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1∶50万地质图和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元素丰度研究成果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60种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性有关的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和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直观表达了中国东部空间地理上元素背景含量的宏观分布与变化,以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背景含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成果为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别是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1:50万地质图和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元素丰度研究成果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60种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性有关的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和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直观表达了中国东部空间地理上元素背景含量的宏观分布与变化,以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背景含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成果为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别是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地球化学图揭示的信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迟清华 《地质通报》2005,24(10):897-905
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1:50万地质图和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元素丰度研究成果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60种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性有关的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和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舍量分布特征,直观表达了中国东部空间地理上元素背景含量的宏观分布与变化,以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背景含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成果为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别是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在三氏算法(戎嘉树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花岗岩类实际矿物含量的方法)的基础上经长期实践并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实际矿物含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针对准铝质花岗岩类、铝过饱和、铝强过饱和花岗岩类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兼顾了碱交代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不仅适用于新鲜岩石,也适用于部分蚀变的岩石。该方法在处理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的归纳和组合上尽量与实际存在的矿物相结合,力求计算结果与岩石中实际存在的矿物相符。计算过程中提出了长石的修正系数χ,用其修正岩石中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含量,从而确保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计算得到主要造岩矿物(Q、Or、Pl、Bi、Ms、Hb)的含量和反映岩石化学特征的两类参数(Ot、AnPl、K-Na、a、b、Mg)及相关图解。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含量,同时还可以反映岩石化学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矿专属性等。  相似文献   

5.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因具有快速、无损检测元素含量的能力,通常被用于野外或实验室地质样品的元素含量检测工作中,对于大多数地质样品,在2 min内就能够获得几十种元素的半定量-定量分析结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被测样品的表面平整度、样品中物质的均一性和施测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元素分析结果。为了进一步了解样品类型和分析测试方法等因素对元素分析的具体影响,本文对比了PXRF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岩石和粉末样品PXRF分析结果、不同检测时间所得PXRF分析结果的关系,在不损失过多分析精度的前提下提出了通过PXRF降低勘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案。结果表明:用PXRF直接分析岩石样品时,大多数元素的分析结果可靠性较差,尤其是成矿预测工作中常用的Cu、Pb、Zn、As和Ni等元素;粉末样品的PXRF分析结果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对岩石样品进行粉碎处理能够明显改善PXRF分析质量;元素种类不同,岩石和粉末样品PXRF测量结果的相关性也不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感兴趣的目标元素确定是否需要对岩石样品进行粉碎制样处理;检测时间对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没有明显影响,对于特定元素,如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其含量信息,则无需增加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6.
