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兰渝铁路沿线120 km范围内的主要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经济发展的9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辐射带经济差异,同时运用Geoda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辐射带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辐射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性;铁路的重庆段为铁路经济发展的热点区,辐射带内除重庆外无二级节点城市引导经济发展,重庆的经济辐射能力随距离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衰减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兰渝铁路辐射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磨万铁路建设为背景,运用ArcGIS网络分析技术,针对研究区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的特点,构建了交通通达性指数模型和旅游经济联系潜力模型。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交通条件变化对区域通达性时空格局演化的意义,并通过旅游经济联系潜力空间变化率探讨了旅游和交通耦合协调性,进一步分析了由高铁引起的日常可达性变化对旅游等时圈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磨万铁路建设能改善研究区交通和旅游的综合区位条件,且对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潜力具有明显时空压缩作用,虽然旅游发展水平格局依然存在极化现象,但空间差异却在不断减小。总之,高铁的开通从整体上促进了高铁沿线旅游经济带的形成,加速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将对老挝旅游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空间联系日益增强,“H”字型空间发展骨架凸显。高铁的开通加强了重庆主城和成都之间的旅游流互动,行政壁垒现象明显;成渝城市群旅游流在空间上呈现出以重庆主城、成都为核心的“轴-辐”空间组织模式,高铁进一步强化了两大核心的空间辐射能力;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空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层次性,高铁沿线地区旅游流联系更为密切,高铁增强了高铁沿线与非沿线地区之间的旅游流联系;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空间差异呈扩大态势,高铁沿线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在旅游流网络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选取兰新沿线为研究区域,利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铁路提速对沿线节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路提速极大地压缩了时空距离,可达性大幅提高,缩小了沿线地区的交通区位差异,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演化特征不同,1994-2000年间可达性提升幅度较大,2000-2010年间变化幅度较小,这与铁路提速的幅度不同有着密切关系.同时铁路提速促使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形成,推动腹地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纪元  关文川  岳隽 《热带地理》2023,(7):1259-1274
基于城际铁路规划建设不同阶段进行场景划分,利用空间公平效率相关模型,选取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经济潜力指数、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对无城际铁路、现状城际铁路及规划城际铁路场景下深莞惠区域空间公平效率变化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探讨基于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实现区域空间公平效率兼顾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1)深莞惠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有效促进可达性整体提升,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提升幅度远高于非沿线地区;2)深莞惠区域核心增长极地位持续增强,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大幅提升深圳的经济辐射能力,但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也不断加剧;3)深莞惠区域空间公平性格局在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影响下呈现中西部高、两翼低的特征,东莞西部沿海地区及惠州东北部地区获益较少;4)城际铁路规划建设促使深莞惠区域形成更为均衡的经济联系格局,临深地区空间公平性改善幅度较大。深莞惠区域在提升交通网络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当兼顾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推动深莞惠空间结构持续优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EOF分析方法将中原经济区2004—2013年人均GDP数据分解为空间函数和时间函数,用前2个主要空间特征向量描述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通过对应的时间权重系数,反映空间差异的时间变化,揭示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格局呈现以京广线为分界线,西部发达、东部落后的特征。研究时间内这种空间格局趋于明显,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差异有所扩大。(2)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都有明显的集聚特征。(3)西北部经济发达的县(市)经济发展活跃,而东南部大部分县(市)增长较为平稳。部分县(市)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局部经济差异格局发生转变。(4)EOF方法在分析经济发展格局的时空演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较好地揭示了中原经济区10年来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7.
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传统统计分析与GeoDa、GI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2000-2009年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空间作用类型。研究表明: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县域经济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县域经济集聚性呈波动衰退趋势,甘肃段内部差异是区域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经济发展较高水平县域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地区以及河西地区西段,呈现出区段内集聚的特性;而较低水平县域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地区、河西地区东段以及青海东部地区,较高增长性县域呈现出向天山南北坡地区集聚的趋势。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较弱,总体呈现西高东低态势,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天山南坡产业带发展势头良好,而以兰州和西宁为中心的甘肃中部地区和青海东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城镇空间扩展是城市化作用于地理空间的直接结果,揭示城镇空间扩展过程、格局及机制已成为识别城镇发展阶段、认知城镇发展规律的有效手段。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城镇用地扩展空间分异与关联特征为切入点,利用间隙度指数、分形维数、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指数和空间关联模型,定量揭示了区域城镇空间扩展特征的多样性、空间组织异质性和“热点区”格局演化。结果表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长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在以中心城市集聚为主导的过程中,遵循“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围绕“Z”形区域发展轴线,大致经历了点轴扩展、沾粘式增长和蔓延扩张的过程,区域融合现象凸显;空间扩展的“热点区”格局不断演化,“热点区”的核心集聚作用在减弱,沪宁沿线、沪杭沿线、杭甬沿线和沿江地区成为驱动长三角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同时,在城镇空间扩展的不同阶段,驱动机制有所差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城市化推动着长三角城镇空间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以通达性模型和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了滇桂黔地区内32个城市在2014年和2017年两个年份的铁路通达性和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对比高速铁路开通前后的变化;研究发现:高速铁路开通可显著提高沿线城市的区域通达性,促进了多个铁路网中心城市的形成,通达性水平优化移动方向从以贵阳安顺为中心向广西东南及南部沿海移动。高速铁路开通使沿线城市交流越来越密切,贵安经济走廊、昆明、曲靖、玉溪半小时圈、北部湾都市圈等多个空间格局的初步形成,但沿线城市的通达性水平和经济联系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城市经济时空演变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带内27个中国城市2001—201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了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运用传统马尔科夫链和时间马尔科夫链方法,计算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转移概率矩阵,探索了城市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新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经济发展在10年内保持着原来的状态。从空间上看,经济带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东、中部和少数西部城市的发展居于前列,其余多数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滞后,尤其是天水,定西、武威、张掖等城市出现"в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旅游交通可达性视角,构建旅游经济联系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确定沿线城市在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的角色,结果表明: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促使沿线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普遍提升,但提升幅度具有空间差异性,廊道东侧城市优于西侧城市,各省区旅游经济基础较好城市优于基础较差城市;旅游网络结构日趋紧密,城市间旅游互动与合作逐渐频繁,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呈现协调发展趋势。深入剖析9个城市的网络角色对兰新廊道旅游空间发展模式提出相关建议:沿线地区应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兰州核心城市的功能,同时利用酒泉次核心的集聚与扩散作用,发挥嘉峪关、张掖、西宁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承转作用,带动吐鲁番、海东、哈密等边缘城市,打造西北“旅游+高铁”丝绸之路黄金线。  相似文献   

12.
