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诱导大鼠抑郁模型,以体质量、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作为抑郁样行为评价指标,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皮质酮激素水平为外周免疫和应激激素指标,测定脑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探讨脑内细胞膜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在体质量、糖水偏好及旷场实验中穿越格数和站立次数均有明显下降,而皮质酮激素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加,脑内n-3 PUFAs、n-3/n-6 PUFAs减少,喂饲EPA可显著改善应激引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和二十碳五稀酸(EPA)改善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糖水偏好实验测定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实验测定不动时间,荧光定量PCR检测杏仁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和神经营养素(p75NTR)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糖水偏好度、BDNF和TrKB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不动时间和p75NT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给予DHA和EPA喂食治疗,可显著改善CUMS诱发的大鼠快感缺乏,绝望行为以及BDNF和TrKB的表达(P﹤0.05);DHA提高BDNF的表达作用显著优于EPA,而EPA对降低不动时间和p75NTR的表达作用显著优于DHA(P﹤0.05)。【结论】DHA和EPA通过调控不同基因表达改善CUM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acid,DPA)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活性及细胞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正常人和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为对照组、病人组、对照+DPA组(0~200μmol/L)、病人+DPA组(150μmol/L),用DPA处理细胞48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多巴胺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检测淋巴细胞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和代谢物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存活率下降,血浆中的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含量上升,淋巴细胞中的多巴胺与其代谢产物、5-羟色胺(5-HT)与其代谢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显著下降,DA/DOPAC、5-HT/5-HIAA比值显著升高,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物的含量显著下降。DPA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细胞的存活率,提高多巴胺、5-羟色胺及其代谢物的含量,降低DA/DOPAC、5-HT/5-HIAA比值,提高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物的含量。【结论】DPA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存活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海参磷脂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诱导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KM)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海参磷脂低、高剂量组,对照组外的三组小鼠进行连续60d的CUMS,同时,低、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50 mg/kg和100 mg/kg海参磷脂,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应激结束后进行旷野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实验,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糖皮质激素(GC)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海马区的五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旷野实验5min内水平活动、垂直运动均明显减少(P<0.01),高架实验5 min内小鼠进入高架开放臂次数显著减少(P<0.05),开放臂时间显著减少(P<0.01),血清GC显著升高(P<0.01),海马区5-HT含量显著降低(P<0.05),五羟吲哚乙酸(5-HIAA)显著升高(P<0.05),5-HT/5-HIAA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海参磷脂可改善CUMS诱导致小鼠抑郁样行为,与其抑制GC分泌和5-HT降解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为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蔗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静止时间、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研究DHA的抗抑郁效果。结果表明: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蔗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P0.05),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显著延长(P0.01),肾上腺指数、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长期喂食DHA可以改善蔗糖水偏好度和静止时间(P0.01),降低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P0.05)。慢性应激可引起外周炎症反应增强和应激激素水平升高,DHA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外周炎症反应和激素水平,改善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和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炎症反应模型,根据对BV2细胞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组(0.1~1 000 ng/mL)和模型组+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组(1ng/m L)。用CCK8法检测BV2细胞存活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Greiss法测定细胞释放的一氧化NO含量,ELISA法检测BV2细胞上清液中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对BV2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而LPS刺激显著促进BV2细胞的增殖,细胞呈典型的阿米巴状,同时大量释放氧自由基NO和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显著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增殖,改善LPS诱导的细胞阿米巴状形态,并抑制LPS激活BV2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和氧自由基NO(P 0.05)。【结论】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的增殖、细胞形态的改变及其所产生的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Fat-1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经侧脑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中枢炎症模型,测定抑郁样行为糖水偏好度和悬尾实验、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及其吞噬能力、脑炎症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CD11b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用以研究Fat-1对LPS诱发的炎症和抑郁样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野生型小鼠中,LPS降低小鼠糖水偏好度,延长悬尾静止不动时间,增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吞噬能力,上调CD11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而LPS不能引起Fat-1转基因小鼠出现上述类似变化。