声发射技术在岩石力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声发射技术在采矿工程、石油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地质和岩石性质基础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作者对压头压人时岩石破碎与声发射参数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声发射图象能够反映岩石压人破碎机理,并且岩石压人硬度与声发射信号峰值平均幅度及积分平均幅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仕定  刘文长 《矿物岩石》1990,10(3):117-120
本文针对岩石特性,按岩性分类,按含量高低分段求取工作曲线常数,并因元素而异选用不同的基体校正模式,确立一种岩石地球化学样品多元素的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基本能适应包括超基性、基性到中酸性岩岩石样中主、次、痕量元素分析,为岩石化探分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岩石地球化学理论的框架下,用该领域专家在实际工作中的思维方法来描述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固有流程,以岩石地球化学参数和图解为应用研究对象,利用岩石地球化学与计算机软件技术交叉的研究方法,概括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特征及其处理方法。通过对双变量图解、三变量图解特征的分析,将数据计算分为主量和微量元素相关参数计算、主量和微量元素标准矿物计算、同位素相关计算,设计合理、有效的算法,实现岩石地球化学图解的数据管理、分类、参数选择与计算、表达式识别、绘制、坐标转换、投点等图解成图全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罗荣  曾亚武 《岩土力学》2012,33(7):2221-2228
数值计算中利用随机分布对各单元赋予不同的物理力学参数来考虑岩石的非均质性,赋值过程是纯随机的,并没有考虑岩石矿物组成的结构特征。故提出一种新的岩石非均质参数赋值方法--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基于岩石矿物种类及其含量定义细胞元类别判定区间,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各个细胞元进行矿物类别判定,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赋值,通过各矿物细胞元的随机混合体来描述岩石的非均质性。该方法既考虑了组成岩石的矿物种类及其含量(结构特征),又考虑了组成矿物在岩石中的随机分布特征。针对矿物分布的随机特征,利用两矿物细胞元混合模型和三矿物细胞元混合模型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矿物细胞元随机分布特征对岩石宏观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具有结构性和随机性的双重特性,其随机性不依赖于随机参数,岩石宏观力学参数受细胞元随机性特征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迟清华  鄢明才 《地球化学》2005,34(2):97-108
1986~1995年开展的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化学组成研究在中国东部(105°E以东)约330万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了500余条标准地层剖面、800多个有代表性的火成岩体和变质杂岩体,总计28253件岩石样品,组合成2718件分析样品,对每个岩石组合样品的63种元素含量进行了准确测定,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的元素含量分析结果.选择60种元素SiO2、Al2O3、Fe2O3、FeO、MgO、CaO、Na2O、K2O、CO2、Ag、As、Au、B、Ba、Be、Bi、Cd、Cl、Co、Cr、Cs、Cu、F、Ga、Ge、Hf、Hg、Li、Mn、Mo、Nb、Ni、P、Pb、Pd、Pt、Rb、S、Sb、Sc、Se、Sn、Sr、Ta、Th、Ti、Tl、U、V、W、Zn、Zr、Y、La、Ce、Nd、Sm、Eu、Tb、Yb和Lu制作了中国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图.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区域地质志和1:50万地质图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石性有关的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宏观分布特征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含量背景的变化趋势.例如,CaO、(MgO) 、CO2和Cl的高背景反映地是碳酸盐岩地区,铁族元素Fe2O3、FeO、Mn、Ti、V、Cr、Co、Ni及MgO、Cu、Zn、P、Ga、Nb、Ta、Zr、Hf、Sc和Eu的高背景反映了基性火山岩地区,SiO2和K2O的高背景反映地是大面积分布的酸性岩石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内蒙古兴安褶皱带为SiO2、K2O、Ag、As和Be的高背景分布区域,华北地台边缘、大别造山带和苏鲁造山带为Sr和Ba高背景分布区域,豫西台隆为Cu、Pb、W和Sc的高背景分布区域.南秦岭、西秦岭造山带以挥发性元素Hg、As、Sb、B以及Cd、Se、S的高背景显著特点.对于整个华南褶皱系而言,W、Sn、Bi、Mo、Rb、Cs、Tl、U、Th、Pb、Y和REE(Eu除外)为高背景,此外东南沿海火山岩带有是SiO2、K2O的高背景,而赣南闽西褶皱带还是碱金属Li,稀有元素Be、Nb、Ta,分散元素Cd及F的高背景.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物探找矿若干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探作为一种地质勘察技术方法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物探方法和其它地质学科一样都存在着不足为奇的解释多解性。通过对福建省金,多金属,煤等矿产的地球物理勘察实例分析。认为要取得物探找矿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矿产的地质规律和特点;(2)掌握矿体与围岩之间物性差异的特征,直接找矿与间接找矿并举;(3)选择适合的物探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长处,(4)建立和利用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圈出矿床(体)赋存的部位。  相似文献   

12.
