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玉水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MVT(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带东段,铜铅锌矿体主要呈不规则囊状产于下石炭统忠信组滨海相石英砂(砾)岩和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岩之间,少量呈不规则脉状分布于白云岩中。其主矿体中铜的品位极高,2013年入选品位为15.5%;矿石主要呈块状,少量浸染状。矿石矿物主要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方铅矿、浅色闪锌矿、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局部偶见石英。发育赤铁矿-磁铁矿和硫化物两个成矿阶段。选取主成矿阶段——硫化物阶段硫化物矿石中的闪锌矿和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玉水流体包裹体主要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气液比5%~20%,均一温度范围为90~289℃,其中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90~289℃,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10~287℃,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25~210℃,包裹体盐度范围集中在8%~15%。激光拉曼探针测试表明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是H_2O,个别气相成分CO_2。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明玉水铜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层控的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甘肃白银厂矿田位于祁连山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省东部,矿体主要赋存于早-中寒武世石英角斑岩-细碧岩组合中。本文主要对折腰山矿床下盘脉状矿体成矿流体进行研究,分析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流体来源,探讨其成矿机制。含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包裹体类型主要有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纯CO2包裹体。第Ⅰ阶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01~413℃,盐度为1.43%~13.40%;第Ⅱ阶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17~428℃,盐度为1.91%~11.93%(NaCl,wt)。包裹体成分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次为CH4和CO2,阳离子主要为Na+,阴离子主要为Cl-,说明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CH4体系。该矿床下盘脉状矿体的流体为岩浆流体与加热海水的混合流体,引起矿质沉淀的机制为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甘肃小铁山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性质及其演化过程,对其含矿石英脉、重晶石样品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以及含CO_2的三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小铁山矿床下盘脉状矿体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4~452℃,盐度为0.88%~9.86%NaCl_(eqv);重晶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9~388℃,盐度为2.07%~12.16%;块状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8~296℃,盐度为1.91%~14.46%NaCl_(eqv)。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含矿石英脉状中δ~(18)O_(H_2O)为-1.14‰~4.68‰,δD_(V-SMOW)为-88.0‰~-153.2‰,结合包裹体的岩相学、流体性质等特征,推断成矿热液应为岩浆流体与加热海水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4.
广西东桃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东桃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单相盐水溶液包裹体(LH2O),气液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LH2O VH2O)和单相气体包裹体(VH2O)3类;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根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可将成矿作用分为3个阶段:①层状-条带状矽卡岩化铅锌矿成矿阶段;②似层状-浸染状绿帘石化铅锌矿成矿阶段;③脉状碳酸盐化铅锌矿成矿阶段.测得均一温度范围为90~355°C,最佳成矿温度为205~260°C,属中低温矿床,为矿区的主要成矿阶段;根据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均一温度资料获得矿化深度为0.66~1.20 km,成矿流体的盐度w(NaCl)为7.2%~16.5%,成矿流体成分具有w(Na )>w(K )、w(Cl-)>w(F-)的特征.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可能主要来源于古海水.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反映其物质来源主要为壳源,而矿石硫同位素值[δ(34S)为-6.3‰~-2.9‰]反映硫主要来自沉积物中的硫酸盐和生物硫.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石寨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块崤山地体内,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马家河组和许山组的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侵入岩为中酸性岩体,断裂破碎带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矿石以块状、浸染状和角砾状构造为主,属蚀变岩型。围岩蚀变包括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成矿过程初步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主要沉淀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两相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介于260-320℃,盐度介于2.0%-9.0%NaCl eqv;石英-碳酸盐阶段仅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介于140-200℃,盐度介于5.6%-8.1%NaCl eqv。流体不混溶作用是金沉淀的主要机制。该矿床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3.7‰-+7.7‰,平均为+5.6‰。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变化较小,206Pb/204Pb=16.951-17.035,207Pb/204Pb=15.370-15.466,208Pb/204Pb=37.188-37.512。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明显高于熊耳群火山岩,低于花山岩体铅同位素组成,而与太华群变质岩铅同位素组成相似,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太华群。  相似文献   

6.
