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40Ar-~39Ar年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海绿石40Ar-39Ar年龄校正公式,通过测量海绿石中的可膨胀层含量n以及中子活化过程中39Ar的丢失率,求出海绿石的年龄。经测定,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中可膨胀层含量为5%~6%,中子活化中39Ar丢失率为17%~19%。由校正后的海绿石年龄推测出铁岭组年龄界限范围是1070±10Ma~1175±10Ma,景儿峪组为810±10Ma~900±10Ma。  相似文献   

2.
海绿石 K-Ar、40Ar/39Ar 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荣  王松山  裘冀 《地球学报》1994,15(Z1):218-225
海绿石是与沉积岩同时形成的高钾层状硅酸盐自生矿物,其 K-Ar、40Ar/39Ar 年龄存在失真现象。笔者认为,引起年龄失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矿物结构中含有可膨胀层。通过测量可膨胀层含量及中子活化过程中39Ar的丢失率,使可对海绿石常规 K-Ar、40Ar/39Ar 年龄进行校正,得到其年龄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3.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40Ar/^39Ar年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Ar/^39Ar中子活化定年法测试大水沟碲矿床12号矿脉中的白云母,得到阶段升温坪年龄91.0-94.10Ma,等时线年龄93.70Ma。  相似文献   

4.
合肥盆地三尖铺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红层层序及时代,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依据,曾几经变动人为因素很大。根据三尖铺组红层中泥炭在沉积或成岩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伊利石之^40Ar-^39Ar定年,其坪年龄为157.7 ̄159.95Ma,等时线年龄为157.2 ̄159.9Ma,并用K-Ar法测年进行对比和验证,其值为151.8 ̄155.8Ma,故确定其时代下限应为中株罗世晚期(卡洛维期),上限可能达晚侏罗世早期(牛津期)。^4  相似文献   

5.
季建清  钟大赉 《岩石学报》2000,16(2):227-232
中缅边界那邦变质基性岩出圳于东缅著名的Mogok带的东缘。那邦基性麻粒岩经历了早期麻粒岩相、晚期角闪岩相的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变质作用的矿物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的^40Ar/^39Ar年龄谱图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两组年龄:74 ̄76Ma和23 ̄24Ma。晚期变质作用矿物角闪石的K-Ar法得出23Ma,角闪石和斜长石的^40Ar/^39Ar年龄谱图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23 ̄24Ma。晚期变质作用矿物角闪  相似文献   

6.
燧石和脉石英中氩,氯的相关性对^40Ar—^39Ar定年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松山 《岩石学报》1993,9(4):319-328
由于过剩Ar的存在,长期以来燧石和脉石英的^40Ar-^39Ar定年被视为不可能。通过对这类矿物中Ar,Cl丰度及其相关性研究,可以校正过剩Ar,从而实现了这类矿物的年龄测定,这为沉积岩定年及成矿时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应用这一技术测得长城系底砾岩中石英年龄为1744±97Ma,滹沱群郭家寨亚群热事件年龄为1766±49Ma,进而推断长城系与郭家寨亚群的层位呈上下系。  相似文献   

7.
东川铜矿硅质角砾40Ar-39Ar定年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为探索热液成因含微量钾矿物^40Ar-^39Ar定年的最佳实验方案,从而获得可信的成矿年龄,本文进行了东川落雪铜矿稀矿山段落雪组角砾状矿石硅质角砾流体包裹体及其固体粉末的^40Ar-^39Ar对比实验;先采用真空击碎技术提取硅质角砾(CD-5-2)的流体包裹体进行^40Ar-^39Ar分析,接着对击碎后的固体粉末样品进行常规的^40Ar-^39Ar阶段加热分析(170~180℃)。与以往样品的流体  相似文献   

8.
胡世玲 《岩石学报》1999,15(4):518-523
采用微区激光探针^40Ar-^39Ar定年方法,对华北桑干地区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变质石榴石和斜长石直接进行了原位微区年代测定,石榴石变斑晶是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石榴石周围后合成晶反应边组合中的斜长石是石榴石减压分解的产物。石榴石斑晶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510Ma证明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在太古宙末,斜长石^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968Ma,代表石榴石中压麻粒岩相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广东东镇岩体微区^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测年技术(简称微区^40Ar/^39Ar法)对广东云开地区东镇岩体含眼球体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中单矿物作了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眼球体内核中的巨晶状钾长石年龄(419.40±4.37)×10^6a。眼球体角缘中重结晶微粒状钾长石年龄(272.63±3.13)×10^6a,眼球体外壳中的强应变长条纹黑云母年龄(177.84±2.29)×10^a。暗色条带中的弱应变板  相似文献   

10.
薛良伟  周长命 《地球化学》1999,28(5):473-478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40Ar-^39Ar法测定了小秦岭303号石英脉的形成时代为石元古代。其流体包裹体属H2O+CO2+CaCl型,盐度为6.5%-12.98%,CO2含量高,Na^+〉K+。303号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2382±336)Ma-(2234±47)Ma,(^87sR/^86Sr)i为(0.7351±0.0019)-(0.7416±0.0004),^40Ar^^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