侧脑室注射LPS可引起野生型小鼠炎症反应和抑郁样行为,而Fat-1转基因小鼠可通过脑内和体内合成n-3 PUFAs抵抗LPS诱发的上述抑郁样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菊黄东方鲀(Takifuguflavidus)精巢的醇提物(AETT)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毒理安全性。【方法】配制不同剂量的菊黄东方鲀精巢醇提物溶液及对照组,通过动物实验,测定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和血清尿素氮、血清乳酸、肝糖原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在一次性给予最大剂量的条件下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菊黄东方鲀精巢醇提物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1),提高小鼠体内肝糖原的储备量(P0.01),降低运动后血清乳酸含量(P0.01),降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加速体内尿素氮的清除,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以15g/kg剂量给予小鼠菊黄东方鲀精巢醇提物,小鼠无死亡,体质量、毛色、脏器及行为活动均正常,无毒副作用。【结论】菊黄东方鲀精巢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活性,且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雌、雄海马对小鼠抗疲劳和改善记忆障碍的不同作用。【方法】转棒实验检测小鼠抗疲劳能力,将小鼠分3组,1组喂食普通饲料,另外2组分别喂食含有质量分数0.22%雌、雄海马的饲料,共喂食6周。跳台实验检测小鼠记忆能力,将小鼠为4组,正常组与乙醇组喂食普通饲料,另外2组分别喂食含有质量分数0.22%雌、雄海马的饲料,共喂食6周。体积分数30%乙醇灌胃乙醇组和雌、雄海马组诱导小鼠记忆损伤模型。【结果】抗疲劳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喂食雄海马的小鼠在棒时间显著延长(P<0.05),其血清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喂食雌海马的小鼠在棒时间和血清乳酸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乙醇记忆损伤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跳下平台的潜伏期显著下降(P<0.01),错误数(次)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喂食雄海马的小鼠跳下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升高(P<0.05),错误数(次)显著减少(P<0.05),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喂食雌海马的小鼠上述指标均无改变。【结论】在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和改善记忆方面,雄海马的功效显著而雌海马无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孕激素炔诺酮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肠道免疫调节因子的干扰效应。【方法】将成年斑马鱼分别在含0、7、84和810ng/L炔诺酮的水环境中暴露90d,分析炔诺酮对斑马鱼肠道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细胞因子α干扰素(IFN-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含量的影响。【结果】炔诺酮主要在810 ng/L时显著提高雌鱼肠道组织中IFN-α、IL-1α和TNF-α含量,以及雄鱼肠道组织中NF-κB、IFN-α、IL-1α、IL-1β和TNF-α含量。【结论】炔诺酮可激活斑马鱼肠道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诱导斑马鱼肠道发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厚壳贻贝活性肽(Mytilus coruscus peptides,MCP)对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5只C57BL/6小鼠平均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无水乙醇EtOH)、阳性组(EtOH+50 mg/kg水飞蓟素)、MCP低剂量组(EtOH+200 mg/kg MCP)和高剂量组(EtOH+400 mg/kg MCP)。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喂养C57BL/6小鼠3周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炎因子水平,通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变化和脂肪堆积情况,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结果】MCP显著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同时降低了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丙二醛(MDA)的含量(P <0.05);减少肝脏脂肪空泡,增加结肠杯状细胞,恢复了肝...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儿茶酚胺类激素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循环生理的影响,为贝类应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将0.2、1.0、2.0μmol/L的儿茶酚胺类激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注射到华贵栉孔扇贝体内,运用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实时监测扇贝在0、5、20、40、60、180、300 min时的心率、舒张末期速度、收缩峰值速度、血流量等循环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注射0.2μmol/L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后,扇贝的心率相对变化率与海水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而舒张末期速度、收缩峰值速度、血流量分别在注射后20、40 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注射0.2μmol/L的去甲肾上腺素后,仅舒张末期速度在注射后5 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注射1.0μmol/L的儿茶酚胺类激素后,扇贝各循环生理指标的相对变化率平均值在40 min前低于对照组,在60 min时高于对照组;注射2.0μmol/L的儿茶酚胺类激素后,扇贝各循环生理指标的相对变化率平均值在40 min前均低于对照组且为负值,在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马氏珠母贝酶解蛋白粉(Enzymolysis protein powder of Pinctada martensii,EPP)营养组成,并探讨EPP改善自然衰老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的功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国标法测定EPP营养组成。18月龄斑马鱼分模型组和实验组,另取6月龄斑马鱼作对照组,实验组饲喂EPP [3 g/(kg·d)] 30 d,其它组喂食正常饲料,通过T迷宫试验观察各组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鱼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含量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结果】EPP含有质量分数78.28%的蛋白质,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其钙、铁、锌元素含量较高。与模型组相比,EPP可以显著提高实验组斑马鱼觅食成功率及右臂游动路程占比(P0.05),降低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EPP可以降低实验组斑马鱼脑组织炎症因子IL-1β、TNF-α含量(P0.05),分别降低了3.18、2.77 pg/mg,同时提高其BDNF的水平(P0.05),提高了54.99 pg/mg,但对IL-10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EPP具有改善自然衰老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的功效,其机制与EPP缓解大脑的炎症状况、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带岩藻多糖(Fucoidan)对Aβ25-35(Amyloidβ)诱导原代皮层神经突起萎缩和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以Aβ25-35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和原代小鼠皮层神经元损伤为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岩藻多糖对神经突起再生和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CCK8结果表明,岩藻多糖在0.1~1 000μg/m L时对SH-SY5Y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P 0.05),在10~1 000μg/m L时可显著降低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P0.05),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对该结果在原代小鼠皮层神经元上进行验证,发现岩藻多糖在0.1~1.0 mg/m L浓度时显著降低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凋亡(P 0.01),同时极显著抑制Aβ25-35造成的神经突起萎缩并促进突起再伸长(P 0.001)。