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谷地裂缝     
1988年7月20日一场暴雨之后,太谷县北洸村附近出现了3条长约150—200米,宽0.9—1.2米的地裂缝,可见深度0.6—2.2米,走向为弱35°—55°东和近东西向两组.该裂缝严重破坏了公路和铁路路基.裂缝原因尚无定论,图为地裂缝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道口短水准测线,位于天津市南部大寺公社梨白公路张道口至门道口之间,全长1050米,共16站,横跨白塘口西断裂,走向为北75°西,当地第四纪覆盖层厚度约1100米(图1)。 全部作业按照国家一等水准规范和地震台站规范(草案)进行。各项限差均符合规范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区及一些区域特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以改进的水压致裂法,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南的部分沉积岩地区,最深达四千米的二百余测点应力测量结果,并结合震源机制解、地形变、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讨论了地应力的空间分布,地震活动区与稳定区的差异,唐山地震前后震源区附近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以及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我国周围板块运动的关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这些地区普遍存在以水平压应力为主的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为近东西向,在西北地区为近南北向。(2)深部水平主应力均与深度呈线性关系。(3)垂向主应力一般介于最大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间,断层活动多为走滑性质。(4)水平各向应力存在差异性,最大为最小水平主应力的1.2~1.7倍。(5)平均水平主应力与垂向主应力的比值分布,约在二千米深度逐渐从分散转向收敛。地震活动区和稳定区由于水平向驱动力的作用不同,这个比值呈现大于1与小于1的不同特点。(6)地震活动区和稳定区的断层滑动系数亦有所差异,前者在一、二千米深度易于滑动,后者在三、四千米以上深度易于滑动。(7)最大剪应力随深度增加相当缓慢,其梯度低于垂向主应力梯度近一个量级,地震活动区和稳定区的梯度差别达1.5倍。(8)震源区外围附近的区域应力场,大震前呈现的变化为:区域应力场受到  相似文献   

4.
水域电法在水底隧道物探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比瞬变电磁(TEM)等其它物探方法,其中高密度电法(DC)采用不同排列布置可达到不同勘探效果和深度.以中缅输油管道工程澜沧江8号断面水域电法勘探为例,采用单极-单极排列由48电极的水下电缆,96米排列长度达到了近90米勘探深度.对电阻率剖面给出地质解释,通过与水中地质钻孔柱状结果对比,说明这种方法在水域物探中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偶极电测深法预报地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现场仪器观测资料,总结了1982年以来,用偶极电测深法预报地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震前测区内不同深度的岩石电阻率确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反映,并具深部岩石电阻率异常幅度较其浅部岩石电阻率异常幅度大之特点,最大幅度可达24%。实验表明,利用偶极电测深法观测到的中等深度(2~6km)的电阻率(ρ_s)异常要比四极对称法测到的浅层(几百米)电阻率(ρ_s)异常幅度大。该深度与郭增建提出的地下前兆优显层的深度大体相等。  相似文献   

6.
探索深井综合地球物理监测可以分为3个步骤,在构造运动显著、地震多发区域选择造价合理的井口后,第一步进行同一深度、多手段综合监测;第二步进行不同深度、单一手段的对比监测;第三步进行不同深度、不同手段的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7.
砂土液化深度历来是工程界颇为关心的问题.以往研究砂土液化深度多靠间接或宏观的方法, 因而取得的结果彼此间差别很大, 本文提出一种建立在喷砂同地下砂层直接对比基础上的矿物学方法.唐山地震之后, 作者等收集北京通县的西集、王庄(以上为 Ⅷ 度烈度区), 河北香河县的骡子王、渠口、县城大气所(以上为 Ⅶ 度区)等五个钻孔剖面上的砂样及地表喷砂、并进行矿物与颗粒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 西集喷砂同地下12.26米砂层类似;王庄喷砂同地下11.02米砂层类似;骡子王喷砂同地下12.3米砂层类似;大气所喷砂同地下9.2米砂层类似;渠口喷砂同地下11.28米砂层类似.据此可以认为, 唐山地震时北京通县与河北香河等地的 Ⅶ 和 Ⅷ 度烈度区的最大液化深度不超过12.30米, 变化在9.2——12.30米之间, Ⅶ 度区有可能更浅些.   相似文献   

8.
DDM(Depth—Density Method)方法是将地震时间剖面直接反演成深度、密度剖面的一种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在几千米的勘探深度范围内,该方法可以使地震勘探的精度由相对精度用绝对精度来表示;使分辨率由十几米提高到2~3米;从深度、密度剖面中,地质人员可以解释出地层的岩性,时代、砂体的厚度、沉积旋回、沉积粒序,几米、十几米的断层和褶皱,本文主要简介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地质解释的原则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顾申宜  刘伟 《地震地质》1998,20(3):274-276
依据一年多试验观测数据及前人资料,对ZK26井多种井口采气系统及相应逸出氡值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表明:(1)在静水位井含水层中逸出氡气能穿过600m静水柱,从孔口逸出,逸出氡值与井口装置相关;(2)当在某一定井水深度中安置一喇只口形的内管,在负压采样时,外环管封闭与否和内管逸同氡值无关,从而为静水井进行水位,水温,气氡等综合观测提供合理的井口装置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作为水氡观测自流井,若任其自流,则水资源逐渐耗竭,最终可能中断观测;而低流量井孔则因水循环周期过长而可能失去捕捉临震信息的机会。昌黎孔安装的小循环取水装置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二、装置昌黎孔深301米,井口以下91米用直径为168毫水的无缝钢管封孔,以下为基岩裸眼  相似文献   

