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依据, 以黄土高原正宁县为案例区, 开展土地生态适宜性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土地类型与生态系统间有良好耦合关系, 是进行土地生态评价, 构建区域合理生态系统结构的主要依据。文章最后以构建正宁县土地合理生态系统结构与发挥生态综合功能为目标, 提出了该县生态建设战略和对策措施, 对指导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对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从经济发展或人均收入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之间的互相影响,而且也没有揭示出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互相耦合的机制与演变机理,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而且不同产业由于性质差异对于环境产生压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实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都是从经济发展或人均收入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导致了环境污染先恶化后改善趋势,但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而且也没有揭示出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因此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的耦合机制与演变机理,并以甘肃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环境压力的结论。而且不同产业由于性质差异所产生的污染也各不相同,因此要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定西地区生态脆弱与贫困的双重矛盾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表明定西地区“脆弱-贫困”恶性循环是自然与人文要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近几十年又以人为因素的作用为主。在总结定西地区解放以来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一手抓扶贫攻坚,整体解决温饱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践证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打破“脆弱-贫困”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东北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以吉林省通榆县为研究区域,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通榆县1986年、2000年和2008年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基于2008年的景观安全格局进行风险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景观格局的变化,研究区安全核心区的面积略有扩大,安全缓冲区面积在减少,安全外围区面积在增加;2)研究区的景观格局阻力值呈两极分化趋势,生态高风险重点预警区域主要集中在通榆县中东部,应优先考虑开展生态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6.
将变权理论引入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结合熵值分析法得到的静态权和预警指标值的动态发展趋势,构建了农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更符合农地生态安全预警的动态性要求,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1982—2012年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地的生态安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总体上位于轻警区间。通过预测,在未来的5年间,其安全状况会较现状年有一定程度退化,有向中警区间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适用于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的保护理论与方法,解决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选取适合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评价广河县生态敏感性,并选取GDP、人均GDP、人口密度等6项社会经济指标,结合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探究生态敏感性与其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1)水体、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类型对广河县生态敏感性影响较强烈。(2)生态敏感性子系统与各社会经济指标子系统呈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互相依存关系明显,耦合度水平均处于较高状态。(3)耦合协调度研究中生态敏感性子系统与人均GDP、矿产资源指标子系统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生态敏感性子系统与GDP、人口密度、工业指标与养殖业指标子系统处于拮抗发展状态。研究生态敏感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为该区域提供差异化的发展与保护协调路径,并为同类型区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研究——以芜湖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芜湖市作为案例地,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入手,探求两者的互动发展,努力寻求促使有效就业的产业发展方向,为解决迅速工业化地区社会发展问题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绿洲生态预警信息系统初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洲生态预警信息系统是实现绿洲区域生态环境评价、预警及动态监测的先进手段.将为绿洲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辅助决策信息。论文对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系统总体逻辑结构、系统功能、分级权限等进行了初步设计,以期为绿洲生态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行的辅助决策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是西部乡村振兴及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究生态移民空间迁移特征与生态影响,有助于区域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典型的西北干旱生态移民搬迁区域为例,从县域空间视角出发,通过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植被恢复度(Vegetation restoration degree,VRD)等方法,系统分析2010—2018年古浪县生态移民空间迁移和植被恢复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18年生态移民空间迁移特征表现为地势由高到低、坡度由陡到缓,交通导向和空间聚集,共计移民6.24×104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20.20%。(2)2010—2018年研究区NDVI在时空上呈现南部迁出地持续增长,北部迁入地先降后升的“V”型趋势。整体移民区NDVI最小值从0.10增至0.15,增加50.00%、NDVI最大值从0.52增至0.72,增加38.46%;移民安置区NDVI最小值从0.10减至0.09,减少10.00%、NDVI最大值从0.66增至0.72,增加9.0...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生态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任丽军  尚金城 《地理科学》2005,25(2):215-220
