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CT与ECT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探讨X线,CT与ECT对各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值与评估,材料和方法采用了对8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中,晚期在此三项检查中的不同表现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得到X线对早期改变无特征,对小于0.3cm以下的囊变易漏诊,CT对早期病变的诊断较X线优越,但ECT在股骨头坏死最初数周期既可呈放射性缺损“冷区”。结论是早期病变ECT为最理想的检查手段,中晚期病例,X线对病变分型有帮助,CT做诊断的特  相似文献   

2.
胆脂瘤型中耳炎CT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胆脂瘤型中耳炎CT表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15例19耳胆脂瘤型中耳炎,均经乳突根治术及病理证实,结合手术对照分析其CT表现.结果:①发生部位:主要位于中耳腔,占93%(14/15).位于中耳腔及乳突窦,占27%(4/15).位于岩锥,占7%(1/15) .②CT表现:窦腔内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prussaks间隙增宽,窦腔破坏区周边硬化.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胆脂瘤型中耳炎影像特征,对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对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经CT检查确诊的30例脊椎结核.CT表现为椎体前2/3为主的骨质破坏,破坏区伴有死骨、椎旁软组织肿大和脓肿形成向纵向延伸.死骨为CT发现脊椎结核的新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口腔疾病检查中对耳鼻喉相关组织的显示情况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医院300例口腔CBCT检查患者资料,统计其牙齿以外周围组织结构的显示情况,解剖结构主要包括鼻窦、鼻腔、咽隐窝、乳突及周围软组织。用双盲法独立评判成像图像中以上组织的解剖显示率(上颌窦、蝶窦、额窦、筛窦),并对组织结构显示情况及组织结构间成像对比度进行评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腔CBCT检查中在低剂量X线下能够很好显示鼻窦中的上颌窦及蝶窦,而额窦及筛窦无法显示;鼻腔及咽隐窝显示优良,双侧乳突显示良好;组织间气体、骨质显示好,与软组织、脂肪及液体间评分有显著差异,软组织、脂肪及液体显示不佳,三者间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低剂量口腔CBCT检查能够很好显示上颌窦、蝶窦、鼻腔及咽隐窝这些耳鼻喉专科相关解剖,在影像结果分析中不要忽视这些组织结构的疾病检出,但是软组织结构间对比度差,这些组织结构疾病的定性诊断还需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5.
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解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学表现。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方法采用普通X线摄片,MRI或CT对颅脑进行扫描。结果X线表现为四肢骨远端、椎体、骨盆、腕关节、指间关节等均可受累,表现形式为骨质脱下,软化、碎裂、称疏和骨质增生,CT表现为铮双侧对称性豆状核及周转低密度病主烃及其它脑组织萎缩等表现:MRI表现为豆状核、丘脑、尾状核及齿状核在T2加权图像上呈对称异常高信号。在T1加权图像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观察杨氏中国尖齿兽有无筛板骨,探讨X线CT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扫描参数用传统CT、高档CT及工业CT分别对杨氏中国尖齿兽头骨化石标本进行扫描。结果:杨氏中国尖齿兽脑腔、鼻腔之间存在筛板骨,高档及工业CS能清晰显示筛板结构。结论:X线CT是无创性观察化石内部结构的方法,在古生物学研究方法中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hiari病合并神经性关节病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hiari病所致神经性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8例中全部为Chiari病合并脊髓空洞症,其中3例为Chiari病术后。17个关节病累及肩关节11例,肘关节6例。增生为主型7例,影像学表现为关节增生硬化及骨赘形成。吸收为主型10例,影像学表现为关节面不规则骨质碎裂、溶解、残端刀削样改变。两型均可伴骨髓水肿(其中5个部位累及骨干)、关节游离体及关节肿胀积液。X线能较好显示关节脱位、骨质增生硬化及吸收。16层CT结合后处理还可多角度观察到大部分游离体位置及数目。MRI能准确地诊断Chiari病合并的脊髓空洞、显示骨干水肿及软组织改变能力优于X线及CT,水成像序列显示关节积液内微小游离体的能力优于其他检查。结论:X线、CT与MRI检查手段相结合有助于Chiari病合并神经性关节病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8.
