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是武汉测绘学院王之卓教授编著的一部关于摄影测量理论、方法、技术、仪器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著作,重点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原理。全书共分二十六章,系统地讲述了摄影测量的解析基础、单象、双象、单航线、区域网解析原理,象片纠正和正射象片微分纠正原理,立体测图仪结构及其测图原理,以及摄影测量的自动  相似文献   

2.
纠正仪是摄影测量的一种基本仪器,国内先后生产了H30、HJ24两种型号的纠正仪。近来无锡测绘仪器厂又试制了缩放倍数为0.8~7倍的HJ-3型纠正仪,并经鉴定,认为是成功的。在鉴定中,对HJ-3型纠正仪精度的评定使用了模拟象片法。现对评定纠正仪精度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介绍模拟象片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王之卓教授关于“数字图象处理将是摄影测量的一个新的作业领域”的观点出发,介绍了用数字图象处理的方法解决摄影测量问题方面的某些进展,主要是:快速数字微分纠正,影象增强与镶嵌,数字立体正射影象图,LANDSAT和SPOT卫星图象的参量估计与星历数据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5.1象片纠正的目的和方法为了编制象片平面图或分带投影转绘,都必须进行象片纠正工作。由于航空摄影时象片不可能绝对居于水平,地面一般也不可能绝对平坦而水平,所以,就一张象片上说,象点的位置含有倾斜误差和摄影误差。因之使象片上各处比例尺都不一致。又因各象片的航高不同,那么各象片之间的比例尺也不一样。这些象片虽然具有地面的影象,但一般不能当作精确的地图来使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由于近代无线电电子学,自动控制,计算技术,信息论等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结果,航空摄影测量学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开始迈入了电子化自动化的大门。电子技术的新成就已经为实现航空摄影测量学的自动化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现有的研究试验表明,实现航空摄影测量学的电子化自动化是完全可能的。这类文章在测绘译丛和测绘通报中曾作了一些介绍。本文则仅就航空摄影中的光电扫描系统,摄影测量中的电子纠正仪,立体摄影测量中一种电子装置扼要编写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括了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Ⅲ委员会在芬兰罗瓦尼美召开的讨论会和笔者在西欧的访问活动,叙述目前摄影测量科学研究如:联合平差、在线象片三角测量、数字地面模型、影象分析和模式识别以及摄影测量和遥感数据联合处理的数学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这些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和试验,将有力地推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从解析法向全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敦煌壁画计算机存贮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045号窟为例,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数字图象处理、色度学和信息系统理论和技术方法,以现有的仪器设备为基础,对洞窟内壁画、塑象等进行近景摄影测量、图象几何纠正和彩色失真矫正,建立了可操作的“敦煌壁柬计算机存贮与管理信息系统”。为敦煌英高窟壁画、逆象等文物图象数据永久保存、修复、还原和进一步开发研究等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大范围地形三维信息的提取和场景可视化是当前地理信息产业研究的热点,本文使用适普软件公司的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从航片等数据中提取地形三维信息,并使用ERDAS处理该地区的多源影像数据,最后,以处理后的多源融合影像为纹理,实现大范围空间的地形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仿射变形象片通过仿射变换仍得到正确纠正时,纠正的几何条件和纠正元素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我国象纸和作业方法的实际,指出了利用纠正仪纠正仿射变形象片编制象片平面图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1)仿射性变形不超过0.3%,均匀变形不超过0.6%的象片,无论从理论或仪器使用范围上,都能得到正确纠正。(2)仿射性变形象片纠正时,即使象主点与仪器构造轴重合,也应加入横向离心。其纵向离心一般比没有仿射变形象片纠正时要大。(3)文中表1、4、5给出了利用现行资料进行仿射纠正时,横向和纵向离心的限制范围。最后对我国有关测量规范的相应规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摄影测量中最繁重的工作莫过于用人眼观测象片以提取有用数据,经相应处理后得到符合一定比例尺的地图.现今的自动测图仪或自动测图系统,已经利用光电转换技术来代替人眼观测以取得有用信息经相关器和电子计算机处理后完成测图任务。自动测图仪中的光电转换系统主要由扫描器和传感器组成。图一表示出它们在自动测图  相似文献   