11.
剑川钙泉华的沉积时代及剑川断裂的新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贵  焦文强 《地震研究》1990,13(2):166-172
云南剑川盆地钙泉华沉积主要见于盆地西侧剑川断裂的龙门邑和西中乡一带(图1)。在龙门邑西南钙泉华堆积成一南北向的陇岗,陇岗长约150米,高8米,顶面宽6米。由于陇岗型体壮观,宛如一条巨龙伏卧在地面之上,所以当地群众称之为“石龙”,“石龙”顶部有一宽30—60厘米,可见深度100厘米的上宽下窄的楔形裂缝,裂缝延伸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复盖层厚达400—900米以上的西安市地面脉动观测及深孔钻探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1) 影响地面脉动频率特性的是土层的组合类型;(2) 影响地面脉动频谱卓越频率的场地土层深度为140—190米;(3) 不同频率特性所对应的场地土层组合类型不同;(4) 影响地面脉动频率特性的主要是近地表这一层的土层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不同气体浓度观测的最佳层位,验证断层气背景值与井孔深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将导气管深度从4 m处开始,每次上提0.5 m,最终上提至井口处的方法,观察气体背景值浓度随抽气深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浓度均值和梯度,得出中条山断层气孔的最佳观测深度,绘制出气孔浓度梯度图,参考研究结果可提升断层气的观测效能。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一年多试验观测数据及前人资料,对ZK26井多种井口采气系统及相应逸出氡值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表明:(1)在静水位井内含水层中逸出氡气能穿过600m静水柱,从孔口逸出,逸出氡值与井口装置相关;(2)当在某一定井水深度中安置一喇叭口形的内管,在负压采样时,外环管封闭与否和内管逸出氡值无关,从而为静水位井进行水位、水温、气氡等综合观测提供合理的井口装置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89年在绍兴市农业银行建设工地发现数十棵已炭化的埋藏古树,古树群集成林,直立地面,有的树径达28厘米,年轮清晰可辨。工地路南坑基从已挖深度(4.3米)从上而下可分4层土层:  相似文献   

16.
从水压致裂结果讨论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讨论了华北地区的应力场,认为本区深部水平应力东高西低。平原区各测点的水平主应力值是深度的线性函数,鄂尔多斯隆起区的水平主应力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平原区500米深度以内至今仍表现为引张性质。 京津唐渤地区,深部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向或近东西向。30米深度以内,应力方向比较分散,30米以下,随深度增加,主应力方向有旋转趋势。 应力改变触发地震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减小,或两个水平主应力同时减小  相似文献   

17.
唐山地震前后的应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距唐山地震震源约百公里的大港油田,以水压致裂法,在深度1000——4000米之间,测定了69次地应力值,对比了1973——1980年大地震前后八年内的应力值变化.在主震前,构造应力场出现明显变化:(1)水平应力梯度降低,即在最大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呈现应力松弛;(2)水平应力与深度的相关系数降低,即构造应力场受到扰动;(3)断层滑动系数增高,断层出现无震蠕动.此外,结合地质构造与应力测量结果,对唐山地震发生过程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如无震蠕动、地下水位变化、浅层和外围地区的应力松弛,以及应力沿断层面向深层和闭锁区的转移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关于土地电电极埋深的最佳深度,至今仍在探讨。据有关资料介绍,北方地区的土地电电极,一般埋深1.5~2.0米,1米左右深度的也不少,在这个深度的土地电灵敏度较高。在南方一般都认为深些可以避免干扰,地电稳定,主张埋极3—4米。实践证明,地处亚热带气侯,常年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大,加上土壤结构不同,土质成份复杂,电极埋深3—4米仍受干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试验安装了不同深度的土地电,探索本地区气侯、自然环境条件下,取得最佳的电极埋深。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6,(5)
正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4月19日1时10分在北京房山区(北纬39.91度、东经115.75度)发生了2.7级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房山区大安山乡,经北京市地震局核实,此次地震属非天然地震。经北京市地震局核实,此次地震属非天然  相似文献   

20.
唐山地区深部应力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山东约20公里的东矿区黄坨苗圃356米深钻孔中,在300米以上深度成功地进行了11次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取得了主应力大小及其方向随深度变化的资科。测量结果表明,现在唐山地区的应力水平很低,在接近300米的深度上最大水平主应力仅7.8兆帕,最大水平剪应力值也仅1兆帕。最大主应力方向在180米以上变化较大,180米以下的三次测量结果一致性很好,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81°西到北86°西,与华北地区应力测量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文中还将水压致裂应力测量的结果与应力解除与用声发射凯塞效应法测得的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