外部性脑积水的CT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与临床表现特点及关系。材料与方法:搜集24例EH的CT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10例进行了临床与CT复查.结果:24例CT上均有不同程度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增宽,大脑前纵裂增宽,并多伴有基底池扩大.复查显示,3个月全部为典型表现,6~12个月CT征象逐渐减轻,24个月大部分病例逐渐或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随之减轻或消失.结论:EH是发生在婴儿早期的良性自愈性疾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的CT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SNIP的临床手术病理及CT资料,结合文献讨论。结果:48例SNIP中,男性居多(62.5%),鼻塞、流涕为主要临床症状(100%),50%的患者涕中带血,31.25%的患者嗅觉减退,18.75%的患者嗅觉丧失,12.5%的患者6年内复发。SNIP主要为单侧发病(93.75%),病变最易累及同侧上颌窦(55.56%)。CT平扫SNIP均呈鼻腔鼻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45.61±1.02)HU。受累窦腔内肿块完全充填者21例(43.75%),未完全充满窦腔者22例(45.83%),受累窦腔呈轻度膨胀性改变21例(43.75%),窦壁及鼻甲骨质吸收或破坏42例(87.5%),受累窦腔较健侧缩小7例(14.58%),局限于鼻腔呈息肉样改变2例(4.17%)。结论:SNIP具有一定的CT特点,术前CT检查对SNIP累及的部位、范围等可准确确定,可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肋骨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肋骨原发性软骨肉瘤,回顾性分析其X线、CT及MRI表现。结果:12例肋骨原发性软骨肉瘤(男性6例,女性6例)。12例肋骨原发性软骨肉瘤位于肋骨前缘肋软骨连接处7例,位于肋骨头近胸椎处4例,肋骨腋段1例。X线检查均表现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胸部肿块(左侧7例,右侧5例),邻近肋骨骨质结构变模糊。CT平扫病变处均呈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局部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晰伴有条状、结节状及环状钙化。CT增强扫描病变(11例)强化不明显,邻近椎体和附件表现为骨质侵蚀破坏。10例肋骨原发性软骨肉瘤接受了MRI检查,病变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长T1、长T2混杂信号肿块,增强后不均匀环状强化。结论:钙化为肋骨原发性软骨肉瘤的特征性表现,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为重要征象,环状强化为其增强CT/MRI表现特点,完善影像学检查,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中绞窄性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MDCT)的影像表现。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9例绞窄性肠梗阻(SI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DCT资料,经多方位重建和多窗位的技术处理,对绞窄性肠梗阻患者CT的肠管影像改变(肠腔的扩张、积液、肠壁厚度、密度的改变),肠系膜的CT影像改变(肠系膜的模糊积液、旋转、门静脉的变化),腹腔内的CT影像改变(腹水、气腹)及增强CT影像改变(肠壁的强化改变,肠系膜血管是否栓塞)深入研究。结果:29例患者中共检出肠腔扩张、积液26例,肠壁密度变化、增厚18例,肠壁、门静脉内积气2例,肠系膜的模糊、积液19例,缆绳征11例,漩涡征9例,鸟嘴征5例,腹腔积液12例,肠系膜血管栓塞3例及肠壁不强化5例。结论:多排螺旋CT识别绞窄性肠梗阻的MDCT征象细节对提高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重复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男8例,女3例,全部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其中肠外型9例,肠内型2例。肠外型CT表现为单房低密度囊性肿块,囊壁较厚,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其中5例表现为双层状“晕轮征”。肠内型CT表现为肠腔内附壁囊性肿块,轴位扫描表现为“双弧征”。结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本院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脏EAML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7个病例8个病灶,其中5个病灶部分突出肾轮廓外,2个病灶突入肾窦,1个病灶同时突出肾轮廓外及肾窦;CT平扫3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1例MRI呈稍长T1短T2;增强扫描2例病灶呈“快进快出”,2例呈“快进慢出”;5例见“皮质掀起征”,5例见“黑星征”,其中4例同时出现“皮质掀起征”及“黑星征”;2例病理有恶性表现。组织学表现:肿瘤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平滑肌、厚壁血管及脂肪组成。免疫组化:常表达肿瘤细胞S-100、瘤细胞Vim、HMB-45、HHF-35及CD34。