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组成“海南岛一西沙群岛现代碳酸盐沉积科学考察团”,成员来自地质矿产部、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有关大专院校和科学院系统,约20余个单位,共31人.由团长冯增昭、副团长兼秘书长王英华率领于1983年4月19日至5月5日前往实地进行了考察.考察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4月19日至4月24日考察海南岛西部和南部海岸;第二阶段自4月25日至5月1日考察西沙群岛,最后进行了总结.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质矿产部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关土聪,不顾65岁高龄参加了第一阶段考察活动.本次科学考察的重点:第一阶段于海南岛地区考察了儋县排浦现代白云岩、侵蚀海岸、海蚀坪和现代海滩岩;在洛东县莺歌海和崖县“天涯海角”考察了海滩岩和海岸沙滩;在崖县鹿回头地区考察了椰庄连岛沙及其两侧小东海湾西南和东北岸珊瑚岸礁、海滩岩以及三亚湾岸礁等.第二阶段在西沙群岛考察了永兴岛珊瑚礁、永兴灰沙岛的形态、结构,沙堤分布规律、植被群落与环境关系等,并对海岸、海滩和礁坪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对比,还对永兴岛上的鸟粪土和鸟粪石的成分、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石岛的考察中,对较为复杂的地层、构造作了细致的现场观察,并重点考察了岩熔现象,在东岛全面考察了现代泻湖、鸟粪层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海岸环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南岛虱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为南海大陆架岛屿,中央为山地,临海为多种类型海岸,以处于动态平衡的海蚀-海积型海岸为主。海南岛主要是基岩岬湾海岸,潮汐属日潮型,东部与南部为不规则日潮混合潮。海岸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更新世初期,海岸属基岩港湾型,晚更新世构造运动频敏,使不少海湾底部抬升为阶地。构造抬升运动持续到全新世,使一些珊瑚抬升为高出海面数米的阶地。海岸类型按其成因与形态可分为两大类:基岩港湾海岸与砂砾质平原海岸。基岩港湾海岸分布于山地与丘陵临海处,砂砾质平原海岸(或为三解洲平原海岸)其表现形式多为沙坝与泻湖海岸,沙坝上叠置发育着海滩、沙堤或沙丘,随着海岸加积展宽或地壳上升,老的沙坝可抬高成为海积阶地。潮流作用对洪湾众多的海南岛的发育演变以及开发利用亦有重要作用。潮汐汊道港湾规模较大,水域面积达数十平方公理。  相似文献   

3.
进入80年代以来,对海南岛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综合分析,提出了各类资源地域分异特性,可供开发和利用的潜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优势。此外,还出版了一些专著,对海南岛的农业制图、土地利用类型等进行航片判读,对海南岛热带农业自然资源进行总结和区划规划,对我国少有的富铁矿之一——石碌铁矿的地质与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等。自1988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后,发表了关于研究和探讨海南岛的政治、历史、发展战略、部门经济、人才、科  相似文献   

4.
遥感在海岸岸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青  恽才兴 《海洋学报》1999,21(5):87-94
利用多时相航卫片图像信息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三门湾自然环境、水动力条件、泥沙运动等因素分析,研究海岸岸滩形态及演变过程,指出该地区的岸滩稳定性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利用航卫片技术有空间分布和环境动态分析方面的优势,结合常规水文地形资料进行海岸岸滩稳定性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回顾海南岛海岸带保护利用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阐释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基于海岸地质和海岸动力对海岸线的控制机理,深刻剖析海南岛海岸带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特征、人类活动影响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揭示海岸动力过程和海岸带的重要性以及大气、海洋、陆地如何相互作用;提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新概念,构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顶端战略模型。为促进海南岛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必须以生态平衡为本,加强对海岸动力过程的调查研究,科学评估旅游地的承载能力,适时开展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启动海南岛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及建设工作,探索以“立法先行、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科学支撑、财力保障、统一管理、公众参与” 为核心的“海南模式”。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岸变迁调查组最近在海南岛临高角发现了一个风暴脊垒,范围约有1km^2,这是迄今已知规模最大的一个脊垒.以往,类似地质体仅见于西沙群岛的某些岛屿.如琛航岛东缘的脊垒,翼展不过几百米.而这个脊垒的翼展在1.5km上下.弧顶指向东北,原始高度在5m以上。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表土花粉和热带植被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调查分析了海南岛各种热带植被下的表土花粉,并根据花粉数据进行植被类型的模拟。结果表明,表土花粉类型复杂,优势种不明显,反映了热带植被下的植物种类繁多复杂的特性。分模拟能够较好地反映热带气候下的雨林,季雨林和干草原植被,其地理位置与地区植被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海南岛山地的花粉模拟还恢复了热带山地植被,而海岸红树林植被能够被海岸带的花粉证据所模拟。该研究能够为我国大范围表土花粉调查和热带植被类型提供花  相似文献   

