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利用西藏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CAP方法,反演2017年11月18日西藏米林 M 6.9地震震源机制解,并绘制余震空间分布。反演得到,节面Ⅰ:走向285°,倾角47°,滑动角70°;节面Ⅱ:走向133°,倾角46.6°,滑动角110.1°,矩心深度约19.0 km。结果显示,此次地震是逆冲为主兼少量走滑型地震,节面Ⅰ走向与NW向嘉黎—察隅断裂走向一致,余震空间展布也与断裂走向一致。 相似文献
2.
利用西藏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17年11月18日西藏米林6.9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资料,研究此次地震的发震机制断层。双差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沿着主震的NW和SE方向往两侧扩展分布,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2~12 km,同时从短轴剖面上地震分布推断,此次米林地震的发震断层倾角约为45°。对M L3.5以上的余震采用CAP方法进行波形拟合震源机制反演,其结果显示,此次米林地震序列震源错动类型以逆冲和走滑为主,比较符合该区域的构造动力环境。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米林地震序列主压应力轴(S 1轴)方向为NNE-NS向,主张应力轴(S 3轴)方向为SEE-SE向;反映的断层错动方式为逆冲兼走滑类型。地震余震序列展布以及震源机制分布显示断层走向和断层特性与帕隆—旁辛断裂的特征较为吻合,推测米林地震的发震断裂为帕隆—旁辛断裂。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8日06时34分,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发生了M6.9级地震.地震位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插入的东北犄角,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地壳缩短和构造旋转变形最为强烈的部位.本研究利用多种近震和远震台网记录的波形和到时数据,对该地震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进行重新确定.结果表明,地震震源深度为海平面以下7 km±2 km(或地表以下10 km±2 km),经纬度为(29.87°N±0.01°N,95.02°E±0.01°E).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和地质学资料,我们推测该地震发生在NNW向西兴拉断裂带,南迦巴瓦构造结北东向的逆冲推覆和青藏高原东南向逃逸的侧向挤出是该地震发生的主要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6年运城4.4级地震序列资料,进行余震精定位、主震震源机制和发震构造等研究。地震震中分布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发生构造与以往该地区震群型地震发震构造不同,构造单元相对简单,发生在盐湖北岸断裂附近。余震双差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优势分布呈NNE向,NW向也有零星活动。精定位后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15-24 km,平均深度20.2 km,断层剖面深度集中分布在18-23 km,倾向NW,与盆地地形构造吻合。采用Snoke与CAP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此次序列的主震错断方式为走滑兼逆冲,节面B参数与中条山山前断裂东段走向和倾向接近。综合认为,本次运城地震序列的余震呈NNE向优势分布,精定位结合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推断此次地震序列发震断裂为中条山山前断裂的NNE向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5.
地震序列发震构造研究是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2017年3月渤海海域发生地震序列活动,该序列发生在郯城-庐江断裂带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区域构造较为复杂.然而在渤海海域,连续运行的固定地震监测仪器难以布设,导致地震监测能力相对较弱.本文首先采用模板匹配方法对序列遗漏地震进行检测,再使用波形互...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利用中国地震台网的数据对2017年8月9日精河6.6级地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截至2017年8月14日16时,共获得209个余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余震主要呈近EW向或NWW向分布,余震区长约50km,宽约17km。余震分布在主震的西侧,推断此次地震单侧破裂。余震震源深度为1~25km,其中,震级较大余震深度为8~17km。精河地震序列的余震活动随时间呈起伏状衰减,震后2天内比较活跃,此后出现较快衰减。随时间推移,余震区呈现中西部衰减慢、东部衰减快的特点。此次地震震中距2011年精河5.0级地震震中21km,相比2011年精河地震,其震源更深,震级更大,但震源机制解相近,均为逆冲型。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为此次地震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联合山西测震台网和河南测震台网共81个地震台站的震相观测报告,对2016年山西运城ML 4.8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95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地震序列震中分布更加集中,优势分布方向NNW,且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4—10 km.参考主震的震源机制解,推断此次运城ML4.8地震序列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8.
