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讯     
据报道,阿根廷西北部、巴基斯坦西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山间地带、菲律宾、苏拉威西、巴布亚新几内亚、沙巴和波多黎各的斑岩铜矿含金都在0.4克/吨.金一般都赋存在钾硅酸盐蚀变带内,通常还有含量很高的磁铁矿.金含量高与地质构造位置、母岩侵入体的成分、围岩的性质、矿化的年代、侵蚀面、矿体规模,或者是有没有绢云母蚀变,并无  相似文献   

2.
含金斑岩铜矿床以其规模之大,并可顺便回收之优点,在金产量中愈益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苏联和菲律宾等的斑岩铜矿都产大量的金。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布干维尔大型斑岩铜矿每年可生产金达20吨。我国目前伴生金储量占总储量的43%,其中含金斑岩铜矿中金的储量占有重要位置。如江西德兴和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中金的储量为几十吨的大型金矿。近来又在山东七宝山王家庄等地发现了含金斑岩铜矿床,这将更加引起我们对本类矿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富金斑岩铜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迎飞 《地质学报》2009,83(12):1997-2017
富金斑岩型铜矿床作为斑岩型矿床的一类,自20世纪70年代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又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富金斑岩型铜矿不仅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发现,而且部分矿床规模巨大;②绝大多数富金斑岩型矿床集中在新生代和中生代产出,尤以第三纪最为普遍;③富金斑岩型铜矿床不仅仅发育于汇聚板块边缘的岩浆弧环境,在大陆碰撞带甚至是陆内环境也发现了大量此类矿床;④含矿斑岩绝大多数为钙碱性岩浆系列,但部分矿床与高钾钙碱性(甚至钾玄质)岩浆密切相关;⑤富金斑岩型矿床金的富集,与大地构造背景、成矿时代、含矿斑岩性质、围岩性质、蚀变与矿化类型等因素关系不大,而主要受地幔岩浆过程、岩浆-热液过程及热液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西藏青草山铜多金属矿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矿床位于羌南地块的磨盘山断裂带内,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及围岩中,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与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十分吻合,因此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5.
从区域尺度和矿床尺度两个方面论述了斑岩铜矿系统的特点.区域尺度上:1)斑岩铜矿多呈矿带或成矿域出现,带内众多斑岩铜矿呈簇或组合呈线状产出,这是构造作用控制下不连续岩株呈线状侵入就位的表现; 2)主要产于俯冲作用形成的岛弧和陆缘环境,构造应力属挤压但与中等拉张作用也有关,最近的研究证实大陆碰撞造山带也是斑岩型矿床产出的重要环境;3)其形成是通过具氧化性,S饱和,富含金属的岩浆熔体侵入所致,岩浆侵入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4)围岩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组成对矿床的规模、品位以及矿化类型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碳酸盐岩围岩主要赋存近源Cu-Au夕卡岩矿床,少量远程Zn-Pb或Au夕卡岩矿床,在夕卡岩前缘还形成交代型Cu和Zn-Pb-Ag±Au矿床.矿床尺度上:1)含矿斑岩与斑岩型矿床时空相依,成因相联,是斑岩铜矿重要的含矿母岩和金属-S的可能载体;2)火山角砾岩筒在深部与矿化体平行或斜交,其与围岩的接触带,一般也是富硫金成矿带的一部分;3)与矿化有关的斑岩成矿系统内的角砾岩主要有爆发角砾岩、侵入角砾岩、爆发侵入角砾岩、热液角砾岩和热液卵石脉;4)斑岩铜矿系统中的热液蚀变自下而上可分为不含矿的早期钠质-钙质蚀变→含矿的钾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绢云母化→高级泥化,热液蚀变互相套合,矿化互相叠加;5)岩帽是斑岩型热液-成矿活动-蚀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圈定斑岩铜矿蚀变矿化范围及分带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体及其围岩蚀变,是斑岩铜(钼)矿床极为重要的找矿标志.斑岩铜矿通常都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矿化与蚀变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在石英-绢云母化带或钾长石化带内.蚀变又是矿化规模和富集程度的标志,矿床规模越大,蚀变越强,分带性愈好,则矿化富集程度愈高.因此,在普查找矿评价中,研究斑岩与围岩蚀变及其分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人常把蚀变带看成是寻找斑岩铜(钼)矿富集部位的“脉搏”. 地质上对蚀变岩石的命名及蚀变带划分的方法是以恢复原岩性质为基础,根据标型蚀变矿物  相似文献   

7.
