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朝光 《气象》1977,3(4):6-7
在炎热的季节里,常常出现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现象,这就是人们一般所指的雷雨天气过程。由于雷雨,闪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积雨云中,所以,雷雨过程也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一个标志。然而,实践告诉我们,不是任何积雨云都能产生雷雨,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既打雷又下雨的积雨云称作雷雨云;而把既打雷又下冰雹的积雨  相似文献   

2.
的夏季,地面强烈增温致使空气对流加强,往往产生雷雨云。在雷雨云中,云块都常有大量的正负电荷。由于云体内部各部分带电性质不同,形成了很强的电场,一般云中电场可达每厘米几千伏到几万伏,这样强的电场足以把大气击穿,而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闪电。同时又会放出大量的热,致使闪电路径上空气的温度瞬息间升高1~2万℃,气压突然增到上百个大气压。空气因急剧增热而膨胀,接着又迅速冷却而收缩,空气的这种剧烈振动,便形成了雷声。闪电和雷声统称为雷电。在地球上,平均每秒约有100次雷电发生。雷电具有极大的能量,仅一次普通的…  相似文献   

3.
飑是“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飑是强烈对流天气的产物,是一种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它的水平尺度在10公里以下,时间尺度在10分钟以内。它常出现在单一气团之中,是当气块处于对流性不稳定下产生的。一般出现飑之前天气较好,出现飑后往往有降水发生。正因为飑的生命史极短,它来得突然,去得迅速,稍不注意很  相似文献   

4.
文中分析了 1996年 8月 1日发生在西宁 (36 .4 3°N ,10 1.4 5°E ,海拔 :2 2 96m)地区对流层异常臭氧次峰现象。观测资料揭示了高空低压槽东移是臭氧次峰的主要天气特征。三维后向轨迹计算表明 ,尽管代表臭氧次峰的气团可以追溯到中亚地区 ,但是明显的气团向下输送则发生在新疆、青海间的高空低压槽内。中尺度模拟进一步确认了对流层顶折叠和平流层向下输送是臭氧次峰出现的动力机制。臭氧次峰在对流层高度位置与准无辐散层有关  相似文献   

5.
汪法鉴 《贵州气象》1996,20(4):44-46
1雷雨云与冰雹云区别“SD型闪电计数仪”是识别雷雨云和冰彭云的专用仪器。它以5分钟为单位,用记录到的闪电次数多少,人为判定雷雨云或冰雹云。是防范作业的“好参谋”。何为雷雨云?天气系统有雷声、闪电、降水、无冰晶结构的云;在防灾减灾中,广义上讲,云体内部有冰晶、冰雹,但在降落过程中融化为大雨滴,或坠地冰雹直径小,降落稀疏,起止时间短,造不成灾害的云。何为冰彭云?一般天气系统顶部较高,云层厚度较厚,水平宽度,闪电雷声剧烈程度相对雷雨云大一量级或程度,其云体内冰晶、冰育所占比例大的云块,各粒坠地时直径10mn…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温带气旋中尺度云和降水的动力学、构成情况和结构的观测研究作了回顾。一般说来,大的中尺度降水带由最强烈的降水区构成,这种中尺度降水带分为六种类型:暖锋型、暖区型、宽广冷锋型、狭窄冷锋型、锋前冷空气爆流(Cold—Surge)型及锋后型。通常,这些降水带内的降水较多是小的中尺度。本文对大的中尺度和小的中尺度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判别。  相似文献   

7.
冰雹云和雷雨云都是一种强烈的雷暴过程,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绝对的定量指标或结构特征把它们严格区别开来。但是冰雹云和雷雨云因其降水物性质不同,它们之间应有其不同的特殊属性。本文根据永登试验区1973年、1974年、1976年20次冰雹云的雷达资料,从雷达回波结构、强度、高度、移向、移速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识别冰雹云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动气象站、卫星探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等,从环流特征,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等对发生在江苏地区的两次梅汛期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中尺度对流云团中均存在持续伸长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PECS),大暴雨区与TBB<-70 ℃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有利的环境场形成的高空辐散、低空辐合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是PECS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PECS云团处于200 hPa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西南低空急流左侧(切变线南侧),呈西南—东北向线状排列,低层暖湿不稳定气流诱发中尺度云团的产生,气旋性涡度场对积云对流活动具有组织和增强作用。当正涡度向垂直方向发展时,附近产生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对应着中尺度PECS云团的强烈发展。强烈的对流不稳定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也有利于触发暴雨产生。  相似文献   

