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倾倒区的选划与管理是海洋倾废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作为国家海洋倾废管理的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该项工作,多年来通过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完善管理措施,逐步建立了一套海洋倾倒区管理规章制度.以大亚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为例,从倾倒区位置的选划、倾倒物的检验、倾倒行为的监视、倾倒区的封闭等一系列完整过程的论述,介绍了我国在海洋倾倒区管理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海洋疏浚泥综合利用产业化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临海工业和港口业的飞速发展,海洋疏浚泥的产生量迅速增大,传统的海洋倾倒处置方式不但对海洋造成污染,而且也是资源的浪费.疏浚泥应逐步从目前的海洋倾倒处置向资源化综合利用过渡,并就其产业化营运可行性及其营运机制、技术研发、产业政策、市场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1985年3月6日《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海洋倾废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在短短的几年中,海洋倾废管理工作已初步取得可喜成效。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选划的海洋倾倒区,先后报经国务院批准和待批的已有50多个。截至1989年底向申请倾倒的单位发放倾倒许可证150多个。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废弃物的海上倾倒,持慎重态度先选择试验倾倒区。为适应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特别是港口建设的实际需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废弃物的海洋倾倒对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损害,加强海洋倾废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控制与管理,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字第3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年3月6日国务院  相似文献   

5.
到1997年5月,我国各海区正在使用的试验倾废区、临时倾废区已经达到54个。1985年~1986年和1991年~1992年,有关部门曾2次组织对倾废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疏浚物是我国海洋倾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疏浚物的倾倒已经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对废弃物倾倒后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进行专  相似文献   

6.
张士三 《台湾海峡》1998,17(1):110-114
海洋倾倒区封闭是海洋倾废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疏浚物倾倒活动是一项比较频繁的海上倾倒活动。疏浚物海洋倾倒区的封闭,需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和判断方法,本文提出用外溢作为一种判断方法,且将倾倒 溢发为无外溢、少量外溢、显著外溢、严重外溢和最严重外溢五类,认为当倾倒区出现显著外溢时,应考虑限制使用;当倾倒区出现严重外溢时,考虑封闭;当出现危害性外溢时,就立即封闭。  相似文献   

7.
海洋倾废是海洋空间资源环境效益的重要体现,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保护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文章对我国海洋倾倒区分布及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海洋倾倒区使用与监管中存在的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不合理、倾倒区空间布局与已有区划冲突、部分省、市倾倒需求得不到满足、倾废记录仪利用效率不高、倾倒执法监察与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洋倾倒管理应加强法制化管理;科学合理地规划、设置和使用海洋倾倒区;加强对海洋倾倒区审批后的监视监控;加快构建海洋倾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1 选划海洋倾废区的原则借鉴国内外海洋倾废活动的实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倾废区选划,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原则。应从时间和空间上考虑海区效应,从宏观和局部海域考虑可行性问题,对不同类别废弃物倾倒某定点海区后可能产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废弃物向海洋倾废区倾倒之前,要考虑到海域季节(春、夏、秋、冬)变化,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9.
烟台海洋倾倒区环境监测及对比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烟台海洋倾倒区环境监测及对比评价表明,倾倒区水质良好,但从1986、1991、2001年3次监测情况看,污染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倾倒区底质良好,从2次监测情况看,污染减轻;倾倒区生物种群受到一定影响,生物体重金属含量较低。水深测量及地形图显示,倾倒区水深不断变浅,西南角0.25km^2水深变浅为16.1m,预计3a后将约变浅为15.6m。烟台海洋倾倒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废弃物在某一固定范围集中倾倒,导致该区域水深变浅,地形改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暂停原部分海洋倾倒区的使用,为弥补倾倒面积减少可能造成的影响,建议就近选划一个限期、限量的临时海洋倾倒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沿海工业和海洋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倾倒入海的有毒物质和废弃物不断增加,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损害。为严格控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保持生态平衡,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国务院于1985年3月6日发布了《中  相似文献   

