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虎山、猛虎坪、虎啸岩、虎豹口、虎跳峡……如果你听到一个这样的地名,内心十有八九会陡生寒意。虎字当头,虎虎生威。2010年.时逢中国的农历虎年。这一期我们为广大读者精心准备了一组“虎”字地名。谈“虎”地名,自然绕不过“老虎”,我们就先来聊聊“老虎”吧。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0,(1):18-18
从1982年开始,原大连甘井子区政府地名办主任王治业就发现了老虎滩的地名由来与史料不符,并提出质疑,之后他三次乘船到海里寻找那片像老虎的礁石。近日,他拍摄下那片极像老虎的礁石,并首次对外宣布——他发现了真“老虎”。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人们赋予有方位意义的各种具体地理实物的名称。地名反映了人地关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许多地名已使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随着一些地名改名,原来的地名消失了,反映着某种文化的符号也消失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2,(8):54-54
自2005年全国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地名设标中注重以牌养牌、建管并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市74个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完成地名设标任务,完成率100%;95个乡(民族乡)中有93个乡基  相似文献   

5.
地名一向被喻为“本地人的脸”。自1977年以来,我国在“地名标准化”、“地名单一罗马化”、“地名国际标准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地方存在的一地多名、一名多地、一名多写、一名多译、译音不准、用字不当等问题都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并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地名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了这么多条条框框对地名的约束,地名的标准化似乎不该出什么问题,但它却偏偏不那么“顺溜”,在地名管…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1,(8):60-60
在威海市农村,许多村庄的名称中都含有“屯”字和“庵”字,如白鹿屯、许家屯、王官屯,戚家庵、北山庵、六木匠庵,等等。据粗略统计,名称含有屯字的村庄有58个,含有庵字的有150多个,形成两个引人注目的地名群。经考证,每一个地名群形成的时代背景、原因和年代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汉语地名,都是用汉字记录的。在汉字大家庭中,地名汉字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有不少汉字仅仅作为地名用字出现。地名汉字的使用范围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0,(1):17-17
老虎岭,位于南宁市郊北部邕武公路10千米处。关于老虎岭的地名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附近大邓村有个姓林的农民养鱼时还养了一只老虎。那老虎通晓人性,能看守家园。因为经常有人偷他的鱼,农民就把老虎带去看守鱼塘,告诉它:“在夜里,你听见木屐声走来的,是你的主人;听到布鞋声走来的,是偷鱼的人,要把它咬死。”老虎看守鱼塘后,再没有人敢来偷鱼。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名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有的旧地名消失了,而新的地名又出现了,还有的虽然名称相同,但所指的地方不同,如“蓟”字地名的使用,有蓟、蓟国、蓟城、蓟邱、蓟门、蓟县、蓟州、蓟镇等。特别是蓟县这个名称在古书中经常出现,并使用至今。历史上在蓟这个地方发生了许多事件,史书上也多有记载,往往人们一看到蓟就以为是今天的蓟县,而有相当部分的志书也是这样记载的。把“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汉高祖元年,封臧荼于蓟”,“献帝初平四年,公孙瓒据蓟,建安五年袁绍灭瓒有其地”的蓟,都说成是现在的蓟县,…  相似文献   

