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黃鳍棘鲷(Acanthopagruslatus)增殖放流苗种的遗传质量。【方法】对黃鳍棘鲷放流苗种和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分化和近交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放流苗种群体的等位基因数目NA(均值为9.917)大于自然群体NA(均值为8.083);而放流苗种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均值为0.646)、期望杂合度HE(均值为0.694)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值为0.654)均小于自然群体的HO(均值为0.651)、HE(均值为0.707)和PIC(均值为0.659)。此外,放流苗种群体和自然群体之间的存在一定的遗传分歧,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1,但分歧程度不高,且近交程度系数均值F和FIS均大于自然群体的对应系数。【结论】黃鳍棘鲷放流苗种存在一定遗传质量缺陷,不能满足增殖放流要求,可能会自然群体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按1.0×10~8、3.0×10~8、5.0×10~8cfu/g单独喷洒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两种菌,制作6种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10.66±0.09)g的健康军曹鱼幼鱼10周,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测定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乳酸菌组幼鱼饵料系数降低(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整体显著高于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在3.0×10~8cfu/g乳酸杆菌添加组达到最大值;乳酸菌组的淀粉酶(AMS)、胰蛋白酶(TRY)和脂肪酶(LP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乳酸菌添加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MA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以喷洒方式在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可显著提高军曹鱼的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效果与添加量和添加乳酸菌种类有关,乳酸杆菌对军曹鱼的相关作用效果优于粪肠球菌,以3.0×10~8cfu/g乳酸杆菌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豆酶解蛋白对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饲料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1.0%、1.5%、2.0%、2.5%、3.0%、3.5%和4.0%大豆酶解蛋白,配制8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56 d。【结果】1.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2.0%—4.0%添加组(P0.05);1.0%和1.5%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1.0%和1.5%组蛋白质沉积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肌肉磷含量(P0.05),3.0%组最大;1.0%、1.5%和2.0%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活性(P0.05),添加1.0%~3.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酚氧化物酶活性(P0.05),2.5%和3.0%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1.0%和1.5%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2.5%组最大;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 d后,1.0%组累积死亡率最低。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未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添加剂量高于3.5%可导致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结论】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不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高于3.5%添加组的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肉的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超滤组分的免疫活性。【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等边浅蛤肉,利用3ku超滤膜对等边浅蛤肉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分离,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评价小于3 ku和大于3 ku两个超滤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等边浅蛤肉具高蛋白低脂肪特点,其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细胞实验表明,3 ku组分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及吞噬中性红能力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其中质量浓度为250μg/mL时细胞相对增殖率高达126.22%;动物实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 ku组分能够极显著提高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程度、半数溶血值(HC50)、抗体生成细胞数、吞噬指数及NK细胞活性(P0.01)。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均表明3 ku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优于3 ku组分。【结论】等边浅蛤肉酶解产物的3 ku超滤组分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蛋白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2.5%、5.0%和7.5%酵母培养物(记为Y0、Y2.5、Y5.0和Y7.5组),分别替代质量分数0、10%、20%和30%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初始体质量0.70±0.03 g)56 d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酶指标;用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攻毒,测定对虾累计死亡率。【结果】Y2.5和Y5.0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Y0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Y5.0组凡纳滨对虾摄食率显著高于Y0和Y2.5组(P <0.05);Y5.0组凡纳滨对虾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Y0组(P<0.05),Y7.5组凡纳滨对虾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Y0、Y2.5组(P <0.05),血清总胆固醇显著低于Y0、Y2.5组(P <0.05);酵母培养物替代饲料中20%和30%的鱼粉可显著提高对虾攻毒前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P <0.05),Y7.5组对虾肝胰腺丙二醛含量在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后显著低于Y0组(P <0.05);攻毒7 d后,Y7.5组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Y0组(P<0.05)。【结论】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比例小于20%时,不会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替代比例为30%时,生长受抑制。当替代量比例为30%时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牡蛎酶解产物改善小鼠学习记忆的功效作用及其营养成分组成。