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亚洲理工学院防灾减灾国际培训班概况亚洲理工学院防灾中心(ADPC-AIT),是国际减灾十年(IDNDR)项目在亚太地区的牵头单位。为了举办第三世界国家防灾减灾国际培训班,日本政府通过日本国际合作事业团体(JICA)东京和曼谷办事处作了前期工作。199...  相似文献   

2.
任雪  李俏  张丽 《山西地震》2014,(4):15-17
科技期刊是传播创新成果的主要媒介,是我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中的主流媒体之一。从当今科技期刊的特征入手,分析了科技期刊在我国防灾减灾事业中发挥的作用,并对科技期刊今后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防灾减灾事业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相关文献的查阅,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建立了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研究网络图,对其核心内容的相对研究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生命线工程系统的韧性做了讨论.研究发现,现有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以"震害预测"为重点,对生命线工程的"可靠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供水管网"、"交通系统"等重点子系统是生命线工程网络...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害对各种生命线系统(如供电网、供水网和供气网等)的影响是巨大的,震后对各种生命线系统的营救也是减灾救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高效的减灾救灾是建立在对生命线系统的充分认识和有效评估的基础之上的:准确的评价生命线系统中各个节点的重要性能有效地帮助决策者做出高效的减灾救灾决策,比如针对各个节点分配减灾救灾资源。本文从网络分析的角度出发,基于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紧密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介数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三种中心度度量的方法来评价生命线系统中节点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广州市部分中心城区中的23个电站(或者变压器)组成的供电网络来验证这三种中心度度量,评价出这23个电站(或者变压器)的重要性。该项研究突出从网络的角度来分析生命线系统节点的重要性,帮助决策者认识和评估生命线系统,提高减灾救灾效率。  相似文献   

5.
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会产生海量的、多样化的工程信息,管理者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工程信息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实现对工程全生命期的有效管理。从土木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对信息管理的需求出发,基于施工技术及生命线工程的防灾理论,应用GIS平台软件,分别针对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期和基础设施管网工程运营期的不同特点,开发了工程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并应用于实践。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鉴于施工条件的非宜控性,引入了GPS进行航道内船位监控,实现施工环境的安全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及运行表现,实现了几种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证明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传统行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土木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江汉洞庭盆地的非对称扩张与潜地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地震地质、地球物理、第四纪地质和构造地貌等资料,参照目前可以接受的应力-荷载模型、热扩散模型和非对称扩张模型,较详细地论述了江汉洞庭盆地(JDB)的构造演化历史、主要活动断裂的新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的相关特征,尝试性地预测未来强震危险程度,并提出若干抗震防灾的对策,目的在于为JKB的长远开发规划、生命线和重要城市的抗震减灾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光纤健康监测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土木工程领域,光纤智能健康监测方法是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光纤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成,然后对国内外光纤健康监测系统在土木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种类、原理、特点和当前应用的状况,重点介绍了光纤位移传感器和布拉格光栅(Bragg grating)应变传感器,最后展望了光纤智能健康监测方法在土木结构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防灾减灾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生命线工程的复杂化,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威胁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9.
《地震学刊》2014,(1):F0003-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褒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山东省胶州市抗震设防的现状,总结了其在抗震设防工作方面实施的减灾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城市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对策和建议。认为,通过实施抗震防灾规划,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逐步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使胶州市城市总体布局和机制逐渐朝着有利于抗震防灾的方向发展,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管土相互作用下埋地管道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土相互作用是影响埋地管道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管土相互作用是城市地下管道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应用ADINA软件实现地下管道与土体融合有限元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定义管土接触来设定管土相互作用;介绍了管土接触设定、地震荷载加载时间函数、模型参数选择与求解步骤,并依据所建模型计算了埋地管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管土相互作用对埋地管道抗震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几点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管土摩擦和管径对埋地管道破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何分析管土摩擦和管径对埋地管道地震破坏的影响,是城市地下管道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采用AD INA软件的定义体操作来选择体类型,并应用布尔操作实现了管道与土体和断层之间的融合,得到地下管道破坏分析的几何模型。通过模型参数选择,确定了岩土性质、管道特性、断层等模型参数,定义了管土摩擦、地震荷载时间函数、断层位移荷载。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了管土摩擦和管径对地下管道地震破坏的影响,找出了提高埋地管道抵抗破坏能力的摩擦系数和管径最优值,给出了几点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生命线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给出了系统相互作用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并对各类生命线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对于功能型系统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另外,还给出了一个基于WebGIS的多生命线系统震后恢复辅助决策方法.同时,对生命线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难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对生命线工程系统依赖性逐渐增强。地震后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灾后生活和生产的恢复以及抢险工作的进行,因此对生命线工程系统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主要介绍2种求解大型网络抗震可靠度算法———最小路递推分解算法和最小割递推分解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这2种算法对沈阳市供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使用这2种算法可以有效的进行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的大型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埋地管道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因素源于地震引起的永久地面变形(PGD),其中管道-土体间相互作用决定土体位移作用到管体的大小。利用离心机试验技术模拟埋地管道在逆断层大位移下的反应特性,重点讨论断层与管道的交角、断层位移大小、管土相互作用、管径和埋深五个参数对管道破坏的影响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对管道断层作用的反应均有明显影响,其中断层的位移量、管土相互作用、埋深和管径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管道经过断层区的抗震设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震地质灾害对广州市部分城区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震害预测研究,探明地震地质灾害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掌握地震地质灾害源空问分布情况,分析其对工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助于政府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和城市建设与改造。针对广州市部分城区的地震地质灾害源、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分布情况,应用基于GIS平台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该区内地震地质灾害破坏对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中的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尼泊尔8.1级地震对中国西藏地区造成的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对我国西藏地区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与房屋破坏,道路、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及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并在现场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损失评估的基础上,对灾区震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区房屋类别与破坏情况以及生命线系统与各行业的受损情况。通过分析此次地震的灾害特点,指出了灾区在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大地震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科学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提高农牧民抗震设防意识,加强农牧区房屋建筑的指导和监管等建议,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生命线工程系统中运行设施的元件破坏状态和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元件的破坏状态分级标准、判断准则和元件可靠度的计算方法,这对建立一个实用的生命线工程抗震能力分析的专家系统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张桂欣  孙柏涛  陈相兆 《地震》2017,37(4):69-79
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及损失评估工作对于震害防御和震后地震应急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 生命线工程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网络系统, 目前对其开展的震害及损失评估研究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充分利用研究较多且较系统的建筑物震害及损失评估结果, 结合历次典型历史地震震害中建筑物和生命线震害情况, 通过分析建筑物损失和生命线工程损失的数量关系, 建立二者之间的关联模型; 通过对人口、 GDP、 土地利用等公里网格数据进行分析, 给出中国大陆地区的分区分类原则, 建立分区分类的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分析模型; 基于GIS软件平台, 开发了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分析模块, 利用该模块, 得出了四川省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生命线工程直接经济损失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0.
埋地管道震害预测方法简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埋地管道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时较易发生震害。影响埋地管道在地震中破坏特点的因素,主要是强烈的地面运动或场地失效以及管材、管径等因素。研究方法以基于经验统计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多。本文分别对基于理论计算和经验统计的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简述和比较,最后提出了基于综合概率的埋地管道分析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