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南部早第三纪地层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正> 西藏南部的海相下第三系,自1974年文世宣分为下部宗浦群及上部遮普惹组以后,一直沿用至今(表1)。宗浦群系穆恩之等(1973)命名,层型剖面在岗巴县城附近。宗浦群分Ⅰ—Ⅴ段,时代从古新世至始新世中期。遮普惹组原称遮普惹群,为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科考队(1962)命名,层型剖面在定日县贡扎村南约500米遮普惹山北坡(以下简称登山队剖面),剖面自下而上共分8层,下部(层1—6)以页岩为主夹灰岩,上部(层7.8)  相似文献   

2.
《海相油气地质》2000,5(4):79-79
李祥辉等近期在西藏南部定日地区遮普惹山向斜核部发现一套非碳酸盐型海相沉积——朋曲组。它由黄绿色页岩含砂岩和紫红色砂页岩组成,与下伏遮普惹组块状灰岩呈整合接触,与上覆第四系呈(侵蚀)不整合接触;总厚约180m,产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属残留海相沉积;时代为始新世中一晚期(路特中晚期一巴顿早期),地质年代为40-50Ma;典型剖面位处朋曲河以北的遮普惹山向斜核部。  相似文献   

3.
<正> 李祥辉等近期在西藏南部定目地区遮普惹山向斜核部发现一套非碳酸盐型海相沉积——朋曲组。它由黄绿色页岩含砂岩和紫红色砂页岩组成,与下伏遮普惹组块状灰岩呈整合接触,与上覆第四系呈(侵蚀)不整合接触;总厚约180m,产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属残留海相沉积;时代为始  相似文献   

4.
K2-K4灰岩段地层发育在上石炭统太原组下部,由灰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的细粒沉积物以及煤组成。根据宏观沉积特征和微观显微结构的研究,笔者确定了该段沉积物形成于半局限海的潮汐环境。K2灰岩和K3灰岩为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代表了潮下带沉积;K4灰岩为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属潮间带沉积物。该层段内的碎屑岩也属潮间带沉积物,其中砂岩为潮渠成因。该段地层中发育的3层煤由于受潮汐作用的影响,沉积厚度小,煤质  相似文献   

5.
K_2-K_4灰岩段地层发育在上石炭统太原组下部,由灰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的细粒沉积物以及煤组成。根据宏观沉积特征和微观显微结构的研究,笔者确定了该段沉积物形成于半局限海的潮汐环境。K_2灰岩和K_3灰岩为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代表了潮下带沉积;K_4灰岩为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属潮间带沉积物。该层段内的碎屑岩也属潮间带沉积物,其中砂岩为潮渠成因。该段地层中发育的3层煤由于受潮汐作用的影响,沉积厚度小,煤质差,达不到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发育着西藏最晚期的海相沉积,对这套海相沉积的研究,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的良好信息,本文对岗巴-定日地区始新世遮普惹组的化石碳酸盐岩微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参考Wilson(1975)的标准微相,初步识别出10种微相和5种生物相类型。同时对遮普惹组中的砾状灰岩的成因机制作了有益的探讨,它完全是由沉积作用而成;胶结物不是源于物质的重新分配,而是台地边缘斜坡的等深流沉积。以此为基础,对西藏特提斯晚期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岗巴-定日盆地在始新世Ypresian-Lutetian早期接受海侵;自Lutetian晚期开始,区内总体处于一种海退环境,但由于受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岗巴地区在Lutetian晚期-Bartonian晚期成为-深水坳陷盆地;至Priabonian早期,海水完全退出本区。  相似文献   

