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羌塘盆地先后经历了古特提斯和中特提斯洋—陆转换和盆—山转换过程,盆地性质也相应发生了多次转变,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大型复合型沉积盆地。盆地内沉积岩覆盖面积达70%以上,中、新生代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古生代地层零星出露于盆地边缘及中央隆起带内。盆地基底建立在加里东褶皱变质岩系之上,泥盆纪至侏罗纪沉积海相地层,总厚达10000~12000m,分布广泛;白垩纪—第三纪沉积陆相地层,总厚为0~6000m,分布零星。盆地内至少发育了四套主力烃源岩,总生烃量为9930.92×10~8t,油气总资源量为50.92×10~8t。更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滨里海碳酸盐岩台地北部的硫化氢气体(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滨里海盆地北部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含硫天然气资源,象阿斯特拉罕,卡拉恰格纳克和奥伦堡为巨大的天然气聚集区,总共约有10×10~(12)m~3的天然气储量。阿斯特拉罕气田有5×10~(12)m~3的可采储量,其中有1.1×10~(12)m~3的 H_2S 气体(约合1.7×10~9t 的硫)。盆地处于古老东欧地台和地中海—喜马拉雅褶皱带之间的低洼地中,面积为52×10~4km~2,盆地中心沉积厚度为22km 以上,而盆地边缘带则减薄到8~15 km。在早、中古生代发育有碳酸盐岩裂谷系。这样,碳酸盐岩微型克拉通就象池边之蛙一样环绕着中间的古生代巨型裂陷槽。这些微  相似文献   

3.
<正> 特提斯构造带共有80多个沉积盆地,油气探明储量近1 600×10~8t,在地理分布上,这些盆地和储量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板块东北缘(7个盆地,1 318×10~8t 储量)、中亚北部(4个盆地,98×10~8t 储量)、非洲东北缘(5个盆地,73×10~8t储量)、东南亚(8个盆地,53×10~8t 储量)等四个地区,这24个盆地的油气探明储量为1 542×10~8t,占了特提斯构造带油气总储量的97%。  相似文献   

4.
扬子陆块东南缘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扬子陆块东南缘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发育在华南板块早、晚两期陆内裂谷盆地演化的巨型旋回中。该区层序地层发育了13个超层序和94个层序,其中第3个超层序(下寒武统)和第12、13超层序(二叠系)的海侵层序组是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层位。烃源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为台盆相或受局限的台地相、外陆棚相、深水盆地相。已在江苏句容、江西萍乡—乐平、广西十万大山等地发现多处油气显示。经对油气资源的初步评价,扬子陆块东南缘海相地层的油气远景资源量超过20×10~8t 油当量。认为上古生界石炭系一二叠系海相—海陆交互相地层是该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系,面积达40×10~4 km~2的扬子东南裂谷盆地带(江苏句容常州—江西乐平萍乡—广西十万大山海相地层分布带)是中国南方较有前景的海相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建议加强该带海相石油及其伴生气、裂解气、海陆交互相煤系及其煤成气、煤层气的联合勘探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 渤海湾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188×10~8t 和22×10~(11)m~3,目前已经发现217个油气田,理论上已属于高勘探程度区。但是盆地的油气储量探明率低,剩余资源量仍然巨大,剩余石油资源量为98.2×10~8t,剩余天然气资源量为19.7×10~(11)m~3,因此进一步挖潜的领域非常广阔。田在艺等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渤海湾盆地油气储量和产量继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是高勘探程度区剩余资源量的进一步挖潜。其中,近期目标是以下第三系为主要烃源岩的复杂断块、碎屑岩、湖相碳酸盐岩、泥岩裂缝、古潜山以及  相似文献   