【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牡蛎获得牡蛎酶解产物,测定其氨基酸及无机元素的含量;采用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喂食高(3.0 g/kg)、中(1.5 g/kg)、低剂量(0.75 g/kg)的牡蛎酶解产物及药物吡拉西坦(1.6 g/kg)30 d的正常小鼠进行行为学测定。【结果】牡蛎酶解产物无机元素含量丰富,谷氨酸占总氨基酸含量为15.7%,牛磺酸及锌质量分数分别为2.85 g/100g、175 mg/100g。高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延长跳台消退实验小鼠的潜伏期;高、中、低三剂量牡蛎酶解产物均能降低避暗消退实验错误动物数,且高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显著延长避暗消退实验小鼠的潜伏期(P 0.05);高、中、低三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显著缩短定位航行实验小鼠上台前的路程及潜伏期(P 0.05),且高剂量牡蛎酶解产物能显著提高空间探索实验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P0.05)。【结论】牡蛎酶解产物具有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功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五倍子(Galla chinensis,GC)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0%(对照组)、0.02%(GC2)和0.04%的五倍子(GC4),配制成3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3组初始体质量(0.40±0.00)g的幼虾56 d,测定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组织结构的相关指标。【结果】GC添加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添加组全虾体粗蛋白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随着GC添加量增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逐渐下降,且GC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胆固醇含量、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添加组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两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添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蛋白棉粕(High-protein cottonseed meal,HPCM)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6.25%、9.375%、12.5%、18.75%的HPCM,分别替代饲料中质量分数0%、20%、30%、40%、50%和6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0.38±0.01)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8周。【结果】HPCM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和40%替代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饲料系数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代水平高于40%替代组时,蛋白质效率降低(P0.05);对凡纳滨对虾全虾体成分含量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替代水平的增加,全虾中的水分、粗脂肪含量有升高趋势,粗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粗灰分有降低趋势(P0.05);HPCM替代鱼粉对血清酚氧化酶(PO)、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以及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攻毒试验表明,随着HPCM替代鱼粉比例及攻毒时间的增加,凡纳滨对虾存活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以对虾增重率为判据,在鱼粉质量分数为25%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HPCM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37.4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参酶解液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尾部血栓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分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低、中、高(350、700、1 400 mg/kg)剂量组,采用海参酶解液和生理盐水连续30 d灌胃处理,以角叉菜胶制备小鼠尾部血栓模型,计算24 h和48 h时黑尾长度占尾部总长度的百分比即黑尾比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含量。【结果】各组小鼠灌胃海参酶解液前后与对照组比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海参酶解液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小鼠的黑尾比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海参酶解液低剂量组小鼠黑尾比率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灌胃海参酶解液组小鼠血浆中的FIB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小鼠血浆中的FDP及t-PA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海参酶解液对模型小鼠体内血栓的形成具有改善和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解单宁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胁迫24 h后的生理响应,初步探究水解单宁对凡纳滨对虾血液和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0.05%、0.10%、0.15%和0.20%的水解单宁(HTs),饲喂凡纳滨对虾60 d。对对虾注射0.2 mL的副溶血弧菌(2.5×10~8 CFU·mL~(-1)),感染24 h后,分析血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含量(ROS)、一氧化氮含量(NO)、酯酶活性、Toll样受体(TLR)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定血清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活性。【结果】在感染副溶血弧菌24 h后,实验组对虾的血细胞凋亡率,ROS、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酯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的AKP、ACP、SOD活性,T-AOC和LZM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对虾血细胞TLR和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5)。