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广西原料蔗产量大气环流因子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靖  苏永秀 《广西气象》1995,16(1):48-50,52
本文分析了我区代表性的15家糖厂及7个地区、3个市的原料蔗产量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并同时分析的大气环充因子与甘蔗产量关键期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有关糖厂、地的甘蔗产量大气环流因子预报模式,为进行原料蔗产量预报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气象条件变化对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大量观测事实、统计相关分析表明,气象条件包括气压形势场、相对湿度(高空露点温度)、气温、风速和大气的稳定性等变化,对空气污染物的PM10、SO2和NO2浓度扩散程度的影响是明显的有规律的。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期,地面和高空气象因子作用是不同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污染源因季节冷暖程度不同,排放量很难掌握,因此,气象条件对污染的影响有不确定的一面,使问题变得复杂化。  相似文献   

3.
怀山药主产于河南焦作的温县、沁阳、武陟等县市.整个生育期内,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冷热无常,旱涝极难掌握,干旱、晚霜冻、低温等气象灾害严重影响怀山药的生长发育.本文在研究怀山药生产现状和生态适宜性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怀山药生产地的光、温、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筛选出怀山药各生育期气象指标及常见的气象灾害,并据此提出防御措施和建议,为大力发展怀山药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国莲  程鹏 《广西气象》2007,28(4):26-28
对2000至2006年的南宁市能见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南宁市近7a能见度年均值在13~17km之间,总体呈下降趋势。一年之中,能见度最小值主要出现在1至3月,最大值出现在6至7月,汛期能见度明显好于非汛期。一日之中,能见度的日变化为:08时〈02时〈20时〈14时。能见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能见度与温度、风速成正比,与压强、降水、湿度成反比。与污染物的相关分析表明,能见度与PM10浓度的相关性较强,达到-0.58。  相似文献   

5.
利用铜川市1964—2021年国家气象观测站玉米生长季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及1990—2020年各区县玉米产量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累积距平法及滑动平均法分析≥10℃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8 a来各区县≥10℃积温随时间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且均在1993年发生了由偏冷到偏暖的转折;空间上南部耀州多,北部宜君少。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空间上降水量丰富区位于北部宜君县。耀州日照时数随时间呈显著减少趋势(P<0.01),其余区县变化不明显;空间上各区县日照时数差别小。气象因子中,降水量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影响次之,≥10℃积温影响最小,其中降水量和玉米气象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热量、水分、光照三个方面对四子王旗2013年马铃薯全生育期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结果表明,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2013年四子王旗气象条件总体比较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空气中花粉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2004年南京市气象局花粉观测数据,对南京市空气中花粉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花粉浓度呈双峰型分布,花粉浓度最高的月份分别出现在4-5 月和9-10月,其中以4-5月份花粉浓度最高,浓度最低月份出现在12月至翌年1月。悬铃木花粉为春季最主要的致敏性花粉,其花粉数量占全年花粉总数量的27%,其次为枫杨和藜科;秋季花粉污染主要是葎草和豚草,分别占全年花粉数量的3.03% 和1.00%。研究发现,风速、风向会影响空气中花粉传播距离,温度和降水会影响空气中花粉浓度。  相似文献   

8.
对2000至2006年的南宁市能见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南宁市近7a能见度年均值在13~17km之间,总体呈下降趋势。一年之中,能见度最小值主要出现在1至3月,最大值出现在6至7月,汛期能见度明显好于非汛期。一日之中,能见度的日变化为:08时<02时<20时<14时。能见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能见度与温度、风速成正比,与压强、降水、湿度成反比。与污染物的相关分析表明,能见度与PM10浓度的相关性较强,达到-0.58。  相似文献   