11.
无证向海洋倾倒废弃物是一种严重破坏海洋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环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对于无证倾倒行为,应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万~20万元的罚款。由于《海环法》赋予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范围幅度和弹性较大,且因目前立法技术的限制,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对具体处罚案件如何裁量作出细致的规定,从而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准确把握合理尺度,兼顾公平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通过对海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深入探讨,分析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可能出现的负效应,提出了必须对自由裁量权进行适度控制的观点。依据相关法律精神,并结合东海区对无证倾倒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多年实践,提出了无证倾倒自由裁量时应当考虑的要素,并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确定了各参数之间的比例分配,最后推导出处罚金额的计算模式。由于文章所选用的案例不多,且在时间、地域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之未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研究成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有关罚款计算数学模式的运用和推广,有待于今后通过广泛收集其他海区无证倾倒处罚案件样本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东海分局负责主持的“东海(长江口海区)三类废弃物倾废区区划方案”讨论会于1986年4月7—9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华东地区电力系统、上海市、浙江省的环保部门和水产系统以及海洋局系统等12个单位23名代表。 会议对东海倾废区区划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为了合理利用海洋自净能力和海洋环境容量,又能保护海洋环境和水产资源,同时达到往海洋中倾倒以粉煤灰为主的废弃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营口海域海洋倾倒区的使用现状,并以营口疏浚物海洋倾倒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疏浚物倾倒后,海洋倾倒区海底地形的变化程度,设计不同的分小区倾倒管理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优倾倒管理方案,为管理部门进行海洋倾倒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增多的疏浚物倾倒已经成为大亚湾海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大量的疏浚物倾倒到大亚湾口海域的大亚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文章从倾倒区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实际出发,依托国家指令性任务,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及监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大亚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环境变化,分析了倾倒活动对海洋沉积环境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监测海区沉积物所有站点的评价项目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整个监测海区沉积物环境良好,沉积物污染物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文章梳理了海洋倾废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局文件;按季度和港区统计了2009—2011年签发的许可证数量和倾倒量,分析统计数据,揭示倾倒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原因;统计分析各倾倒区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指出吴淞口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近岸倾倒区,年倾倒总量应控制在400万m3,长江口1#倾倒区应调配接受近岸疏浚物;分析疏浚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上海市已开展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分析倾废管理现状,指出申请材料存在的问题,提出倾废管理改进措施;详细介绍了倾废记录仪安装试点和制订海洋倾废规范性文件工作,争取从地方性法规层面明确倾废记录仪的法律地位和记录数据的法律效力,规范性文件将规定禁止倾倒建筑渣土等物质。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倾废管理多个方面的综述、统计和分析,旨在提高管理水平,也为其他沿海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海洋倾废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局文件;按季度和港区统计了2009--2011年签发的许可证数量和倾倒量,分析统计数据,揭示倾倒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原因;统计分析各倾倒区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指出吴淞口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近岸倾倒区,年倾倒总量应控制在400万m3,长江口1#倾倒区应调配接受近岸疏浚物;分析疏浚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上海市已开展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分析倾废管理现状,指出申请材料存在的问题,提出倾废管理改进措施;详细介绍了倾废记录仪安装试点和制订海洋倾废规范性文件工作,争取从地方性法规层面明确倾废记录仪的法律地位和记录数据的法律效力,规范性文件将规定禁止倾倒建筑渣土等物质。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倾废管理多个方面的综述、统计和分析,旨在提高管理水平,也为其他沿海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海上倾倒是疏浚物的主要处置方式,倾倒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海洋环境和局部海床变化,进而影响倾倒区的环境容量和倾倒容量。文章在倾倒区选划时倾倒容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面积有效利用系数、可继续利用的水深等概念,通过分析倾倒区冲淤环境、流失率和倾倒区有效利用面积等,评估连云港2#倾倒区使用期间的倾倒容量,探索使用过的倾倒区倾倒容量的评估方法。同时,分析海洋环境对倾倒强度和倾倒方式的响应情况,结合倾倒区使用期间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评价倾倒容量的合理性,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倾倒区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上倾倒是疏浚物的主要处置方式,倾倒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海洋环境和局部海床变化,进而影响倾倒区的环境容量和倾倒容量。文章在倾倒区选划时倾倒容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面积有效利用系数、可继续利用的水深等概念,通过分析倾倒区冲淤环境、流失率和倾倒区有效利用面积等,评估连云港2#倾倒区使用期间的倾倒容量,探索使用过的倾倒区倾倒容量的评估方法。同时,分析海洋环境对倾倒强度和倾倒方式的响应情况,结合倾倒区使用期间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评价倾倒容量的合理性,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倾倒区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2-10青岛海洋倾倒区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对该倾倒区的水质进行评价。通过海上倾倒试验,了解倾倒疏浚物在该倾倒区周边海域的悬浮物扩散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位于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部分监测站位无机氮、磷酸盐、铜、铅、镉超过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一类水质标准,其他站位各监测因子符合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二类水质标准;在落潮流时,倾倒疏浚物造成倾倒区周边海域悬浮物含量暂时升高,持续时间约30~50min。疏浚物倾倒后形成的云团在海流作用下向东北方向漂移,主要对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西北部海域产生暂时影响,疏浚物倾倒造成水体悬浮物含量增高的影响距离为顺流方向2.9km。  相似文献   

20.
由名人概念,引入海洋名人界定标准的讨论,阐明了海洋名人的具体涵盖范围,指出了海洋名人标准具有相对性,涵盖范围具有区域性或局部性,掌握其标准要有政策性以及坚持对人民的贡献、社会进步的促进和海洋文明的发展标准具有绝对性和严谨性。同时建议,各涉海单位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海洋名人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