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双幸,教授级高工,1960年Ic月生,陕西韩城人。198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三系放射地质专业,分配到驻扎甘肃徽县的核工业部26地质大队开始从事铀矿地质工作,1983年作为26地质大队先遣技术人员进入新疆进行铀矿选区研究,随后全队整体移师新疆从事铀矿找矿和地质勘探工作。80年代,林双幸同志主要从事新疆境内的铀矿普查、综合区域地质调查及选区工作,在南大山、东天山、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北缘主持了8项铀矿普查及科研项目,其中《新疆南天山铀矿带铀矿综合区调》提交远景区13片,并获得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科技一等奖。这些工作为查明…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江西省铀矿地质成果的基础上,评述了50年来铀矿地质工作进程,概述了铀矿地质特征,对部分矿床技术经济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全省铀资源潜力,提出了今后铀矿找矿的6片重点地区。即在赣杭铀成矿带的相山地区北部、西部和盛源—天华山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在南岭、武夷铀成矿带的寻乌—会昌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和花岗岩型铀矿;在大王山—于山铀成矿带寻找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在修水—武宁地区寻找碳硅泥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产铀矿的岩体中都陆续发现了晶质铀矿,从而引起了铀矿地质工作者极大的注意。经过二六二大队和北京三所多年来有工作证实,桃山岩体的花岗岩中是含晶质铀矿的。但以往的工作多局限在与产铀矿有密切关系,面积仅约30平方公里的打古寨岩体的范围内,对整个复式岩体不同时代花岗岩中晶质铀矿的分布规律,特征和成因尚未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在二六二大队系统普查晶质铀矿含量的人工重砂取样工作的基础上,补充和重复取了部分人工重砂大样,进行人工重砂半定量分析。然后再分离提纯出晶质铀矿,经多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22,(3):396-398
阐述了云南曲溪新近纪砂岩盆地的地质概况、铀矿化特征以及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基本具备形成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条件,在盆内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是可能也是可行的。并对下一步的铀矿勘查工作提出了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当前铀矿地质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金带 《铀矿地质》2003,19(6):321-325
本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形势,在铀矿勘查战略、重点地区铀矿勘查、铀资源潜力评价、铀矿地质科研等方面作了思考,提出工作建议,并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砂岩型铀矿是我国目前铀矿勘查中重要的类型之一,二连盆地作为砂岩型铀矿重点勘查地区,已发现大量中大型铀矿床及铀矿化点,铀矿化受下白垩统赛汉组砂体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控制,因此大致查明目标层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与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分布范围是研究区铀矿找矿工作的重点。这里通过对研究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与高精度地面磁测资料的研究与分析,推断了目标层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划分了氧化-还原过渡带分布范围,而且在后期的钻探工作中发现了良好的工业铀矿化信息,为铀矿产地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此项工作的开展,对在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勘查中选择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铀矿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区域地质资料是制定铀矿普查、勘探方针和部署工作的依据。目前基础铀矿地质调查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区域地质调查进展慢。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区域物化探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以便在加快铀矿区域地质调查的进展,提供深部资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国家航空物探大队已在全国三分之二的面积上进行了航空磁测。目前,国内在金属矿和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物探手段测量是寻找放射性矿产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配合地质测量开展的放射性物探测量手段,对于铀矿地质找矿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若尔盖铀矿田新一轮的铀矿地质调查工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铀矿田内开展的放射性物探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提炼出在若尔盖地区寻找铀矿的三种有效的物探手段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总结分析,并对其在找矿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层序地层学研究与砂岩型铀矿床找矿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砂岩型铀矿的特征;分析了层序地层学研究与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探的有机结合点,初步建立和探讨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应用于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探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列举了层序地层学应用于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实例,预测了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探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五十家子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表已发现大量蚀变裂隙带型铀矿化及异常点,为查明控矿断裂沿走向、倾向延伸变化情况及深部铀矿体有利富集部位,便于开展深部勘查工作。因此在研究区铀矿化密集部位开展了氡气及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工作方法,大致查明了研究区主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并预测6处铀成矿有利部位,其中2处铀成矿有利部位经钻探查证,发现较好的工业铀矿体。表明氡气与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寻找隐伏断裂和盲矿体效果显著,适用于控矿因素以断裂构造为主的铀矿勘查找矿工作,为今后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及方向,以期扩大铀矿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1.