丁文祥  袁峰  李晓晖  孙维安  杨迪 《地质学报》2018,92(11):2301-2317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金属矿集区之一,以中生代火山岩和铁矿床广泛发育为特征。近年来,随着找矿深度的不断加深,深部找矿的难度不断加大,成本越来越高,急需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推断深部地质构造,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以减少勘探风险。为了解宁芜盆地南段钟姑矿田的深部构造、岩体、地层的空间展布,本文基于区域重磁数据,并以地表地质、钻孔地质等信息为约束,开展深部地质结构的反演研究,厘定了地层及岩体的展布,并结合已知矿床的重磁组合方式和控矿地质要素,基于重磁反演结果在钟姑矿田内圈定了两处有利靶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区内发育古生界浅变质岩系和中生界陆相火山岩系,华力西期—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形成一系列的侵入岩和火山岩。依据区域地质和遥感、物探、化探异常研究结果,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申请工作区开展金及多金属矿调查工作,确定成矿有利地段,圈定找矿靶区,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对本区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具有十分广阔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从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基本特征入手,探讨了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找矿前景,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矿床是一处隐伏于广厚覆盖层下的矽卡岩型矿床,位于柴南缘祁漫塔格成矿带,华力西期的酸性侵入岩和滩间山群(OST)碳酸盐岩接触带形成典型的矽卡岩型铁铜锌金等工业矿体。发现该矿主要是根据1∶1万高磁测量圈定的11处异常,今后找矿思路应逐步由磁异常导向找矿向地质规律和异常结合找矿的方向改变,并总结成矿规律和异常-矿体空间分布规律,不断探索和使用新方法。认为C5异常东段、C11异常正负异常伴随处、C6异常、C8异常南侧东西两端相对游离于大面积异常的地段都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安玉林 《现代地质》1995,9(2):244-253
摘要:地球物理方法不仅在发现和勘探隐伏矿体和能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区域地质填图中探测隐伏地质结构方面也大有作为,是地质和遥感填图的重要补充。本文阐述了采用重磁电资料研究内蒙古苏尼特左旗6幅1:5万填图区探测隐伏地质结构的工作:(1)推断了隐伏断裂构造;(2)推断了隐伏区岩性;(3)反演了一些局部地质体的几何参数与物性参数,以及前中生代地层顶界面和侏罗纪、白垩纪大型花岗岩体下界面的深度;(4)论述了苏尼特左旗复背斜构造;(5)指出了新的成煤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沂沭断裂带中段的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深入剖析了龙泉站金矿区的控矿地质要素.区内金矿体以脉状、透镜状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下盘,赋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糜棱岩质碎裂岩、黄铁矿化花岗质碎裂岩.总结了矿区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从地质环境、矿床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建立了沂沭断裂带中段地区的找矿预测模型,为今后进一步在该区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内蒙古科右中旗敖兰敖日格一带出露的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选用地质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解体后的敖兰敖日格岩体、杜尔基岩体中各侵入岩填图单位的常量元素、区域主要成矿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总结了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由老到新的演化趋势及变化规律,探讨了各主要岩体与区域成矿的相关性,为区域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商木元 《地质与资源》2019,28(1):98-108
利用岩石、地质体的电容特性论证“激发激化”(IP)一次和二次电压的形成机理,指出了假说状态的IP理论错误,使得一次和二次电压现象能够科学地应用到地球物理勘探.根据实际的电阻都具有电容的特性以及实际的电容都“漏电”的事实,推定同样是电阻的岩石、地质体具有电容特性.利用岩石、地质体的电阻电容等效电路验证了岩石、地质体充放电过程中产生一次电压和二次电压,且一次和二次电压的和等于充电稳定时的电压的事实;在交流充电中,利用该等效电路同样验证了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移及阻抗的减小现象,并得到实测数据证明;利用实测数据,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推断出等效电路推导的一次和二次电压与实测相符.岩石、地质体具有电容特性,实际上是体现了岩石具有电容这一物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一次二次电压的形成不存在“激发”因素,IP理论中的“极化率”大小与极化没有关系.研究表明,一次和二次电压的关系可以反映岩石、地质体内金属矿物的含量;利用岩石、地质体的充放电的时间常数、电容特性进行物探,对于识别隐伏地质体,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阶段地质勘查成果,根据矿区所处区域地质位置,综合矿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发育情况,通过对矿体地质特征的描述、岩浆岩化学成分组成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指出矿区找矿标志,对今后寻找类似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地下的地质构造,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热调查等领域所考虑的重点之一。通常氡气测量的异常一般直接与地下的构造属性相对应,但无深度信息。CSAMT虽无法确定地质属性,但在确定地下构造的位置、宽度、产状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在帕连和法帕进行探测的2个实例表明,组合探测分析可解决花岗岩体的侵入接触关系、背斜轴部灰岩与两翼碎屑岩的断层接触关系,查明发育于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面和温泉形成的地质条件,为工程地质病害评价、地热成因分析提供详细的地下地质构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