11.
“单站点无地面控制摄影机自检校”是一种利用纯摄影测量信息检校摄影机的方法。本文由共线条件方程出发导出了顾及到摄影机旋转中心与其摄影中心不一致时正直摄影象片与倾斜摄影象片同名象点坐标的几何关系式及线性化的误差方程式。编制了适用于VAX-11/750计算机使用的FORTRAN程序,并给出了用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航测仪器是实现航空摄影测晕必不可少的工具。航空摄影测量是通过安置在飞机上的摄影机对地面进行有计划的摄影.取得大量的航空象片,然后根据象片是中心投影这一几何性质和地面实测的具有X、y、Z座标的少数控制点.借助航测仪器绘制成地形图。  相似文献   

13.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斯提契科夫是莫斯科航空测量企业的摄影测量队最有经验的作业员之一。斯提契科夫同志在航摄队和航测内业工作已经有26年,在26年中他处理了几十万张象片,用这些象片镶嵌了几千张象片平面图和象片略图。  相似文献   

14.
苏联莫斯科出版社,1981年出版一部内容新颖的书,全书160页,共分六章。第一章:X射线图象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单张X射线象片的性质;第三章:X射线立体象片对的性质;第四章:X射线立体摄影测量的精度;第五章:X射线立体摄影测量技术;第六章:X射线立体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最后列出参考文献45篇。该书全面阐述了X射线摄影测量学的产生和发展。对X射线立体摄影测量学的理论和实践均有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在未经纠正的航摄象片上进行土地面积量算的基本思想,分析了航摄象片上倾斜误差和投影误差对量算面积的影响;推导了在近似垂直摄影的航摄象片上,改正了倾斜误差和投影误差以后的求面积公式;利用该公式求出的面积即为倾斜象片上相应的实地面积;同时给出了公式中各元素的求法。此法对于不能及时获得象片平面图的地区可获得节时、节耗之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机助法优化设计用于近景摄影测量,论述了机助法优化设计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设计方法,并研制了机助法网形优化设计程序系统SNOD—C。该系统可以对摄站点的数量,位置,每站摄影的象片数、摄影方式、控制点及物点的分布,摄影机,量测系统的选择和非摄影测量观测值的选择等内容进行设计。同时,以近代摄影测量平差理论为基础的SNOD—C的平差子系统SCBAR(即带相对控制的近景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系统)也适用于一般近景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个近景摄影测量网形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正> 利用航空象片生产地形图是摄影测量的主要应用。但是最近十年,摄影测量的非地形测量应用迅速发展。非地形测量关心的不是地球表面的测量,而是物体的测量和物体的变形测定。非地形测量主要部分叫近景摄影测量。利用摄影测量原理可以精确测定物体的变形。它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不用立体象对或不用控制也能够获得精确的变形测量。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上两讲介绍了用地面测量仪器采集数据进行大比例尺机助测图的系统和方法。本讲则简要介绍用摄影测量的原理在航空摄影象片上采集数据的自动测图方法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传统的航空括影测量测图作业,在较长时间内是采用模拟方式(模拟摄影测量),之后发展为解析方式(解析摄影测量)完成测图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测图仪(解析测图仪式全能型立体测图仪)通过接口与计算机相联.将测图仪读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数字化地面模型,最后输出到数控绘图仪绘制地形图。这种作业方式除地形数据的来源不是由地面直接采集而由…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СД-1М型立体测图仪的结构特点,提出设置微分纠正机构的技术条件,并对微分剑正机构如何满足其几何条件和光学条件等作了分析和说明.最后提出在СД-1М型立体测图仪上设置微分纠正机构的原则示意图.此外,还讨论了微分纠正影象的精度问题.如为保证影象的点位精度应具有的立体观测精度;由于未考虑象片的倾斜角因素在微分纠正机构中所产生的点位误差,从而对不同摄影主距的航摄象片提出不同的倾斜角限值;以及地形起伏坡度与扫描缝隙宽度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中水面高程不确定性带来的测深误差,本文提出了主被动光学卫星遥感数据融合浅海水深测量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主动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与被动WorldView-3立体像对数据融合的测深模型。首先通过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提取海面高程作为WorldView-3立体像对数据水面高程纠正的起算位置,然后利用区域网平差的二次多项式加入适当的水深改正量。在我国南海岛礁开展了主被动光学卫星遥感数据融合进行浅海水深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主被动融合测深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0.70 m,实现了高精度、无实测控制点的浅海水深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