新华龙钼矿床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部,是一个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矿床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中。矿床成矿阶段包括石英-浸染状辉钼矿、石英-网脉状辉钼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化5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纯气相和纯液相包裹体,还有少量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2~385 ℃,盐度(w(NaCl))为8.51%~45.44%。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温度具有规律的演化,均一温度分别为360~390 ℃、270~350 ℃、250~260 ℃、220~230 ℃、170~190 ℃。其中: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72~385 ℃,盐度为35.79%~45.44%,密度为1.07~1.08 g/cm3;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2~381 ℃,盐度为8.51%~23.36%,密度为0.70~0.99 g/cm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主要为CO2、H2O、N2和CH4。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表明,流体由早期的高温、高盐度、含二氧化碳的含矿流体在主成矿阶段发生流体包裹体的沸腾、CO2逸出、温度降低等过程,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结合氢氧同位素特征,初步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流体沸腾是新华龙钼矿床成矿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松江河金矿位于夹皮沟—海沟成矿带的东南段,矿床受一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SN向断裂中。按矿石自然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蚀变岩型与石英脉型。矿化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和细脉状。依据矿物共生组合、交代与穿插关系,可将松江河金矿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及石英--碳酸盐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及CO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38℃~355℃,盐度范围为2.23%~11.60%NaCl,密度范围为0.59~0.99 g/cm3,成矿压力为64~92 MPa,成矿深度为6.45~7.88 km。主成矿阶段含CO2三相包裹体与气液两相包裹体共存,且两种类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相近,盐度差别较大,CO2/H2O比值降低,表明成矿流体发生了以CO2逸失为特征的不混溶或沸腾,残余流体盐度升高。成矿流体的气相成分为CO2与CH4,显示出幔源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松江河金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成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牟定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的不同结构构造及矿化类型岩石中矿物包裹体特征的研究及对比,认为不同结构构造及矿化类型岩石的形成与不同成岩-成矿阶段流体的演化特点密切相关。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表明其成矿作用主要经历3个成矿流体演化阶段:成岩期(均一温度:84℃~162℃)、主改造期(均一温度:145℃~227℃)及次改造期(均一温度:129℃~177℃)。3期流体的盐度变化不大,多处于4%~10%之间,而它们的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其次为CH4和CO2。成岩期流体演化形成了砂岩铜矿的初始矿源层及贫矿体,矿化程度高的地方甚至形成浸染状或纹层状矿石;改造-成矿期的流体则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形成现今受构造控制的条带状、脉状富矿体。  相似文献   

9.
多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和田县多宝山是西昆仑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铅锌矿床,矿体呈似层状、不规则囊状、脉状,产于白垩系铁隆滩组碳酸盐岩岩溶角砾岩、生物碎屑灰岩中,围岩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白云石化、硅化及泥化等.矿石为块状、细脉状、浸染状、角砾状等构造.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中具极相似的微量元素组构,矿石中铅、锌硫化物δ34SV-CDT=-10.55‰~-1.01‰,矿石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739 8~18.743 3,207Pb/204Pb=15.702 5~15.7040,208Pb/204Pb=39.092 9~39.097 1,成矿物质来源于白垩系铁隆滩组碳酸盐岩.矿石中方解石δ13CPDB=3.44‰~5.09‰,18OSMOW=23.09‰~26.79‰,热液中CO2来自海相碳酸盐岩去碳酸作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7℃~262℃,盐度为6.30%~7.73%,说明成矿流体来源于海水热卤水,矿床具MVT铅锌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洮南市聚宝铜矿床位于布敦花-长春岭构造成矿带上。矿区发现3个矿脉组,蚀变闪长玢岩和近南北向的断裂控制铜矿产出与分布。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铜矿,伴生金银。矿石以交代溶蚀结构和脉状、浸染状构造为特征。该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黄铁矿阶段、黄铜矿阶段、多金属阶段和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由气液两相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组成。气液两相包裹体大小为6~8 μm,气液比为10%~20%,均一温度为163.8~364.0 ℃,多数为180~240 ℃,盐度(w(NaCl))为1.05%~10.62%;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大小为5~10 μm,气液比为3%~6%,均一温度为270~367 ℃,w(NaCl)为35.89%~42.85%。流体包裹体密度为0.56~1.08 g/cm3,估算成矿压力为11.71~42.91 MPa,深度为1.12~3.0 km。初步确定该矿床为中温岩浆热液铜矿床,成矿与闪长玢岩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