提斯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