郭庆银  蔡煜琦  朱鹏飞 《铀矿地质》2012,(6):327-329,334
以全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及资料为基础,按照"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技术要求和思路制定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流程,在规范铀矿资源潜力评价、确保成果的质量和规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朱捌 《华南铀矿地质》2000,17(1):106-117
2000年9月17日-10月15日,作者参加地质总局组织的铀矿地质考察培训团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地浸砂岩型铀矿进行了考察。着重对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各阶段工作方法,特别是储量计算(包括计算机处理)、地浸试验工艺、矿床经济技术评价(包括计算机程序)以及铀矿勘查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学习。本文侧重介绍乌兹别克铀矿和铀矿地质企业,中卡兹库姆铀成矿省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典型矿床介绍、成矿规律概括等。通过这次考察培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友谊、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方法,对我们目前所承担的地浸砂岩型铀矿区调项目工作很有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铀矿找矿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物化探方法的找矿历程,评述了物化探测量方法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寻找砂岩型铀矿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认为物化探测量方法不但是寻找砂岩型铀矿投资少、见效快,需要加强的工作,而且其在解决基础地质问题和研究铀成矿环境方面也能发挥作用,并对今后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方法选择及工作部署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86年4月21日至26日,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第二次大会在石家庄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第一届和第二届铀矿地质学会理事,以及从事铀矿地质工作的生产、科研、教学,情报和管理部门的人员,共103人。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第一届铀矿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王传文同志所做的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一致认为第一届理事会在中国核学会和挂靠单位核工业部地质局的领导下,团结了广大铀矿地质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系与协作,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与会  相似文献   

15.
下庄矿区铀成矿条件及找矿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庄矿区是下庄铀矿田内的老勘探区,前人在该区的主构造带——下庄断裂带深部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近年来,对该区进行地表工作及深部钻探研究,有了新的发现:(1)下庄断裂带下盘存在一组与该带走向大致平行,倾向相反,缓倾斜的断裂构造,并且在其中见到新的铀矿化类型和较好的工业矿体;(2)在下庄河沉积覆盖区域找到了隐伏的辉绿岩及硅化断裂构造,为寻找隐伏的"交点型"铀矿提供了依据;(3)在山下村后山402号带、404号带和406号带等深部发现了新的富铀矿体。这些新的发现表明,今后该区的铀矿勘查工作应充分重视平缓的断裂构造组、隐伏辉绿岩以及深部"交点",它们与铀矿富矿体存在密切关系。这也为下庄矿田南部新一轮铀矿勘查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21世纪初,随着铀矿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北方主要含煤盆地取得铀矿找矿重要进展,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中生代典型大型内陆沉积盆地之一,其铀源条件、构造条件、含铀建造、水动力条件等显示了较好的铀矿找矿前景(焦养泉等,2015)。尤其是近10年来,"煤铀兼探"和利用煤田资料"二次"开发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煤田勘查区开展砂岩型铀矿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选区和找矿的重要进展,圈定一批重要铀矿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铀矿资源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为摸清其资源潜力,科学规划资源勘探、开发与利用,铀矿与其他25个重要矿种一同开展了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对中国铀矿资源特征、铀矿床类型(成因类型和预测类型)、时空分布研究,总结了中国铀矿的成矿规律。评估工作全面梳理了中国铀资源勘查成果与最近铀矿勘查工作进展,总结了中国铀矿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划分了29个铀成矿区带和20个铀成矿远景区带;建立了4大类9类21亚类铀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划分了50个铀矿预测类型;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法完成了共49个铀成矿(远景)区带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并对各区带潜力评价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与分析。上述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评价了我国铀资源潜力,为未来的铀矿找矿工作和核能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包括铀矿成矿理论创新、铀成矿类型和成矿区带划分、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主要工业铀矿类型研究评价、相山科学深钻、零价态金属铀的发现及新矿物发现等;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快速评价、热液型铀矿攻深找盲、大数据找矿、遥感高光谱、钻探工艺及分析测试等技术创新成果;概述了依据理论创新及技术方法集成创新在国内外铀矿找矿领域的重大突破;展望了铀矿地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北方主要盆地铀矿地质调查工作中,煤田自然伽马异常作为主要矿化信息和找矿线索,为一系列铀矿床(点)的快速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提高煤田资料铀矿二次开发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运用水成铀矿理论,以中国二连盆地ZS煤矿区典型铀矿点的发现为例,初步探讨了煤田资料的铀矿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了"异常筛选与选区分析、原位验证与环境判别、等时地层格架建立与沉积体系分析、综合分析与靶区定位"四位一体的煤矿区铀矿地质调查模式。这对中国北方含煤盆地铀矿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和技术路线,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砂岩铀矿主要指形成于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层间氧化型砂岩铀矿(王正邦,2002),一般产于中新生代盆地内,具品位低、储量大的特点(侯惠群等,2015)。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中生代盆地,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找矿前景备受关注,其基底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前震旦纪结晶基底或褶皱基底,上部为震旦纪—中三叠世上扬子陆表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建造,和盆地周边的火山岩、侵入岩组成了盆地的基底和蚀源区,广泛出露于盆地周边。前人曾在四川盆地内开展过大量的基础地质及矿产地质工作,以石油、煤炭工作程度较高,而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总体来说,铀矿勘查工作以四川盆地北部研究多,南部研究少;盆缘研究多,盆中研究少;局部研究多,全盆研究少;沉积相研究多,构造研究少;矿床研究多,成矿带研究少;矿床工作多,外围工作少。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工作手段及研究手段的丰富,对四川盆地、川北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有新的认识(巫声扬,1989;张金带,2005;荣建锋,2009;黄昌华,2015)。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川北砂岩铀矿化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富集两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肯定后生成矿作用的重要性。上述这些研究为在四川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提供了信息,为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及找矿方向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