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宁  彭霞  黄舟 《测绘科学》2016,41(12):167-171,216
针对大数据时代,蕴含地理位置信息的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数据规模正呈爆炸性增长,通过对这类时空数据的挖掘可以整合用户的群体智慧,发现热门景点或线路,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的旅行服务。该文基于2005—2016年Flickr图片分享网站中用户分享的带地理标签的图片信息,通过空间聚类以及文本语义挖掘的方法对北京市的热门景点进行了提取。此外,本文还利用北京市的历史天气信息与用户图片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情景下,不同景点的热度分布规律,可以为旅行爱好者提供热门景点在多种视角下的游览规律。  相似文献   

2.
梁明  陈文静  段平  李佳 《测绘通报》2019,(4):60-64,70
轨迹大数据的关键瓶颈之一是轨迹数据海量的数据规模对轨迹的分析、挖掘和应用的限制,因而各类针对轨迹数据的压缩方法是轨迹大数据研究的重点。现有轨迹压缩算法重视对轨迹数据的单一维度时空特征的保持,而缺乏压缩算法对多维度时空特征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MBR面积误差、距离误差、方向误差、速度误差、压缩率和压缩速度等轨迹数据多维度时空特征,分别从轨迹的几何特征、运动特征和压缩效率3个层面对典型轨迹压缩方法进行评价。同时,为了系统观察轨迹压缩算法在不同压缩尺度上对轨迹时空特征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多个尺度压缩结果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效果上那些考虑了轨迹运动特征的压缩算法(如TD_TR算法)对轨迹的总体时空特征保持较好;并且不同的压缩算法对时空特征的影响总体上具有随着尺度变化的一致性,可见压缩尺度是决定压缩效果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时空GIS视野来定量分析人类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面向城市科学发展所必须的人类行为研究需求出发,从时空GIS的视野来看人类行为研究的基础问题与研究方法,剖析时空GIS对定量分析人类行为研究中的理想与现实间的鸿沟,以及所存在的理论与方法挑战,总结了时空GIS支撑人类行为研究的能力与不足,为大数据时代的人类行为研究前沿探索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部制改革以来市场监管机制体制改革面临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梳理提炼市场主体监督与管理流程,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3S技术,以时空大数据为支撑,集成海量地理信息资源,按照"网格化+分类监管"理念,设计并开发了面向服务架构的市场监管平台,建立了时空融合下的市场主体综合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时空大数据时代的地图学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家耀 《测绘学报》2017,46(10):1226-1237
地图学研究的主战场是"地图",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其信息源、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制作方法和应用方式是不同的,当然它的全方位价值也就不同了。从科学史上的科学范式的变化来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今已经步入"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时代,地图学亦如此,具有明显的大数据科学的特征。所有大数据都是由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地理世界的任何事物和任何现象运动变化产生的,都具有空间和时间特性,当然也就离不开空间参照和时间参照。因此,大数据本质上就是时空大数据。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的现代地图学,即信息化时代的地图学,是以时空数据为对象的,其核心是时空数据处理与表达,但并没有像今天面对天空地海一体的大规模多源(元)异构和多维动态的数据流(或流数据),地图的实时动态性、主题针对性、内容复合性、载体多样化、表现形式个性化、制作方法现代化、应用泛在化等特征,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这就产生了地图学理论、技术和应用体系的巨大变化。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正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的约60年间,故以本文纪念《测绘学报》创刊60周年。  相似文献   

6.
目前,基于GPS轨迹探测城市交通状态的研究缺乏对不同行驶方向的交通拥堵精细感知。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出租车GPS轨迹的转向级交通拥堵事件探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分析出租车运营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特征聚类方法滤选出能够反映真实交通状态的有效轨迹段;然后基于滤选后轨迹分析当前道路交通运行状态,探测城市路网中轻度、中度、重度3种不同强度的交通拥堵事件;最后基于拥堵事件轨迹分析交叉口不同转向的拥堵时间、拥堵强度和拥堵距离等转向级精细交通拥堵状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有效探测路网中不同强度的拥堵事件,而且能实现交叉口转向级拥堵事件的精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玛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玛纳斯河流域作为研究区,结合特殊的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untain-Oasis-Desert System简称MODS),综合考虑遥感影像数据光谱信息和纹理特征,将研究区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裸地、居民地、工业用地和冰川/永久积雪等8个景观类型,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指数,引入生态风险的指数,将研究区划为低、较低、中、较高、高生态风险区五级,评估其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间,玛纳斯河流域景观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建设用地的增加以及水体、冰川/永久积雪面积的缩减;2)玛纳斯河流域的景观生态风险等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较低风险区的面积变化较为明显,低、较低生态的风险区比重有所上升,除此以外,林、草地类型各生态风险的等级所占比重的起伏波动具有明显的差异。建议应当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尽量保护林地、草地等景观脆弱行较低的原生景观类型,禁止为开垦耕地而破坏林地、草地;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更要对高等、较高生态风险区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8.
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的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利用多种类型的景观指数对西安市整体的景观格局和各个区县景观格局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获取了西安市2015年景观格局现状信息。结果表明:西安市景观类型以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好,各个区县因城市化程度不同景观格局表现不同;同时,地表覆盖数据完全满足景观格局分析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9.
时空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时空数据。本文以智能应用为导向,提出了时空数据的组织模型,构建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计算、分析、服务框架,实现了时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与智能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欣 《测绘通报》2017,(7):61-65
时空聚类分析是对时空大数据进行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增量大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利用分布增量机制不但可以减少重复计算和迁移拷贝次数,而且可以持续对聚类结果进行修正,能够在保持聚类准确性的条件下提升整体运算效率。而聚类算法本身通过数据聚集趋势预分析、聚类算法和结果评价3个步骤,构建了一体化时空邻域,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保证了聚类结果的准确性。经过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时空大数据的快速高效信息挖掘。  相似文献   

