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静涛  卢毅  焦步青 《测绘科学》2012,37(2):112-114
岩层与地表变形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我国煤矿对覆岩破坏与地表沉降进行研究的很多,而对中间岩层的变形进行分析的还比较少。本文运用FLAC3D分别对3上、3下煤开采岩层与地表变形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并用MATLAB软件对地表与中间岩层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经误差分析,最终确定了地表与内部岩层变形的最佳拟合函数。  相似文献   

2.
以大量的工程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基础沉降与岩层倾角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数学分析,得出了基础沉降与岩层倾角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轨合成孔径雷达(InSAR)仅能获取沿雷达视线(LOS)向形变和概率积分法(PIM)难以预计沉陷盆地边缘区域下沉量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由单轨InSAR监测的LOS形变联合移动矢量倾角模型计算矿区地表下沉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分析下沉盆地地表移动矢量倾角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主断面上地表点移动矢量倾角的分段函数模型,再结合主断面地表点的LOS向与地表移动矢量的矢量夹角与倾角的函数关系,实现由LOS向形变计算矿区地表下沉量。以马泰壕井田和上湾煤矿的两个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Sentinel-1A数据和水准实测数据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沉陷盆地边缘区域,该方法计算的地表下沉量与实测值吻合,两个矿区的监测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都约为5 mm,高于InSAR监测精度的19 mm,监测精度分别提高了74%和71%。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三下"压煤问题,本文以邯矿集团亨健煤矿251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现场进行实测,计算地表实测下沉系数;采用文克儿地基假设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开采方法采空区上覆岩层破断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全部垮落法开采,推进距离等于直接顶的极限跨距(l=25.7 m)时极限挠度约为1.057 m,随着工作面推进,直接顶出现破碎;...  相似文献   

5.
支导线网在煤矿测量中普遍存在,但用程序自动寻找其计算路径比较复杂。本文从支导线网的拓扑关系出发,结合数据结构"树"的概念,采用先根遍历递归方式介绍了寻找支导线网的计算路径算法,并采用Vis-ual C++编程语言加以阐述与实现。该算法已用于煤矿井下支导线网的计算中,导线网计算效率明显提高,为其他工程的类似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某简易均质边坡为背景,在数值模拟分析软件Midas-GTS中进行建模、计算、倾角位移的记录与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位移与倾角变化曲线,可用于滑坡的预警监测。针对边坡模型不同部位纵向和横向的倾角变化分析,以及倾角变化和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确定了边坡预警的参考倾角报警值。  相似文献   

7.
煤矿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杜明清谢拂晓(鹤壁矿务局四矿458000)随着计算机在煤矿测量领域的普及,缺少方便实用的测量软件一直是计算机在测量领域推广应用的瓶颈。为此我们对煤矿常用的导线测量计算、导线误差预计、落地煤量计算、测量业务保安、坐标正反...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大量的煤矿区,其中煤与矸石是煤矿区的主要固体堆放物,它们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发生自燃、滑坡、坍塌等,造成严重的环境与灾害问题.因此,如何通过遥感手段进行煤与矸石的快速、有效识别,以及堆放情况的动态监测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矿井二个斜井的贯通,在煤矿开拓工程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斜井的倾角与方向都要按照生产的需要,有特殊的设计要求,所以测量工作就须根据设计的数据,预先计算出设计导线和贯通地点的高程才能解决贯通测量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模拟井下煤层开采,通过在模型上设置测量观测点,采用全站仪测量的方法对观测点进行定期观测,通过对试验观测数据和显现特征分析,总结了厚松散层条件下煤层开采过程中"三带"的发育情况和岩层移动与破坏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共线方程的基础理论,提出一种直接代替检校场改正POS定位测姿数据中系统误差的新方法。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比检校场更简单、更直接、更适用的POS系统误差改正方法,能大大提高航摄、航测生产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学”教学的实践,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The estimation of recent crustal movements from repeated geodetic observations is somewhat hampered by an apprehension of the uncertainties involved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standard errors of the observations and by the lack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tual errors in networks and the theoretical estimates of these errors. It is here shown that a more reliabl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observations may be reached through a factor analysis of several statistical parameters. The suggested procedure is tentatively applied to some published data and a scheme aiming at a generalized treatment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Sans résumé
The use of values of gravity in the adjustment of the triangulation of Europe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坡度提取算法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提出了对误差进行敏感性程度分析的方法,得到了根据DEM分辨率或平均坡度计算坡度误差的公式。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procedure for computing 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 (EOPs) implemented by the Subbureau for Rapid Service and Predi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al Service (IERS) is described. This scheme involves the use of weighted cubic splines and provides smoothing of observations consistent with the agreement between contributed data sets.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合理设计数据库结构,选择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案,可较好地解决测绘仪器检定多样繁杂数据的记录及管理难题,为繁琐的测绘资料管理等系统设计提供一项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制过程,叙述图集作业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编制方法,对带状分幅和抄接边处理等重难点地方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