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信息     
科技新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三队员参加中国第 17次南极考察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有三名队员参加中国第 17次南极考察 ,他们将于 12月初启程赴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考察 ,执行GPS国际联测任务。GPS国际联测是由SCAR_WEEI(国际南极考察委员会下属的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工作组 )组织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 ,旨在测量南极板块和微板块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和方向。此外 ,还将进行由于冰盖融化及海洋负荷变化而引起的南极地区的垂直形变测量。本次GPS国际联测时间为 2 0 0 1年 1月 2 0日 0 0 :0 0 (UTC)至 2 0 0 1年 2月 10日 2 4:0 0 …  相似文献   

2.
GPS定位技术在矿区地面形变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是GPS定位技术进行矿区地面形变测量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矿区GPS定位测量为例,在联测了多个基准点的条件下,通过坐标转换、曲面拟合等计算方法,由GPS定位测量的结果,计算出变形观测点的坐标位置,并用于变形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证明GPS定位技术用于矿区地面形变测量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南极国际GPS联测的海潮位移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洋负荷潮理论,利用CRS4.0全球海潮模型,计算了参加南极国际GPS联测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海潮位移改正,并将海潮位移改正应用到GPS数据处理当中。在GAMIT软件的解算过程中,分别按加入和不加入海潮位移改正,对GPS基线分量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南极国际GPS联测,海潮位移改正对GPS基线分量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数据处理时需要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卫星测地事业的实际,对近期发展提出建议,内容包括:研制和引进轨道改进软件,对GPS结果施加对流层天顶方向改正数;建立多种模式作业结合的GPS控制网;研究GPS和常规地面测量技术的最佳结合方式,倡导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会战和联测;公布已测GPS工程项目信息;扩大施测成果的应用范围,拟订国家统一的GPS接收机检验标准,建立规范的检验设施和场地,扩大GPS技术在测地学中的应用领域,支持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坐标联测工作全部结束,将进入联测数据汇总解算阶段。为保证联测工作的顺利完成,湖北省第一测绘院于今年9月底进行前期设备准备和人员培训后,共投入45台GPS仪和10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此次联测,分东西两个阶段进行。联测期间,技术人员每2个小时进行一次数据观测,记录卫星数、  相似文献   

6.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斐教授及南极中心博士生张胜凯同学 ,应邀出席了在乌克兰利沃夫市召开的第 5次国际南极大地测量研讨会 (AGS’0 3)。国际南极大地测量研讨会是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 (SCAR)下属的地学常设工作组组织召开的年度会议。本次研讨会由乌克兰利沃夫理工大学和乌克兰南极中心联合举办 ,会议主题是“南极大地测量基础设施的现状与未来研究的展望”。参加该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十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本次会议内容包括 2 0 0 2 /2 0 0 3年南极夏季大地测量活动、大气对南极GPS观测的…  相似文献   

7.
GPS摄影测量是当前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中最具有活力的热门技术之一,它对摄影测量与遥感产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影响,为此,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界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理论研究与试验,大量的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GPS摄影测定已从理论研究与试验阶段走向实际作业生产,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综合介绍了过去五年来国内外在GPS摄影测量研究与试验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预测了GPS摄影  相似文献   

8.
科技信息     
科技新闻我国首个省级GPSC级网在江苏建成  江苏省C级GPS网由 4 72个点组成 ,其中 1/ 3以上的点经三等水准联测。该项目采用GPS水准、地形和重力资料、全球重力场模型 ,严密计算了江苏省的似大地水准面 ,经外部检核 ,其精度为± 7.8cm。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承担了选埋、观测和三等水准联测、数据预处理工作。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负责对观测数据进行精处理、GPS网平差、重力数据处理、似大地水准面数学模型的确定、海洋重力异常的计算、数据处理及数值结果分析等。武汉大学李建成教授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  近日 ,共青团中…  相似文献   

