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生代末形成的联合古陆于中生代早期在其东部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一线再次分裂,形成了古陆东端新的特提斯洋;而在古陆西端的中部,大约是在中侏罗世的阿连期或早巴柔期,介于南美和北美大陆之间的中央大西洋扩张脊变得活动起来,导致联合古陆南、北向的分裂,在其开裂初期的前裂谷阶段,始中央大西洋以陆表海形式出现,构成了连接东太平洋和西特提斯洋生物群相互交流的海路通道。其水体的深度以及生物群的交流明显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制约,这在中侏罗世东太平洋安第斯生物区特有的生物群沿这条海路向特提斯扩散的幅度和范围上得到体现。安第斯生物区特有的菊石属——内乌肯菊石(Neuqueniceras)在我国西藏南部的首次发现表明,在中卡洛期海平面上升达到高峰期时,安第斯生物群沿始大西洋走廊向东迁移和扩散远达特提斯东端的藏南聂拉木地区。  相似文献   

2.
3.
西藏洛扎以南的我国境内存在一套由变质砂岩、变粉砂岩、板岩、泥晶灰岩组成的哑地层,前人称之为拉康组,为时代存疑地层。新近在该组下段的中上部发现了丰富的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经鉴定有4科6属(未定种),时代为早白垩世的贝里阿斯期一早阿尔必期,这些不同于康马一隆子地层分区生物群的化石的发现,不仅确定了拉康组的时代,也使北喜玛拉雅地层分区的东延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阴家润 《地质学报》2005,79(5):577-586
基于西藏聂拉木拉弄拉地区的格米格剖面新近逐层采集的菊石及缝合线研究,已识别出晚三叠世瑞替阶Choristoceras marshi组合,过渡带Neophyllites-Choristoceras组合,下赫塘阶Psiloceras calliphyllum组合和中赫塘阶Discamphiceras pleuronotum组合。作为东特提斯唯一的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地层剖面,格米格菊石组合序列提供了特提斯范围内三叠/侏罗系界线菊石组合(或菊石带)以及地层对比的基础:Choristoceras marshi组合可以和欧洲,南美的秘鲁和智利的MARSHI菊石带,北美的内瓦达,不列颠哥伦比亚(加拿大)等地CRICKMAYI菊石带比较。Neophyllites-Choristoceras组合可和北美的内瓦达侏罗系底部TILMANNI菊石带Neophyllites和Choristoceras共生动物群比较。Psiloceras calliphyllum组合能够和北阿尔卑斯地区CALLIPHYLLUM菊石带比较, 证明北阿尔卑斯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之间存在地层缺失。  相似文献   

