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报道了1993—1994年采自养殖水体中的一种海洋盾纤类纤毛虫,经鉴定系拟尾丝虫属一新种。文中对其形态学做了综合描述。指出该种可生存于多污低氧环境及贝类外套腔内并可构成对养殖动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报道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共栖的 3种触毛亚目盾纤类纤毛虫 :厚鱼钩虫(Ancistrum crassum)、日本鱼钩虫 (Ancistrum jap onicum)及亚桶形后口虫 (Boveriasubcylindrica)。文中依据活体观察、蛋白银及银浸法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及银线结构进行了综合描述 ,对采自 4种不同宿主的厚鱼钩虫种群进行了比较研究。该文系后口虫属纤毛虫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报道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共栖的 2种盾纤类纤毛虫 ,含 1新种 :大粘叶虫(Myxophyllum magnum n.sp.)及 1种国内新记录 :双壳吸触虫 (Thigmophrya bivalviorum)。作者依据活体观察及蛋白银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进行了综合描述 ,并对粘叶虫属和吸触虫属属的定义做了新的修订。  相似文献   

5.
6.
研究扇贝外套腔内栖生的纤毛虫一蠕状康纤虫Cohnilembusverminus(Muller,1786)的形态、核器及纤毛图式。结果显示其口器结构为;M1呈单列结构,约占体长的1/2,M2由4组毛基粒构成,PM起自M2末端,Sc约由5个毛基粒构成。此外,还列表比较了不同作者报导的C.verminus种群及其它6种已知的康纤虫的主要性状特征。  相似文献   

7.
报道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体表溃烂组织分离的一种纤毛虫,通过活体观察、扫描电镜、蛋白银染色法、银浸法,对其形态学及纤毛图式做了研究。经鉴定,该纤毛虫为指状拟舟虫(Paralembus digitiformis Kahl,1933),隶属于寡膜纲、盾纤目、嗜污科、拟舟虫属。这是指状拟舟虫在牙鲆上兼性寄生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采自青岛胶州湾的菲律宾蛤仔鳃丝上寄生的一种触毛类纤毛虫,经鉴定为厚鱼钩虫(AncistrumcrassumFenchel,1965)。本文运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法对其活体形态及纤毛图式进行了详细描述。此为我国新记录,同时也是触毛亚目纤毛虫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在水产动物养殖尤其是海洋甲壳类动物及贝类的育苗和养成过程中缘毛类纤毛虫病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常见而且危害性较大的一大类病原生物。有关该类病原体的形态学作者在过去的一系列文章中曾有过较系统的报道[1~6]。但这些工作均为从纯专业分类学角度对其进行描述,且需借助特殊的研究方法。对于所有非专业人员尤其是从事病害防治工作以及基层养殖从业者来讲仍嫌过于生僻且不易掌握。因此对无条件开展实验室研究的人来讲,建立一个简洁明了的鉴别方案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种需要,本文作者将迄今已知的海洋病害性缘毛类(属级)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5年5月到9月对象山港海域五个航次的监测结果,对象山港海域水体和底质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区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水质恶化严重;海产养殖是造成本海区营养元素超标的主要因素,也是控制营养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炜民  陈雷 《海洋通报》2007,26(4):116-120
利用2002年至2004年对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了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营养盐超标严重,导致增养殖区整体水质超出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与增养殖区应达到的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不符,影响了增养殖区主导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13.
This in situ study reports on the relevance of intact phospholipids as new biomarkers and highlights the limits of the classical fatty acid analysis after the hydrolysis of the polar lipid fraction. The analysis of polar lipid fractions revealed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of marine macrophytes with either non-phospholipid compounds (sulfoquinovosyl diacylglycerol) or with both non-bacterial phospholipid classes (phosphatidylcholine) and non-bacterial phospholipid molecular species (some molecular species of phosphatidylglycerol). The analysis of intact phospholipids showed also the predomina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sediments whereas the analysis of fatty acids alone cannot confirm such information. Lastly, as regard to the effect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on the sedimentary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 observed a higher degree of saturation of the fatty acyl chains of the phospholipids extracted from sediment exposed to a massive and chronic crude oil contamination. Such a result was interpreted as an adaptive response resulting in higher membrane rigidity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