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在对一定比例尺的地形绘图时,用GPS测量代替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和水准测量。这种测量将GPS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减少了很多外部工作量,大幅度降低了作业成本。但是目前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净化中,大都应用大量的重力资料、GPS水准数据以及数字地形模型,并且相关行业内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非常复杂,对于一些技术和经济实力一般的企业,这些几乎无法实现,而且很多测区缺少相应的地面重力数据和可用的数字地形模型,因此该方法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本文将引进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并且在详尽分析此模型精度尤其是在大陆地区精度的基础上,对某些地区进行实地地籍测量。 相似文献
2.
3.
4.
5.
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技术方法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至2006年国家测绘局与地方测绘部门合作,在华东、华中、华北15个省、市开展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文中论述了该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项目设计所顾及的有关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GPS/水准点对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影响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加权组合模型来建立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文中就其计算流程和建模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利用C#高级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对算法加以实现。以某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实例进行试验计算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加权组合模型建立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是可行的,能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精化大地水准面是现代重力场和大地测量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介绍大庆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项目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论述了GPS和水准路线的布测精度,GPS、水准数据处理和似大地水准面确定所采用的方案,及似大地水准面所获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9.
引入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分析该模型在不同测区的精度。通过对测区的实测数据进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结果分析,研究拟合点的选择问题,总结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小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研究主要是用于测绘学科,将精化结果应用到绘制地形图中,减少户外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传统采用的Kriging法在精化时会出现误差,精度值不达标。所以,改用了一种基于已知的拟合残差进行计算的改进方法重新精化研究。将改进的Kriging法与传统的Kriging法对比后,改进后的方法精化结果的拟合精度明显要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HNGICS系统及CORS[1]测量原理,并通过HNGICS系统在新乡市城镇地籍测量中与三家测量单位测量成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HNGICS系统运行稳定,在河南范围内能满足一、二级导线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14.
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籍测量的工作经验,以地籍测量中控制测量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籍测量中常用的四种控制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精度差异,希望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自己几年来从事地籍测量的工作经验出发,对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工作方法以及内业数据处理并建立地籍库,从生产实践角度出发,结合《DJC》《MAPGIS》等数据库建立软件的功能,阐述如何利用数字测绘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成果的可靠性。同时指出数字测绘系统的不足之处,为地籍测量完全实现现代化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目前较流行的测量方式,其技术本身也日渐成熟。本文简述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作业流程、实施过程以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地籍测量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籍管理的基础。本文在作业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籍、地籍测量基本原则、地籍测量方法以及当前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生产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地籍测量工作的简要分析,总结出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问题。希望本文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地籍测量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调整,指出了新的技术规程、现代测绘技术和数据管理对地籍测量学教学内容的影响。同时认为房产调查与测量宜作为地籍测量学的必要内容。最后指出了测绘工程专业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差异性,并对该课程课堂实习和集中实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