6.
全球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特征及油气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全球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最新资料为基础,系统统计分析了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截至2013年底,全球15个含油气盆地中共发现了89个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油气可采储量达495.9×108,t油当量,占全球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总储量的20.9%。研究表明,大油气田分布在中东、前苏联、北美和亚太地区,其中,大油田主要分布于前苏联和北美,大气田则主要位于中东和亚太,20世纪70年代是大气田发现的高峰期。大油气田的油气主要来自古生界烃源岩,以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泥盆系(按重要性排序)为主;烃源岩岩性主要为泥页岩、沥青质泥页岩和沥青质碳酸盐岩。盖层以蒸发岩和碎屑岩为主。层系上,油气主要富集于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白云岩和生物礁储集层占重要地位。埋深上,储量分布相对集中的埋深为2500~3000,m、3500~4000,m和4000~4500,m,分别占总储量的52.6%、15.9%和9.5%。油气藏类型上,以构造圈闭为主,不过近年来发现的大油气田的非构造圈闭比例有所增大。建议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应重视白云岩储集层,更重要的是,应加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机理和分布主控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 世界上天然气可采储量达0.1×10~(12)m~3的碳酸盐岩气田共17个,总可采储量约6×10~(12)m~3,其中10个(约占气田数量的59%)与“蒸发岩系”有关,储量为5×10~(12)m~3,占总储量的83.3%;其中的5个特大型碳酸盐岩气田都与“蒸发岩系”有关。在油气田(特别是超大型油气田),常发现膏盐层可达几百米,乃至上千米,如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蒸发岩”最大厚度达2000m。如此巨厚的膏盐层很难用蒸发成因来解释。有人曾计算过,1000m 厚的海水层,完全蒸发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总被引:87,自引:4,他引:83  
金之钧 《地学前缘》2005,12(3):15-22
中国至少有3 0 0×1 08t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量,是十分重要的勘探领域。在近5 0年的勘探历程中虽有塔河、普光等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发现,但探明储量仍然很低,这与勘探投入低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的特殊性。经研究其特性可概括为7个方面:(1)碳酸盐岩层系形成于多旋回的叠合盆地;(2)碳酸盐岩层系时代老,埋藏深;(3)烃源岩具有多元、多期生烃;(4)储集层类型多、非均质性强;(5)圈闭类型多样,以隐蔽圈闭和复合圈闭为主;(6)油气藏改造、破坏严重,保存条件复杂;(7)油气藏分布复杂,预测难。要尽快实现碳酸盐岩油气探明储量的快速增长,缓解国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加强碳酸盐岩油气富集与分布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勘探技术攻关。文中将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富集理论的研究凝练为三个方面的科学问题:(1)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发育环境、构造演化及其对有效烃源岩的控制作用;(2)海相碳酸盐岩介质油气运聚机理;(3)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多期成藏与保存机理;同时指出要加大碳酸盐岩地区的地震、钻井和测井等系列技术的攻关力度,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两种形成展布模式(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下古生界(主要是寒武系—奥陶系)海相地层是塔里木盆地主力烃源岩。“九五”之前,普遍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主力生油坳陷位于满加尔坳陷,其中广泛分布的巨厚奥陶系(特别是中—上奥陶统)暗色泥岩是塔里木盆地主力油源岩。许靖华教授在1993年提出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埋藏静海形成展布模式,并认为埋藏静海盆地生油层可形成500×10~8t 油气,这一烃源岩展布模  相似文献   

10.
新的地层和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措勤盆地在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不存在长达75Ma以上的沉积间断.其中,晚二叠世-晚三叠世诺利期都是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晚三叠世瑞替期-早中侏罗世为陆缘碎屑岩地层.两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措勤盆地在晚二叠世-晚三叠世诺利期一直处于海相碳酸盐岩盆地中.晚三叠世瑞替期-早中侏罗世仍然是接受巨厚沉积的低洼地区。从宏观的油气勘探的战略评价角度看.措勤盆地在中二叠世栖霞期-晚三叠世诺利期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具有生油层的性质,上三叠统瑞替阶-中下侏罗统具有盖层的性质,两者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具有储集层的性质。措勤盆地中二叠统-下侏罗统构成一个油气的有利勘探层系.称为古格层系。  相似文献   

