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年初,辽源市气象局组织相关人员,就贯彻落实全国气象部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富有创造性和竞争力的高层次气象科技人才队伍,促进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等问题,对辽源地区气象事业发展需求和气象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2.
邓振镛 《干旱气象》2000,18(1):49-52
没有创新 ,就没有气象科技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 ,发展气象高新技术 ,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气象队伍的素质 ,尤其要大力培养年轻科技人才 ,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和重任。我省气象科研教育始终坚持为气象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主导思想 ,坚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气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作为、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和业务队伍为出发点 ,以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宗旨 ,这也是创新工程的具体体现。1 把培养年轻科技人才作为气…  相似文献   

3.
万春莲 《湖北气象》2002,21(3):44-46
从武汉气象中心当前专业技术队伍现状出发,揭示了这支专业技术队伍在未来气象事业快速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武汉气象中心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进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制订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年轻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合理的人才年龄梯度、制订稳住人才队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由于我局站点众多,又是中国乃至东亚天气系统的上游,所以承担着繁重的气象业务工作。新疆气象部门和其它部门一样,面临着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的严峻挑战。而西部大开发和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又要求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气象科技人才队伍。新疆气象局多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促进了气象事业稳步健康发展。1干部和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我局现有在职职工2700多人,正研级高工(研究员)11名,副研级高级职称人员160多名,中级职称人员1100名左右,中级以…  相似文献   

5.
经中国气象局正研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2006年11月陕西省气象台刘勇同志具有天气、气候与气象服务专业正研级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2008年5月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李登科同志具有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专业正研级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相似文献   

6.
2010年5月经中国气象局正研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井喜同志具有天气预报专业正研级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陕西省气候中心田武文同志具有气候与气候变化专业正研级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孙娴同志具有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专业正研级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经中国气象局正研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陕西省气候中心方建刚同志具有气候与气候变化专业正研级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省气象台侯建忠同志具有天气预报专业正研级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省气象局科技减灾处罗慧同志具有应用气象专业正研级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相似文献   

8.
2005年11月经中国气象局正研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余兴具有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研究员任职资格,张弘具有天气、气候与气象服务专业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余兴,男,1962年生,江西乐平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1995年  相似文献   

9.
21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中青年优秀人才称号为培养、造就、选拔一批业务技术素质优良、业绩突出、贡献显著;、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快我省气象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经各地、市气象局,局直各单位、省局机关推荐、省气象局中级专业...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气象局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气象》2002,(1):1-4,10
“九五”期间,我省气象部门在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指导下,坚持气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人员队伍建设一起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气象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未来5年~15年,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国气象局实施人才战略的意见》,结合《山西省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山西省气象局2001年—2005年创建文明气象行业规划》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2001年—2015年)》所确定的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及其…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的气象科技工作多年来立足于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方针,围绕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自治区国民经济建设中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热门技术等重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造就了一批科技人才,促进了自治区气象事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海气象》2001,(4):50-52
青海省气象局自1997年开展评选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以来,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各自专业岗位上努力钻研、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先后已有28人次被评为优秀人才。2001年省局第五批授予李锡福、党永秀、党永娟、董立新、郭英香五位同志“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相似文献   

13.
事业要发展 ,人才是根本。全面提高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 ,增强开拓创新能力 ,是发展气象事业 ,拓宽气象服务领域 ,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实施人才战略 ,努力造就一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勇于创新、高素质的气象人才队伍 ,是摆在气象部门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河南省气象学校 (以下简称学校 )承担全省气象部门继续教育任务 ,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基地。学校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为实施全省气象继续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 …  相似文献   

14.
《干旱气象》2014,(1):92-92
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干旱气象》核心影响因子为1.054,在全部1994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13位,在大气科学类15种期刊中列第6位;核心总被引频次686,核心即年指标0.107。根据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关于2013年气象正研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关于核心期刊的说明,《干旱气象》视为二级核心刊物。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深化我省气象部门职称改革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气象系列中级技术人才选拔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我省气象部门从2003年起。对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采取考评结合的方式进行,现通过对参加2003年度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的人员和考试成绩,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换位分析,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从 2 0 0 1年初召开的全省气象局长会议上获悉 ,湖北省气象局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在新的一年里 ,认清形势 ,把握大局 ,着眼于未来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格局 ,抓住机遇 ,进一步探索高层次气象科技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这次会议不仅强调了全省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还针对这一工作推出了若干新举措。这些措施包括 :设立奖学金 ,鼓励优秀在职人员根据工作岗位需要攻读研究生学位 ;建立气象部门高素质人才进修制度 ,提高全省气象队伍整体的学历层次 ;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气象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加强对新技术岗位人员的培养 ;…  相似文献   

17.
聂佳 《吉林气象》2005,(4):43-44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是人才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对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拓、努力创新的积极性有着重大的调节和促进作用,是奖优罚劣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专业技术人员工资、住房等生活待遇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引入量化评估体系,使量化评估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其实质在于运用有效的外在刺激来引发内在动力,达到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潜能、发挥能力的目的。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成长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下面就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量化评估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气象部门要发展,关键是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全面提高气象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开拓创新能力,是发展气象事业,拓宽气象服务领域,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保证。中国气象局提出了推进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着力点和基本思路是“一个中心、三个战略”,人才战略是三大战略之一。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实施人才战略,努力造就一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勇于创新、高素质的气象人才队伍,是摆在气象部门面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省气象局授予马万才、王献芝、祁如英、史津梅、何生存、王治邦、刘海明7位同志“青海省气象部门优秀中青年人才”称号。 马万才,男,44岁,工程师。1981年7月毕业于兰州气象学校气象专业,2005年6月在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取得在职大专学历,现在民和县气象局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气象局人事教育司批复同意在河南省气象部门开展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管理试点工作。一年多来,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河南气象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