使用双差定位法对2018年2月12日永清MW 4.3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共得到38个重新定位结果.结果显示:①余震序列分布更加集中,地震序列震中呈NE向分布,与河西务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②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为20—25 km,北东侧震源较浅,南西侧震源较深,主震位于地震剖面下部,此次地震引起的破裂可能为由深部到浅部. 相似文献
10.
选取河南范县及邻区2008年1月~2015年9月M_L≥2.0地震78个,用双差定位法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定位的震中主要沿聊城-兰考断裂带呈NE向分布,较此前更集中。重定位后的震源深度82%位于7~8km,也比此前更集中。在此基础上,用CAP方法研究了该地区2008年以来M_L≥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节面Ⅰ的14个地震中有11个地震震中分布呈NE向,这与用双差法重新定位后的震中分布方向一致。此外,这14个地震中有9个地震的P轴方位在50°~100°,均值为75°,这与华北地区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域的地震活动与聊城-兰考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使用双差定位法对2018年2月12日永清 MW 4.3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共得到38个重新定位结果。结果显示:①余震序列分布更加集中,地震序列震中呈NE向分布,与河西务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②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为20—25 km,北东侧震源较浅,南西侧震源较深,主震位于地震剖面下部,此次地震引起的破裂可能为由深部到浅部。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1月18日在西藏米林发生了MS6.9地震,目前尚未发现地表破裂带,发震构造尚不明确.震源机制解表明该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集中在加拉白垒东北坡上一个NW走向的长约36 km、宽约8 km的狭长条带之内.余震条带的走向及长度严格受到派乡构造岩片NE边界走向及长度的控制,垂直于该条带的地震剖面清晰地揭示出一条倾向NE的低倾角逆冲断层面,结合震源机制解及GPS同震位移场的已有结果,初步推断它可能就是发震断层面.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上游加拉-米林河段两岸的湖相基座阶地面和山脊线在南迦巴瓦、加拉白垒脚下都发生了倾向SW的翘起变形,发震断层面构成了其上盘加拉白垒、南迦巴瓦强烈隆升区与其下盘地貌发生翘起变形的弱隆升区的分界面,推断加拉白垒峰沿着这一断层面不断地逆冲、隆升,以此来调节其两侧的不均匀挤出,而下盘近断层处的褶皱、拖曳等作用逐渐造成了阶地面、山脊线的翘起、弯曲变形.基于夷平面的区域变形分析,认为雅江缝合带作为主干断裂带从整体上控制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东构造结地区的碰撞-挤压格局.印度板块东北犄角的强烈顶撞引起了东构造结附近强烈的断块运动,嘉黎断裂带北侧的地壳显著增厚,主夷平面随之发生裂解.与此同时,由于碰撞带来的强烈挤压,派乡构造岩片、多雄拉变质穹隆沿着缝合带大拐弯内侧不均匀地挤出,南迦巴瓦、加拉白垒随之隆升.此次的米林地震仅仅是该不均匀挤出过程所引发的一次具体的事件,是派乡构造岩片内部的一条次级断层发生的一次逆冲运动造成的.此外,紧邻此次余震条带的南迦巴瓦NEE边界以及SE边界是一个潜在的地震空区,其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2017年9月2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发生4.6级地震。通过对此次地震的回顾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①固原4.6级地震为孤立型地震;余震主要分布在主震震中西南侧,结合震源机制节面解,初步判定NW向节面应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震源错动方式为左旋走滑兼具逆冲;震源机制解最佳拟合深度为9 km;震源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34°、倾角62°、滑动角174°,节面Ⅱ:走向127°、倾角85°、滑动角28°;②固原4.6级地震前存在前震活动、小震调制异常以及固原地震窗异常;③海原小山钻孔应变异常变化与固原4.6级地震有关,且与该测项预测指标已有的研究结果较吻合,但此次地震震级比预计震级偏大;④固原地震台地电阻率和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期间发生了3次中强地震,其中,2017年5月17—20日,固原地震台地电阻率EW向出现快速下降,之后呈低值变化;固原地震台地磁谐波振幅比NS向从2014年开始经历下降—转折—回升过程,具有良好的映震效能。 相似文献
14.