11.
新的地层和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措勤盆地在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不存在长达75Ma以上的沉积间断.其中,晚二叠世-晚三叠世诺利期都是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晚三叠世瑞替期-早中侏罗世为陆缘碎屑岩地层.两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措勤盆地在晚二叠世-晚三叠世诺利期一直处于海相碳酸盐岩盆地中.晚三叠世瑞替期-早中侏罗世仍然是接受巨厚沉积的低洼地区。从宏观的油气勘探的战略评价角度看.措勤盆地在中二叠世栖霞期-晚三叠世诺利期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具有生油层的性质,上三叠统瑞替阶-中下侏罗统具有盖层的性质,两者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具有储集层的性质。措勤盆地中二叠统-下侏罗统构成一个油气的有利勘探层系.称为古格层系。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古生界海相油气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区自早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以后的沉积盖层发育演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拗拉槽—克拉通边缘(Pt_2—Pt_3);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T_1);裂谷盆地(T_2—K);拉张断陷盆地(E);坳陷盆地(N—Q)。中、上元古界—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该区海相油气勘探提供了多套勘探层系和广阔空间,并以二次生烃(再生烃)为特征,构成再生烃油气系统。海相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一般古生界保存完好,二次生烃强度大,且为晚期成藏。划分出了13个古生界二次生烃的有利区块,它们一般位于中一新生代沉积凹陷区,海相烃源岩主要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和石炭系一二叠系煤系地层,二次生烃强度在5×10~8~70×10~8 m~3/km~2范围。作为多种沉积盆地类型并存的叠合盆地,具有多旋回构造运动、多套生储盖组合、多阶段生烃的特征,使同一区域内有多种油气系统的叠合,构成复合油气系统。区内存在古生古储再生烃油气系统、古生新储再生烃油气系统、新生古储油气系统等几种基本类型的油气系统。对华北地区海相油气的勘探应重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破坏作用及后期沉降导致的二次生烃作用,尤其是在中—古生界地腹保存较完整、且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再次埋藏发生二次生烃作用的地区应该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13.
亚太地区是全球重要的油气产区和最大的油气消费市场。亚太地区155个主要沉积盆地中,已有90多个盆地内发现了油气田或有油气发现,共发现油气田约6 900个。根据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等,亚太地区可进一步分为东亚分区、东南亚分区、澳新分区和南亚分区,约有131个主要的含油气系统。本文对亚太地区不同分区的油气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含油气系统等)进行了总体分析与高度概括。在此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基本评价单元,不同勘探程度盆地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对本地区各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常规总油气可采资源量为673.7×108 t油当量,占全球的6.1%,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以重油、页岩油、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为主,非常规油气技术总可采资源量390.4×108 t当量,占全球非常规油气技术总可采资源量的6.1%。根据待发现资源结果及盆地勘探程度,近海和深海勘探是将来的勘探热点:主要勘探领域为深海和成熟盆地新层系及岩性-地层圈闭等;海相三角洲体系是寻找天然气田的重要领域;东南亚弧后盆地群新生界湖相是页岩油的有利勘探领域;澳大利亚中部克拉通盆地群泥盆系-石炭系为页岩气的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正> 塔河油田是塔里木盆地第一个被证实地质储量大于1×10~8t 的大型油田,也是中国第一个海相自生自储的大型油田,其主要含油层为下奥陶统石灰岩。对塔河油田深入剖析后,可以认为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方向或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主要目标,逼近油源奥陶系、寒武系,有时还包括震旦系的原生油气藏有可能形成大型油气田或大、中型油气田群。因此,作为全缸地内部勘探的指导思想之一是把主要力量用于发现和探明古生代(可包括震旦纪)海相碳酸盐岩中的油气田,同时在立体勘探中注意其上的碎屑岩中的油气藏。(2)立足古隆起和古斜坡在已经证实塔里木内部古生界有丰富源岩的前提下,寻找良好的聚集保存条件是问题的关键。塔北隆起区和它的南斜坡(其中阿克库勒凸起又是斜  相似文献   

15.
<正> 十万大山盆地属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和下伏中—古生代海相地层上下叠置的残留型盆地。下伏的古生代海相地层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厚度大(250~2850m)、面积广、烃源岩发育。海相烃源岩由灰、深灰色细晶碳酸盐岩和深灰色泥质岩组成。其沉积  相似文献   

16.
南秦岭早古生代地层含硒量及硒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南秦岭大巴山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各种岩石的含硒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含硒量与岩石的岩性和形成时代密切相关,与岩石的含碳量和含硫量成正线性关系。碳质板岩和石煤相对于其他类岩石的含硒量高,碳质板岩一般为6×10~(-6)~35×10~(-6),石煤的含硒量为8×10~(-6)~45×10~(-6);中、下寒武统和志留系大贵坪组的碳质板岩和石煤含硒量较高,可达30×10~(-6)。同时,下寒武统的含硒量远远大于早古生代其他层位同类岩石的平均含硒量,是同类岩石平均含量的5~10倍。如碳酸盐岩的含硒量为2×10~(-6)~4×10~(-6);细粒岩石的含硒量较粗粒岩石的含硒量高,下志留统陡山沟组的厚层状到中厚层状砂岩、粉砂岩和上寒武统的砾屑灰岩的含硒量相近,约0.05×10~(-6)~0.08×10~(-6),是本区最低的。因此,并非本区所有岩石都富硒。  相似文献   