10.
"烧锅"烧得留下了历史踪迹"烧锅"烧得留下了时代遗存"烧锅"烧得留下了靓丽地名烧锅,是民间制做白酒的作坊。历史的长河溢满了酒香,留下了许多可以追寻的踪迹,散落辽宁全省的"烧锅"地名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分省地图上所标城镇山川地名,多达三万三千有余。在社会交流中每遇生疏地名,即使已知其所在省区,亦难在省图中快捷查到其所在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过去的穷乡僻壤也开始与外界甚至国外发生交流,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更使新生地名大量涌现。例如西气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龙的国度 ,龙字地名在我国是广泛存在的 ,以政区类龙字地名为例 ,使用汉语地名的各省区中 ,省级龙字地名1个(黑龙江省) ,市、地、县级龙字地名就达几十个 ,乡镇级龙字地名200余个 ,至于村级龙字地名数不胜数。自然山水类龙字地名 ,尤其是水系地名 ,如江、河、泉、湖、沼、泽、池、潭、源、湾、井、港、溪、水、渠、滩、沟、洼、塘矶等与“龙”字组合的地名 ,更俯拾即是。若将各类地名综合统计 ,每个地区龙字地名都不在少数。最少者也不低于20几处。以龙之居处命名的就有龙门(山西、陕西、安徽、福建、海南)、龙关(河北)、…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全面、优质完成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本着"提前谋划,引进新技术人才,深挖地名文化"的原则,以"四个注重"为出发点,扎实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注重整理普查成果夯实转化利用基础为了做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工作,该区对普查地名6200条、拍摄照片19764张进行了分类整理。一是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该区通过聘请史志办的老专家,发动熟知地名变迁的老同志,收集与地名文化有关的老故事,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不少地名因此发生了变化。然而,地名命名混乱问题日益凸显,尤以地名"洋化"问题最为突出。201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评国内洋地名泛滥,破坏地方文化传承,可见地名"洋化"问题的严重程度。地名是记录发展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以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力量驱除泛滥于当今大街小巷的  相似文献   

15.
虎是兽中之王,是强壮、威武的象征。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赋予虎丰富的内涵:虎是代表吉祥与平安的瑞兽,象征压倒一切、所向无敌的威力;象征着权力、热情和大胆。中国人自古有崇拜虎、喜欢虎的情结,数千年来在齐鲁大地也留下了许多与虎有关的地名,笔者粗略查阅了济南、淄博、东营、泰安、莱芜、菏泽六市的地名录,  相似文献   

16.
打开河南省地图,可以看到叫“双庙”的地名很多。南阳市有双庙乡、商邱市有“双神庙”。偃师县有双庙村,博爱县、获嘉等细数不下十来个叫“双庙”的村庄或地名。有“双庙”的地方都有“双神庙”,两座庙宇并排而建,纪念着两位可歌可泣的为  相似文献   

17.
地名命名是地名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地名时代性的特性决定地名在每个时代都产生一批新的地名,同时又淘汰一些地名。新地名的命名,有极强的主观性,命名者在没有规范的地名管理的情况下,命名的随意性很大。评价地名命名是否恰当,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衡量尺度。人们生活在不同时代,而不同时代的文化影响,往往是影响命名者命名地名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地名命名,尤其在具有很强的指位性的建筑物命名问题上,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应引起地名  相似文献   

18.
继上海、哈尔滨、济南三市地名管理条例公布后,《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经广东省人大通过已经出台,这标志着我国地名立法进程在加快。为推广地名知识,使地名管理工作家喻户晓,促进我国地名法制建设,《中国地名》杂志社支持广东省地名学研究会、广州市地名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地名知多少一有奖征文,要求每篇文章在1000至2000字之间,文体可选择散文、游记、典故,题名以内容而定。征文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学生组的参赛作品需注明指导教师的单位、姓名。本次征文设立的奖项为:最佳指导教师奖五名,奖金1000元;成人组和学生组…  相似文献   

19.
“南阳”这一地名在《史记》中共出现47次(见嵇超等编《史记地名索引》)。从空间上看,这47个“南阳”往往是同名异地;从时间上看,均为从春秋到西汉长达七百多年的时间跨度中的古地名,而且一部分地名随历史发展而湮废不存,另一部分则沿用至今,但其地域范围又有变迁。这样一来,就会给今天的读史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诸多不便,乃至影响了对史实的理解,因此有必要一一释之。  相似文献   

20.
文际平 《中国地名》2011,(10):56-57
2011年7月16日。《佛山日报》刊登了招泽江“地名岂能随意用字”一文,读后颇有感触。招文以佛山“上朗村招永思堂族谱”、“下朗村明礼堂《朗月边招氏家谱》”等为例,力证朗边、上朗、下朗为地名的标准用字,断言目前佛山通行的“上塱、下塱”属于不规范用字。主张将上塱、下塱及相关地名塱沙路、塱宝西路、塱宝中路等加以规范,将“塱”更正为“朗”。笔者十分赞同招先生关于规范地名用字的建议,然而,对于更“塱”作“朗”的意见却持异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