9.
对公路施工中气象因子做了初步的探讨 ,分析了温度、降水、风对公路建设中的路基、路面、边坡等项目的影响 ,为进一步开展气象服务拓宽领域  相似文献   

10.
利用温州市3个监测站点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记录的降水资料,分析温州市酸雨特征;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与酸雨强度有关的气象因子,表明降水酸雨强度(PH值)与降水量、风、雾等气象条件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气高浓度污染的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兴中  牛玉琴 《气象科学》1992,12(1):107-112
本文研究了南京市SO_2和NO_x高浓度污染的气候特征及与气象条件、天气形势的关系,得到了高浓度污染时的一些指标,为其预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乌海市葡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及灾害防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凤琴 《内蒙古气象》2013,(3):23-24,39
葡萄是乌海市的特色农作物,乌海市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降水少,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生长。影响乌海市葡萄生长的主要灾害有霜冻、干旱、连阴雨和低温天气等,文章针对葡萄在各生育阶段的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D13A3数据,建立2000-2017年甘南牧区植被覆盖时空数据集,分析了甘南牧区植被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并利用同期气象数据探讨气象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甘南牧区植被水平上呈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垂直分布上南部随海拔升高植被减少,北部随海拔升高植被增加。总体上,甘南牧区植被覆盖有增加趋势。气温、降水与日照时数是影响甘南牧区植被变化的重要因子,但2011年以后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有所降低,其中5-6月降水量对亚高山草甸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由显著正相关转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气候变化对大豆生育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南省林州市和泛区农业气象观测站1993—2013年及正阳县农业气象观测站1993—2008年的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标准化处理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气候变化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南省大豆播种期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全生育期日数和各生育期间隔日数有增加的趋势;从北到南,播种期、出苗期和开花期逐渐提前,成熟期有所延长;大豆生育期日数有延长的趋势,南部的趋势比北部的明显。从北到南,各生育期同期降水量增多的趋势逐渐明显,日照时数减少的趋势逐渐减弱,平均气温增长的趋势逐渐减弱。河南省北部地区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大豆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中部地区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大豆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南部地区平均气温是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气象条件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桂琴  李运宗 《气象科技》2008,36(6):795-800
利用河北省南电网提供的2000~2006年逐日最大电力负荷资料.分析了日最大电力负荷的变化规律.以石家庄市为例,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年逐月分析了日最大电力负荷与对应6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得出不同时段电力负荷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分析了6~9月和11月受气温影响显著月电力负荷的1℃效应量、3~8月10 mm以上降水量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变化率;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时间段建立了最大电力负荷的气象预测方程,加上逐年电力负荷变化趋势项即可做电力负荷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算日用电量气象变化率lml、日最大用电负荷气象变化率lmh,分析了湖州市2006—2008年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着重研究了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对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影响,建立了日最大用电负荷、日用电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表现出年周期变化,且稳步递增,但月差异明显;不同月份不同气象因子对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影响各有不同,lmh、lml与气象因子相关性显著的月份集中在6—10月;在不同温度范围,气温对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随着气温变化,用电量和最大用电负荷的变化率最大可达20%;在7月、8月,气温升高1℃时,lmh、lml的变化最大,可达2%~5%。  相似文献   

17.
赵磊  吕丹 《陕西气象》2021,(1):56-59
利用千阳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的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日最低气温等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千阳县苹果种植的气象条件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夏季6—8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980—1998年变化较大,1998—2019年变化趋势趋于平稳;1月中旬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远高于苹果种植最适宜区气象指标,不会对千阳县苹果种植产生冻害影响;夏季6—8月平均气温为22.9℃,与苹果种植最适宜区气候指标仅相差0.1℃,且1980—2019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千阳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的日最高气温和日相对湿度与周边4个苹果种植基地县的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高温热害对千阳县苹果种植的影响在不断降低,且千阳县受轻度、中度和重度高温热害频次远低于陈仓区、凤翔县和扶风县。与苹果种植最适宜区气象指标对比,千阳县各项气象条件均符合苹果生长最佳气象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辽宁14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地面气象站点监测数据,对辽宁省细颗粒物污染时空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对其影响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据此进行聚类分区。结果表明:辽宁城市PM_(2. 5)浓度变化的季节性差异明显,呈冬季高、春季次、夏秋低的总体特征;辽宁全境PM_(2. 5)浓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中部平原地区为最高、两翼丘陵较低、东部沿海最低;根据PM_(2. 5)浓度与气象因子的散点图及Spearman相关系数,辽宁城市可分为4种类型,即辽东半岛型(I类,包括丹东、大连、盘锦、营口)、辽西山地型(Ⅱ类,包括葫芦岛、锦州、朝阳、阜新)、辽东山地型(Ⅲ类,包括本溪、抚顺)、辽中平原型(IV类,包括铁岭、沈阳、辽阳、鞍山),4类城市的PM_(2. 5)浓度依次递增,且冬季最为明显; PM_(2. 5)浓度与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仅在冬季均呈正相关,但I、Ⅱ类城市在春季呈正相关,IV类城市在春、夏两季也呈正相关;与风速在冬季均呈负相关;与气压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青岛市2005-2007年的常规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学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岛市水平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和气象影响因子,发现青岛市能见度有明显的日、天气尺度、准双周、季节和半年的振荡周期,其变化特征和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地面气压、海雾以及边界层高度等要素都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