对花山花岗岩体中金矿的围岩蚀变特征和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蚀变模式。含金的围岩蚀变主要是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体的蚀变标志,也是金矿体存在的重要特征。认为在豫西寻找金矿床,应拓展到花岗岩体中。  相似文献   

8.
斑岩铜钼矿床及其他斑岩型金属矿床(金、钨等),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屡有发现,并占有较大比重.这类矿床规模巨大,矿物分布均匀,开采成本低.其物质来源与侵入斑岩密切相关,斑岩铜矿通过次生富集作用可以形成次生硫化物-辉铜矿聚集体(帕森斯,1933).本文着重讨论普查、详查斑岩铜钼金等矿床的物化探方法,以期进一步扩大找矿效果. 斑岩铜钼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应用物化探方法普查斑岩矿床所依据的主要地质特征是:与斑岩矿床有关的构造、岩体、矿化蚀变带、矿石及其围岩间的各种物性和地球化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内蒙冶金地质二队在固阳盆地渣尔泰群底部找到一个新的含金层位,与推测的元古界底部含金砾岩层大致相当而略偏上.该群为-套浅海-滨海相碎屑沉积岩. 大脑包山矿点即赋存于渣尔泰群书记沟组(Z_2)底部的绢云母石英片岩中.绢云母石英片岩厚11.6米,延长1.2公里,金矿厚2.9米,最高含金10.17克/吨,平均4.18克/吨:含银最高13.25克/吨,平均5.563克吨. 矿石为灰绿色,鳞片斑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金赋存于褐铁矿(黄铁矿)变斑晶中.脉石矿物为白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等.褐铁矿(黄铁矿)为金的载体矿物,测定两个样,分别含金41.33克/吨和51.04克/吨. 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狼山群时代大致相当,广泛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位于柴达木盆地西缘,为受花岗斑岩脉控制的斑岩型铜矿。岩石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控矿花岗斑岩与围岩(似斑状)斜长花岗岩为钙碱性系列,具轻稀土富集、显著的δEu负异常和Sr、Ba、Ca亏损特征,形成于同碰撞造山环境,与华力西晚期—印支期松潘—甘孜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闭合有关。控矿花岗斑岩及其围岩热液蚀变强烈,显示良好的蚀变分带。主要蚀变有钾硅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控矿斑岩内部为钾化和硅化叠加绢英岩化带,近斑岩两侧围岩为绢英岩化带,外侧为青磐岩化带。铜矿化强度与蚀变强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铜矿体空间分布、产状及规模受控矿花岗斑岩体控制。矿床的矿物组合、热液蚀变、硫、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乌兰乌珠尔铜矿属与高中温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1.
小赛什腾铜矿受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及细粒闪长岩体,在岩体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中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矿体主要赋存在钾长石硅化带内;共有3个铜矿体,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钼矿化;矿石类型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及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预测可达中型规模.  相似文献   

12.