9.
杨恒棣  张磊 《东北测绘》2000,23(3):18-19
通过对联测了25个四等水准的GPS点,分别用平面拟合模型和曲面拟合模型解算各点的正常与四等水准结果比较,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GPS的实际生产具有一「一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与其他高精度测量技术比较,认为GPS技术是用于南极大陆运动监测的最有力手段,在经过实际为数据处理之后,得出了一些旨在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的建议。最后通过分析在南极这种特殊环境下影响的几个因素,得到了一 利于提高GPS野我观测精度及数据处理精度的 。  相似文献   

11.
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应用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凌 《北京测绘》1996,(3):7-10,6
在过去几年里,动态GPS定位,技术及GPS/INS组合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应用。目前,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应用已从研究与试验阶段走向作业生产,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GPS应用的日益广泛,它将根本改变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GPS分区布网条件下似大地水准面的求定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分析。以石家庄地区为研究对象,用本文方法求出的似大地水准面达到了1.85cm的精度,且仅需对网中25.4%的GPS点进行四等水准联测,就可拟合出其余GPS点的正常高,可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GPS测量网的精度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孟庆遇我国自1986年引进先进的GPS技术以来,应用GPS技术进行城中控制网的改建、扩建、重建工作越来越普遍。到目前,全国已有几十个大、中、小城市采用GPS技术布设城市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仅“全国城市测量G...  相似文献   

14.
全国GPS一,二级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GPS一、二级网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是90年代以来我国布设的三个大规模GPS网。全国GPS一、二级网属于大地网,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也具有大地网的性质,与一般大地网不同的是,它靠连续观测和/或定期复测 监测地壳运动的能力。本文简要报道了这三个GPS网的情况与作为参加单位之一的西安测绘研究所从这三个网得到的初步结果。结果表明,这三个网的精确坐标已实现了厘米级精度的地区性地心坐标系;中国地壳运  相似文献   

15.
EPOCH‘92全球GPS联测部分站资料的处理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解先  何妙福 《测绘学报》1994,23(3):210-215
IGS在1992.6.21~1992.9.22组织了全球GPS联测,在此期间的7.26~8.8二周时间为加强观测,参加台站多达600余个,用以研究GPS的各个方面,取名为EPOCH'92。本文对EPOCH'92期间前后共18天的全球分布的24个站的资料进行了归算处理,得到的基线精度为5mm+8.35ppb,定轨精度好于2m,地球定向参数xp,yp解的精度约为1mas。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重力基本网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我国新的国家重力基本网1985系统(新网)。新网由57个点组成,其中包括6个绝对重力点,用拉科斯特·隆贝格(LCR—G)重力仪进行相对观测,并与国外多个已知重力基准系统作了联测,共获得各类观测数据近万个。新网重力值平均中误差为±8微伽[10~(-8)ms~(-2)],经外部检核,实际精度达20微伽。1985年通过国家鉴定。经过两年来使用证明,新网达到设计要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文还讨论了重力网平差、我国旧网精度及转换、LCR—G重力仪的特性和国际重力基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中山2个越冬科考站及Dome-A临时科考站,在北极建立了黄河越冬科考站。南极科考队员分为越冬队员和度夏队员。极地测绘工作已有70多人次参加了南北极科考、考察。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的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陈俊勇 《测绘学报》1999,28(1):6-10
综合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包括它的卫星系统和接收机,近期和今后的发展情况。评述了GPS在各方面的重要应用,包括地基GPS的动态和静态应用。重点介绍了当前GPS应用的前沿,即空基和星基GPS的应用。最后推荐了国际地球动力学GPS服务(IGS)的内容和产品,并对我国GPS综合服务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辽宁阜新引水工程中建立了GPS三维控制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布网方案,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和成果精度作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低丘山区应用GPS进行水准测量的可能性。实践表明,在低丘山区运用GPS水准测量,可以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最后对GPS定位技术在水利、输油管线、输电线路、铁路高速公路等线性工程带状网测量中的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ADS40全数字相机航测地面GPS基准站的不同联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首先分析了不同联测方法的技术要点,进而对不同联测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进行了比较。通过实际计算表明,采用测区范围内局部布测GPS点的联测方法,优可采用已知连续运行GPS基准站等联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