【结论】饲料中添加水解单宁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抗氧化功能,阻止氧化损伤的发生,清除机体受到刺激产生的ROS和NO,增强酯酶活性,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提高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海参磷脂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诱导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KM)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海参磷脂低、高剂量组,对照组外的三组小鼠进行连续60d的CUMS,同时,低、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50 mg/kg和100 mg/kg海参磷脂,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应激结束后进行旷野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实验,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糖皮质激素(GC)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海马区的五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旷野实验5min内水平活动、垂直运动均明显减少(P<0.01),高架实验5 min内小鼠进入高架开放臂次数显著减少(P<0.05),开放臂时间显著减少(P<0.01),血清GC显著升高(P<0.01),海马区5-HT含量显著降低(P<0.05),五羟吲哚乙酸(5-HIAA)显著升高(P<0.05),5-HT/5-HIAA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海参磷脂可改善CUMS诱导致小鼠抑郁样行为,与其抑制GC分泌和5-HT降解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饲料不同钙、磷添加水平对大规格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体成分、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钙磷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料中钙、磷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采用双因素设计,在钙添加水平为0%、0.5%、1%的条件下,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4%、0.8%、1.2%、1.6%的磷,配制15种不同钙磷水平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1.5±0.32)g的对虾8周。【结果】1)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存活率(SR)(P0.05)。饲料磷水平及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WGR、SGR、PER、FCR和SR(P0.01)。2)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粗蛋白(CP)、粗脂肪(CL),肌肉CL和粗灰分(CA)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全虾CL的含量(P0.05)。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全虾CP,肌肉CP、CL、CA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全虾CL、CA的含量(P0.05)。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全虾及肌肉CP、CL、CA的含量(P0.01)。3)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酚氧化酶(PO)的活性及无机磷(IP)的含量(P0.01)。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AKP、PO的活性(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IP的含量(P0.05)。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地影响对虾血清AKP、PO的活性(P0.01);显著地影响对虾血清TG、Ca~(2+)的含量(P0.05)。4)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全虾钙磷含量、肌肉钙含量、虾壳磷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肌肉磷含量、虾壳钙含量(P0.05)。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肌肉、虾壳的钙磷含量(P0.01)。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全虾钙磷含量,肌肉和虾壳的磷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肌肉和虾壳的钙含量(P0.05)。【结论】以SGR为判断依据,大规格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5%的钙(总钙质量分数2.15%)和1.08%的磷(总磷质量分数2.56%)时,SGR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冷藏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质构品质劣变生化变化特性并识别生物标记物。【方法】测定凡纳滨对虾4℃冷藏期间肌肉质构参数,检测肌肉组织中糖原与乳酸含量、ATP水平,以及Ca2+-ATP酶、酸性与碱性磷酸酶(ACP、AKP)活性,分析无氧代谢特征和磷酸化调控酶活性动态变化,解析各指标间相互联系。【结果与结论】4℃冷藏期间对虾质构指标迅速下降,冷藏72 h后硬度显著下降至(2 947±113)g(P<0.05),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与质构指标呈显著负相关(P<0.01);新鲜对虾冷藏24 h后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显著下降至(20.82±0.38)U/mg(P<0.05),且PFK活性与糖酵解各指标相关性最强,其调控的糖酵解是触发和加速肌肉快速软化的关键前期生化事件;ATP含量调控磷酸酶和Ca2+-ATP酶活性,ACP活性和AKP活性在冷藏96 h显著上升至(16.39±1.17)U/mg和(0.86±0.05)U/mg(P<0.05),Ca2+-A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淀粉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对松浦镜鲤(CyprinuscarpioL.)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6.84±0.02)g的松浦镜鲤36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实验饲料分为5组,分别在45%水平的高淀粉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0.6%、1.2%、1.8%、2.4%的精氨酸,实验周期为8周,进行肠道消化酶和形态的测定。【结果】前、中、后肠的淀粉酶活性,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添加2.4%精氨酸组的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肠和后肠的脂肪酶活性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前、中、后肠蛋白酶活性随精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1.8%和2.4%精氨酸组的前肠和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2.4%精氨酸组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淀粉饲料中添加Arg显著影响了肠道皱襞高度,但对肠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2.4%精氨酸组前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1.8%精氨酸组中肠和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1.2%、1.8%和2.4%组肠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4%精氨酸组肠长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各组前、中、后肠肠绒毛密度没有显著差异,且排列较整齐。【结论】高淀粉饲料中添加1.8%~2.4%精氨酸可以增加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同时改善了松浦镜鲤的肠道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氧胁迫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抗氧化、免疫能力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幼鱼于(2.98±0.40) mg/L的低溶氧条件下养殖1周,分别测定其肝脏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免疫相关酶活力以及能量供应物质。