第三纪富金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发育于板块汇聚边缘与俯冲作用相关的火山-岩浆弧以及陆缘弧中,而大多数较古老的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则主要发育于向大陆边缘增生的岛弧环境中.含矿斑岩的岩性变化范围从低钾钙碱性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到高钾钙碱性石英二长岩到碱性的二长岩及正长岩,通常侵位于地壳浅部l~2km处,与同期的火山岩密切共生,并常见热液爆破角砾岩.其围岩蚀变从早到晚依次可分为Ca-Na硅酸盐蚀变、K硅酸盐蚀变、中级泥质蚀变、绢云母化、高级泥质蚀变,而浅部的高级泥质蚀变可以与早期K硅酸盐蚀变同期形成.Cu、Au矿化主要发育在K硅酸盐蚀变带中,矿化与A型脉密切相关,贫钼而富铂族元素.控制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形成的几个关键过程包括:(1)源区有大量的Cu、Au等成矿元素;(2)能使Cu、Au等成矿物质有效进入岩浆熔体的机制;(3)合成矿元素的岩浆熔体在从地幔上升到地壳高侵位而形成斑岩体的过程中没有Cu、Au等成矿物质损失;(4)在岩浆上升演化过程中,岩浆挥发份能有效的逸出,并且逸出的时间越早,对成矿越有利;(5)Cu、Au等成矿元素能有效进入岩浆挥发份;(6)在成矿斑岩体上部发育有利的相对封闭机制,阻止岩浆挥发份的逃逸;(7)含Cu、Au成矿流体的有效沉淀机制;(8)具有一个地壳上部的岩浆房,能够不断提供成矿物质和驱动热液循环的热能.要形成大型矿床一般需要多期岩浆脉动侵位与多期矿化热液蚀变事件的叠加.现多倾向认为交代的地幔楔可能是其主要物质来源.而有利于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形成的岩浆有钾质钙碱性岩浆、埃达克质岩浆、碱性弧岩浆.俯冲板片脱水形成的流体或者熔融产生熔体提供了上覆地幔楔熔融的高氧逸度条件,这种高氧逸度特征是地幔源区Cu、Au成矿元素能否进入岩浆熔体的重要条件之一.最近研究表明流体的冷却可能是Cu、Au沉淀成矿最主要的因素.本文扼要介绍了富金斑岩型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斑岩铜矿床的基本地质概念,国外若干著作中作过阐述.依据斑岩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斑岩铜矿床的定义是:斑岩铜矿是与中一酸性斑岩体侵位有关,具钾、硅、氢蚀变矿物晕和铜、钼、银、铅锌、硫地球化学晕的岩浆期后高 中温热液细脉侵染状硫化铜矿床.国内外一些研究者提出过斑岩铜矿床多式多样的分类方案.斑岩铜矿床地质研究表明,决定矿床有用金属元素组合、蚀变 矿化类型和矿化富集部位,造成矿床特征上差别的首  相似文献   

14.
龙尾沟铜(钨)矿床是祁连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斑岩型矿床,其评价及研究对祁连山地区铜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矿体产出特征及矿石物质组成、围岩蚀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形成年龄为358.7Ma;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主要产于高钾碱性系列斑岩体内,并受近南北向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钨矿,呈细脉-浸染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以富铜、钨、金贫钼为特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绢英岩化,次为钾硅酸盐化和硅化;矿床成矿时代为海西早期,形成于陆内造山伸展环境。从成矿背景分析认为祁连山地区陆内造山环境所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玲珑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对该矿田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前人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该矿田含金矿石的自然类型,过去分为含金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大类,并根据矿物种类及其含量、蚀变强度等划分为若干亚类.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种划分方法,通过钻孔取样分析,常常控制不住矿体的边界,甚至漏掉矿体. 我们在52号矿脉,施工ZK101-1号孔的过程中,孔深267.15~278.15米的孔段平均含金7.48克/吨,最高达20.05克/吨;其中有累计厚度为1.45米的两段,含金品位<1克/吨. 在上述11米厚的区段内,原岩蚀变和破碎轻微,  相似文献   

16.