7.
西藏最新非碳酸盐海相沉积及其对新特提斯关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北部的定日遮普惹山地区存在一套与过去斩最新海相沉积不同的新地层-朋曲组。它与下伏遮普惹组呈整合接触,与上覆第四系呈不整合,识别的钙质微化石带NP15、NP16和NP20将本区的最高海相层位提高到了始新世普里亚本末期(31Ma),较之过去的认识推了迟16-19Ma,朋曲线为一套非碳酸盐沉积厚约180m,分为下部黄绿色页岩含砂岩和上部紫红色砂页岩两部分,系入海三角洲相。该套最新非碳酸盐海相沉积对东段新特提斯的关闭时间和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概括为:(1)始新世鲁帝特期初期(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西北部)→(2)普里亚本末期(西藏南部的仲巴-定日)(-岗巴))→(3)渐新世末期(塔里木海湾+印度-缅甸山岭地区-安达曼岛弧)→(4)中新世早期的末期(巴基斯坦Katawaz残留盆地)。  相似文献   

8.
藏南定日遮普惹山剖面主要是Albian 晚期到古近纪海相沉积, Willems 等( 1996 )对岩石地层和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研究,并通过浮游有孔虫研究建立生物地层格架。在与岗巴地区地层对比基础上,该剖面被认为是整个藏南地区白垩纪—古近纪海相地层的标准剖面。2004 年我们与中国、德国同行一道对该剖面上白垩统地层进行再考察,重点对无脊椎动物化石样品进行采集和研究。与西藏大多数白垩纪剖面一样,尽管沉积环境为陆棚环境,该剖面以前却几乎没有菊石和叠瓦蛤类化石的报道,而同样环境下的世界其他地区剖面含有大量的菊石和叠瓦蛤类化石。藏南定日剖面重新调查后发现了少量的菊石和叠瓦蛤类化石。化石数量少一方面是由于灰泥质灰岩和泥灰质灰岩内化石保存状况差,另一方面采样条件也不理想。还有,当时的环境条件可能不利于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生存,这一点或许从大量存在于岗巴群上部的小个体双壳类碎片可以得到证实。尽管获得的化石分散并且保存差,本次研究仍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生物地层数据。岗巴群上部发现的化石Calycoceras?,指示其时代为Cenomanian 晚期,随后出现不能鉴定的desmoceratids类的幼体。之上,菊石Forresteria sp.的发现表明岗巴群顶部地层属于Coniacian下部,这被同一地层内发现的其他化石所支?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台北缘亮甲山组地层中发育有六种碳酸盐米级旋四层序;a型和b型属潮下型,其下部单元为钙质泥岩(a型)及薄层泥晶灰岩(b型).上部单元为颗粒泥晶灰岩(a与b相同);c-f型属环潮坪型,它们的上部单元均为薄层泥晶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其下部岩石单元:c型为厚层及块状颗粒泥晶灰岩,d型为局部白云石化颗粒泥晶灰岩,e型为白云岩化颗粒泥晶灰岩,f型为中厚层含少量颗粒的泥晶结晶白云岩。从a型到f型正好构成一个米级旋回层序的环境变化谱系。根据米级旋回层序的有序垂直叠加形式,可以建立亮甲山组地层构成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四层序:1个三级旋四层序包含3个四级旋四层序,13-15个五级旋四层序,60余个左右的米级旋四层序.通过这项研究表明,在浅水地层中进行露头旋四层序研究时,米级旋回层序是基本工作单元,其有序垂直叠加形式是识别长周期旋四层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始新世微体化石与特提斯的消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印度与亚洲板块之间的碰撞也许是自中生代末期以来所发生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构造事件 ,但目前对于碰撞的起始时间尤其是陆间海相沉积最终消亡的时间的把握仍十分不确定。西藏特提斯晚期演化史的研究及其封闭时间的确定 ,可为印度与亚洲碰撞发生过程的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直接性的依据。藏南地区发育着西藏地区最晚期的海相沉积 ,岗巴—定日地区曾是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盆的居留地 ,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及其最终封闭时间的良好信息。对岗巴—定日地区内始新世地层剖面作了极为详细的研究工作 ,发现并鉴定了数量较为丰富的微体化石 ,在此基础上对西藏特提斯晚期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认为岗巴地区遮普惹组砂页岩段的时代与定日遮普惹组砂页岩段的时代相同或略晚于后者 ,两者基本上属同期异相沉积 ,含相同的浮游有孔虫 Morozovella spinulosa- Acarinina bullbrooki组合 ;藏南最高海相层——遮普惹组砂页岩段顶部的时代应为晚始新世 Priabonian早期 ,它代表着西藏—特提斯海在藏南最终消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贵阳乌当地区中、上奥陶统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乌当地区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与扬子地区同时代地层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黄花冲组与宝塔组"龟裂纹"灰岩时代相当.通过对该地区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的研究,划分出亮晶生屑灰岩相、泥晶生屑灰岩相、含生屑泥晶灰岩相、生屑泥晶灰岩相和页岩-粉砂岩相5种沉积相;根据沉积相组合推断此时期乌当地区黄花冲组处于局限潮下低能环境.  相似文献   