结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影像学表现难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当肿瘤部分突出肾轮廓外或向肾窦内生长,CT平扫密度呈稍高或等密度应考虑有EAML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转移侵犯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CT或MR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鼻咽癌、颅底转移侵犯海绵窦。鼻咽癌侵犯颅底并侵犯一侧海绵窦病例12例,均经过CT和MR扫描。结果:鼻咽癌侵犯海绵窦的影像表现为一侧海绵窦形态增宽,密度以及信号改变;结论:结合临床较易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脏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探讨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脏病变表现为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其中肝脓肿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7例,肝转移瘤9例。13例行上腹部 CT 平扫和三期增强检查,7例行 MRI 平扫及 LAVA 多期增强检查,11例同时行 CT 和 MRI 检查。结果:3种病变在环壁及分隔的强化征象有差异。肝脓肿环壁及分隔均匀、完整(P <0.05),可见病灶缩小征(P <0.05)。胆管细胞癌环形强化呈向心性充填(P <0.05),或出现肝包膜回缩(P <0.05)和扩张胆管壁的局限性增厚。环壁不规则中断或见强化的壁结节,是诊断转移瘤较有价值的征象。结论: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 3种病变各有其影像特点,CT 及 MR 检查对三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鼻窦CT断层扫描联合CD24检测在鼻窦癌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鼻窦癌患者及50例鼻窦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鼻窦CT断层扫描联合CD24检测,以病理检测作为金标准,分析鼻窦CT断层扫描、CD24单独及联合诊断鼻窦癌的价值。结果:采用CT断层扫描诊断的阳性共48例,CD24检测阳性共51例,平行联合诊断阳性共59例,系列联合诊断阳性共40例;系列联合诊断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平行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平行联合及系列联合诊断鼻窦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术前鼻窦CT断层扫描联合CD24检测在对鼻窦癌进行诊断时,可有效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效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超声普查发现肾输尿管不明原因积水扩张后,经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后找到积水原因,得出影像诊断分析结论。方法:超声筛查均无尿路结石,但肾输尿管不明原因积水扩张,所有病例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成像技术诊断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成像技术诊断,60例小儿主要为先天性肾输尿管发育异常致肾输尿管积水扩张及一侧肾缺如、异位。分析CT表现,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发育异常的诊断正确率为98.3%(59/60),优于传统静脉肾盂造影及超声检查(p0.05)。结论:超声检查应作为一种泌尿系统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手段,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作为泌尿系统先天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具有快速、无创、分辨率高等优点,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直观、立体显示泌尿系的全过程,是诊断泌尿系先天发育异常的理想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MF)的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资料,女性12例,男性6例,平均年龄30岁,范围9岁~78岁。分析其平片(15例),CT(8例)及MRI(10例)表现特征。结果:发生于股骨3例,胫骨3例,肱骨2例,掌骨2例,颞骨2例,额骨2例,尺骨1例,腓骨1例,跟骨1例和胸椎1例;10例位于长骨,其中干骺端7例,骨端2例,骨干1例;11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4例呈分叶多房状,3例呈不规则形,均呈不同程度膨胀。CMF在平片及CT上病灶均为溶骨破坏,平片显示4例(26.67%)钙化,CT显示6例(75%)钙化;在MRI的T1WI表现为低至中等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中高信号,其中80%(8/10)为外周中高信号,中央区高信号,增强后呈不规则环形强化,20%(2/10)呈弥漫性不均匀中高信号,增强后呈弥漫不均匀强化。结论:CMF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其MRI信号及强化特点在CMF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