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介绍了观测与测量信息模型的基本构成,研究了复杂观测模型和时间序列观测模型及其建模方法,实现了对金沙江下游攀枝花水文站的多要素观测建模和水位过程观测建模及建模结果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定点形变观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观测台网,在地震预测、地震学研究、火山和海啸等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定点形变观测台网和观测仪器方面对定点形变观测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详细总结了定点形变观测在地震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近年来的高采样观测资料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定点形变观测在仪器、观测台网和资料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建议。建议提高观测仪器标准化程度, 优化站点布设,深入开展地壳变形、地震前兆机理研究,发展以钻孔观测为主的实际应变探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观测有效性的度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Hilbert空间理论 ,通过对观测方程的系数阵实施格拉姆_施密特 (Gram_Schmidt,G_S)正交化过程 ,分析观测的两个特性 ,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了参数估计的必要观测问题 ,以及多余观测与必要观测的关系 ;用欧氏范数‖·‖2 和Frobenius‖·‖ F 范数作为基本度量工具对观测提供参数估计的信息量进行度量分析 ,研究观测的有效性和参数估计的可靠性。采用观测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测绘学科中必要观测、多余观测等基本概念 ;提出了观测信息量、观测有效性的概念和相应的度量方法 ;从观测的空间结构出发分析参数估计系统的可靠性 ,从一个侧面扩展和丰富了测绘学中的可靠性理论 ;丰富了研究测绘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 ,也为信息学中的数据挖掘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和重点项目的陆续完成,建筑物变形观测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过程的分析研究,对外业观测的注意事项和观测过程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并通过对观测结果应用双曲线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观测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石武客运专线DK709+981~DK711+200段路基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和内容,沉降观测精度指标与观测仪器的选择,沉降观测路线的布设和观测频度,并总结了沉降观测的观测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数据分析,指导路基填筑速度和改进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6.
根据应急任务的观测需求,确定了天基传感器在应急任务时的观测组合问题模型。从允许按需调整观测需求要素的权值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面向应急任务的天基传感器观测组合评定方法,实现了对天基传感器观测组合的定量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用于天基传感器观测组合方案的优势程度选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多余观测分量与可靠性度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相关观测值与非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值域问题;论证了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与内可靠性指标的不一致性;进一步研究了可靠性指标的应用问题,认为当观测值的复相关系数不同时,应同时考虑内、外可靠性指标;最后,以GPS准动态测量为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电子水准仪在桥梁挠度观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桥梁静载试验的意义,简要介绍了电子水准仪观测的原理和特点,并对电子水准仪观测桥梁挠度的精度进行了分析,成果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最后,结合某桥梁挠度观测实例,并将电子水准仪观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实践证明,用电子水准仪观测桥梁挠度工作效率高,观测成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在保持组合模糊度整周特性的前提下,探讨了不同卫星间的相位观测值组合问题,包括系统内和系统间卫星的相位观测值组合。重点研究了GPS与Galileo卫星的相位组合观测值模型,对组合观测值的误差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大量的计算得出了若干具有良好特性的相位组合观测值,并给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观测值选取标准。  相似文献   

