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庆河 《安徽地质》2022,(S2):116-119
测量标志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当前,测量标志保护工作未能真正实现保护作用,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本文探索一种基于物联网NB-IoT信息传输技术,引入智能倾角传感器,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的物联感知实时在线监护系统,实现测量标志申请、使用、实时在线监控、异常警报、现场核实、在线反馈的测量标志保护与管理的闭环。在新型基础测绘背景下,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南地质》2009,(2):42-42
近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开发的移动电话短信平台投入使用。该短信平台面向省、市、县、乡四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现了通过移动电话短信通知会议、发送工作动态、督办机关办文事项、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通知当事人办件结果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打击非法采矿管理系统根据国土资源矿政监管要求,为有效地预防矿产资源管理中的非法、违法采矿点"死灰复燃"现象进行设计与开发。系统基于ArcGIS、.NET平台进行开发,具有非法违法采矿信息采集、预警查处、备案分析等功能,实现了贯穿矿山动态巡查、记录、报告、查处、警示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理念。通过在全省2年多的正式上线运行情况反馈,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价动态更新体系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立勋  杨岳  刘馨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45-49,53
土地价格管理是土地市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地价管理体系对于加强土地市场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地价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地价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建立以基准地价、区段地价、标定地价、地价指数为核心的上海地价动态更新体系,并从整体关联性、时空有序性、修正体系相关性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各地价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以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统一工作底图、统一的技术要求作为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撑,以"逐级推进、滚动更新"的方式实现各地价的动态有序更新。指出了地价动态更新体系在公示、决策、预警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泰安市国土资源局岱岳区分局为了提高监管力度,利用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遥感影像、场景合成等先进技术,结合大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合成真实的三维实景环境,与国土资源数据有机融合,实现国土信息的三维再现。构建信息系统监管平台,实现了建设用地审批、供地、利用、补充、检查全过程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在土地行政审批管理中,提高了效率、规范了流程、落实了责任,实现了以图管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测量标志管理,实现测量标志管护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标志的完好率,山东按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保证效能”的原则,开始实行测量标志分类管理维护制度。日前,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实行测量标志分类管理维护的通知》,就实行测量标志分类管理维护制度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求充分认识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标志管护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实行测量标志分类管理维护制度。将全省等级以上测量标志分3个类别。将一、二等三角点、基线点、水准点、天文点,基准重力点、基本重力点和地壳形变监测点,AA级、A级和B级GPS点,GPS连续运行参考站作为一类管护对象,实行特别保护。将三等三角点、水准点、一等重力点、C级GPS点,作为二类对象,实行重点保护。将四等三角点、水准点、二等重力点,D级GPS点作为三类对象,实行一般保护。三是定期开展测量标志维修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煤矿生产技术人员在使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成果利用率低、时效性差、与地质信息不关联、无法做到动态更新等。基于龙软GIS平台的三维地震动态解释系统,将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信息与矿井地质信息相互融合,实现了对采区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的动态修正,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现场会上,提出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要积极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在国家层面上,“一张图”建设更加侧重“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资源动态监管功能。在市级国土资源管理层面上,“一张图”不仅集合了海量数据,更多的是要体现在规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国土管理业务系统的集成上,构建一个综合管理、动态监管和信息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10年组织对测量标志进行了第二次普查,重点对分布在全省的A、B、C级GPS点和一、二、三等水准点以及部分三角点进行普查。通过普查,全面摸清了测量标志现状及保管、使用情况,并由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建立测量标志数据库和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1北京市突发地灾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系统采用微软公司Windows平台上的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作为后台数据库,使用ArcGIS server 10发布地图服务。可以实现对当前北京市隐患点监测网的隐患点信息、隐患点实时数据、隐患点监测设备、报表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维护。2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接入了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动态专业分析系统,并开发实现了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突发地灾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实现了上述专业领域成果的集成和展示。  相似文献   

11.
在调研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3S技术、ArcGIS软件平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有利于提升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济南市实际,对如何落实国土资源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矿产督察工作制度等情况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了重组矿产督察员队伍后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矿产督察员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培训,完善基础资料整理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济南市矿产资源规范化管理水平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为打击各类违法采矿行为,自2007年起山东省在全省基岩裸露区开展了多轮次矿产勘查开采遥感动态监测,及时发现了各类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为监测区矿产资源监管提供了执法依据。结合山东省矿产勘查开采遥感动态监测工作现状,探讨了矿产勘查开采遥感动态监测相关工作内容及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1:1万基础地理信息为重点的“十二五”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关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如何高效、低成本做好基础测绘更新,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空间定位优质服务,十分重要。综述了山东省“十二五”基础测绘更新思路、新技术应用、质量控制方法等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山东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现状,阐述了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的作业方法、主要更新内容、技术路线,提出了及时更新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方法,从基础资料的获取与收集,变化要素属性信息的分析确定,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精度,矢量要素采集的方向,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完整性,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现势性,属性项赋值的正确、完整性,更新后要素的逻辑一致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生产作业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分析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保障产品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ArcIMS平台工具的基础上,采用Access数据库结合MO自带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采用图层控制模块、数据查询模块、Access数据更新模块等技术,设计与实现了小型社区管理WebGIS系统.它具有科学可视化功能,能够辅助并提高社区管理人员处理日常工作的效率,扩展管理公司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同时,结合Internet的信息交流技术,使居民能够从系统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加强与管理单位的互动,使居民能够真正参与到社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GIS 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WebGIS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系统涉及了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等。本文简要介绍了WebGIS的关键技术,并从数据库、WebGIS综合管理服务、Web服务器和Web浏览器4个方面阐述了构成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系统的技术框架。根据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相应的开发和配置,并以山东省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为例,实现了基于WebGIS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8.
测绘资料和测绘成果的管理,是新时期国家赋予测绘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我国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测绘成果管理机制,将测绘成果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将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提供优质高效的测绘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GIS的全国水文站网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静怡  陆桂华  何惠  吴志勇 《水文》2007,27(1):44-48
基于WebGIS强大的空间数据浏览功能、广泛的访问范围、良好的可扩展性及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等优点,结合部水文局站网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行了全国水文站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系统采用基于Mapxtreme的Go2map-MIP中间件技术实现WebGIS原型系统,数据库的设计规范,包含的站网信息丰富,特制的地图操作功能、统计功能和信息远程录入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站网信息管理的水平,因此该系统的建设不仅为决策者提供了全面的水文站网信息服务,还适应了我国全面推行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