肯尼亚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政  陈爽  姚士谋  熊传合 《地理科学》2020,40(6):956-964
基于2018年肯尼亚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数据,设定交通优势度指数及交通网络连接度指数和交通对外通达度指数2个分指数,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对肯尼亚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①肯尼亚交通优势度空间差异十分显著,以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为主要交通节点的铁路沿线地区交通优势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②肯尼亚交通优势度空间分异格局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非均衡性,交通网络连接度呈现出以内罗毕为核心,以铁路沿线为轴带呈圈层状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而交通对外通达度呈现出北部和西北部较低而南部和东南部较高的空间分异格局。③地形地貌、气候、水文、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等是形成肯尼亚交通优势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进行优化调整,积极引导经济空间合理布局,是推动肯尼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3.
刘想  李晓东  马晨 《地理科学》2022,42(5):810-819
基于长时序列车时刻表数据,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铁路客运网络可达性、铁路日流量时空特征展开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对铁路客运网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 成渝双城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发展经历了双城割裂、廊道构筑与网络完善3个阶段,可达性呈现出沿双城廊道收敛的“哑铃式”空间格局,运量主轴带集聚作用显著,呈由北向南转移态势;② 经济圈铁路客运组织模式由双核扩散转变为廊道集聚扩散;③ 双核凝聚子群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铁路客运网络的省际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孟德友  陆玉麒 《地理研究》2012,31(1):107-122
基于铁路客运交通网络把各省会城市抽象为铁路网络中的节点,以2003和2008年省会城市间铁路客运网络的最短旅行时间为度量指标,对我国铁路客运网络的空间可达性及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测算各省区间的省际经济联系强度,进而探讨省际间经济联系的空间指向。研究表明:(1)经过第五、六次铁路客运提速,省际可达性获得了显著提升,尤其西部地区提升幅度更大,省际可达性表现出自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降低的圈层式空间格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范围在扩展,干线指向性越来越强;(2)各省区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地域差异突出,东部地带省区的经济联系总量远高于中西部地带省区;(3)地区间经济联系依托京沪、京广以及京哈等主要铁路干线形成了省际联系的主导轴线,并且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铁路网络的大幅度提速,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网络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铁路作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构建运输大通道、实现要素快速无障碍流动、推动带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经济带内12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2000~2015年铁路快速化和高速化过程中客运通达能力演化特征,并利用市域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对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路客运通达能力随既有线提速增能和高等级新线开通大幅提升,但城市间旅行时间因铁路网建设空间密度和时间梯度差异产生“时空收敛”非均衡性;低旅行时间网络在主要都市区不断强化,向外持续扩张中沿区际联系主通道出现地带间高可达网络融合,铁路走廊以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重构经济带交通区位格局,实现城市群整合、地带间网络化交流;铁路客运发展促进第三产业能力提升和要素集聚,空间上表现为东中部高、西部低,铁路枢纽节点城市、传统干线通道沿线城市和新建铁路沿线城市受到较强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对河南沿线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孟德友  陆玉麒 《地理科学》2011,31(5):537-543
高速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提升地区间的交通可达性水平,进而促进地区间社会经济联系和空间相互作用强度。从可达性和空间经济联系两方面探讨徐兰、京广客运专线建设前后河南省12个沿线地市的省内可达性和空间经济联系的变化状况,以及全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的构建对河南沿线城市的省际可达性和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通过对河南省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省内和省际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对比分析,从客观上论证了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利于廓清各地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导向,有利于协调省内地区间和省际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为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等时圈、经济潜力和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和模型,综合分析了兰新高铁运营前后沿线县域可达性时空收敛效应和经济潜力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 兰新高铁开通运营后,沿线91个县域单元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缩短33.46%,呈现“核心—边缘”结构,中小县域的可达性优化作用总体上强于核心城市。(2) 高铁站点城市及中心城市可达性提升存在明显的“节点效应”和“廊道效应”。高铁站点及其附近地区的可达性收益最多,时空收敛在一定程度上服从地理距离衰减规律。(3) 区域经济潜力整体呈均衡化发展,激发沿线城镇经济发展潜能,经济潜力演变等级性和层次性特征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铁路网规模测算方法体系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路网规模多种测算方法的比较,系统地建立了用于测算铁路网规模的方法体系;经比较分析,发现地理空间特征和经济社会指标是影响路网规模的基本因素。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测算方法的适应性,选择连通度模型对中国铁路基础路网规模进行测算,引入空间运输绝对联系强度和首位联系度对快速路网规模进行测算,并结合GIS技术测定最终的铁路网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为实现铁路服务的普适化,并解决主要运输通道运力紧张的困境,中国未来铁路网的合理规模应达到15万公里,较目前铁路网规模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