11.
GeoEye-1影像数据融合方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针对高分辨率GeoEye-1影像,选取IHS变换、主成分变换、Gram—Schmidt变换、高通滤波、小波变换和Pansharp六种融合方法,利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各种方法的融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实验中的6种融合方法,Pansharp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融合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建筑物密集的城区、自然景观的农村和混合景观的城郊3种区域,采用HIS、Brovey、PCA、Gram-Schmidt和小波融合5种融合方法,将ZY-3多光谱和全色影像进行像素级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尽量保留光谱信息。从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角度对融合结果进行定量评价,辅以定性分析,得到适合不同区域ZY-3影像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连喜 《测绘学报》2003,32(4):365-366
印度卫星IRS 1C全色波段图像具有几何分辨率高的优点 ,TM多光谱遥感图像具有波段多的优点 ,用HIS变换法、Brovey变换法、PCA变换法对它们进行融合 ,可将它们的优势集中起来 ,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增强图像的清晰度 ,提高解译的精度和准确性 ,由于全色波段数据与多光谱数据的光谱响应范围不一致 ,所以 ,用上述方法融合后的图像的色彩与多光谱图像的色彩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此 ,本论文探讨一种信息保持型融合方法 ,使融合后图像的色彩与多光谱图像的色彩相同或相近 ,并研究融合评价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方法 ,使融合后的图像的色…  相似文献   

14.
在移动轨迹数据发布场景中,由于攻击者所拥有的背景知识及攻击模型的差异,使得无法对不同隐私保护机制的隐私保护度和数据可用性进行统一评价。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个顾及用户、攻击者和隐私保护机制的度量框架。定义了一个融合攻击者背景知识和攻击方法等因素的隐私度量指标U_m,使得不同的隐私保护机制在统一度量下能够进行有效性比较,有助于数据发布方选择合适的隐私保护机制以获取隐私保护和数据可用性之间的均衡。在两个真实轨迹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验证了该框架以及度量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GPS与雷达测量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在外弹道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具有全天候、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度受轨道影响小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发射试验任务的外弹道跟踪测量。在给出了GPS测量伪距及其变化率、雷达测量距离和(距离差)及其变化率的基础上,介绍了GPS与雷达测量数据融合处理计算轨道参数的方法,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应用,并与常规雷达测量数据计算的轨道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网更新迅速,道路网数据对于交通规划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道路更新及轨迹融合方法。首先使用几何最短距离分析和隐马尔科夫模型来提取失配轨迹,然后使用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基于山脊线相结合的轨迹融合方法,提取出新增道路骨架线,对得到的骨架线进行显化和延长处理,使其融合到现有道路网中。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基于山脊线相结合的轨迹融合方法,能够提高新增道路的生成效率,改善道路网的更新效果。  相似文献   

17.
Drifter监测洋流轨迹与FVCOM模型模拟轨迹对比可以发现模型不足,进而优化模型,对比的精度制约着模型优化的程度。针对Nearest洋流轨迹对比数据处理方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将Wachspress Interpolation、BP神经网络和加权平均3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drifter漂流轨迹与FVCOM模型轨迹对比,用分离速度与距离比作为精度指标。结果显示Wachspress Interpolation数据处理方法在分离速度与距离比方面都优于其他3种方法;BP神经网络受训练样本区域大小、样本数据影响以及模型点匹配限制,对比精度最差;Nearest与加权平均法对比效果介于两者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Wachspress Interpolation方法对比精度更高,更加适用于Drifter轨迹与FVCOM模型轨迹对比,该研究结论可应用于后续的模型优化。  相似文献   

18.
数字矿山建设中非结构化与结构化数据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的融合是数字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结构化数据本身的数据特点,使得它与结构化数据的融合面临极大的困难。融合了多种数据模型构造了一种扩充的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较好地解决了非结构化数据快速显示和更新的问题,同时又能满足数据融合的各种需要,并结合实例实现了该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婷 《现代测绘》2011,34(2):7-9
本文选择厦门集美作为试验区,采用IHS变换、主成分变换、Brovey变换、乘积变换法和PANSHARP等方法对快鸟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和对比分析,采用精确的卫星物理模型对快鸟影像进行正射处理。通过试验获得了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快鸟真彩色影像,为今后在大比例尺制图和工程中的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AutoCAD数据和GIS数据的数据模型差异导致的异构性,是AutoCAD数据与GIS数据之间难以实现无损转换、无缝融合的根本原因。从以上根本原因出发,提出了两种基于语义的AutoCAD数据与GIS数据融合方案,并给出了利用AutoCAD进行数据生产作业过程中在制图规则、数据规范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