8.
地矿部在“八五”期间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东太平洋多金属调查和南极南大洋南太平洋的地质科考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未来的勘探开发大洋多金属结核及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 1 南极南大洋南太平洋地质科学考察 该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从1990年10月25日~1991年5月3日,历时191天,总航程54418.9公里,完成的考察项目和工作量: (1)综合地球物理剖面122487.9公里,其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海岸带综合调查成果于1987年6月29日在河北石家庄通过了国家级审查验收。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成果审查验收暂行规定”,国家级审查验收主要是听取和审议省的工作报告与3项成果省级验收意见和结论,评审省的综合调查报告。经国家级审查认为:福建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从1980年12月开始,历时6年,已圆满完成调查计划。在外业工作中,组织13个专业和2个专题组按照“调查简明规程”要求,结合省的特点和经济建设要求,增加一些调查项目,完成了调查任务。内业对大量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并采用一些先进手段。共形成档案1490卷、照片航片70余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联合组织的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已于1987年5月17日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我所水文、地质、生物室和器材处等单位共有5人参加。他们除参加扩建、完善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中心任务外,还进行了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南大洋科学考察和试捕磷虾等项目。  相似文献   

11.
李成治 《海洋与湖沼》1984,15(3):282-282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河流与平原海岸地貌工作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2月11—17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为该工作组的会员及通讯会员共33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中国首次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共宣读和展示论文和研究报告24篇,按专业专题分平原海岸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及海平面变化、河流地貌、遥感图象处理地质地貌应用解译及地质矿产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12.
帆船运动场地及设施要素 帆船正式比赛的场地距海岸应有0.5~2千米,需要在开阔的水域上设4~5个比赛场地,每个场地直径约为1.9~3.6千米。这些区域水流不宜太大,水深不宜超过30米,不允许有固体漂浮物,渔网、渔排等障碍物。赛前及比赛期间这些场地区域对民用船及商业船只应当实行禁航。由海警在各区域外值守。  相似文献   

13.
熙文 《海洋世界》2008,(8):51-52
帆船运动场地及设施要素 帆船正式比赛的场地距海岸应有0.5~2千米,需要在开阔的水域上设4~5个比赛场地,每个场地直径约为1.9~3.6千米。这些区域水流不宜太大,水深不宜超过30米,不允许有固体漂浮物,渔网、渔排等障碍物。赛前及比赛期间这些场地区域对民用船及商业船只应当实行禁航。由海警在各区域外值守。  相似文献   

14.
黄岛前湾建港工程是我国计划新建的大型工程之一,青岛市有关科技工作者对此欢欣鼓舞并十分关心该项工程曲建设。市海岸工程学会、地质学会和土木建筑工程学会联合于1983年10月27日在市人民会堂召开了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中、高级科技人员共38人,会议由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杨绍白总工程师主持。与会专家把交通部一航局提出的黄岛前湾建港工程的各种方案归纳为南方案(显浪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海岸带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踏勘,统计分析了海南岛海岸带发育的各种地质灾害,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地震、活动断裂、海岸侵蚀、土地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河口港湾淤积、崩塌、滑坡等。控制研究区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有构造、坡地重力、水动力、地下水和风力等5种,其中水土流失的控制因素既有水动力因素也有风力因素。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海南岛海岸带地质灾害分布图,分析了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特征及形成灾害的主要因素,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潜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滨海锆钛砂矿资源,然而,随着长期大规模矿产的开发,陆域滨海砂矿资源已日渐枯竭。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多为砂质海岸,沙滩宽广,特别有利于海洋砂矿的形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勘查现状和勘查成果,分析了区内砂矿的地质特征,从物源、气候与水动力条件、海岸类型与地貌类型、第四纪沉积作用和海平面变化等5个方面综合分析砂矿的成矿条件,阐述了浅海砂矿的成矿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调查资料,从成矿的有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万宁市东澳南后海至田头港一带、东方感城至乐东莺歌海一带、文昌铺前湾至景心角一带和临高马袅至东英一带等4个浅海区具有较好的砂矿资源潜力,它们可作为今后该区砂矿勘查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东南海岸大致界于胶州湾与日照岚山头之间(图1)。对这一区间海岸地貌的研究,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尚无专题论文发表。仅在本世纪初,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日人福地信世等对青岛及胶州湾地区的地质、地理作过论述;三十年代,我国地质学家叶良辅、喻德渊、王绍文的论文亦侧重于青岛附近的地质研究,而对本区海岸地貌的问题介绍不多。五十年代末,孙庆基等对胶州湾及青岛海岸地貌发表了专文。此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野外地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结合卫片和航片影象分析等,论述了筼筜港—钟宅断裂带的存在,并从地貌面、沉积物、风化层的变形、断裂物质、地形、水系及微地震等方面分析了该断裂带自距今30k—40ka以来的活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质矿产部1994年度地质科技进展情报交流会于1994年10月23-27日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部委情报(信息)所、地矿部各专业研究所、省地矿厅(局)和各地质大专院校等70多个单位,共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期间地矿部副部长张宏仁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海岸是海陆之间的交界地带。海岸经常在变化,有的地方在向陆地逼进。有的地方在向海洋退缩。海水运动、地壳升降、河流地质作用等因素都会引起海岸变化。意大利第勒尼安海滨的那不勒斯海岸边,保存着三根古建筑大理石柱,提供了海岸变动的历史证据。从建成到公元15世纪期间,那里的地面下沉了6.3米,从地基到大理石柱高6.3米这一段因沉沦海下,被海洋运动腐蚀成千疮百孔。以后到18世纪的300年间,那里的地壳又上升了6米多,曾经沉入水下的石柱重新露出地面。18世纪以来到20世纪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