利用ASTER提取德兴斑岩铜矿遥感蚀变分带信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遥感光谱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德兴斑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利用ASTER遥感数据提取了德兴斑岩铜矿的遥感蚀变分带信息.德兴斑岩铜矿蚀变分带根据蚀变矿物特征来分析,主要的蚀变矿物为白云母、伊利石、绿泥石、方解石、白云石;根据光谱特征,采用比值、斜率、相关吸收和主成分分析4种提取方法提取各蚀变矿物的信息,并采用叠加法对各蚀变矿物信息进行叠加,从而形成各个蚀变分带的遥感信息.各蚀变分带的遥感信息总体特征比较明显.最后,根据矿床成矿模式对蚀变分带信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金矿、斑岩铜矿和玢岩铁矿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火成岩性质和矿化蚀变特征、成矿流体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三类矿床在成矿地质条件上各具特色,表现在:成矿构造背景上,斑岩铜矿和浅成低温金矿均以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其次是陆内环境;而长江中下游玢岩铁矿的形成环境可能为陆内似裂谷环境.浅成低温金矿、斑岩铜矿及玢岩铁矿的主要围岩分别为中、酸性火山岩系、中酸性次火山岩及中基性次火山岩;围岩蚀变分别以硅化、钾化、钠化为特征.浅成低温金矿床成矿流体以低盐度、低温(200~300℃)为主;而斑岩铜矿中则主要是高温(400~800℃)高盐度的流体;玢岩铁矿成矿温度介于两者之间.从低硫亚类浅成热液矿床、高硫亚类浅成热液矿床到斑岩型矿床,流体中大气水含量逐渐减少,岩浆水含量逐渐增多.成矿物质来源上,Fe主要来源于赋矿的火山-次火山岩或原始岩浆,Cu,Au,S和Na等成矿物质的来源更为复杂,还可能来源于与岩浆无关的围岩,其他的可能还包括Cu,S的岩浆混合来源以及Na的高盐卤水来源.一些特殊的岩石类型,如埃达克岩、橄榄玄粗岩及碱性岩与陆相火山岩矿床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杨志明  侯增谦 《地质学报》2009,83(12):1838-1859
与多数产于岩浆弧环境中的斑岩铜矿不同,西藏冈底斯带斑岩铜矿形成于碰撞造山环境,查明其形成过程有助于理解非岩浆弧环境中斑岩铜矿床的成因.为此,选择冈底斯带最大的斑岩铜矿--驱龙斑岩铜矿进行解剖,通过对矿床岩浆-热液过程形成的各类脉体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不同蚀变阶段蚀变矿物的H-O同位素研究发现:引起矿床早期蚀变(钾硅酸盐化)与矿化的流体并非通常认为的高盐度岩浆热液,而是直接从岩浆房出溶的中等盐度(约9% NaCl)、近临界密度的高温(550~650℃)气相;气相近临界密度的特征表明,早期蚀变与矿化形成于较高的压力(105±15~90±20 MPa)条件下,用静岩压力估算,对应的古深度在4.2±0.6~3.6±0.8 km之间,成矿后(约16 Ma)矿区发生了至少3~3.5 km的剥蚀;与高盐度流体相比,中等盐度气相与熔体密度差较大,很难在斑岩体顶部聚集并集中释放,而连续释放则直接导致矿床含矿斑岩体与Cu、Mo矿体时空关系的解耦,并造就了矿床早期蚀变范围大、但强度弱,矿化范围大、但品位低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的沉淀并非温度降低的结果,而是因压力降低及气相中S大量减少所致.总之,驱龙斑岩铜矿是一类成矿与低密度气相有关的斑岩铜矿类型,其蚀变-矿化特征及成矿过程与高盐度流体引发的斑岩矿床类型有所不同,意识到斑岩矿床蚀变及矿化特征与矿床成因的密切关系,对矿床勘查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中段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具有形成斑岩型铜矿的成矿背景,但长期以来,勘查进展不大。在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经矿产预查、精细地质填图和探矿工程控制,新发现了登吉屯铜矿床。通过对其赋矿围岩、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研究后发现,其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中侏罗世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中,铜矿化类型以稀疏浸染状或星点状铜矿化为主,围岩蚀变广泛且呈面状分布,主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等,具有斑岩型铜矿床浅部的成矿和蚀变特征,矿床成因为斑岩型;其含矿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72.6±2.0)Ma,推断成矿时代可能为中侏罗世早期。这些特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确实存在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陕西柞—山地区冷(水沟)—池(沟)—色(河铺)金钼铜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南部,位于小茅岭—陡岭元古宙岛链状隆起带中段,中、南秦岭接合部。该带东西长35.7 km,南北宽7.6 km,已在其中发现多处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金钼铜矿床。对带内的冷水沟金铜矿床、池沟金钼铜矿床、色河铺铜矿等主要矿床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发现矿化受主斑岩体控制,总体上,往往从斑岩体向围岩,出现内钼、外铜、远金的多金属矿化空间分带性,构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金钼铜成矿系列。冷-池-色金钼铜矿带的发现,为中、南秦岭寻找斑岩型钼铜矿床提供了直接证据,拓宽了柞(水)—山(阳)地区的找矿思路和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