17.
非洲加蓬×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蓬×区块钻遇的最老地层是上白垩统,自下而上分为Azile组、Anguille组、Pointe-Clairette组及Point-Gentile组。上覆新生界主要分布于工区的西南部,地层比较齐全,工区东北部大部遭受剥蚀。Anguille组为半深海相泥岩夹粉细砂岩,分布全区,是主要的产油层之一。Pointe-Clairette组按岩性划分为上下两段(上PC段和下PC段),它们也是重要的产油气层。工区存在上白垩统Azile组和下白垩统Madiela组,N′Toum组三套烃源岩。区域盖层主要包括Anguille组和下PC段的海相泥岩;下白垩统盐岩也是一套十分优质的区域盖层。工区有四套储盖组合,主要为自储自盖和下储上盖。油气藏类型有(断裂)背斜油气藏、断裂鼻状构造油气藏、断块油气藏等。已有8口井在上、下PC段和Anguille组获得工业油气流,控制含油面积5.4km2,石油地质储量352.1×104t,预测含油面积26.4km2,石油地质储量4102.8×104t。在上、下PC段和Anguille组等三个地层中共识别出构造圈闭62个,圈闭总资源量约5×108t。  相似文献   

18.
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钻井、地震剖面、区域地质及磁异常条带分析解释,南沙海域及其邻区的主要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受裂谷起始不整合面和破裂不整合面分隔,可分为前裂谷期、裂谷期和后裂谷期3个构造阶段。大中型油气藏相关数据的统计表明,南沙海域及邻区大中型油气藏的成藏要素和油气田发育受构造阶段控制。(1)烃源岩发育具有分期、分区特征,礼乐盆地发育前裂谷期、裂谷1幕烃源岩;万安、曾母、西北巴拉望盆地发育裂谷2幕烃源岩,文莱-沙巴盆地发育后裂谷期烃源岩。(2)储层发育具有分期、分带特征,表现为外带老(裂谷2幕)、内带新(后裂谷期)。(3)圈闭类型包括构造、岩性地层圈闭及构造-岩性地层等因素形成的复合圈闭,大致具有内带以地层圈闭为主,外带以构造圈闭为主的特征。(4)大中型油气田分布具有外带砂岩富油气、内带碳酸盐岩富气特点。(5)南沙海域及邻区发育两个后裂谷期主含油气区,即东部巴兰三角洲砂岩背斜油气区和西部卢卡尼亚碳酸盐台地气区。其中,大中型气田的成藏要素组合为裂谷2幕烃源岩、后裂谷期碳酸盐岩储层和地层圈闭;大中型油气田则为后裂谷期烃源岩、砂岩储层和背斜圈闭。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塔河大油田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玉柱 《中国地质》2003,30(3):315-319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大油田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界大油田.它是1990~1997年发现的,2002年已控制含油气面积约1000km2,已获探明油气储量为2 5×108t.它的发现对塔里木盆地乃至全国寻找这一类型油气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论述了塔里木大油田的沉积是属古克拉通盆地坳陷型的海相碳酸盐岩;它处于克拉通古隆起沙雅隆起上,而且断裂和区域性不整合十分发育,有利于油气富集;由于它南邻满加尔生油坳陷,成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区;经海西期两次构造运动造就了本区奥陶系古岩溶十分发育,形成了孔-洞-缝良好的储集体.并有4期油气运聚和成藏过程等是形成大油气的基本条件.预测该油田可形成8×108~10×108t的特大型油田.  相似文献   

20.
刘早学  张焱林  陈铁龙  周向辉 《地质通报》2012,31(11):1878-1885
中扬子地区震旦系广泛发育碳酸盐岩,是靠下部的海相组合中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之一。通过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及野外露头地层剖面的测制,结合前人成果,对壶瓶山-走马地区灯影组地层及沉积相重新进行了研究,根据地表露头系统的岩石及铸体薄片和储层物性样品等的鉴定测试分析认为,该区灯影组主体为碳酸盐岩,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岩性段。灯影组底部与下伏陡山沱组整合接触,顶部与上覆牛蹄塘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累计地层厚度242~339m,属局限台地潮坪-开阔台地-台缘斜坡沉积环境。其中,储层厚度为210.4m,占地层总厚度的72.7%;储集岩类主要为颗粒白云岩、泥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及鲕粒灰岩等。储集空间有晶间孔、粒间溶孔及裂缝等;孔隙度一般值为0.69%~2.66%,最大值为3.52%,平均值为1.52%;渗透率最大值为6.2812×10-3μm2,平均值为0.3000×10-3μm2,属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储层;主要孔喉类型为小喉道和微喉道。总体而言,灯影组储集性能较差,储层属Ⅲ类储层,但该组构造裂缝较发育,可改善储集性能,故该组储层有可能成为较好的储集层。若其上具良好的盖层和圈闭,可望发现一定规模的工业性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