12.
沙蠋粪化石保存在豫西荥巩煤田西部晚石炭世太原组(C_3)上部泥晶灰岩中。化石完整、形态逼真、十分罕见。该灰岩动植物化石((竹蜓)、腕足类、有孔虫等碎片)丰富,推测其古环境可能是潮坪上低洼积水的潮池(与现代生活在潮坪环境中的沙蠋一致),因此地层中的沙蠋粪化石的出现,可作为鉴定潮坪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冶里组中发现了叠层石,识别为雅库特叠层石Jacutophyton,颈状叠层石Collumnacollenia,卡塔夫叠层石Katavia f.和拟锥叠层石Paraconophyton,填补了区域上冶里组生物地层该项空白,丰富了奥陶纪生物地层内容。叠层石的形态特征说明其主要生长在潮下带中下部能量较低的环境中,有时转变成潮下带中上部能量较高的环境,可能代表了由下而上由深而浅的副层序模式。结合岩性岩相和基本层序分析,冶里组整体相序特征为:浅海陆棚相页岩→缓坡相含海绿石砂屑灰岩→潮下—潮间带亮晶生屑鲕粒砂屑灰岩、亮晶团块灰岩、叠层石灰岩→潮间带白云石化泥晶灰岩,构成向上水体变浅的沉积序列,推断冶里组沉积环境整体为浅海陆棚至潮间带环境。这一结论与根据冶里组岩性岩相及基本层序得出的沉积环境的结论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台在晚寒武世为一个较为典型的缓坡型台地,在其北部的地层中以发育风暴砾屑灰岩及生物丘灰岩著称,包括崮山组、长山组和风山组;在该套地层中,深缓坡相泥岩和泥灰岩、与浅缓坡相颗粒灰岩和泥粒灰岩一起构成若干潮下型碳酸盐米级旋回,这些米级旋回本身即为有序的异成因岩相序列而成为基本工作单元;在长周期三级层序中米级旋回形成有序垂直叠加形式,反映了三级层序本身是一个与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相关的环境加深和环境变浅过程所形成的沉积相序列。根据这些特征在华北地台北部晚寒武世地层中可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从北向南,相变为一套白云岩;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石炭世早期穿山沟组的皱纹珊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的皱纹珊瑚标本,是笔者于1975年及1977年采自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阿木尼克山早石炭世早期穿山沟组。该组代表柴达木盆地北缘早石炭世最下部一个地层单位,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岩性段:下部为砂砾岩段;中部为灰岩夹页岩段;上部为灰岩段。描  相似文献   