【结果】低氧胁迫过程中,幼鱼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升高(P 0.05)后逐渐下降(P 0.05),肌肉组织SOD活力呈波动上升趋势(P 0.05),肝脏和肌肉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肝脏组织过氧化氢酶(CAT)先降(P0.05)后升至正常水平,肌肉组织CAT活力先升(P 0.05)后呈下降趋势;肝脏组织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先降后升高(P 0.05),随后恢复至与对照组水平(P 0.05),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先显著上升(P 0.05),随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 0.05);肌肉组织和肝脏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显著升高(P0.05),之后呈降低趋势;肝糖原在低氧胁迫后呈先下降(P 0.05),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 0.05),肌糖原各时间点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军曹鱼幼鱼在低氧胁迫后发生氧化损伤,刺激自身免疫系统,通过调整相关酶活力及能量代谢的方式提高其适应低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含非蛋白氮(L)、不含非蛋白氮(N)的2种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lanceolatu♂)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C0组),2%、4%酵母培养物L(L1、L2组)以及2%、4%的酵母培养物N(N1、N2组),配制成5组等氮等脂饲料,饲喂珍珠龙胆石斑鱼56 d,测定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免疫力指标;观察肠道形态结构;用哈维氏弧菌对实验鱼进行攻毒,研究实验鱼抗病力。【结果】养殖实验结束后,N1和N2组珍珠龙胆石斑鱼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N2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 0.05),而粗脂肪含量以N1组显著增加(P 0.05)。N1和N2组的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N2组鱼血清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免疫球蛋白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葡萄糖、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丙二醛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2组溶菌酶、甘油三脂和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N1和N2组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肠绒毛宽度显著增加(P0.05)。攻毒实验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对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的抵抗力增强,N2组的累积存活率最高。【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以增重率、免疫指标和累积存活率为判据,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4%发酵底物不含非蛋白氮的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免疫和抗病能力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黄鳍金枪鱼(Thunnusalbacares)副产品(鱼头)提取鱼油的工艺参数。【方法】以鱼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超高压处理压强和保压时间,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关键酶解工艺参数。【结果】建立鱼油提取率与加酶量、液料质量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加酶量、液料质量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鱼油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P <0.05),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加酶量、液料质量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当超高压处理压强200 MPa、处理时间10 min、加酶量(质量分数)为1.125%、液料质量比为1∶1、酶解温度65℃和酶解时间60min时,根据质量法计算,鱼油提取率达99.51%,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较好地描述超高压结合酶解提取鱼油的工艺过程,优化的工艺参数可有效提高鱼油提取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军曹鱼在急性低氧应激时肝脏代谢机能状态变化。【方法】测定急性低氧胁迫前后肝脏氧化应激指标、能量利用指标及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1)急性低氧胁迫后,军曹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降低,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0.01);脂质过氧化物(L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升高,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0.0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略有降低,与胁迫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2)急性低氧胁迫后,军曹鱼肝糖原(LG)含量、ATP酶活性均下降,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 0.01)。3)急性低氧胁迫后,军曹鱼肝脏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活性均升高,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急性低氧胁迫对军曹鱼幼鱼肝脏组织造成显著的氧化损伤,使肝脏氧化应激、能量利用及糖代谢相关指标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酶解工艺条件,并研究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对体外培养的睾丸间质细胞增殖及睾酮分泌的影响。【方法】以多肽得率为参考标准,对木瓜蛋白酶酶解牡蛎的加酶量、初始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通过MTT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牡蛎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对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增殖及睾酮分泌的影响。【结果】木瓜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3 000 U/g,初始pH 6. 5,酶解温度62.5℃,酶解时间4.5 h,在此条件下其多肽质量浓度为14.95 mg/mL;牡蛎酶解液及其超滤组分在0.25~1.0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增加TM3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其中,5 ku和5~10 ku超滤组分细胞增殖活性及促进睾酮分泌活性均最强。【结论】牡蛎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可有效增强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增殖活性并促进其分泌睾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蜕壳周期内呼吸排泄、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酶活力的变化。【方法】选取蜕壳后期(A期和B期)、蜕壳间期(C期)和蜕壳前期(D_0,D_1,D_2,D_3期)的波纹龙虾测定耗氧率和排氨率,并测定血淋巴中的离子含量、总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数量及免疫酶活力。【结果】波纹龙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从蜕壳后期到蜕壳间期均显著降低。耗氧率在D_0期显著上升,而排氨率在蜕壳前期逐渐减少,在D_3期达到最低水平。血清Ca~(2+)含量在D_1期最高,并显著高于A期(P 0.05)。K~+含量在D_1期则最低,在蜕壳周期中整体变化不显著(P 0.05)。Mg~(2+)和无机磷(Phos)含量在蜕壳周期中也无显著变化(P 0.05)。血淋巴总蛋白含量在蜕壳后大幅减少,至蜕壳间期又显著提升(P 0.05),但与蜕壳前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血细胞数量在D_2期最高,而B期最低,分别为4.22×10~7和2.40×10~7 mL~(-1)。酚氧化酶活力在蜕壳周期中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在A期最低,在其他时期之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波纹龙虾的呼吸排泄、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酶活力与蜕壳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