【结论】海带岩藻多糖可显著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突起萎缩和神经元凋亡,促进突起再生,提示其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开发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参酶解液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尾部血栓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分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低、中、高(350、700、1 400 mg/kg)剂量组,采用海参酶解液和生理盐水连续30 d灌胃处理,以角叉菜胶制备小鼠尾部血栓模型,计算24 h和48 h时黑尾长度占尾部总长度的百分比即黑尾比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含量。【结果】各组小鼠灌胃海参酶解液前后与对照组比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海参酶解液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小鼠的黑尾比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海参酶解液低剂量组小鼠黑尾比率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灌胃海参酶解液组小鼠血浆中的FIB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小鼠血浆中的FDP及t-PA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海参酶解液对模型小鼠体内血栓的形成具有改善和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牡蛎酶解产物改善小鼠学习记忆的功效作用及其营养成分组成。【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牡蛎获得牡蛎酶解产物,测定其氨基酸及无机元素的含量;采用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喂食高(3.0 g/kg)、中(1.5 g/kg)、低剂量(0.75 g/kg)的牡蛎酶解产物及药物吡拉西坦(1.6 g/kg)30 d的正常小鼠进行行为学测定。【结果】牡蛎酶解产物无机元素含量丰富,谷氨酸占总氨基酸含量为15.7%,牛磺酸及锌质量分数分别为2.85 g/100g、175 mg/100g。高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延长跳台消退实验小鼠的潜伏期;高、中、低三剂量牡蛎酶解产物均能降低避暗消退实验错误动物数,且高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显著延长避暗消退实验小鼠的潜伏期(P 0.05);高、中、低三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显著缩短定位航行实验小鼠上台前的路程及潜伏期(P 0.05),且高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显著提高空间探索实验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P0.05)。【结论】牡蛎酶解产物具有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功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军曹鱼在急性低氧应激时肝脏代谢机能状态变化。【方法】测定急性低氧胁迫前后肝脏氧化应激指标、能量利用指标及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1)急性低氧胁迫后,军曹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降低,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0.01);脂质过氧化物(L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升高,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0.0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略有降低,与胁迫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2)急性低氧胁迫后,军曹鱼肝糖原(LG)含量、ATP酶活性均下降,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 0.01)。3)急性低氧胁迫后,军曹鱼肝脏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活性均升高,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急性低氧胁迫对军曹鱼幼鱼肝脏组织造成显著的氧化损伤,使肝脏氧化应激、能量利用及糖代谢相关指标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方格星虫酶解物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方格星虫酶解物组和云南白药组进行止血实验,并建立小鼠全皮层创伤模型。将方格星虫酶解物制成膏状,每天上药一次。于术后3、5、7 d分批各处死5只小鼠,固定7只用于拍照。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测定伤口愈合率、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结果】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方格星虫酶解物组显著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愈合率,缩短掉痂时间、创面宽度,调节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促进胶原蛋白沉积,伤口愈合较好,残留疤痕不明显。【结论】方格星虫酶解物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功效,其作用机制与止血、调节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促进胶原蛋白沉积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海参酶解液对高糖高脂所致的斑马鱼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斑马鱼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1组,和海参酶解液高剂量(1.0m L/L)治疗组、低剂量(0.5m L/L)治疗组各1组。每天利用高浓度葡萄糖(质量分数2%)系统浸泡及高胆固醇(质量分数10%)饲料饲喂诱导斑马鱼高糖高脂模型,高低浓度海参酶解液浸泡治疗。14 d后进行新鱼缸潜水行为实验,取鱼体匀浆进行组织各生化指标的检测,包括葡萄糖(Glucose, Glu)、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皮质醇(Cortisol, Cor)浓度。【结果】新鱼缸行为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斑马鱼的行为学实验都有明显差异,其中焦虑型行为潜伏期、冻结次数和冻结时间等抑郁型行为增加,探究型行为顶部转移和顶部时间减少,而1.0 mL/L高剂量海参酶解液可以逆转这些变化。模型组葡萄糖、总胆固醇、皮质醇浓度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而给予海参酶解液治疗后,高剂量治疗组对模型组的葡萄糖、总胆固醇及皮质醇浓度均有显著降低的作用。【结论】海参酶解液可以通过改善高糖高脂诱导的糖尿病模型中糖脂水平来改善抑郁样行为和应激激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β2肾上腺素能受体(Pmβ2AR)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获得Pmβ2AR基因的cDNA的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 RT-PCR)检测马氏珠母贝不同组织中β2AR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Pmβ2AR的cDNA全长2 426 bp,包括开放阅读框(ORF)2 091 bp,编码696个氨基酸,5′UTR长144 bp,3′UTR长191bp,预测分子质量79.0 ku,理论等电点9.18,多重序列比对结果发现β2AR在不同物种间的保守性较高。软件分析结果显示Pmβ2AR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个典型的跨膜结构域。q RT-PCR结果表明,Pmβ2AR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中表达量最高,在肝胰腺和性腺中表达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