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对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估是极为重要的。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构建了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生态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性属Ⅲ级,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区,基于沙漠化在气候、地表和人文3方面的成因构建沙漠化预警指标体系,并建立预警模型;基于研究区1990年、2000年和2006年的遥感、气候、地表和人文数据,利用ArcGIS对各因子数据进行量化和栅格化处理,通过预警模型实现了研究区3个时期在栅格尺度上(30 m×30 m)的沙漠化程度分布,分别利用前两期和第3期的结果进行参数修正和验证;在此基础上预测研究区“间歇输水”和“无输水”情况下2015年的沙漠化发展趋势。通过参数修正、预警模型对研究区沙漠化程度分布模拟正确率达90%以上,预警模型适用性较好。间歇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化逆转起到一定的作用,是防止其完全沙漠化的必要措施,但此逆转作用基本上只局限于沿河道有限范围内,无法彻底改变研究区的沙漠化现状。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定量度测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有效的生物物理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应用该方法对我国有色金属基地白银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认为白银市人均生态赤字达1.341 28 hm2,超出生态承载力的186%,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已对生态系统平衡构成威胁;生态足迹的需求空间以化石燃料用地为主,其需求空间占全部需求空间的65.5%,是生态足迹总供给面积的1.52倍.通过生态度足迹的分析,有利于探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最后提出白银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区域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针对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估中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需求,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及预警的定义与内涵,从预警角度提出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主要结论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预防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能力。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的实质是评估人类活动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主要服务功能的提供,是否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流程主要包括: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和阈值的确定、生态承载力预警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成因解析等内容。本文提出的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价的方法及案例,可为全国及区域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常斌  熊利亚  侯西勇  丁艺 《地理研究》2007,26(5):940-948
介绍了测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在生态足迹的预测方面采用消费预测模型和人口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方面采用地理元胞自动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采用以上模型方法计算了1995、200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了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足迹在逐年上升,生态承载力前5年上升后5年下降。采用该模型方法计算与预测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具有快速、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预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93,自引:3,他引:293  
徐中民  张志强 《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试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M.Wackernagel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需求),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或生态足迹供给)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石家庄市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结合EXCEL程序,建立了生态安全预警评价计算模型(FE模型)。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及FE模型,从时间尺度上(1999—2020年)对石家庄市的生态安全预警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生态安全预警综合指数从1999年的7.367(中警)降低到2008年的5.769(轻警),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5,2020年石家庄市的生态安全预警综合指数分别为5.324,4.959,4.742,未来近10年(2010—2020年)石家庄市的生态安全预警状态从一般逐渐过度到良好。  相似文献   

18.
旅游地成长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以张家界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旅游地与旅游地产业结构成长动力因子的基础上,分析旅游地产业演进机制,建构产业结构成长及其成长态模型,将旅游地产业划分为发展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四种类型。根据本底趋势线理论分析张家界成长周期,以产业增长率和产业地位指数为测度旅游地成长与旅游地产业结构成长演变关系的度量指标,利用张家界市199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结合所建构模型,分析了成长周期与张家界及其产业结构成长的演变过程。结果发现:(1)张家界旅游成长近二十年来呈现的是单周期波动;(2)随着张家界旅游成长,其三次产业成长虽遵循产业结构的一般演化规律,但具体到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却有较大差别;(3)在成长周期内,各产业结构成长情况有差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工业、金融保险业和其它产业是成长产业,第一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衰退产业;(4)在成长周期内,各产业结构成长态情况亦有差异,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是衰退产业,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是发展产业,其它服务业和工业是成长产业,第一产业是成熟产业。  相似文献   

19.
适度人口取决于生态、经济和土地等多要素的综合承载力。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兵团1995—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兵团的1995—2010年的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95—1999年兵团的实际人口虽然在增加,但相对于生态适度人口并没有出现过剩;2000—2010年兵团生态适度人口在不断下降,实际人口和过剩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兵团目前已经出现了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人地矛盾相对紧张,生态适度人口规模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研究区,通过农户调查获取资料,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干旱区生态-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寻求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业产值的途径。当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潜力很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仅能保证退耕不减收,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增收;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前提下,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禁牧,可有效增加干旱地区的植被盖度;在当地压砂田可显著提高农业产值,砂田种植糜子经济效益最高,而种植扁豆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