16.
本溪组指中国北方奥陶系灰岩不整合面之上、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之下,由碎屑岩夹灰岩或灰岩凸镜体所组成的一套海陆交互相地层。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地层学理论的发展及认识的不同,对本溪组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划分形成了多种争议。本文按地层多重划分的观点和方法认为组是一个岩石地层的自然实体,并有区别于相邻自然实体单位的岩石内容和反映其发育的某一特定过程。为此,建议以层型剖面(本溪市新洞沟与蚂蚁村沟间的牛毛岭)为准,将本溪组岩石地层单位定义到《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成果上来。即奥陶系灰岩顶部不整合面之上、下蚂蚁沟灰岩底界之下的一套碎屑岩层。从该灰岩层(即华北各地下部第一层灰岩)始,到最上部一层灰岩顶界(如山西太原的东大窑灰岩、河南禹州L8灰岩)为上覆太原组。该组下部产G、F两层铝土页岩,称为湖田段;上部为紫色-杂色富碳岩系(夹一薄煤层或碳质页岩)称为新洞沟段。本溪组的地质时代或年代地层,依据各地所产化石及上覆太原组第一层灰岩(即顶界)所产化石,不同地区时限不同,在吉南-辽东地区为大塘阶-德呜阶;在晋冀鲁为罗苏阶-滑石板阶;而在河南禹州其顶界进入逍遥阶(或小独山阶)-阿瑟尔阶;明显地反映出岩石地层单位穿时的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17.
辽南新元古代营城子组臼齿灰岩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臼齿(Molar—Toom)灰岩是发育于中新元古代碳酸盐台地的一种特殊灰岩类型。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地区震旦系营城子组中部臼齿灰岩十分发育,野外观测、室内薄片以及比较沉积学研究表明,臼齿灰岩的出现与环境密切相关。通过米级旋回研究发现,该岩相段以发育浅水碳酸盐岩米级旋回层序为主,臼齿构造主要产出在微旋回中下部的中薄层泥晶灰岩和粉屑灰岩中,形成环境为潮下浅水环境。  相似文献   

18.
曾勇 《地层学杂志》1991,15(2):150-152,T001
<正> 四川华蓥山二叠系露头良好,栖霞组在华蓥山中段出露比较完整,分为下部含煤线的碎屑岩梁山段和中部、上部的灰岩段。梁山段平行不整合于中志留统罗惹坪组之上,厚度为7.8m。梁山段的下部为夹粉砂岩薄层的浅灰色铝土质泥岩;中部和上部为浅灰色粉砂  相似文献   

19.
在前人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研究基础上,作者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沉积微相分析,对柯坪地区中下奥陶统露头碳酸盐岩进行了层序地层解剖。研究区共识别出二种界面类型 (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和淹没层序不整合界面 )、三种准层序组构特征 (潮坪、浅滩和滩下陆棚 )和两种主要类型的体系域构成 (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在此基础上把该套碳酸盐岩划分为 7个三级层序,其中Sq1~ 2对应于蓬莱坝组地层、Sq3~ 6对应于鹰山组地层和Sq7对应于大湾沟组地层。Sq1~ 2三级层序由潮坪旋回的藻纹层白云岩、细粉晶白云岩和灰岩组成;Sq3~ 4三级层序由潮坪旋回的藻纹层灰岩和颗粒灰岩组成;Sq5~ 6三级层序由潮下浅滩相旋回的颗粒灰岩组成;Sq7三级层序由滩下陆棚环境藻灰岩和泥质瘤状灰岩组成  相似文献   

20.
彭阳  陈安泽  钱方 《地质论评》2014,60(5):1109-1112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阿诗玛石柱,其岩石地层是呈水平产状的中二叠统茅口组厚层块状灰岩,但其构成岩石的具体岩性却未见做过详细工作。笔者等经公园管理部门同意,自下而上分别在阿诗玛石柱背侧底部、下部、中部、上部和顶部共采集样品五块,对其岩石学特征及沉积微相作了详细研究,弄清了这一世界著名景点自下而上的岩石构成及沉积相。底部为高能浅滩相灰色厚层块状具平行层理生屑颗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脚部。下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虫筳生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腿部。中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砂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腰部。上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具生物扰动含砂屑生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胸部;顶部为高能浅滩相灰色厚层块状砂屑生屑颗粒灰岩,构成阿诗玛头部。其中含有大量生物化石碎屑:有孔虫、三叶虫、藻类、介形虫、腕足、苔藓虫、虫筳、海百合茎、双壳类,为高能浅滩相和中等能量浅潮下环境。希能为石林形成过程研究和科学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