以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为研究方法,使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研究了2017年11月18日西藏米林MS6.9地震前的热辐射情况。结果发现震前4个月出现热红外异常,其后续演化方向与相关区域的断裂走向非常一致。在8月10日左右异常面积达最大,相对功率谱大于6倍的面积约为20万km^2,9月20日左右消失。分析相同频率2016年同期数据,结果显示在震中周围并未出现显著异常。时序曲线分析表明在8月12日相对功率谱达到峰值,为平均值的20倍,98天后米林地震发生;从7月4日到9月7日,地震当年相对功率谱偏离背景值和标准差,持续时间为65天。西藏地区的强震热红外异常表现出与地热资源分布较为一致的特征及特征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为判定西藏地区的震情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8年5月6日称多5.3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至2018年7月15日共获取129个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显示,称多5.3级地震序列主要呈NWW或NNW向分布,其中长轴沿NWW向展布,长约11 km,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6-12 km范围内,优势分布为8-11 km。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走滑型,最佳波形拟合深度为10.1 km。结合精定位、震源机制等综合分析,认为主破裂面走向呈NNW向,发震构造应为巴颜喀拉山主峰断裂。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1月18日,我国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发生M6.9地震.其东南220 km距离处,1950年发生了察隅8.6级大地震.二者同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大拐弯处,周边分布多条活动断裂带.察隅地震作为20世纪我国内陆最大的地震,它的发生对周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目前研究尚少.本文基于分层半无限空间黏弹性地球模型,计算了察隅地震对周围活动断裂带和米林地震的影响,同时利用有限断层破裂模型计算了米林地震对周边活动断层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分析了两次地震的关系,讨论了下地壳及以下介质的黏滞系数和断层有效摩擦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察隅地震影响范围广、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活动断层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库仑应力变化达到数MPa量级.在下地壳黏滞系数为1.0×1020 Pa·s、摩擦系数为0.4情况下,按照青藏高原主要活动断裂每年由正常构造运动应力累积1~4 kPa计算,察隅地震的发生使米林地震提前了相当于2.79~11.15年的时间.米林6.9级地震影响范围和强度有限,只对震源附近的活动断层产生一定影响,库仑应力变化最大为数十kPa量级,对远处的断层影响较小.下地壳及以下介质的黏滞系数在震后黏滞松弛过程中影响逐渐明显,断层有效摩擦系数对同震库仑应力计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We relocated M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2706 aftershocks with M⩾2.0 using double-difference algorithm and obtained relocations of 2553 event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lateral variation
in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velocity structure, we used different velocity models for the east and west side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In the relocation process, we added seismic data from portable seismic stations close to the shocks to constrain
focal depths. The precisions in E-W, N-S, and U-D directions after relocation are 0.6, 0.7, and 2.5 km respectively. The relo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ftershock epi-centers of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distributed in NE-SW direction, with a total length
of about 330 km. The aftershocks were concentrated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central faul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excluding
those on the north of Qingchuan, which obviously deviated from the surface fault and passed through Pingwu-Qingchuan fault
in the north. The dominant focal depths of the aftershocks are between 5 and 20 km, the average depth is 13.3 km, and the
depth of the relocated main shock is 16.0 km. The depth profile reveals that focal depth distribution in some of the area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angle westward dipping. The rupture mode of the main shock features reverse faulting in the south,
with a large strike-slip component in the north.
Supported by the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Grant No. DQJB08Z03)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