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日子——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 那天下午,当我上第二节课的时候,突然接到住在县城的姑父打来的电话,那是我这一辈子最不愿意听到的一个电话,也是我最接受不了的一个电话:“你哥哥在南坡乡卫生院抢救,但是……”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我一下就懵了,好端端的哥哥怎么能说没了就没了呢?  相似文献   

2.
布潋红 《地图》2009,(4):102-111
安提瓜的夜与晨 一个不经意的右转弯就驶入了安提瓜。已是午夜时分,依稀辨得出这是个古城。鹅卵石路的颠簸无意间驱散了我的倦意。司机轻按下门铃,我心里暧洋洋的,嘿嘿,还没住过要按门铃的小旅馆呢。门开了,半东方面孔的大爷含蓄地点下头,拿出一个大笔记本翻到一张表格,戴上眼镜,笑眯眯地指了指我的名字,我说是,他就把一个大钥匙递给了我。  相似文献   

3.
韦所长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但是,他那天离开的情景,我还记得很清楚。我记得那是去年3月29日,才早上7点,我就开着车子出了门,在他经常等我的那个路口,我看见他早已在那里等我。  相似文献   

4.
哈雷  苏静 《中国测绘》2011,(4):48-53
我虽久居城市.但一直与城市隔着距离.如果个把月时间我不离开一段城市生活.我的骨骼就会感到莫名的酸痛。奇怪的是.一到海边或者山问.这种酸痛感就会倏然消失。我的诗一直都犯着一股怀乡病。在城市里.我总会怀想着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乡村.有时候甚至会在梦里漂浮到一个渔村中,在有灯塔,岛礁、帆船的地方.流连不已。  相似文献   

5.
正1月26日,我在电视上看到新闻,郑州也要建自己的"小汤山"医院。算是职业病,看到新闻我立刻就想到了医院的供水问题。哪个医院也不能没有水,而我的工作就是为给水工程提供各种测量服务。我当时就猜想,这件事最终会不会落到我们身上?果然后来就接到通知,由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医院供水提供保障,而我所在的单位——河南力科管线探测技术有限公司,由于一直以来都是给水工程的先锋队,自然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6.
怡情     
《地图》2008,(2)
在我只不过是个小家伙时,我就对地图充满热情。我会花好几个小时观看南美、或非洲、或澳洲地图,在探险的光荣历史中浑然忘我。当时地球上有许多空旷的空间,如果我在地图上发现特别吸引人的地点(不过它们看上去全都很有吸引力),我就会指着它说:"等我长大了,就要到那儿去。"——约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  相似文献   

7.
互动     
内蒙古 《地图》2010,(6):6-7
<正>《地图》杂志好像是我一直期待的那类杂志,我也许无法详细地描述我期待的是什么样的杂志,但是看到《地图》一刹那,就知道——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前面的各位前辈都对中国的城镇化涉及到的制度,甚至中外概念的区别做了一些介绍,这些我就不再说了。因为杨开忠教授提出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设立自治市,我想交代的一个背景是中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分成五级政府之后,每一级之间是纵向的。10年前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面临这样一个挑战,所以我想讲的是,在现行的制度框  相似文献   

9.
蔡思敏 《地图》2012,(4):143-143
几年之前,有个流传甚广的关于山西煤老板的段子——某位煤老板意在北京买房,热心人便推荐了东北四环至东北五环望京附近的房子。 可惜煤老板对此毫无兴趣:“我觉得你不够了解我,到北京买房我还‘望’京,那不如在大同买房呢,里外都‘望’京。买房,我就买‘一环’的房子!以天安门为圆心,半径在3公里以内,靠着长安街,推开窗就能看见车和...  相似文献   

10.
戴旭 《今日国土》2010,(2):36-37
前不久我曾参加了一个论坛,举办方当时邀请了60多个人,号称是中国战略界的精英,那天我本该在下午发言,但听了他们上午的发言,我忍不住就把话筒抢过来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讲,我们的GDP已是世界第三,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说我们再忍10年,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我去山西临汾,听说附近的永和有黄河蛇曲景观,其中有个乾坤湾,类似闻名世界的美国马蹄湾。由于多年热衷摄影,我怎么也不能放过这个天赐良机。当天下午,我租车先去壶口,晚上住在壶口的一家小旅馆,第二天上午在壶口匆匆一瞥,午饭也没有顾上吃,就直奔永和。给我开车的师傅叫陈龙,他非常理解我的心情,带我走过一段高速公路后,就转入省级公路,然后又转向  相似文献   

12.
主观的风景     
左舷 《地图》2011,(6):141-141
不久前因为开会的缘故,我得有机会一览新疆风光。在沿着216国道穿越北疆的路上,想到很快就能到达我觊觎多年的喀纳斯,心中不禁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3.
光绪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7,(5):96-103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夜里,像往常一样,不满四周岁的我,早早地就在奶娘的故事中进入梦乡。待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剧烈的晃动把我惊醒。眼前的一切都变了。这里不是醇王府,但比家里豪华得多。一个老太监把睡眼惺忪的我从怀抱中放了下来,让我在地上跪倒磕头。偷眼旁观,很多大臣也都在下跪,其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父亲。我想叫一声,但整个屋子里一片肃杀,我不敢。磕头之后,抬起头来,面前的宝座空无一人,宝座后面的垂帘里,端坐着两个年逾四旬的女人。其中一个女人一抬手,我就在糊里糊涂中被一个太监抱到了这个宝座上。只见父亲和所有的大臣都向我磕头,山呼万岁。30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笑。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成为这个帝国的君主。但作为专属于我的年号,"光绪"却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好运,反而像梦魇一样折磨了我30多年。  相似文献   

14.
互动     
《地图》2008,(6):10-11
我喜欢地图,尤其喜欢用地图来表现人和事的这种形式。由于我热爱体育,所以非常关注北京奥运会,我想如果把北京奥运会与地图结合起来该有多好。于是当北京奥运会起动后,我就天天"与圣火同行",记录着奥运圣火在国内外传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母亲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没有年轻过,以至于何时花白了头发我都没注意。我没见过外婆,她在母亲八岁时就死了。听母亲讲外婆很严厉,母亲吃饭时拿筷子总把大拇指翘着,她一声不吭地抓住大拇指就使劲掐。母亲有个妹妹养不活送了人,她和弟弟似乎都是苦水中泡大的。听说母亲从小就很勤快,十来岁的小姑娘就包揽了家务。有一次她在一个竹林盘中拾柴禾,一个男孩打了她并把他的大便抹到她头上,她回家后也没有告诉外公。母亲在贫穷的天空下长大,带着惟一的嫁妆———勤劳嫁给我父亲。她共生了四个孩子,据说她在生我大哥的第三天便到田里挣工分。生我二哥时…  相似文献   

16.
王玉民  郑伯杨 《地图》2006,(6):108-109
每当我在人生繁忙、疲惫的奔波之余,需要某种慰藉时,我就走近阿特拉斯,从中寻找庇护身心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在测绘事业的快速发展中.科技创新就是这样一个支点.它支撑着测绘工作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  相似文献   

18.
19.
20.
牵手     
<正>当赫妈妈提起寒假打算和历史老师袁妈带孩子们出国转转时,我不假思索就响应了!女儿已经高二了,我从没带她走出国门,总觉得是个遗憾。这不,机会来了,有两位投缘的妈妈们一路同行,还有5个同龄的孩子们。日本,说走就走。当然,在我的再三游说下,我那已经75岁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可亲可爱的老妈,终于答应一起去啦。小年就在机场过的,从南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