5.
在东喜马拉雅范围以内的西藏康马、洛扎和隆子地区有国内首次发现的晚三叠世诺利期—早侏罗世Glyphidites、Phormedites、Epideroceras、Phricodoceras Uptonia等菊石。晚三叠世诺利期有Tibetites sp.、Anatibetites sp.、Glyphidites sp.、Cyrtopleurites sp.、Parajuvavites sp.、Sagenites sp.和Phormedites sp.。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有Arnioceras ceratoides、Angulaticeras sp.、Arnioceras sp.、Juraphyllites sp.、Epideroceras sp.以及普林斯巴赫期Phricodoceras cf.cornutum、Uptonia sp.、Galaticeras sp.、Gleviceras cf.paniceum等。东喜马拉雅地区的菊石动物群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期间的幕式出现与海侵和沉积环境变深有关,代表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晚三叠世的诺利中期(Columbianus带)、早侏罗世的辛涅缪尔期(Semico-statum带)、以及普里斯巴赫早期(Jamestoni带)的全球性菊石动物群扩散和迁移。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北羌塘盆地中部半岛湖地区索瓦组下段中发现了丰富的中侏罗世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这些菊石保存好,特征明显,可以与西特提斯地中海区菊石带进行精细对比。根据区域菊石化石群的对比,含菊石的地层可能不是索瓦组下段,而是夏里组。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的出现与同期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同步,而地方性的含大头菊石的层序通常也指示了区域性的海侵。羌塘盆地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生物群的发现,证明羌塘盆地在早卡洛夫期还存在区域性的海侵,北羌塘盆地中部的半岛湖地区处于相对较深的广海碳酸盐台地环境,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羌塘盆地在卡洛夫期即发生大规模的海退,发生海退的时间应该在早卡洛夫期之后。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生物群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羌塘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北羌塘盆地中部半岛湖地区索瓦组下段中发现了丰富的中侏罗世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这些菊石保存好,特征明显,可以与西特提斯地中海区菊石带进行精细对比。根据区域菊石化石群的对比,含菊石的地层可能不是索瓦组下段,而是夏里组。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的出现与同期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同步,而地方性的含大头菊石的层序通常也指示了区域性的海侵。羌塘盆地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生物群的发现,证明羌塘盆地在早卡洛夫期还存在区域性的海侵,北羌塘盆地中部的半岛湖地区处于相对较深的广海碳酸盐台地环境,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羌塘盆地在卡洛夫期即发生大规模的海退,发生海退的时间应该在早卡洛夫期之后。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生物群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羌塘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曾胜强    王剑  陈明  付修根  吴滔  熊兴国 《地质通报》2012,31(04):521-527
最近在北羌塘盆地中部半岛湖地区索瓦组下段中发现了丰富的中侏罗世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这些菊石保存好,特征明显,可以与西特提斯地中海区菊石带进行精细对比。根据区域菊石化石群的对比,含菊石的地层可能不是索瓦组下段,而是夏里组。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的出现与同期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同步,而地方性的含大头菊石的层序通常也指示了区域性的海侵。羌塘盆地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生物群的发现,证明羌塘盆地在早卡洛夫期还存在区域性的海侵,北羌塘盆地中部的半岛湖地区处于相对较深的广海碳酸盐台地环境,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羌塘盆地在卡洛夫期即发生大规模的海退,发生海退的时间应该在早卡洛夫期之后。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生物群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羌塘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最早鸟类化石的发现及鸟类的起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季强  姬书安 《中国地质》1996,(10):30-33
  相似文献   

10.
11.
鹦鹉嘴龙类皮肤印痕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姬书安  薄海臣 《地质论评》1998,44(6):603-606
本文报道的辽宁西部北票市四合屯地区鹦鹉嘴龙类的皮肤鳞片化石,是迄今鹦鹉嘴龙类皮肤印痕的确切报道。该恐龙皮肤表面覆盖着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呈多边形,镶嵌式排列,其形态及大小在不同的部位略有变化。这类小型恐龙最早出现的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是其繁盛时期。  相似文献   