9.
"03.7"江苏大暴雨凝结潜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美国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3年7月4~5日江苏省中部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有无降水凝结潜热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凝结潜热释放能使高层负涡度和低层正涡度强烈发展,形成地面至500 hPa深厚的正涡度柱;使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显著增大一个量级;能诱发低空中尺度涡旋发生发展;使降水量增幅一个量级。凝结潜热释放是暴雨发生和雨量增幅的一种重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研制的AREM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 对2003年6月29—30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 低空急流迅速向北推进, 加强了其北侧的风速梯度和气旋性切变, 使涡度场发生了强烈变化, 强正涡度柱的发展导致了低层β-中尺度低压和气旋的新生; 而对流层中高层β-中尺度高压的发展所引起的地转偏差使得β-中尺度高压附近的风场发生明显变化, 并导致β-中尺度强辐散中心强烈发展, 最终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强上升运动出现在低层θse强锋区的南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2010年6月28-29日发生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揭示了形成这次强降水天气的环流背景特点、物理量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显示:冷暖气团在克拉玛依地区附近相遇产生的中尺度锋生现象触发了本次暴雨天气过程。表现最明显的特征是:高空槽移动缓慢,中层切变线不断南压、低层中尺度系统维持,冷暖气团在该区域强烈交汇。暴雨区雷达速度场有明显的风场幅合。对流降水云团强度、移向变化的预测,是此类天气临近预报的关键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人工防雹     
一、冰雹 (一)冰雹的形成: 冰雹也叫“雹子”,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可以说雷雨云就是冰雹的“加工厂”。下冰雹的雷雨云(雹云)比一般的雷雨云发展得更旺盛,云中的对流更强。由于雹云内上升气流特别强,不但小云滴,而且大云滴也会被它带着上升。云滴在上升过程中,互相碰撞合并,逐渐变大,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开始冻结形成雹核,然  相似文献   

13.
冰雹天气是一种尺度很小、生命史很短的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的难度较大,用产生冰雹天气的天气学有关理论知识,结合雷雨顺《能量天气学》中的"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极地气团的变性气团中,低层能级一般大多是在48℃——60℃"的观点,做为预报冰雹天气的思路.通过实际摸索,总结、归纳出下述三种预报我区冰雹天气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冰雹过程中闪电演变和雷达回波特征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应用闪电定位网的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西北地区的降雹过程,详细讨论了2004年5月15日发生在兰州皋兰的一次降雹雷雨云的闪电演变、雷达回波特征和云特定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此雷雨云的闪电机制和电结构进行了分析推断。在皋兰产生降雹的个例分析表明,云中液态水含量是否出现高值区,是识别降雹开始的重要因子。在雷雨云移动路径上,总闪和云闪为线状分布,地闪集中分布在降雹区,云闪最多,地闪中绝大多数为负闪。综合计算降雹时段云参数分析表明,云中降水率和含水量对产生闪电相对敏感,推断这次雷雨云的电结构可能属于上正下负的偶极子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清镇市2006—2015年清镇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区域站数据,选取国家站及区域站年数据(气温、降水)通过克里金差值对10 a水热变化进行分区,国家站逐日数据(海平面气压、气温、相对湿度)进行气团分类,结果表明:10 a间水热分布整体呈降温多雨趋势,这一结果与10 a逐日冷湿型气团频繁出现保持一致。全年受高压冷湿型气团影响最为频繁,冬半年高压型气团的起主导作用;夏半年各类气团中低压暖干型气团活动稳定,总体活跃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从一次大暴雨过程看大中尺度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仁成  阎丽凤 《大气科学》1999,23(4):504-512
应用大尺度物理量场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带通滤波处理技术,对1994年6月29日发生在山东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θse锋区、水汽强烈输送、大气潜在不稳定等是大暴雨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而经带通滤波得到的中尺度涡旋、切变线则是直接造成山东此次大暴雨发生的影响系统;中尺度涡旋、切变线与大尺度物理量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美国俄克拉荷马州6年共30次春季主要降水事件的卫星云图资料,探讨了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与一般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区别、MCC在MCS中所占的比例和MCC的天气型、生命史、内部结构以及天气形势背景。  相似文献   

18.
摘要:通过分析2010年6月28~29日发生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揭示了形成这次强降水天气的环流背景特点、物理量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显示:冷暖气团在克拉玛依地区附近相遇产生的中尺度锋生现象触发了本次暴雨天气过程。表现最明显的特征是:高空槽移动缓慢,中层切变线不断南压、低层中尺度系统维持,冷暖气团在区域强烈交汇。暴雨区雷达速度场有明显的风场幅合。对流降水云团强度、移向变化的预测,是此类天气临近预报的关键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兰州地区冰雹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冰雹是一种强烈的对流性降水天气现象 ,在降雹过程中伴随的大风 ,局地暴雨等常常造成严重的灾害。因此 ,做好冰雹天气的预报是公益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 ,在人工防雹作业中 ,适时而正确的判别 ,不仅有利于作业现场的指挥 ,而且有助于提高作业效果。1 资料处理1 .1 资料范围以兰州 71 3天气雷达测站为中心 ,半径R =2 56km范围内的资料。1 .2 选取资料标准冰雹产生在发展强烈的雷雨云中 ,为了区别冰雹云和雷雨云 ,取强对流天气冰雹云成熟阶段的回波 ,并从 3方面选取资料。1 .2 .1 在PPI显示器上 ,冰雹云的回波特…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观测、卫星云图以及tBB等资料,对比分析2007年8月8—9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与2006年6月2—3日一般暴雨云团之间发生发展环境场的差异。结果表明:暴雨云团发生在对流层低层切变线中,高层急流人口区的右侧;MCC的发生,低层除了有中尺度低涡外,还有台风的影响。MCC对高温高湿能量的需求比中尺度暴雨云团更高,要求高能舌范围更广、更深厚,对流不稳定区范围更大。MCC发生在高层南亚高压北侧的反气旋环流与低涡耦合的强烈上升运动区,中尺度暴雨云团则发生在急流人口区的右侧与低层切变线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上升运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