10.
软基沉降观测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及其数据处理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沉降观测的布点原则;提出了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介绍了基于VB的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沉降观测数据不连续。本文就沉降观测数据不连续时的沉降量估算提出了三种处理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蒋玉明  胡伍生  张志伟 《现代测绘》2003,26(1):17-18,23
本文通过对路基施工沉降观测的精度分析,提出了路基施工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根据路基施工沉降观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观测措施及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相邻影响沉降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相邻影响沉降观测,是建筑沉降测量重要项目之一。本文以实测的工程为例,综述了建筑物相邻影响沉降观测的意义、作用、观测要求、观测方法及观测成果的分析整理等,以推动这一观测项目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巫兆聪  巫远  张熠  杨帆 《测绘学报》2016,45(7):841-849
传统光学卫星国土观测覆盖评估建立在卫星对地理想覆盖的基础上,并未考虑卫星存储、星地数据传输、观测时长等物理量及观测区域气象因素对于覆盖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光学遥感卫星的国土观测需求.建立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卫星数据存储能力、星地数据传输能力、卫星单圈最大观测时长、卫星观测太阳高度角等性能参数,提出了基于物理性能约束下的有效覆盖计算方法。根据气象台站历年气象数据,提出了气象约束因子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卫星物理性能约束与观测区域气象约束,计算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最后根据专家设计的光学遥感卫星国土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光学遥感卫星系统对于国土观测的需求满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国土观测有效覆盖的估算和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更接近于国土观测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对地观测有效覆盖能力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多维平差问题粗差的局部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个水准网说明了依据改正数进行粗差处理可能导致错误,而且粗差能够被正确处理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局部分析法。局部分析法从多维平差问题的函数模型出发,根据设计矩阵得到一个被观测量的多个独立观测,包括被观测量的观测值和其他观测值的函数,并且给出了根据平差问题的设计矩阵搜索这些函数的方法。根据独立观测的数目即可判断被观测量的观测值能否容忍粗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根据真误差判断被观测量的独立观测所涉及到的观测值是否含有粗差的方法。最后用一个测角网说明局部分析法和粗差探测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信息融合技术中,在各局部传感器的有色观测噪声为一阶AR模型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观测扩增方法消除有色噪声的影响,得到最优加权观测融合方程,从而实现状态的最优滤波解。对于有色观测噪声为MA或ARMA模型的情况,观测扩增方法不再适用。提出了基于有色观测噪声随机模型级数展开的方法,求解出各局部传感器有色观测噪声的方差,并利用该方差对加权观测融合滤波器进行了构造。通过计算实例证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观测噪声为AR模型,同时适用于噪声MA或ARMA模型。  相似文献   

16.
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 (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副产品,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深入研究SIF将对于更加深入理解光合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近地面植被冠层SIF遥感观测发展迅速,但不同SIF观测系统间差异较大。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塔基SIF观测系统及其特征,归纳了塔基SIF观测方式和方法,提出了塔基SIF观测技术规范。塔基SIF观测主要有两台光谱仪和一台光谱仪结合光路切换开关的观测方法,可以采取双半球和半球—锥体两种观测方式。SIFprism系统是一种新的基于光学棱镜的SIF自动观测系统,本文介绍了SIFprism系统软硬件组成和光谱数据采集流程,并以SIFprism系统为例阐述了塔基观测系统光谱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SIF反演过程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最后对近地面SIF观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相关观测值与非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值域问题;论证了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与内可靠性指标的不一致性;进一步研究了可靠性指标的应用问题,认为当观测值的复相关系数不同时,应同时考虑内、外可靠性指标;最后,以GPS准动态测量为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GPS观测数据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主要研究了地面基准站GPS观测值模拟情况.分析了GPS观测值模拟的意义、原理及流程、用到的数学模型等。并用编写的模拟软件模拟了武汉站的GPS观测值情况。结果表明,本模拟方法所模拟的GPS观测值和实测值很接近,能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对GPS模拟观测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观测结构的研究探讨了观测的基本机理;提出了观测结构的6种形态,从根本上分析了病态性存在的原因.利用观测矩阵的QR分解结果,将对观测结构的分析过渡到对上三角矩阵的分析与计算.由此对观测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度量,能够对观测结构的各种形态进行推断,进而对系统的Ⅰ类及Ⅱ类病态性作出推断与估计.  相似文献   

20.
一种GNSS区域站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多年观测与积累,GNSS站数据已形成大数据规模,面对大区域、多年GNSS观测数据,需研究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形成快速、常态化检测机制,为GNSS站观测数据快速提取与推广应用提供质量保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EQC技术的GNSS区域站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分析了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方法关键点;以大华北区域660余个站点10期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考察站址观测环境,分析了误差超限的原因,从而修订了观测工艺流程;基于研究成果构建了适用于大规模GNSS站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可为全国GNSS站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