12.
藏南定日遮普惹山剖面主要是Albian 晚期到古近纪海相沉积, Willems 等( 1996 )对岩石地层和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研究,并通过浮游有孔虫研究建立生物地层格架。在与岗巴地区地层对比基础上,该剖面被认为是整个藏南地区白垩纪—古近纪海相地层的标准剖面。2004 年我们与中国、德国同行一道对该剖面上白垩统地层进行再考察,重点对无脊椎动物化石样品进行采集和研究。与西藏大多数白垩纪剖面一样,尽管沉积环境为陆棚环境,该剖面以前却几乎没有菊石和叠瓦蛤类化石的报道,而同样环境下的世界其他地区剖面含有大量的菊石和叠瓦蛤类化石。藏南定日剖面重新调查后发现了少量的菊石和叠瓦蛤类化石。化石数量少一方面是由于灰泥质灰岩和泥灰质灰岩内化石保存状况差,另一方面采样条件也不理想。还有,当时的环境条件可能不利于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生存,这一点或许从大量存在于岗巴群上部的小个体双壳类碎片可以得到证实。尽管获得的化石分散并且保存差,本次研究仍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生物地层数据。岗巴群上部发现的化石Calycoceras?,指示其时代为Cenomanian 晚期,随后出现不能鉴定的desmoceratids类的幼体。之上,菊石Forresteria sp.的发现表明岗巴群顶部地层属于Coniacian下部,这被同一地层内发现的其他化石所支?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公社果勒半沟剖面原大磨拐河组上部首次发现大量孢粉化石,经鉴定计有38属82种,可确定为Cyathidites-Quadraeculina-Neoraistrickia组合,该组合见较多的中侏罗世早期常见分子,通过对比确定其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并据此将该套岩石组合从原白垩纪大磨拐河组解体出来。通过地质时代对比,结合岩石地层特征,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中侏罗统万宝组上部。通过对万宝组孢粉组合的生态习性的研究,该时期研究区的古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古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偏湿润。此外,该孢粉组合与中国北方侏罗纪第一次升温事件期间的孢粉在面貌特征上极相似,为古植被在中国北方侏罗纪第一次升温事件上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遗迹化石TisoaSeres国内尚无报导,70多块遗迹化石Tisoa标本见于藏北羌塘地区中侏罗统色哇组。本文对所采集的Tisoa标本作了详细的研究,Tisoa通常由紧靠的圆柱状平行潜穴管组成,单一潜穴管直径2~7mm间,两栖管间距1~4mm,外部由锥形或圆柱形钙质结核所包围,钙质结核直径10~25mm。保存完好的标本表明Tisoa为两个潜穴管底部相连的“U”形管,大多数只含两个平行潜穴管的标本实际上只是保存的一个“U”形管的上部。在大多数Tisoa管壁通常发育不规则的黄铁矿层或一微晶方解石薄层;栖管中常充填微晶和亮晶方解石以及黄铁矿、云母及泥质和石英。一般认为Tisoa是一种节肢动物潜穴。沉积环境分析,产Tisoa的沉积环境为正常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5.
首次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的晚泥盆世法门晚期地层中发现板海神石及大型弓海神石菊石动物。板海神石动物群由Platyclymenia (Pl.) subnautilina (Sandberger)、Sporadoceras sp.和Prionoceras frechi (Wedekind)等分子组成;可能与Annulata事件有关。弓海神石动物群中Protactoclymenia sp.和Cyrtoclymeniasp.以壳体硕大为显著特征,直径可达20cm。这些菊石可与西欧晚泥盆世标准菊石带第Ⅳ带的菊石组合进行对比(相当于牙形石Upper trachytera至Lower expansa带),而且在区域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弓海神石动物群,其产出层位可作为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16.
在藏北班戈地区多尼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欧特里夫期菊石。这些菊石化石部分保存较完整,鉴定出2科和1种(比较种),包括多皱菊石科Polyptychitidae,新考米菊石科Neocomitidae,减退菊石比较种Lyticoceras cf.stevrecensis。对比发现,该化石组合可能具有较强的地方属性特征。其中,Lyticoceras cf.stevrecensis属于地方菊石亚科,是早欧特里夫期的典型分子,可以与特提斯域的喜马拉雅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和西地中海等地区的菊石进行对比,填补了班戈地区Thurmanniceras - Sarasinella菊石组合的欧特里夫期空白,这对于该地区的下白垩统地层对比和重新认识措勤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可能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北山地区碎石山剖面菊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山地区碎石山剖面为一套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前人认为地质时代属于早石炭世杜内期,划归绿条山组,其主要分布于中蒙边界,呈带状近东西向展布。在碎石山剖面采获了丰富的、保存完好的菊石化石,共鉴定出11属16种(含未定种)。菊石以棱菊石目中的腹菊石科最为丰富,就属而言,以Gastrioceras、Branneroceras和Reticuloceras为主,该菊石动物群可以与华北、华南、西亚、东欧、北非和北美等地区对比,属于Gastrioceras-Branneroceras带,所以将碎石山剖面的地层时代重新厘定为晚石炭世滑石板期,岩石地层划归石板山组。说明杜内期的地层在碎石山地区并不存在。古亚洲洋闭合以后,在额济纳旗—银根地区伸展背景下形成的最早沉积物为白山组和石板山组。白山组主要分布于北山西部,岩性主要为火山岩夹灰岩组合,盆地性质为裂谷盆地;到滑石板期,盆地向东迁移,沉积形成石板山组,岩性以碎屑岩为主,火山岩不发育,盆地性质以裂陷盆地为主。  相似文献   

19.
首次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的晚泥盆世法门晚期地层中发现板海神石及大型弓海神石菊石动物。板海神石动物群由Platyclymenia(Pl.)subnautilina(Sandberger)、Sporadoceras sp.和Prionocerasfrechi(Wedekind)等分子组成;可能与Annulata事件有关。弓海神石动物群中Protactoclymenia sp.和Cyrtoclymenia?sp.以壳体硕大为显著特征,直径可达20cm。这些菊石可与西欧晚泥盆世标准菊石带第Ⅳ带的菊石组合进行对比(相当于牙形石Upper trachytera至Lower expansa带),而且在区域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弓海神石动物群,其产出层位可作为和什托洛盖以北地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漠河地区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其和日格 《中国区域地质》1995,(3):243-244,T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